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

(三更)

崇文殿。

李從璟的話說完後,李嗣源默然良久。前者那番話的精義何在,後者自然是明白的。最後,李嗣源同意了李從璟的意見,不再過問江淮戰事。

當李嗣源對這件事拍板做下決定的時候,他尚且不知道,此事扭轉了安史之亂以來,朝廷猜忌統兵大將的局面。自此之後,大唐的將帥領兵征戰於四方,再不復被朝廷所牽制。

因爲軍中本身就已經沒有了監軍一職,故而大唐將帥在領兵征戰時,自是再無掣肘,得以盡展所能。

安史之亂以來,因忌憚藩鎮兵強,朝廷於每鎮設監軍之職,令宦官充任——趙宋更是以唐亡爲鑑,再讓宦官爲監軍,隨行軍中,節制將帥,情況嚴重時,軍令不自將帥出,而皆出自宦官之手,故而趙太宗的征戰,每多敗北。

這個局面,再也不復出現。

這一夜皇帝與太子的辯論結果,影響深遠,甚至說影響了大唐國勢也不爲過。

李從璟離開崇文殿時,天色已經大亮,不知不覺間,他與李嗣源的辯論竟然持續了一整夜。

出了宮門,李從璟沒有回東宮,還是打馬去了演武院。

時已近夏,天氣轉暖,太陽也更顯明亮、熱火,當初現的晨光灑落演武院的豐碑林時,記載了大唐將帥征戰功績與一場場顯要大戰的石碑,在熹微陽光下,如同一個個靜默的英雄,無聲肅立。

李從璟站在碑林中,久久不曾挪動,仿若與石碑已無二致,連他的身影也與石碑的影子融爲一體。

他身前的石碑,記載的正是莫離在同光年間孤身入渤海,幫助大明光掌握權柄,而後出戰遼東的事蹟。

也不知過了多久,直到演武院裡的學生已經早操完畢,開始去上課的時候,李從璟也沒回過神來。

撫摸着石碑,李從璟腦海裡思緒萬千。

天佑十九年,李從璟淇門建軍,一封書信寄回晉陽,便將家訓“亂世不出仕”的莫離拉來淇門。

同年,李從璟建軍情處,以莫離統之。

次年,李從璟出戰懷、孟二州,以莫離爲軍師,莫離以“鬼斧十手”之策,大破樑軍戴思遠。

同光二年,李從璟克復平州,莫離隨行參贊軍機,與李從璟同受平州百姓跪拜。

同光三年末,耶律阿保機伐渤海,李從璟領軍北討,莫離開始展現出“鬼神莫測”“時時料敵於先”的才能。

天成元年,莫離隨李從璟定荊南,兩人差些身陷江陵城不得出。

天成四年,莫離隨李從璟討平兩川,因見李從璟平生白髮,而對其大傾怒火。

長興元年,莫離隨李從璟大定契丹,談笑間,兩人滅契丹軍二十萬,使得契丹易主。

長興二年,莫離隨李從璟出征江淮。

陽光已顯炙熱,李從璟額頭上有細汗溢出,他的嘴角忽而露出一個笑意,“莫哥兒,此番可不要讓我失望。”

旋即,李從璟笑意更甚,溫暖如晝,“你當然不會讓我失望。”

......

盧絳、蒯鰲被押上囚車的時候,相視苦澀一嘆。

勸莫離稱王江淮,是爲了進一步令唐軍將帥生疑,他二人原以爲此事即便不成,頂多也就是被莫離斥退,怎會想到,這莫離態度如此堅決,竟然一言不合就要斬殺使節?

盧絳、蒯鰲此時已經醒悟,他們完全看錯了莫離。

但他們還不知道的是,在莫離心中,對那個人的忠誠,對與那個人共同擁有的夢想的忠誠,有多麼大的分量——那是絕對不容許他人侮辱的存在——膽敢有試圖玷污者,他必斬之!

“大帥,都準備

妥當了,是否現在啓程?”押送盧絳、蒯鰲回洛陽的將士來稟報。

莫離遠遠看了囚車中的盧絳、蒯鰲一眼,平靜道:“啓程。”

隊伍離開軍營後,莫離也回到大帳,不時李從珂聞令前來,“大帥有事喚我?”

