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

皇家一號的誕生,可不僅僅只是一件奢侈品那麼簡單,更不是下面的人爲了拍皇帝馬屁才重金打造的。

畢竟是自家的產業,最後買單的還是弗朗茨本人。沒有皇帝本人的允許,那是要被追究責任的。

毫無疑問,奧地利汽車集團傾盡全力打造這輛超豪華轎車,肯定不是爲了炫富。

弗朗茨不可能開着這輛車出去兜風,甚至關於這輛車信息,都不會向外界公開。

提出這項要求,除了推動汽車技術發展外,更多的還是對國內的工業實力進行一次檢驗。

作爲一名被各種信息轟炸過的皇帝,弗朗茨非常清楚數據、報表都可以憑空捏造,唯獨擺在眼前的實物造不了假。

這年頭全世界,都只有奧地利擁有完整的汽車工業,別的國家都還跟在後面吃灰。

就算是下面的人想要造假,都沒有發揮的空間。

看在皇家一號的面子上,弗朗茨還親自視察了奧地利汽車集團最大的汽車生產基地——布拉格汽車廠,全速運轉能夠做到年產汽車2萬輛。

這個數字放在後世一點兒都不奇怪,隨便一家汽車工廠都能夠輕鬆做到。

然而,就是這家平均下來每天只能生產不到55輛汽車的工廠,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工廠,沒有之一。

事實上,比這還要誇張。就這不起眼的每年2萬輛小汽車產能,已經佔據了奧地利汽車工業全部產能的三分之一。

這家布拉格汽車廠的產能,直接超過英法兩國汽車產能的總和,和除奧地利之外的所有國家汽車產能相當。

好吧,這是弗朗茨開掛的結果。目前全世界能夠工業化生產汽車的企業,就只有奧地利汽車集團獨一無二的一家。

沒辦法,下手的早就是優勢。在大家都沒有重視汽車產業的時候,弗朗茨就開始砸錢了。

奧地利汽車集團從一開始就埋頭在實驗室搞研發,根本就沒有對外公佈過消息,同行們都沒有反應過來。

不對,確切的說在產品問世前,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同行。

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奔着蒸汽汽車研發去的。和奧地利汽車集團的內燃機汽車,完全就是兩個物種。

原時空最早的內燃機汽車上市,還是1888年的事情,這位開歷史先河,在後世牛逼哄哄的奔馳汽車創始人,還不知道在幹啥。

美國最早的汽車公司奧茲莫比爾,1897年才成立;日本最早的汽車公司卡迪拉克,1902年才註冊。

……

等奧地利汽車集團第一款產品——“甲殼蟲”上市銷售後,大家才猛然間發現,原來汽車還可以這麼造。

沒有競爭對手的奧地利汽車集團,自然是一騎絕塵,一躍成爲汽車領域的霸主。

毫無疑問,在專利保護覆蓋不到全世界的背景下,跟風者很快就出現了。

自己研發一時半會兒搞不出來,可是拿着模板抄襲,還山寨不了麼?

然後,奧地利汽車集團的第一批產品,大都是成爲零件,爲世界汽車工業發展添磚添瓦。

本質上來說,這也只是理念上的突破。只要打開了腦洞,工業強國都能夠造出汽車來。

只不過汽車並不是簡單的組裝就完事了,拿到了生產技術,不等於就能造出質量合格的車來。

還需要相關的產業配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最後的結果都是悲劇。

跟風者們很快就發現了這一點,然而讓他們同時研發多個領域的技術,攻克一系列的難關,又實在是太爲難人了。

光前期投入的鉅額資金成本,就不是一般企業和個人所能夠受得了的。

畢竟這年頭汽車市場很有限,金融財團們還看不上這點兒零頭小利。

資本最喜歡的幹得事情,是等果實快要成熟了,就直接上去摘果子,而不是自己跑去種果樹。

實體巨頭們,又大都受限於經營觀念,一般都專注於自己所在的領域,就算是擴張,也是進入相關產業。

這是無數經典案例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貿然跨界進入一個陌生領域,失敗的機率遠高於成功。

