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

從陽壩到孟州的路不止一條,但官道卻只有一個,因爲輕車簡從,爲了避免與敗回孟州方向的天威天武軍相遇,李從璟不得不在軍情處銳士的帶領下,抄了小道。

陽壩之役結束後,李從璟讓李紹城帶百戰軍押送俘虜的樑軍回懷州,自己帶着君子都二十人,直奔孟州方向。隨着戰事變化,現在戰場的重心已經轉移到孟州,李從璟自然要趕過去坐鎮指揮。

一路風馳電掣,直到孟州城東三十里之外。

懷孟之地多河川,此地處在潭水河上游,峽谷地勢,外接一片小盆地,兩岸多密林,山勢不高——實際上懷孟之地的山勢都不高。春日裡和煦的陽光散落在這片山河,金燦燦的別有一番風情,很文藝很浪漫。

附近有個小村落,炊煙裊裊,雖然房屋不大甚至頗爲簡陋,土牆斑駁,茅草屋頂略顯單薄,但村裡奔跑的孩童,不時傳出的雞鳴犬吠,還是讓這個村落充滿人味和溫馨。

河邊,坐在河灘上的趙象爻,出神的望着村子,一動不動已經近半個時辰,好像失了魂兒。皮大成擔憂的看着他。

兩人的模樣,就像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在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二爺……”皮大成忍不住輕聲叫趙象爻。

趙象爻回過神來,嘆了口氣,精瘦的臉上竟然充滿落寞,他用略顯低啞的嗓音道:“這個地方,曾今一定發生過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

皮大成怔了怔,下意識的問道:“爲何?”

趙象爻站起身,閉上眼張開雙臂,深吸了口氣,很投入的說:“因爲空中充滿了情人的味道。”

皮大成左右看了看,他眼中只有駐紮於此的幾千百戰軍,實在是不能理解趙象爻的邏輯,他搖了搖頭,卻鬼使神差的問道:“二爺的情人是誰?”

“當然是大……”趙象爻很自然的開口,話出聲才意識到什麼,猛然睜開眼,怒氣衝衝的望着皮大成,“你孃的皮大成,竟然敢套二爺的話?!”

皮大成連連擺手,示意自己很無辜,道:“二爺你還沒說出口呢,沒套出來。”

趙象爻冷哼一聲,一甩衣袖,眼神重新落在村子上,眸子裡瞬間充滿回憶,問皮大成:“你有沒有覺得,這個村子跟當初山寨下的村子很像?”

皮大成很認真很費勁的盯着村子瞧了半響,最終還是很誠實的搖頭,“一點兒都不像!”

趙象爻轉頭怒視皮大成,想發火,但醞釀了半天,好歹忍住了,嘆了口氣,道:“你這種粗魯的傢伙,怎能體會二爺的情懷?”

皮大成聞言嗅之以鼻,心想你心中哪有什麼情懷,分明只有情人。

這時,一行二十餘騎從遠處奔馳而來,不多時,立即有騎兵奔行傳話整個大軍駐地:“軍帥到!”

趙象爻和皮大成雙雙站起身,隔着百十步向遠處的李從璟行禮。趙象爻凝神看了李從璟許久,道:“軍帥如此意氣風發,顯然陽壩之役已勝。三千打贏了一萬二,軍帥真不愧是真漢子啊!”

皮大成奇怪的看着他問道:“軍帥大勝,怎麼聽起來二爺一點兒也不高興,還分外失落?”

“不,你錯了!”趙象爻轉身,看着皮大成很嚴肅的說,“我高興,但也失落。”

“爲什麼失落?”皮大成問。

趙象爻走向大帳,以一種莫名的語氣道:“都說了,二爺的情懷,你不會懂的。”

趙象爻在大帳外停下,站着等候傳喚。

大帳內,李從璟走到將按後,一邊取護腕,一邊看着面前的蒙三,微笑問道:“一切都還順利?”

“回稟軍帥,依照軍帥之令,右廂軍三千自出懷州後,晝伏夜行,於日前抵達此地駐紮,廣佈遊騎,控制周圍百姓行人,確保大軍行蹤隱秘!”蒙三挺直身板回答,“截止此時,並無意外發生!”

“好,這次行軍你做的不錯。”李從璟坐下來,接過軍士送來的熱水喝了一口,“下去吧,有事再叫你。若是軍情處有人來此,傳他進來。”

蒙三領命退下,趙象爻隨即掀帳進來。

“軍情處統領趙象爻,見過軍帥!”趙象爻規規矩矩行了一禮。

李從璟趕了大半日路,沒吃飯,到了大帳後叫了一份軍餐,正開始埋頭大吃,看到趙象爻進來,示意旁邊的位置,“坐下說話。”

