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

世界是殘酷的,在激烈國際競爭中,更是容不下半點兒溫情。

爲了自家的利益,沙皇政府果斷的選擇拋棄歐洲各國,一時間馬德里是風起雲涌。

不管再怎麼沒落,作爲列強守門員的西班牙,都是一個歐陸大國,在歐洲的影響力還是不容小覷的。

作爲世界老三的俄國人不肯出頭,自然就順延到了老四西班牙的頭上。

雖然西班牙的第四強國之稱,有些名不副實,可是架不住競爭者們不給力。

在矮子裡面挑高個子,曾經牛逼過的西班牙王國,還是比從來都沒有牛逼過的日、美更受外界認可。

不光是歐陸各國在鼓動西班牙出來領導“不站隊運動”,就連不列顛、合衆國等國也在後面敲邊鼓。

一夜之間,西班牙人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天命所歸的年代,成爲了時代的弄潮兒。

不同於經濟上深度捆綁的俄羅斯帝國,神羅對西班牙的滲透相對有限,遠遠做不到影響政府決策的地步。

伴隨着國際局勢的風雲變幻,英國人都改變了策略,從拉人上船改爲了鼓動各國保持中立。

現在想要他們站隊的,實際上也就神聖羅馬帝國一家。理論上來說,只要抗住了來自維也納政府的壓力,不站隊運動就成功了。

如果西班牙政府有野心的話,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只要操作的好,西班牙完全有可能在各國的支持下成爲歐洲第四極。

作爲一個大國,野心肯定是有的。遺憾的是野心需要實力做支撐,西班牙不具備成爲第四極的實力,縱使有各國支持也不行。

事實上,西班牙政府想不頭腦清醒都不行。歐陸各國明面上在鼓動他們出頭領導“中立運動”,暗地裡卻不斷的同維也納政府勾搭。

其他國家姑且不論,撒丁、比利時、托斯卡納……這些神羅一手扶起來的小弟也跑來參加“中立運動”,確定不是過來搗亂的?

萬一自己這邊剛出了頭,下面的這幫小弟就跑去站了隊,豈不是悲劇。

這種事情並非沒有可能,別看現在的“中立運動”聲勢浩蕩,實際上真心參與的根本就沒有幾個。

很多沒有選擇、必須要站隊的國家,都是跟着瞎起鬨、湊個熱鬧。

現在跳出來鬧騰,主要是爲了刷一下存在感,增強自己在老大心目中的印象,以便賣上一個好價錢。

真正迫切想要“中立”的國家,也就荷蘭、北歐聯邦等一些臨北海的國家,擔心自家變成戰場。

對更多的國家而言,神羅和不列顛之間的戰爭,對他們的影響並不大。

雖然海外進出口貿易要受影響,可是他們本身就不是什麼海貿大國,受到的衝擊相當有限。

最最關鍵的是所處的地理位置,從一開始就決定了他們必須要站隊,就連支持誰都提前幫他們選好了。

站隊方向確定了,該以什麼樣的姿勢去站隊,同樣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伴隨着風起雲涌的國際局勢,外交博弈還在繼續進行中,不過這已經不是弗朗茨關心的重點了。

英奧之間的霸權爭奪,歸根結底還是綜合國力的競爭。若不是雙方的國力拉開了差距,神羅也不會在這個時候發起挑戰。

維也納宮,從弗朗茨那一臉認真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他手中的文件一定不同尋常。

半晌功夫後,仔細看完文件的弗朗茨大帝,緩緩開口道:“既然三代大型商船已經完工,那就儘快交付航運公司使用。

現在局勢緊張,戰爭一觸即發。我們必須要爭取在戰爭爆發前,儘可能的向殖民地搶運戰略物資。

空出來的六個船臺,全部上馬超級戰列艦。等這些物資抵達殖民地後,再對外公佈消息。

另外,潛艇編隊也可以出發了。雖然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爆發,但是提前做好準備,總是沒錯的。”

