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四省攻鄂(6)

朱燮元這個人打仗的本事沒有,只會胡亂指揮瞎參合,之後再跟在秦良玉的白桿兵屁股後面撿功勞。可是這好幾年的時間參合下來,他也是積累出了相應的經驗的。

比如,朱燮元就清楚的知道,想要平定叛亂,想要打仗,自己手裡就必須有這麼幾樣東西。第一是銀子,第二是糧食,第三是兵器,第四是士兵。

大明朝的軍事制度早就已經從義務兵轉變成僱傭兵了。衛所制度崩壞之後,手裡面想要有幾個能打仗的兵,就必須自己花錢去招募,然後自己下力氣去訓練。

原本朱燮元之所以敢於接下魏忠賢這個平定兵亂的任務,原因是他知道負責打仗的是秦良玉和白桿兵。可是接到朝廷最新的旨意之後,朱燮元就得認真的想一想這個武昌兵亂到底要怎麼解決才行了。

從1621年到1625年,朱燮元好說賴說的也參合了五六年的軍務了。和程紹、姚宗文這些一丁點兒軍事經驗都沒有的純文官相比較,朱燮元的軍事修養肯定比他們都要高很多。比如他就知道別看自己頭上掛着兵部尚書、五省總督的牌子,手裡面還有尚方寶劍,可是各省的文武官員還真就不一定會全心全意的配合他的工作。

朱燮元知道,就是各省官員真的全心全意的配合他的工作,以各省那破破爛爛的軍隊狀況也沒辦法向他提供合格的兵員。所以,想要打仗,他還得自己去招兵練兵。

朱燮元在西南多年,和程紹、姚宗文不同,他在軍隊當中的人脈不錯。不像程紹和姚宗文那樣無人可用,朱燮元到襄陽的時候,手底下已經有了兩員武將,也有一支總人數兩千人左右的,上過戰場相對比較靠譜的總督親兵營。

帶領部隊的兩員武將都是有着戰功的人物。一個是曾經隨貴州巡撫王三善平叛的先鋒大將,遊擊將軍劉澤清。一個是曾經被人彈劾下獄,但是卻被朱燮元救了一命的原貴州都司黃運清。

在朱燮元眼裡,這兩個大將一個善於打仗,一個善於練兵。只要自己手裡有了這樣兩個人,那麼想要組建出一支能打仗的部隊,就比較簡單了。

朱燮元接到朝廷的旨意之後就立即向魏忠賢要糧要餉。

魏忠賢這幾年把大明朝的家當的還算不錯,北邊得給九邊的軍隊提供糧餉,各地的災荒不斷經常收不上來稅,可是因爲緊緊的盯着江南地區的賦稅,所以目前大明朝的資金還算充足。

魏忠賢也知道皇帝不差餓兵的道理,所以他還是按照一萬人的規模給朱燮元撥發了相應的糧食和軍餉。

除了糧食和軍餉,招兵練兵還需要軍械。魏忠賢在這方面一點兒也不小氣。他直接命令南京鎮守太監給朱燮元撥發兵甲器械。

本來,朱燮元是想就地使用襄陽地區的衛所儲存的軍械的。可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因爲湖廣巡撫姚宗文組建自身部隊的需要,襄陽地區的軍械早就被搜刮一空了。不得以,朱燮元才向魏忠賢請發軍械的。

說起來,他不願意使用南京軍械的原因也很簡單。

使用本地軍械,質量差點是差點,可是卻不用花錢。南京那邊的軍械,離得遠運送困難不說,而且還得花費很多額外的錢。畢竟南京那邊一大堆的各級太監和文官也都講究個“水過地皮溼”。不給他們好處,軍械你是見不着的。

朱燮元看到姚宗文第二次組建的巡撫標營士兵用的武器比較齊整,原本他是想着能不能先用人家的武器的。可是朱燮元也知道,自己這個五省總督在魏忠賢面前並沒有人家湖廣巡撫姚宗文的面子大。雖然自己有權力這麼做,可是從官場規則和自我保護的角度出發,他還是沒有那麼做。

等到把朝廷撥發的,已經縮水百分之四十的糧食和軍餉拿到手中之後,朱燮元這次難得的清廉了一回,沒有對這筆錢進行提留,而是從中拿出一大筆錢來,與最近在襄陽城中赫赫有名的漢水航運公司和長江航運公司簽訂了合同,僱傭漢水航運公司和長江航運公司幫助新軍從南京運送軍械到襄陽。

