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

洛陽。

鐘鼓聲驚醒了洛陽城的夜,自中央大街盡頭依次亮遍全城主要街道的燈,點亮了春日睡意朦朧的清晨,一座座打開的坊門,宣告了洛陽城又進入到新一日的活動。

天光微醒,侍女們走進房來,點燃一根根燭火,伺候已經坐起身的任婉如穿戴、梳洗。待任婉如以秦王妃的妝容掀開珠簾,踏出內間的門時,晨光已經照亮了屋中的每一個角落。

一些個侍女在外間頷首收腹環立,另有一些侍女進進出出,將早膳依次擺放在小案上。任婉如來到小案後坐下,姿勢端正目視門外,提着裙尾的侍女們,將金絲裙在她身後擺好。

不多時,一名四五歲的孩童由一位侍女彎身拉着進門,後面還跟着幾名侍女與奶孃,孩童小臉渾圓的可愛,然而眉眼卻是生得輪廓硬朗。孩童在堂中執禮,奶聲奶氣道:“政兒給母親請安。”

任婉如笑容溫醇,在她招呼孩童過來的時候,孩童已經撲進她懷裡,任婉如與他親暱一陣,詢問過幾句類似昨晚睡得好不好之類的話後,就讓孩童坐回一邊。

母子倆吃飯用的時間並不長,因爲正經吃飯的時候,並沒有人言語。

隨着侍女們收走碗碟,陽光已經灑在堂中,任婉如掏出手帕,遞給孩童,他自個兒擦了嘴,又將手帕還給任婉如。而後任婉如起身,牽着孩童出門。

“去吧,聽先生話,好生讀書。”任婉如在月門前蹲下來,對孩童叮囑一番。

孩童先是鄭重點頭,而後又不無煩惱道:“可是先生總是起得很晚。”

“今日哪位先生授課?”任婉如問。

“莫神機。”孩童笑起來,笑容比晨光更加燦爛。

“不許這樣稱呼先生。”任婉如在孩童鼻子上颳了一下,“先生若是未來,便自個兒溫習昨日所學,去吧。”

孩童在侍女們面前走遠,出了月門,孩童就沒再拉着誰的手,望着對方並不那麼穩重的步子,任婉如忽然問自己,對孩童的要求是否嚴格了些。但是很快她就搖搖頭。他的父親是天底下最英雄的人物,他也必須是人中龍鳳,所以她必須要狠得下心。

到了自個兒院子的大堂,任婉如仍是先在案桌後端正坐了,這纔不急不緩的問:“今日有什麼要處理的事,一件一件報上來。”

堂中早有許多大小管事等候,還有許多人等在屋外,聞言依次出列。

當先一名管事道:“昨日大雨,沖毀了未名湖邊的一處院牆,壞了不少名花,要如何處理,還請王妃示下。”

任婉如道:“昨日有大雨是不假,卻沒大到沖毀院牆的地步,院牆損壞,只有兩種可能,或者院牆年久失修,或者排水渠沒有疏通,現在可知是何原因?”

那名管事低聲道:“尚且不知。”

任婉如道:“院牆該休整的休整,花品損壞的從花圃中移栽,需得多少花費?”

“回王妃,需得二十緡。”

任婉如點點頭,“這個數目很合理。那就立即去辦。另外,去查院牆被沖毀的原因,限期半日。待查明瞭,將該負責的人帶過來。”

那名管家應聲退下,在一旁任婉如的侍女處領了字條,而後去院外選了幾個人,再拿着字條去帳房領錢辦差。

而後管事們依次出列,有言到了這個月衣物採買時間的,有言哪位達官顯貴的夫人遞了帖子的,有言假山到了整修時間的,有問某兩個丫鬟、僕役私通該如何處理的,有問某個與王府有交情但極少來往的人家有喜事該隨多