在無法預估風險之前,一般人都會選擇觀望。當然,更重要的還是兜裡沒錢。

現在家用汽車市場纔剛剛起步,前景怎麼樣尚且不明朗,誰也不能保證今天的內燃機汽車會不會是昨天的蒸汽汽車。

汽車工業正處於燒錢階段,相當於剛種下小樹苗,距離開花結果還遙遙無期。

然後,自然是手工打造了。大規模工業生產技術難度太高,想要山寨也必須要有工業支撐,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相比之下,手工打造就要簡單的多了。零配件精度不夠,就讓人工上去打磨。發動機馬力不夠,就增加氣缸數量。

現在奧地利汽車集團市場上最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一堆手工作坊。

因爲汽車剛剛問世不久,還屬於高檔奢侈品,定價較高的緣故,即便是手工作坊的生產成本更高,他們同樣可以獲得不菲的利潤。

捋順這一切過後,弗朗茨的眉頭一下子皺了起來。

很明顯,奧地利汽車集團中很多人都被現在的成績給迷住了雙眼,忽視了競爭對手的存在。

從1882年產品上市開始,奧地利汽車集團的市場佔有率正在逐年下降。

市場佔有率下跌是必然的,除非完全壟斷市場,要不然隨着競爭對手的不斷加入,市場份額肯定會下跌。

只不過奧地利汽車集團市場佔有率下跌的速度太快,短短三年時間裡,就下跌了近四分之一。

這可是自家的產業,要是止步不前,損失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這對弗朗茨來說是萬萬不能容忍的。

“奧普雷亞,你們就沒準備打造一款廉價車型,保住市場佔有率麼?”

擴大市場佔有率,弗朗茨已經不奢望了。

要知道,奧地利汽車集團可是佔據了汽車銷售市場中百分之七十六點四的份額,還能怎麼增加?

可是儘可能的保住市場份額,或者是降低市場佔有率下滑的速度,那是可以努力的。

奧普雷亞急忙解釋道:“陛下,廉價車上市不光會降低我們的企業利潤,還會損害我們的汽車品牌價值。

目前集團推廣的甲殼蟲、沃克、布拉迪等車型,都是高檔車。

降價銷售雖然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汽車從誕生開始,就註定了是一件奢侈品。

無論我們怎麼降價,普通人都不可能買得起。現在我們正在努力讓汽車成爲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保持汽車的品牌價值非常重要。”

能夠意識到“品牌價值”,奧普雷亞顯然不是等閒之輩。

不過受時代限制,他還是沒有想到,汽車有可能走進千家萬戶,從奢侈品跌落到代步工具。

以目前全世界,每年才幾萬輛的汽車消費市場來看,奧普雷亞捨棄發展低端車型,專注於高端品牌運行,還是附和現實的。

弗朗茨搖了搖頭:“不,汽車的生產成本還有很大的下降空間。未來價格下跌到普通人能夠接受的範圍,也並非沒有可能。

短期來看,在現有的技術體系下,我們都能夠將成本壓縮到中產階級,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如果繼續擴大產能,現在的生產成本還會繼續降低。

或許單輛汽車的銷量下降了,可是中產階級的數量,要比有錢人多得多,我們獲得的總利潤只會更高。

況且,降低汽車銷售價格還可以打擊我們的競爭對手。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小作坊生產成本根本就降不下來。

至於品牌價值問題,那就更簡單了。重新註冊一家公司,用新公司的名義換個品牌主打低價車。”

現在汽車的生產成本一般都在400~700神盾之間,市面上的銷售價格基本上都在1000神盾之上,豪華版的汽車價格銷售高更是輕鬆過萬。

這麼高的毛利,還是掩蓋不了奧地利汽車集團虧損的事實。

主要是研發投入太高,和後期維護成本居高不下,這才導致了企業長年處於虧損狀態。

奧普雷亞一心盯着企業利潤,實際上也是迫不得已。企業的財政情況不好,總不能天天向老闆要錢吧?

