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

英國人和黑山公國的戰鬥沒有人關注,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不是靠一腔熱血就能夠彌補的,勝負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

包括弗朗茨也不看好黑山公國,他們的底子太薄了,根本就經不起消耗。即便是打退了英撒聯軍的進攻,他們也是輸家。

這是小國的悲哀,人口就那麼點兒,不管戰鬥力怎麼樣,打仗總是要死人的,黑山公國死不起。

近東戰爭打到了現在,巴爾幹半島損失的人口早就過百萬了,甚至有可能超過兩百萬、三百萬,尤其是青壯損失尤爲慘重。

奧斯曼人抓壯丁打仗,毛熊也沒有客氣。包括現在進行的君士坦丁堡攻防戰,俄國人都抓了不少青壯送到前線當炮灰。

灰色牲口再不值錢,那也是沙皇的兵,屬於自己人,怎麼也比這些炮灰更值錢。

君士坦丁堡攻防戰,每天都有上千人的損失,縱使毛熊家大業大也撐不住啊!

要是用炮灰的話,緬什可夫就沒有壓力了。死了就死了,奧地利政府可是非常配合的。

沒有拿到奧地利國籍前,奧地利政府可沒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安全,多瑙河流域兩公國最近一段時間可被俄國人禍害慘了。

最初抵制學習德語的傢伙,現在一個個哭都來不及了。沒有辦法,語言考覈不過關,政治思想審覈不過關,拿不到國籍。

多瑙河兩公國現在名義上還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國,奧地利人只是臨時佔領,沒有義務保護他們的安全。

俄國軍隊的暴行,弗朗茨只能表示遺憾。要抗議去聖彼得堡吧,俄軍不歸他管,對現在的情況他是愛莫能助。

抓壯丁還不算啥,瞭解俄國人的都知道,灰色牲口大都是沒有軍餉的,唯一的收入就是到戰場搶。

據前線發來的消息,當地至少有一半的人遭遇過俄國軍隊的搶劫,除了奧地利軍隊駐紮的地區比較安全外,其它地區都任由俄國人肆掠。

因爲西進戰略的關係,奧地利抽回了大量的軍隊,自然就顧及不到所有地區了,只有奧化情況良好的地區有奧軍士兵駐紮,這就給俄國人提供了機會。

弗朗茨敢保證,這個問題上奧地利絕對沒有和俄國人勾結,這些暴行都是俄軍士兵自發組織的。

大家合作的非常愉快,那是俄國人搶劫完了,需要進行銷贓,而奧地利控制的安全區就是最好交易場所。

幾乎每一次俄軍過境,都是一片狼藉。運氣好只是被搶劫,運氣差的那就是家破人亡。

世界就是這麼殘酷,當消息傳遞到弗朗茨的手中時,這一切都發生了,木已成舟。當地死了多少人,完全就是一個未知數,只能等戰後慢慢統計。

不光是俄國人和奧斯曼人在禍害巴爾幹半島,英法撒丁三國聯軍也不是什麼好貨。爲了改善伙食,大家都是親自動手豐衣足食了。

被這麼多軍隊輪流禍害,有錢人早就跑路了,包括奧斯曼帝國的貴族在內。

這些都是聰明人,知道和大頭兵講道理是講不通的,兵荒馬亂的年代,人命是最不值錢的。

能跑路的都跑了,剩下的都是一羣窮鬼。要不是自由民中的底層,要不就是農奴,想跑路都沒有地方去。

拉德斯基元帥愁眉不展的說:“陛下,前線發來急電,塞爾維亞地區遭到難民衝擊,被軍隊鎮壓了下來。

現在的氣氛非常緊張,恐怕要不了多久又會發生混亂。前線駐紮的新編第九師,請求國內支援。”

沒有辦法,任何一場戰爭都不可避免你要產生大量的難民,因爲戰爭的緣故失去了生計,除了外出討生活,大家都別無選擇。

弗朗茨關心的問:“邊界上,聚集有多少難民?”