毫無疑問,這裡的“三代大型商船”,絕對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型商船。

如果只是純粹的商船,縱使性能再怎麼優越,也不至於令弗朗茨大帝這麼緊張。

尤其是在軍備競賽這種關鍵時刻,商船還能夠和戰列艦搶船塢,那就更不正常了。

不正常歸不正常,但是明面上這些大傢伙確實是商船。不信你看,現在這些商船還拉着貨物往外跑。

莫說是情報人員搞不清楚狀況,就連維也納政府中很多人都摸不着頭腦。

“戰略欺詐”,明顯不對勁兒啊!都到了現在這種地步,不全力以赴造軍艦,萬一真打了起來,那是要吃大虧的。

摸不着頭腦就摸不着吧,反正弗朗茨也不可能去解釋。爲了保住秘密,航母僞裝成商船的事情,一共就那麼有限的幾個人知道。

即便是內閣成員,也不是全部知情,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

從一開始立項,就走的國企訂購商船路線,根本就沒有經過財政撥款,更和軍費扯不上任何關係。

一直到建造完成,造船廠的工程師們都不知道,自己建造了航母,最多隻是覺得這款商船設計有些另類。

在造船工業的發展史中,另類的奇葩設計多得去了,大家也不在乎又增加一款。

事實上,神聖羅馬帝國的航母發展史,也有些年頭了。只不過一直以來,都沒有成爲主流。

在此之前,建造的航母主要是以搭載飛機偵查情報爲主,根本就沒有考慮用以作戰。

原因有很多,主要有兩個大方面。一方面是這年頭的飛機性能跟不上,轟炸移動目標時命中率感人;另一方面則是海上風浪大,搭載的飛機容易發生碰撞。

伴隨着科學技術的進步,飛機攻克了俯衝式轟炸的技術難關,命中率已然大幅度提升,實戰攻擊力大幅度提升。

航母抗風浪的問題雖然沒有完全解決,但也有很大的提高。十幾級的狂風巨浪頂不住,可是面對八九級的風浪至少不會沉。

技術能夠達到這一步,已經完全具備實戰價值。狂風巨浪的惡劣天氣總是極少數,真要是遇上了,那也只能自認倒黴。

在大多數時候,航母都能夠發揮戰鬥力。只要不去風浪大的海域得瑟,航母搭配戰列艦組合的戰鬥力絕對不容小覷。

相比之下,潛艇的保密性就沒那麼高了。全世界都知道神羅有一支潛艇編隊,只是具體規模從來都沒有人知道。

對這個隱藏在深海的殺手,外界其實並不怎麼看重,甚至可以說是無視。

一方面因爲潛艇的續航里程有限,難以參與海軍主力決戰;另一方面則是海底形勢複雜,天生令人畏懼。

在過去的歲月裡,花大代價研發潛艇的主要是法奧兩國。伴隨着法蘭西的戰敗,這些技術全部落到了神羅手中。

本着低調謹慎的原則,長期以來神羅的潛艇部隊都很少露面,留給外界的印象一直都是神秘。

如果不是最近幾年動力系統技術突破,潛艇的續航里程大幅度提升,估摸着這支神秘的部隊還要繼續神秘下去。

水上續航里程自不用說,不會比普通軍艦差,關鍵還是水下續航里程。

目前神羅海軍裝備的海狼號,水下續航里程已經逼近一百海里,能夠在水下潛伏三天。

這樣的數據,對比後世近乎無限續航,只受官兵心裡因素影響的核潛艇,自然是不值得一提。

可是在現在,卻是質的突破。已然具備了實戰作用,尤其是用來襲擊商船更是無往不利。

“好的,回頭我就去落實。”

停頓了一下之後,腓特烈問道:“只是父親,我們這些準備真的有用麼?”

不怪腓特烈產生疑問,現在弗朗茨斥巨資打造的航母和潛艇,都和當代的海軍主流不同。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沒有辦法,航母和潛艇的戰鬥力,都沒有在軍事上被證明過,反倒是戰列艦縱橫大洋許多年。

如果將發展航母和潛艇的錢,砸在戰列艦上,神羅海軍的又能增加十幾艘主力艦。

弗朗茨搖了搖頭道:“不知道!可是有準備,總比沒有準備的好。皇家海軍的優勢那麼大,不搞些新玩意兒怎麼能夠超越?

你又不是不知道,英國人盯我們有多緊,可以說每增加一艘主力艦,都會引起一場風波。”

這也不算完全撒謊,弗朗茨確實不知道這些準備能不能發揮作用。

如果神羅海軍運氣足夠好,在決戰中一次性幹翻

皇家海軍,這些準備都是無用功。

只有在大決戰失利的情況下,這些準備才能夠發揮作用。通過打擊英國人的海上貿易線,削弱不列顛的戰爭潛力。

當然,這些話落入腓特烈耳中,又是不同的解讀。

畢竟,不是穿越者,誰也不準確判斷未來海軍的發展方向。沒有在海戰中證明過自己的航母和潛艇,自然無法給人足夠的信心。

……

倫敦

儘管早有思想準備,可是沙皇政府決定站隊神羅的消息傳來,英國政府的氣氛還是緊張了起來。

此刻坎貝爾首相的心情,就和倫敦的天氣一樣——“放眼窗外,盡是霧霾”。

自從登上首相寶座,·坎貝爾嘆氣的次數,比過去幾十年加起來的總和都要多。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不做首相,不知道大英帝國有多爛”。

外界眼中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國,在坎貝爾眼中就剩下了“爛”。

沒有辦法,關心不列顛優點的人太多;作爲首相的坎貝爾,只能去關心這個國家的缺陷。

不是·坎貝爾偏頗,主要是職責所在。“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本身就是政府的職能。

認爲不列顛“爛”,主要是因爲坎貝爾發現了問題,卻又無法解決問題。

爲了避免局勢繼續惡化,爲了保住不列顛的世界霸權,現在他只能採取最極端的措施——戰爭。

對一名政治家而言,做出這樣的選擇,無疑是失敗的。不過現實擺在眼前,容不得·坎貝爾猶豫。

軍備競賽的大幕已經拉開,拖得時間越長,對不列顛就越不利。

“歐洲局勢已經明朗了,伴隨着俄國人的站隊,我們搗鼓起來的中立運動,很快就會破滅。

接下來我們只能加快步伐,要不然等維也納擺平了歐洲各國,我們就要對抗整個歐洲大陸。

外交部的行動進展到了哪一步,一旦戰爭爆發,會有哪些國家支持我們?”