莫離點點頭,“我欲前往滁州,揚州就交給將軍了。”

李從珂聞言精神一振:揚州本就已經糧盡兵絕,攻克只是時間問題,並且都不用太久了——盧絳、蒯鰲的勞軍,進一步打擊了本就已經跌至谷底的揚州守軍士氣。

“多謝大帥!”李從珂抱拳,他當然知道,莫離此時離開揚州,是要將攻克揚州的功勞讓給他——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莫離對李從珂信任他沒有叛國之舉的答謝。

莫離微笑道:“淮南兵雖然都在和州登岸,但其是否隱藏有小股精銳,意欲尋機救援揚州,還不得而知,將軍不可大意,需得多加提防。”

李從珂心頭高興,很慶幸他昨夜的應對非常正確,連忙打包票道:“大帥放心,事若有差,末將願提頭來見!”

“如此,我在滁州等候捷報。”

“大帥此去滁州,必定全殲賊軍,末將預祝大帥取得大捷!”

此情此景,正是將帥相合。

......

不日,盧絳、蒯鰲被押解到洛陽。

很快,審訊結果被呈送到李嗣源面前,盧絳、蒯鰲二人對用離間計的事情供認不諱。

看罷奏章,李嗣源嘆息道:“吾兒識人,吾不及也;吾兒胸懷,吾不及也;吾兒遠見,吾不及也;吾兒大志,吾不及也;得兒如此,夫復何求?生子當如李從璟!”

李從璟聽聞此事後,只有一句話迴應:“三軍之事皆委任於將帥,君王不疑;後勤之事皆依託於君王,將帥不憂——能得如此,征戰之師故能常勝。”

......

盧絳、蒯鰲北上揚州時,使節隊伍多達兩百餘衆,莫離將盧絳、蒯鰲等人押解洛陽後,遣還了其它人等。正在與駱知詳討論吳國財政賦稅的徐知誥,得到這個消息後沉默了半響,就在駱知詳準備勸解臉色可怕的徐知誥一二時,徐知誥猛然掀翻了案桌,起身破口大罵:“北賊欺人太甚,焉敢羈押我大吳棟樑?!”

離間計沒有成功也就罷了,打不了兩軍戰場上見真章就是,徐知誥不至於不能接受,然則莫離強硬的將盧絳、蒯鰲押解洛陽,就使得徐知誥失去了兩員大將,怎能不讓他心頭滴血?

聞訊而來的周宗見徐知誥在堂中發怒,連忙讓人收拾了案桌,小心翼翼的勸說徐知誥。然而一向以溫文爾雅面目示人的徐知誥,這回火氣大的異常,已經到了沒心情掩飾情緒的地步。

周宗束手立在一側,對此只能徒嘆奈何,作爲徐知誥的心腹,他當然能夠理解徐知誥的心情。

昔年,邊鎬北上洛陽,折在李從璟、李從榮手裡,使得吳軍伐楚大業在最後關頭沒能成功,徐知誥氣得在洞庭湖上吐血。

邊鎬者,世間少見的大才,若是此番江淮之戰有邊鎬在,李從璟、莫離不會如此輕易便佔據江淮大半州縣,吳軍數度反擊也不至於都無功而返,還損兵折將。而若是將邊鎬用在沒有李從璟、莫離坐鎮的楚地,只怕此時吳軍也早已將唐軍打得落花流水。

邊鎬是全才,但最耀眼的才能還是在軍事上。在邊鎬折了之後,徐知誥私下不是沒有痛心疾首,後悔將邊鎬派往洛陽過,特別是在江淮、楚地戰事不順的時候,徐知誥每每念起邊鎬,近乎日夜茶飯不思。

——邊鎬孤身北上,以一人獨對整個洛陽,本就佔盡了劣勢,失手了,也在情理之中。

盧絳、蒯鰲二人,亦

是奇才,雖然比不得邊鎬,但也是少見的俊彥,兩人加在一起,也有幾分邊鎬的神韻,然則此番亦因孤身北上,失手被擒。

接連折損大將,徐知誥又怎能坐得住?心頭的懊悔又怎能不甚?乍然聞變又怎能不惱羞成怒?