拉德斯基元帥想了想後回答道:“至少也有幾十萬吧,也有可能是上百萬,場面太混亂了無法進行有效統計。

前期我們還接收了幾萬難民,後來因爲人數太多,擔心會影響到地方上的秩序,總參謀部才下令攔截的。

這是我們總參謀部的失職,前段時間,我們都忙於西進戰略,忽視了對難民問題的關注。

現在我們控制的邊界上難民越來越多,前線的部隊實在是壓不住了,發電報求援,我們才注意到。”

因爲戰爭的關係,塞爾維亞地區、波黑地區、多瑙河兩公國全部都處於軍管狀態,加上奧地利政府沒有獲得這些地區的主權,也就沒有設置地方政府。

既然是軍管,這些問題自然就落到了總參謀部的頭上。結果很明顯,不能指望一羣軍官治理地方的能力有多強,能夠維持地方穩定,靠的都是武力。

包括拉德斯基元帥在內的奧地利總參謀部,都忽視了難民問題,根本就沒有向弗朗茨上報。直到事情爆發了,這個時候才引起他們的重視。

坦率的來說,總參謀部的處理並沒有錯。這麼多難民要是都放了過去,馬上就是一場人間慘劇。

奧地利好不容易在當地建立起來的秩序,恐怕馬上就會崩潰。

如果說社會秩序可以靠增加軍隊數量來維持,那麼吃飯的問題,就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了。

這個年代要解決數十萬、乃至於上百萬人的吃飯問題,不提前進行準備,短時間內弗朗茨上哪裡籌集這麼多物資過去?

不是沒有物資,而是時間上來不及調集那麼多物資過去。要知道爲了救濟難民,奧地利政府已經調集了大量的糧食過去。

不過這些糧食,僅僅只是勉強夠救濟奧地利佔領區當地的難民。面對增加出來的外來難民,就真的是無能爲力了。

弗朗茨疑惑的問:“不對呀,有這麼多難民,早就應該衝擊我們的封鎖線了,爲什麼聚集了這麼多人過後,才發生這個問題?”

拉德斯基元帥回答道:“陛下,這些難民大都是老弱婦孺,缺乏青壯,所以剛開始的時候遇到軍隊攔截,很多人都選擇了退卻。

現在難民中增加了一批潰兵,有人在裡面領頭,纔開始衝擊我們封鎖線的。”

弗朗茨點了點頭,隨着第二次保加利亞會戰的結束,巴爾幹半島上就出現了大量的潰兵,這些潰兵又四處禍害地方,製造了大量的難民出來。

估計到了現在,想要繼續劫掠都找不到地兒了,沒有辦法之下,這些人才出現在了難民的隊伍中。

要是沒有人領頭,一羣老弱婦孺縱使人數再多,也不敢衝擊邊界線,畢竟這個年代沒有人講人權,只要敢衝擊封鎖線士兵們就敢開槍。

搞清楚了情況,弗朗茨也頭疼了。不用問他也知道那是怎麼一副什麼樣的慘象了,易子而食的畫面已經浮現在他的腦海中。

可是放進來更加不可能,沒有足夠的糧食,這些人亂起來了,只會製造更多的難民出來。

現在不是21世紀,只要願意政府隨時可以調集大量的物資過去。以現在的交通運輸靠牛車的情況,弗朗茨有什麼辦法給他們調集數量龐大的物資過去?

人餓極了可是什麼事情都幹得出來的,弗朗茨不敢考驗人性的善惡,即便是到了後世,這也是困擾着各國的難題。

可以說這是出力不討好,只能收穫埋怨的活。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就是一陣埋怨,既然忽視了你就忽視到底啊,學習一下英國官僚按規定辦事多好,什麼都不知道,他也就不用頭疼了。

現在事情擺在了明面上,總不能不處理吧?

弗朗茨問道:“首相,這個問題你看該怎麼處理?”

這是踢皮球了,反正弗朗茨是想不出來兩全其美的辦法,那麼就只能讓內閣來了。要是有辦法更好,沒有辦法最後黑鍋也得由內閣來背。

費利克斯首相吞吞吐吐的說:“陛下,先派兵增援前線,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更多的人變成難民,然後再從國內調集物資過去救濟。”

他的話弗朗茨聽明白了,那就是守住封鎖線完事。等物資調集過去了,再進行救濟,到時候難民死的也差不多了,糧食也就夠吃了。

拉德斯基元帥想了想說:“陛下,別的地區都封鎖的住,波黑地區恐怕就難了,當地的山林太多,恐怕無法阻擋難民潮。”

財政大臣卡爾疑惑的問:“不光是我們遇到這個問題吧,希臘王國、黑山公國、奧斯曼人、俄國人他們是怎麼處理的?”