沉重的聲音,訴說出了·坎貝爾內心的不平靜。

戰爭的話題實在是太沉重了,尤其是和一個大國間的戰爭,沒有任何人敢掉以輕心。

作爲外交大臣的亞當,此刻更是一臉鬱悶。

俄國人站隊神羅是預料之中的事情,畢竟他們的分化戰略才進行到一半,還沒來得及離間俄奧關係。

就算是要追究責任,按理來說也應該是追究前任、或者是前前任的。因爲他們的不作爲,才導致俄奧同盟延續了下來。

然而,政治是殘酷的。無論是前任、還是前前任、又或者是前前前任都平安落地了,這口黑鍋他背定了。

如果只是這一口也就罷了,問題是俄國人的站隊帶來了連鎖反應,直接影響到了各國的站隊。

這麼多口鍋一起砸下來,擱誰身上都背不起,亞當只感覺自己的人生“前途無亮”。

到了現在這一步,不列顛還有贏得戰爭的希望,但是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亞當絕對沒有翻身的餘地。

不小心成爲了大英帝國最冤的外交大臣,亞當現在就剩下後悔了。

明明辭職信早就遞交了上去,可惜議會不批,硬是按着他背鍋。早知道來得這麼快,他就採用非常手段了。

看看之前那位提出戰爭的陸軍大臣,就因爲前些日子在巡視軍營的時候墜馬受傷,現在已經是副手頂崗了。

不管內心深處多麼悲催,工作還是要進行的。哪怕是爲了下半生的安穩日子,亞當也必須要放手一搏,拿功績洗白自己。

調整了一下情緒後,亞當緩緩說道:“外交部已經先後同日本、美利堅合衆國、哥倫比亞共和國、智利……等八個國家簽訂了密約。

如果需要的話,我們可以組建九國聯軍,共同對付奧地利人。

除此之外,我們同俄羅斯帝國、西班牙、荷蘭、北歐聯邦等國也有接觸。

雖然沒能將他們拉攏過來,但我們還是離間了各國同神聖羅馬帝國的感情。至少可以保證在戰爭爆發後,各國不會全力支持敵人。”

這樣的結果,顯然不能夠令衆人滿意。但是能夠做到這一步,外交部真的是盡力了。

甭管你說得天花爛墜,各國在進行戰略選擇的時候,始終都會優先考慮“利益”和“實力”。

不列顛擁有海權優勢,在海外的外交行動中自然無往不利。可是海外各國之間同樣存在着矛盾,拉攏了一家就不能再拉另一家。

要不然縱使拉起了聯盟,也是一個矛盾重重的聯盟,天天就忙着內耗了。

到了歐洲就更別提了,且不說他們在大陸上的發言權有限,光和不列顛有仇的就遍地都是。

拉着敵人去打另外的敵人,這樣的神操作,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完成的。

尤其是現在面臨的敵人,同樣是一個外交強國,擁有豐富的拉盟友經驗,那就更難操作了。

作爲知情者,坎貝爾自然不會在這個時候故意刁難,破壞領導班子的團結。

開口緩和氣氛道:“外交部的工作還是不錯的,能夠做到這一步也夠了。

接下來就看戰場上的表現了,只要海軍能夠在戰爭初期打出威風來,相信歐洲各國會重新選擇的。

神聖羅馬帝國靠武力威脅,強勢威逼各國的不義行爲,終將受到上帝的懲罰……”

“叮叮叮……”

不等坎貝爾把話說完,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衆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

要知道,內閣會議可是嚴格保密的,開會期間禁止任何閒雜人等打擾。

除非是有特別重要的事情需要聯繫,可以由外面的工作人員撥打桌面上的專線電話。

毫無疑問,這樣的巧合極少發生,就算是有急事,也不至於個把小時都不能等。

所以這部專線電話,差不多就是一個擺設,一年到頭都不一定會響一次。

正是因爲這部電話很少響,所以每一次鈴聲響起,都伴隨着驚天動地的大事。

隨手拿起了電話,坎貝爾冷漠的聲音響起:“我是坎貝爾,有什麼事說吧。”

“首相閣下,非洲地區出事了……”

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五十章、發展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四十九章、戰略欺騙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章、教子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一百四十章、戰後影響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九十八章、搞事情啦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三章、鴻門宴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五十章、發展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三章、鴻門宴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一百九十六章、人性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九十三章、算計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