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

奧地利的殖民戰略,也不是剛剛纔開始,早在幾年前維也納政府就已經在資助探險隊,在非洲大陸進行勘探了。

拋開內陸地區不說,至少沿海地區的基本情況還是有數的,現在要動手了也不至於兩眼一摸黑。

不光是對非洲大陸,奧地利政府對世界上很多地區都蒐集過情報,這種情報有自己派人蒐集的,也有從二道販子手中買的。

這個年代探險也是一門生意,很多民間的探險隊都是把自己收集到的情報,賣給殖民政府換取高額的報酬。

賣一次是賣,賣兩次自然也是賣了。只要價錢合適,那麼一切好商量。冒着生命危險去探險,自然要獲得足夠的回報了。

爲了保險起見,這次弗朗茨預備了三個步兵師,只是拿下沿海地區,又不深入內陸,這些部隊足夠了。

幾內亞面積不大還好,要不了多久就會被奧地利吃掉,而剛果地區就不一定了,這個年代的剛果還包括後世的剛果金+剛果布。

面積可不是一般的大,都是奧地利本土的幾倍,顯然不可能靠這麼點兒人就佔領的。

和所有的殖民國家一樣,都是優先沿海地區,非洲內陸還沒有到開發的時候。

先把這羣難民送過去了再說,有了移民就可以建立港口城市,然後慢慢的開發這些土地。

如何殖民統治這些地區,先拿下了再說,弗朗茨決定給予官僚們最大的自主性,怎麼收益高就怎麼統治。

傍晚,的裡雅斯特一家小酒館內,一幫酒客們正在暢聊,偶爾還有人向櫃檯前的幾名花枝招展的女子吹吹口哨,然後迎來一陣白眼。

這些人大都是在海上討生活的,行爲難免有些放縱,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出現在這裡的女子,自然也不會是什麼正經人,都是歡場老手,社會經驗那是****

總之,只要錢給足了,帶回去過夜都可以。口花花可嚇不到她們,婊子無情戲子無義,這些人昨天還是她們的恩客,就今天變成了路人。

調戲停留在了口上,這意味他們口袋裡沒錢了,不然早就上去行動了。

反正海上討生活的習慣了直來直去,幹這行的女子自然也不會介意,有錢就是爺,直接就地正法的也不是沒有遇到過。

……

酒是英雄膽,喝高了什麼話都冒了出來。一言不合就幹架的,也是時有發生。

酒館的老闆見多識廣,遇到這種情況,也只是靜靜的看着,等打完了再上去索要賠償。

通常還要加倍,作爲地頭蛇要壓服幾個水手還是不成問題的,當然要是遇到了狠角色,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一名醉醺醺的中年男子信口開河道:“瓦倫,這麼多軍隊在這裡集結,這是要打仗了?”

同樣暈乎乎的瓦倫直接回了一句:“胡說八道,泰戈爾你什麼時候見過我們海軍打仗,他們能打得了誰?不對,是陸海軍一起打仗?”

兩人說話的聲音已經有些無與倫比,正常情況下他們是不敢這麼放縱的,萬一碰到了幾名飲酒的海軍士兵,搞不好就要捱上一頓揍。

儘管奧地利海軍不受重視,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戰績,那也不是他們能夠鄙視的。

地理位置、國策,決定了奧地利海軍無所作爲,一直都只能充當陸軍的背景板,並不意味着海軍官兵們就沒有脾氣了。

軍人總是想要戰功的,奧地利海軍已經不知道休息了多少年,反正奧地利大部分戰爭都和他們沒有關係,海軍官兵們也只能感嘆生不逢時。

直到弗朗茨上位過後,對陸海軍進行了大整訓,強制退役了一幫混日子軍官後,所有人都知道維也納政府國策發生變化了。

正常情況下,維也納政府是不會對海軍動手術的。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加強海軍訓練,增加海軍軍費,這是很不正常的。

高層也傳出來要開闢海外殖民地的消息,很多人以爲機會來了,沒有想到這一等就是四年多。除了訓練加強了,軍艦增加了,然後就沒有下文了。

這種情況下,年輕人難免就有些沉不住氣,一點兒火星就燃,打架鬥毆的事情時有發生。

當然打的爽快了,打完過後就悲劇了。不被軍法處逮住還好,逮住了未來很長時間都沒有好日子過。

這個時候恰好有幾名海軍士兵也在酒館內,不過他們沒有功夫關心幾個醉鬼的話。

海陸軍聯合演習,又需要海軍出動大半,還帶着三個步兵師一起的演習麼?

這個命令一下來,所有人都在猜測,這次會和誰打仗。想來想去,大家還是想不到對手。

英法,他們根本就打不贏,就算是海軍規模再擴充一倍也不是對手,直接可以排除,維也納政府不可能下這樣的白癡命令。

進攻奧斯曼帝國?不要想大家都知道,陸軍已經把活幹完了,奧地利已經拿到了想要的一切。蘇丹政府都遷都安卡拉了,再去尋他們的晦氣,也要考慮英法的反應。

一名青年低聲說道:“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你們不用亂猜了,不如聽聽那幾個酒鬼的答案。”

正在爭論的幾人,停了下來。

“瓦倫,你這就傻了吧!好歹也是海上討生活的,你難道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土著這種生物?

我們的海軍比不過英法,對上西班牙都夠嗆,但是出去欺負土著,那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就現在這裡集結的部隊,都可以在海外滅掉幾個小國了。”泰戈爾的男子鄙視道

瓦倫不甘示弱的反駁道:“放屁,泰戈爾你這蠢貨,難道不知道維也納的官老爺們,對海外從來都是不屑一顧麼?難你還能改變他們的注意不成?”