少禮的,不一而足。

任婉如將這些事情一一處理,待堂中、院中都沒人了,也不過用了一個時辰左右的光陰。見再無管事來等候差遣,任婉如起身離開大堂,去府中各處查看一些該查看的事,其中甚至包括對王府重量級侍婢、家奴的傷病探視,又處理了各種需要臨場處理的事,瑣碎而繁雜。

做完這些,時辰就差不多要到午時,任婉如再回到大堂時,又有管事在院中等候了,包括對院牆被沖毀原因的調查,結果也都出來,任婉如一一處理好,就到了午膳的時間。

用過午膳,任婉如小憩了半響。等她醒來,有侍女來報,說是她的某個遠房親戚來拜見,問她見是不見。任婉如仔細回想了許久,纔想起這名多年未見、平日也沒有往來的遠房親戚到底是誰,隨後就讓帶人來見。

來的是一老一小兩名婦人,布衣素衫,見面就行大禮,而後與任婉如很是親熱,不停說起一些任婉如根本不可能記得的她小時候的事。到任婉如快失去耐心的時候,對方這才說明來意,原來是他們家在洛陽看上了一間商鋪,卻因爲有位洛陽府某官吏的某親友也看上了,兩方正在爭奪,她們來是想請秦王府幫忙的,而且對方在言語間還流露出希望藉助秦王府的威勢,幫忙壓低那間商鋪的租價。

任婉如要是不想秦王府落得個不念親友的名聲,就得幫助處理這件事,但若是不想秦王府捲入這些市利爭端,就得拒絕幫助這件事。最後任婉如叫來侍女,拿出一些錢財交給人家,算是幫他們抵一部分商鋪租金,但卻不會派人出面去幫着處理這件事。

打發走了這兩名明顯覺得任婉如出力不夠,頗有些怨氣的婦人,有侍女來報,說是費高章的夫人偶感惡跡,現正臥牀不起,問任婉如要不要去探視。

費高章曾是幽州刺史,與李從璟交往密切,在朝中任職已經數年,任婉如聞聽此訊不敢怠慢,忙吩咐備下探視禮,去對方府上探視。還沒出門,任婉如又停下腳步,讓侍女去叫來秦王府的醫官,一併帶了過去。

等任婉如從費高章府上歸來,已是時近黃昏,此時她臉上已經有了些疲倦之色,剛一回到府中,任婉如就遣人去看莫離那邊的授課是否已經結束,在得知授課已經結束後,任婉如要去秦政的院子,問問對方今日都學了些甚麼。

沒等她出門,就有府上一名管事過來,在她面前猶猶豫豫,欲言又止。

“任管事有何事?”任婉如停住腳步問,對方是任家在魏州的鄰居,以前曾多有走動,後來在魏州生活拮据,就求到她面前,在秦王府做了一名小管事。

對方這才支支吾吾道出原委,原來他家的兒郎在街上與人鬥毆,被打得很慘,而對方是官宦之家,他惹不起又不想嚥下這口氣,這便想請任婉如幫忙,讓對方賠錢。

任婉如自打進了李家的門,打理後院之事以來,什麼事沒遇到過,這種事早已見怪不怪,當下三言兩語問明實情,便做出了決斷。

只是這一耽擱,等任婉如去看秦政時,日頭都快落山了。

任婉如剛到院門口,就聽到院內有笑鬧聲,待她進門,一支風箏就從空中掉落下來,正好落在她腳前,而面前的秦政的幾位丫鬟僕役,已是嚇得跪倒在地上,秦政也慌忙將雙手背在身後,膽怯的望向進門的母親。

勞累一整日的任婉如心頭升起一股怒火,這時候秦政本該在溫習功課纔是,卻竟然偷偷玩起風箏來,她感到鼻子一酸,覺得她這個兒子真是不給自己爭氣,他父親是英雄人物不說,如今這後院也是越來越大,聽說陛下又有意讓夏魯奇的女兒進來,

任婉如打聽過,那可是位遍讀詩書、精通書畫的才女,日後得寵不說,待對方有了子女,必也不會是簡單人物,而秦政卻這般頑劣,到時候比不過人家怎麼辦,當下忍不住,拍起手臂就要給孩子一耳光。

但是巴掌落下來,卻十分輕柔的撫在秦政頭上,任婉如望着面前這個縮着脖子的孩子,心頭終究是不忍,她蹲下身來,露出一個笑臉,“告訴阿孃,是不是很喜歡放風箏?”