朱燮元不知道的是,因爲成功的幫助新的湖廣巡撫衙門安全的完成了運送全省的稅銀工作而在襄陽打出了名聲的漢水和長江航運公司,實際上是復興會下屬的企業。

就是因爲這個原因,不僅位於襄陽的整個湖廣巡撫衙門,就連剛剛成立不久的五省總督衙門,也已經被複興會情報機構全面的滲透了。

說起來,漢水航運公司進駐襄陽,可謂是幫了湖廣巡撫姚宗文一個大忙。自己抹脖子上吊的程紹,可是給姚宗文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爛攤子。程紹一閉眼一蹬腿死犢子了,可是那四千多河南乞丐兵就那麼直接的扔在了襄陽府。

程紹死後,河南兵的各級文武官員就全部逃散了。徹底的失去了組織的四千多河南兵在襄陽地區真是好一通肆虐。把襄陽府和周邊的百姓可是坑苦了。

最後,還是突然出現的漢水航運公司出面收攏了四千多個河南兵,把這四千多人組織成了勞工隊伍,在襄陽府外的漢江邊上修建碼頭和倉庫。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由頭,非常懂事兒,給姚宗文大人送了不少佛郎機銀幣的“南洋商人”,才能夠順利的在襄陽府成立航運公司,並且承攬了整個湖廣地區的稅銀運輸業務。

封建時代的官員也不是缺心眼兒。姚宗文雖然不是現代那些有着招商引資任務的地方官員,可是他也知道,像漢水航運公司這樣能夠促進本地就業,增加本地稅收,給湖廣巡撫衙門上下的官員增加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大企業,自己必須是要進行扶持的。

所以,漢水航運公司用極低的價格買下了襄陽府城外漢江邊上的大片土地。除了修建了規模龐大(在古代人眼中)的水運碼頭之後,相應的紡織廠、水泥廠、磚瓦廠、玻璃廠和糧食加工企業也紛紛在碼頭附近成立。

一時間整個襄陽府地區的就業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僅原本肆虐地方的河南兵轉化成了碼頭工人和工廠工人,漢水航運工業還從襄陽周邊地區吸納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

這樣的情況,使得整個襄陽地區的經濟環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以至於最近一段時間,新任湖廣巡撫姚宗文在朝野中很是獲得了一番能臣幹臣的稱讚。

姚宗文固然因爲治理地方有辦法而得意了起來,可是需要招納士兵的朱燮元卻高興不起來了。

第203章 連鎖反應4第382章 東改編1第234章 張知府的崛起(1)第94章 鍊鋼和鍋駝機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382章 東改編1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23章 起步(7)第115章 第一次反圍剿8第19章 起步(3)第58章 工業的獠牙(2)第76章 大豐收(2)第377章 魯東土地革命(2)第239章 土著工業黨的誕生(1)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272章 承天事變(6)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13章 立足(1)第86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1)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497章 老丈人朱術圳第250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4)第384章 東改編3第374章 在山東(9)第180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6)第482章 中倭新關係2第362章 建設新湖北(5)第40章 妖僧(4)第254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2)第68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2)第8章 準備(4)第374章 在山東(9)第72章 人力不足大難題2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456章 打破舊規矩建立新規矩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366章 在山東(1)第344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5)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484章 中倭新關係4第27章 開始(3)第380章 魯東土地革命5第232章 四省攻鄂(9)第374章 在山東(9)第229章 四省攻鄂(6)第460章 國家級吉祥物的鬱悶第383章 東改編2第34章 理念(2)第75章 大豐收(1)第114章 第一次反圍剿7第21章 起步(5)第4章 穿越(4)第8章 準備(4)第297章 朱舜水訪武昌(2)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270章 承天事變(4)第443章 絕望的李巖第35章 理念(3)第46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2第374章 在山東(9)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28章 開始(4)第418章 簡單粗暴和物質刺激第16章 立足(4)第241章 肖文龍的覺醒(1)第17章 起步(1)第428章 即將改變歷史的事件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7章 開始(3)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25章 開始(1)第373章 在山東(8)第260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8)第140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2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171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3)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267章 承天事變(1)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41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3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492章 孫大聖棒打倭國第90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5)第263章 學員張兆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