梅特涅回答道:“希臘王國的情況外交部派過去的官員彙報了,奧托一世那個蠢貨看到難民,還以爲增加人口的機會來了,就下令政府救濟。

結果因爲涌入的難民數量太多,超過了他們的承受極限,加上英國軍隊進入,破壞了當地的秩序。當地已經亂做了一團,希臘新政府正在進行鎮壓難民作亂。

現在情況還是不容樂觀,估計要不了多久,就要向三國政府求援了。我很懷疑英國人就是看到了這種情況,巴黎會議上才那麼痛快的鬆口。”

剩下幾個國家不用說,大家也知道了。奧斯曼帝國控制區肯定是亂作一團,蘇丹政府是沒有能力救濟難民的,英法也不是慈善家,不會白白幫忙。

黑山公國窮的叮噹響,他們還在和聯軍作戰,只要難民不是傻子都不會跑過去。如果是傻子跑過去了,那麼也不要想有好下場。

這一刻弗朗茨開始羨慕俄國人的壞名聲了,因爲俄軍的暴行,難民躲他們都來不及,怎麼可能往跟前湊呢?

得益於此,就連奧地利控制的多瑙河兩公國,因爲俄國人在前面擋着,這次都沒有受到這次巴爾幹半島難民潮衝擊。

典型的欺軟怕硬,名聲不夠壞,手段不夠狠,偏偏看上去還比較富裕的奧地利,就成爲了倒黴蛋。

讓弗朗茨不要名聲屠殺難民?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換成了沙皇政府,估計還有可能下達這個命令。

弗朗茨狠狠心說:“波黑地區如果守不住,那麼就乾脆不用守了。告訴難民讓他們往海邊去,只有到了海邊,我們才能調集足夠的糧食進行救援。”

這是實話,內陸地區運輸太困難了。即便是有多瑙河,可是河流的運力也不是無限的,還要優先保證駐軍和俄國人的物資消耗。

從塞爾維亞抵達港口,還有幾百公里路,沿途還要翻山越嶺,能夠活着過去的人也不多了。

不要說殘酷,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的好。波斯尼亞地區大都是山區,奧地利也纔剛剛控制,當地的同化工作進行的很不順利,捨棄了弗朗茨也不心疼。

“是,陛下!”拉德斯基元帥低聲回答道

他知道這次事讓皇帝很不滿,可是沒有辦法,事先總參謀部沒反應過來,喪失了最佳處理的時間。

那麼多人聚集在一起,當地的樹皮、草根估計都被啃光了。人餓極了衝擊封鎖線是必然的,拉德斯基元帥下不了狠心屠殺難民,就只能讓弗朗茨處理了。

費利克斯首相皺着眉頭說:“陛下,現在救濟了這些難民,未來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問題。如果讓他們繼續留在巴爾幹半島,恐怕也是一種隱患。”

這種救濟他是反對的,除了消耗大量的財力物力外,最後還收穫不到一聲感激。

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活下來的人,大都是道德淪喪主,不夠狠的人是活不到最後的。

弗朗茨想了想說:“當然是全部遣返奧斯曼帝國,等這些人到了,立即裝船送走,並且把波斯尼亞地區的人也一起打包送走。

如果奧斯曼帝國拒絕接收,就把他們全部送到非洲大陸上去,作爲我們開發非洲大陸的第一批移民。

海軍立即選擇合適地點登陸,在非洲大陸佔領幾個據點,奧地利的殖民時代提前開啓了。

儘快組織船舶,這次要運送這麼多人過去,肯定不是那麼的容易,大家提前要做好心裡準備。”

如果只是單純的難民,那麼留在巴爾幹半島安置,那也不是問題,大不了慢慢進行同化。可惜這裡面混入大量的潰兵,瞬間就變成禍害。

既然如此,就只能給他們換個地方生活了。人離鄉賤,加上打散安置,到了非洲大陸,弗朗茨也不怕這些人敢鬧事。

正好可以把波黑地區的隱患一起解決掉,奧地利政府廢了這麼大力氣,出錢出力也不可能白忙活。

這些勞動力,用來開發非洲大陸正好是廢物利用。在海外慢慢改造幾年,時間可以沖淡一切,再多派點兒神父去教化他們。

讓他們慚悔自己的罪孽,慢慢的迴歸正常人生活,最後融入到奧地利體系中。這麼一想弗朗茨就念頭通達了。

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八章、債務延期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二十五章、拯救奧地利第一步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二十五章、分果果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第十九章、風波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六十一章、頭疼的弗朗茨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十五章、改革派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兩百五十五章、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