“難道他們就不能突然想通了麼?我們奧地利,不對,是我們新神聖羅馬帝國,怎麼也是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吧,搶幾塊殖民地怎麼了?

這個年頭,沒有幾塊殖民地,都不好意思出門,沒準維也納的老爺們受到了刺激,就一下子想通了。”泰戈爾辯解道

不多時,兩個醉鬼就吵做一團,想要用武力解決問題,偏偏又暈乎乎的,不給他們動手的機會,酒館中就出現了兩名男子把他們架了出去。

……

一名青年男子不確定的問:“他們說的應該不可能吧?”

爲首一名青年說道:“那也比我們猜測的靠譜啊,現在沒聽說我們和誰發生衝突啊,總不能無緣無故就逮着人家揍吧?”

一名沉不住氣的灰衣男子激動的說:“真的要去開闢殖民地了,那不是說我們發財的機會到了!”

在很多人看來,這個年代殖民地就意味着財富。對渴望發財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會。

爲首的青年男子呵斥道:“閉嘴,索林!胡說八道什麼,明明是建功立業的機會來了,不要整天張口閉口就是發財!”

索林連忙回答道:“是,上尉!”

顯然這位上尉軍官,就看不上這種張嘴閉嘴說發財的人。貴族出身的他本來應該進入陸軍服役的,沒有想到天有不測風雲,被保送到了海軍基層軍官學校。

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險些崩潰了。這個年代奧地利海軍,沒有半點兒立功的機會,幾乎就是不學無術之輩,進去混日子的地方。

好在他的運氣不錯,趕上了奧地利國策變化。現在他的想法就是儘快獲得軍功,拿到貴族爵位。

畢竟他家的爵位不是世襲的,到了父親這一代纔起來的爆發戶,他還可以說是貴族子弟,下一代就沒有辦法繼續以貴族自居了。

奧地利的爵位不好拿,尤其是世襲爵位。弗朗茨繼位過後,前前後後封了一百多名貴族,大部分人都是因爲軍功。

還有就是幾名科學家、十幾名工程師和少數幾名政府官員,除了軍功出現了世襲爵位外,剩下的都是終身制貴族。

這不是弗朗茨亂來,而是本來就有的規矩。終身制貴族皇帝可以隨便封,而實封的軍功貴族,就必須要有拿的出手功績才行。

這個規矩是弗朗茨兩年前制定,經奧地利貴族議會同意,還獲得了軍方的廣泛認可。

區別對待才能夠體現他們的地位啊,德意志地區的貴族大都是軍功貴族,在維護自身地位上他們也是非常的上心。

作爲交易代價,從今往後國內大貴族分封貴族的權利,被弗朗茨收回了。包括幾個邦國也一樣,國王冊封的貴族要上報皇帝批准,才能夠獲得合法地位。

貴族的數量被弗朗茨控制住了,貴族長子無所謂可以繼承爵位,次子就必須要重新奮鬥了,不然下一代就是平民子弟了。

這還是世襲貴族,終身制貴族更不用說了,延續歐洲大陸的慣例,下一代要是不努力,就沒有爵位繼承了。

但凡是有野心的人,都不會甘於寂寞,機會來了自然就要上了。

弗朗茨的貴族法儘管沒有實施,但也沒有保密,內容早就傳開了。

畢竟殖民地不同於本土,要是中央政府直接統治,成本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分封給有功之臣統治,中央政府只是控制幾個核心地區,剩下的由封臣治理,行政壓力就小的多。

現在沒有實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確定殖民成功。如果殖民成功了,統治地方有利可圖,自然就有貴族願意去。

反正,要是殖民地不能夠贏利,縱使把土地送人,貴族們也會不屑一顧。

這個新神聖羅馬帝國的特殊國情決定的,國內都有三個邦國國王了,弗朗茨不介意海外再增加幾個。

至少貪污的問題可以有效遏制,弗朗茨又沒準備在殖民地抽重稅,象徵式的收一點兒就行了,主要是爲奧地利的工商業增加市場,這些人總不能吞自家的錢吧?

後世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崩潰,除了美蘇兩國的打擊外,官僚體系成本太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爲了減少統治成本,他們還搞出了自治領。這一措施成功了,也失敗了。

成功之處在於確實降低了行政成本,爲國內的工商業增加了市場;但是放出去的權利就收不回來了,爲殖民帝國崩盤埋下了隱患。

自治政府權利被當地資本家掌控,資本無國界,發生了這種事情並不令人意外。

避免這種事情發生,弗朗茨不敢保證能否做到,不過增加認同度,延緩崩盤的時間還是可以做到的。

靠政府那幫官僚出面組織移民,看德國人就知道了,民衆都往美國跑了,弗朗茨不認爲奧地利的官僚能夠做的多好。

還不如讓貴族自己組織,成功了他分享成果,失敗了也無妨。多封幾家,總會有成功的。

不是弗朗茨看不起非洲國家,隨便扶持一家封臣,在非洲大陸都是數一數二的強國,前提條件是不要黑化。

未來非洲大陸上的釘子就埋下了,文化傳統、經濟利益就是天然的紐帶,把殖民地和國內聯合到了一起。

民衆對母國的向心力沒有散去,想要獨立,除非他們不要自己的法統了。

只要統治階級沒有瘋,都不會幹這種自毀根基的蠢事。

依附在神聖羅馬帝國之下,成爲一個高度自治邦國,他們的利益半點兒不少,帝國政府還是維護他們地位的力量源泉。

反之,這些邦國國王,也會成爲鞏固皇帝權利的支柱。縱使未來君權衰落,爲了保住這個龐大的帝國不分裂,也沒有人敢打廢帝的主義。

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兩百三十六章、扣留軍艦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八十五章、暗度陳倉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二章、爭取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六章、努力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十五章、轟動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七十四章、無畏艦——羅馬號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