秦政害怕而又實誠的點點頭。

“既然喜歡,放幾回也沒甚麼關係。”任婉如笑容溫暖,回頭對那些跪着的丫鬟僕役道:“都起來吧。”

任婉如接過侍女遞來的風箏,對秦政道:“阿孃小時候也喜歡放風箏,不過秋日纔是放風箏的好時節,那會兒放風箏的人多,天上的風箏也多,湊在一起纔好看。來,今兒阿孃就陪你一起放風箏。”

秦政一臉驚喜,“真的?”

“傻孩子,阿孃何時騙過你了?”任婉如舉着風箏開始跑,“拿好你手裡的東西!”

秦政頓時雀躍無比。

待到天黑了,任婉如這才渾身是汗回去歇息。

“王妃歷來不喜小殿下玩鬧,今日怎會跟她一起放風箏呢?”在伺候任婉如洗澡的時候,貼身丫鬟惜玉問。

任婉如嘆了口氣,“書上說,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久遠。政兒正是愛玩鬧的年紀,若是限制得狠了,怕是會適得其反,長遠來看,還是得勞逸結合。”她苦笑搖頭,“之前是我太急切了。”

梳洗過了,任婉如重新穿戴好,來到院中。

院子裡清輝鋪地。

天空中繁星似海。

任婉如在臺階上站了一會兒。

夜風清冷。

她緩步來到院中,惜玉忙拿了一些物件跟過來,兩人蹲下身,開始編篾糊紙。

兩人忙活半響,一隻燈籠的雛形就顯了出來。

一介親王妃,竟然在親手製作燈籠。

片刻之後,提着那隻燈籠,任婉如來到府門。

值夜的甲士見了任婉如,連忙行禮,其中有個年長的,怕是已近三十歲,他咧開嘴笑道:“王妃今兒可是慢了些。”

“政兒頑劣了些,耽擱了時辰。”任婉如笑容溫婉,“還請何統領幫忙掛上。”

“好嘞!”

何統領拿起燈籠,踩上梯子,將那隻嶄新的燈籠,掛在了府前最顯眼的位置。

這只是一隻普通的燈籠。

任婉如望着這盞燈籠,在府門前靜立了許久。

這件簡單的事,秦王妃已經做了八年。

八年,她一雙手中出了多少隻燈籠?

點一盞燈,等一個人。

......

急促的馬蹄聲猶如雨點,一支騎隊風馳電掣,如離弦的利箭,劃破黑夜,筆直到了洛陽城前。

城牆上的人看到這支舉着火把的騎隊,一個個都睜大了疑惑的眼睛,這是何人,怎麼此時到了城外?

“秦王歸來,打開城門!”孟松柏先一步趕到城門前,他勒繮立馬,朝城樓上一聲大喝。

城門大開,騎隊入城。

長街如大江,身前千萬裡。

半數的洛陽城,此時都在黑暗中。

一馬當先的李從璟,雙目始終看着前方。

直到轉過一條街道,他看到了那盞燈籠,嘴角微微一動。

八年來,但凡他出徵歸來,都會看到府門前那盞普通的燈籠。八年來,一切從未變過。

燈火處,即是歸處。

(本章完)

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六 水寨(4)章十二 襲營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六十八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2)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六十一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6)章六 水寨(4)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十二 襲營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四十七 序幕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五 水寨(3)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四十八 劫道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八 空城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