“孟州的事情進展如何,大致說說。”李從璟道。

趙象爻望了李從璟幾眼,對方大口吃飯的動作談不上半分雅緻,甚至還帶着幾分粗野,彷彿飯菜都跟他有仇一般,不迅速消滅不能痛快,他輕聲開口道:“河陽軍五個指揮使已死兩個,皇甫紹和羅大明內鬥,李有財趁機坐收漁利,軍帥得勝的消息傳回孟州之後,一切都會按照計劃進行。”

“軍情處這回制定的計劃我看過,在人物選擇上很細心,總體上來說沒什麼問題。”順着點頭的動作,李從璟嚥下一嘴食物,又補下去一口湯,繼續道:“接觸李有財,是爲了防備皇甫紹反水,讓他以刺史身份聯合城中力量,打開孟州城門;但若是皇甫紹一開始就打定了借刀殺人、過河拆橋的主意,只怕事情明朗時,軍情處已經沒有機會除掉他,屆時他再顛倒黑白,抖出我派人殺河陽指揮使的消息,只怕會引得河陽軍同仇敵愾,若是那樣,李有財縱然想做什麼,也是有心無力,孟州就攻不下了。”

“一旦孟州攻不下,天威天武軍回援,那可是大麻煩。”李從璟總結完這一句,飯也吃完。

趙象爻想了想,越想越覺得李從璟說得在理,最後勃然變色,道:“若是如此,那身處孟州的大當家豈不危險?”

“很危險。”李從璟點頭道。

趙象爻怒火中燒,拍案而起,大叫:“李從璟!你明知大當家此行有次隱患,事先爲何不說明?如此害得我軍情處銳士現在身陷境地,進退兩難,你是何用意?!”

趙象爻的憤怒和無禮並沒有觸怒李從璟,他揮揮手讓趙象爻坐下,苦笑道:“其中隱患,我並非一開始就看出來了,我又不是神,也是在來的路上

纔想到的。你們軍情處這麼多人到現在都沒看明白,要我想清楚,至少得給我點時間吧?”

李從璟的話讓趙象爻覺得很有道理,但從感情上,他又不甘心就這麼放棄追究李從璟的責任,不服氣的道:“你是軍帥,看清所有事是你的職責!”

李從璟怔了怔,他沒想到趙象爻竟然說出這麼一句話來,這話他也覺得很有道理,無法反駁,意識到這點,他甚至開始認認真真反思。

一旁的林英看不下去了,他爲李從璟說話道:“孟州的事情,是軍情處的任務,辦好是軍情處的職責,辦不好是軍情處的失職,若是因爲軍情處本身的失手導致了損失,軍帥還要追究你們的責任,哪裡要爲你們的錯誤負責?如是如此,軍帥要你們軍情處何用?”

林英的話,讓李從璟和趙象爻都怔了怔。

李從璟覺得他說得也很有道理。

既然大家都有道理,那麼事情就簡單了,解決問題纔是關鍵。

如何解決?

李從璟想起了莫離的錦囊。他趕緊掏出來,打開第一個錦囊。

入目幾列字:軍情處孟州之行,計劃有疏漏。

看到這句話,李從璟恨不得將莫離叫過來,然後拉出去一刀砍了——知有疏漏,如何不早說?

繼續往下看:離之前添爲軍情處統率,深知軍帥對軍情處之厚望,然軍情處要不負厚望,必要能獨立應付所有情況,要符合軍帥大勢發展對其之需要。離已離任,不應再對軍情處指手畫腳,否則軍情處不能成爲一個真正獨立有用的所在。

字裡行間,李從璟體會到了莫離的用心。

莫離接着寫道:軍帥之志大矣,軍情處之責何其之重乎,不令其從血的代價中汲取教訓,其如何能迅速成長?離領軍帥之令,一手創建軍情處,其情何其之深乎,然個人情感較之軍帥大業,豈不爲小?離一片苦心,望軍帥體諒。

然孟州之事,軍情處教訓可有,城池卻不能不奪,爲此,離獻上一計……

言至此處,後面乃是解決之法。

看完錦囊中莫離所言,李從璟蔚然一嘆,創建軍情處是他的手筆,但他成立軍情處的目的,是拿來用。莫離則不同,曾一手組建軍情處,比李從璟爲軍情處考慮的更周全些,是以他也能最先看出軍情處此行計劃的破綻。

一個是打鐵的人,一個是用刀的人。

軍情處看似無所不能,成果累累,然而光鮮背後,付出的代價卻是外人無法想象的。

收起錦囊,李從璟沉思了一會兒,擡起頭時沒有因爲趙象爻急切的目光說什麼,而是叫來蒙三,問起了另外一件事:“簡山寨戰況如何?”

“今日戰報,樑軍攻勢甚急,荊任重和丁茂守得很辛苦。”蒙三回答,“兩位指揮使說,必不負軍帥所託。”

李從璟點點頭,“告訴他們,必要時施行第二套方案。”

佈置完這一切,李從璟站起身,將趙象爻叫起來,“去解決孟州的問題。”

(本章完)

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七十三 經營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四 酒逢知己千杯少 月黑風高殺人夜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二十 天下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