如果不是弗朗茨的強制要求,估計奧普雷亞都要砍掉研發經費,全力投入到汽車銷售中。

畢竟,在短期內銷售型企業,要比研發型企業更賺錢。只有讓企業賺到了錢,大家才能獲得更豐厚的回報。

現在這種虧損狀態,拿點兒獎金就好。股票期權暫時還不流行,不過利潤分紅已經出現了。

只是奧地利汽車集團這種研發型企業,一連虧損十幾年,根本就看不到分紅。

不過奧普雷亞還是有節操的,沒有辦法學習某些無良上市公司高管,只顧自己撈錢,絲毫不考慮企業的長遠發展。

要不然偷換一下概念,奧地利汽車集團想要扭虧爲盈還是非常簡單的。無論是壓縮研發投入,還是放緩維修點建設,都能夠實現盈利。

要不是這兩個吞金獸的拖累,奧地利汽車集團絕對是這個年代最賺錢的公司,還是富可敵國的那種。

就算是每輛車,只賺取100神盾的收益,奧地利汽車集團每年也有五六百萬神盾的純收入。

實際上只會更多,賣出去的汽車,不可能都是利潤最低的普通車型。那種動則價格上萬的土豪車,賣出去一輛就能輕輕鬆鬆獲得幾大千入賬。

當然,奧地利汽車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實際上還是技術和售後服務。

短期內賠錢,但是未來這些纔是最賺錢的。一旦渠道鋪設完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根本就找不到競爭對手。

這一點看奧地利國內就知道了,凡是被集團服務網點覆蓋的地區,市場上唯一能夠賣得掉的就只有“奧汽”的車。

別的生產企業,受限於自身實力,根本就無力鋪設那麼多維修網點。

一旦汽車壞了,就只能自己想辦法維修,或者是等廠家的技術工人過來。

“是,陛下!”奧普雷亞回答道

停頓了一下過後,奧普雷亞又補充道:“陛下,爲了提高企業收益,扭轉目前的虧損狀態,增加企業競爭力。

管理層計劃在鋪設後勤渠道的時候把加油站也覆蓋上,方便我們的用戶在出行路上加油。”

如果在後世這麼幹的話,還沒有來得及開始,反壟斷法早就找上門了。

“方便我們的用戶”意思已經非常明顯了,這是充滿了排它性的。別的汽車就算是到了加油站,也只能在一邊望着。

但是在19世紀這個大壟斷的時代,這完全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就如同現在,奧地利汽車集團的維修點,就不給其它品牌車提供服務。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搖了搖頭:“加油站可以搞,但是不能這麼極端。這和維修點不一樣,非常容易引起民衆的反感。

社會上反壟斷的呼聲越來越高,各國出臺反壟斷法都是時間問題。現在留下這麼明顯的破綻,未來很容易被人針對。

在這方面,你們必須加以重視。就算是要增加競爭力,也可以採取更加隱蔽的手段。

比如說:會員卡服務。

凡是購買集團旗下車輛的,都可以享受會員服務,能夠在加油站獲得一定的折扣。

其他的顧客,想要享受加油折扣,可以讓他們自己掏錢購買會員卡。

可以多髮型一些會員卡,最好是每個城市的都不一樣,一張會員卡只能享受一個地區的折扣。

藉口隨便找,只要明面上說得過去,大家能夠勉強接受就行了。”

奧地利汽車集團旗下的維修點,不爲別的汽車提供服務,那是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推脫。

比如說:沒有配套的零配件,無法進行維修;或者是說修車師傅沒有接觸過這款車,不知道該怎麼弄。

加油站就不行了,反正大家用的都是那些油,不存在無法使用。

要是拒絕提供服務,車主們肯定會鬧事。這種拉仇恨的事情,弗朗茨自然不會幹。

相比之下,會員服務大家就要容易接受得多了。只要不大張旗鼓的宣揚,普通人根本就搞不清企業之間的複雜關係。

換一個馬甲,讓加油站和汽車集團脫離直接聯繫。汽車集團還可以每年向加油站支付一筆會員費,讓大家無話可說。

反正這年頭還沒有到信息聯網的技術,會員卡無法在全國範圍之內通行,也可以推脫是無法識別,或者說各地的加油站是獨立運營的。

卡無法識別,但是車可以識別。如果能夠讓所有的汽車生產商,都來掏錢繳會費,弗朗茨也不介意大家一起享受折扣。

……

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七章、菜鳥初鳴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一百一十二章、最窮的義務教育模式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一章、登基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三十一章、甲午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十章、鑄幣稅第十五章、人性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章、日俄斷交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