然而這怪不得別人。

周宗甚至在想:邊鎬、盧絳、蒯鰲等人,皆是難見的大才奇人,都因爲“陰謀詭計”而折了,沒有機會在真正的戰場上大展拳腳,發揮他們該有的作用,這對他們三人而言,是否也是一種不公與悲哀?

......

莫離抵達滁州後,將房知溫等將聚在一處,召開軍議。他之所以到滁州來,主要原因自然不是要將揚州軍功讓給李從珂,而是因爲滁、和二州正當決戰之期,而各部戰事進展的並不順利,所以他來親自指揮戰事。

“先前淮南援軍三萬,在和州登岸後,特別是韓熙載、馬仁裕出現在和州後,淮南軍的戰法突然變得比先前靈性不少。”房知溫跟莫離稟報當下實情。

他繼續道:“和州的淮南兵,搶先佔據了和州東北,與揚州交界地帶的有利地形,將百戰軍擋在和州之外;其次,西南方面,又遣出偏師,出東關,進軍廬州地界,成功襲取巢縣,並向廬州城進逼,廬州的西方鄴、李彥卿所部,不得不放棄東進全椒縣的既定策略,退保廬州城。”

“再次,滁州之兵固守營壘,並不與我交戰,而秘遣精銳往東奔襲六合,李彥超、丁茂將軍所部,正是被這股賊軍擊敗,不得不退守六合——李彥超、丁茂所部退守六合後不久,揚州腹地天長縣急報,已有數股淮南精銳馬軍過境!”

說到這,房知溫聲音沉下來,“一言以蔽之,淮南兵以和州、滁州爲中心,左右兩翼皆已展開,並且頻頻取得戰果,眼下,淮南兵攻城掠地,已將戰場拉開,不僅解了王師數面對他們的圍攻,而且頗有反擊破局之勢!”

聽到這,莫離不急不緩的問道:“依將軍之見,往下戰局會如何?”

房知溫微微揚起下顎,“旬日內,戰局便有根本轉變,可見淮南軍中不乏良才,要將戰事打成如今這般局面,既要有統兵者在大局上的縝密謀劃,又需要驍將帶領精銳部曲衝鋒陷陣!”

莫離擡起手,聲音頗爲冷硬的強調:“我在問將軍對往下戰局的推斷。”

房知溫虎目一瞪,心頭已是十分不悅,他從鼻孔裡冷哼一聲,“淮南的戰略意圖,無非是打開局面,往江淮更多州縣用兵,將戰場徹底鋪陳開——並且他們已經得手了一半,這往下的戰事可不好打,依本將看,我軍應該重兵把守要地,扼制淮南兵的蔓延之勢!”

“哦?”莫離眉頭挑了挑,“將軍是這樣認爲?”

房知溫沉聲反問:“有何不妥?”

莫離嘴角微動,忽而道:“來人!”

“大帥!”帳中頓時進來數名甲士。

莫離看着輿圖,頭也沒擡,“將房知溫將軍請出大帳。”

房知溫立即怒目圓睜,喝道:“你說甚麼?”

他雖然在暴喝,氣勢頗爲嚇人,但甲士卻沒有半分遲疑,他們都是莫離從揚州帶來的親衛,唯莫離之命是從,很快就將房知溫圍在中間。

房知溫猶自不能相信莫離竟敢對他動粗,“你要幹甚麼?本將可是援軍統帥!”

“援軍統帥?不過是援軍兩名副統帥之一罷了。江淮十數萬王師的統帥只有一個,那就是我。”莫離聲音清淡,“而且,你現在已經不是了——房知溫,你作戰不力,本帥現在解除你在軍中的一切職務!”

擺了擺手,莫離的口吻依舊輕描淡寫,但卻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帶下去。”

(本章完)

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十六 決心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三十五 心思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品書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七 三個錦囊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十六 決心章三十二 軍神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十八 攻克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二 鬼斧十手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五十八 總攻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六十六 郭威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四 水寨(2)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