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27年三月,剛剛過完農曆春節沒多久,武昌碼頭就已經重新進入繁忙狀態了。和以前湖廣商人主要經營糧食和木材,江南商人主要經營布匹和食鹽不同,現在來武昌上貨的商人,全都是來採購復興黨的工廠生產的各種工業品的。所以武昌碼頭的繁忙早就從季節性轉換爲常年性的了。
經過復興黨幾年來的發展,現如今,復興黨生產的五金製品、農具、棉布、罐頭、香菸、蒸汽機、蒸汽輪船等等輕重工業產品,已經在江南地區乃至全國大部分地區全面的打開了市場。京杭大運河上由南至北運送的漕船裡,現在有將近三分之一的貨物是復興會生產的各種產品。
本來碼頭非常繁忙和嘈嚷,因爲在碼頭上使用了大量的蒸汽動力的機械,所以人聲和機械的噪音混雜在一起,讓大部分人都覺得暈暈的。
因爲自家的三少爺年前就提前搭乘別家的船回松江去了,所以沒什麼事情的衛六,就開始閒逛起來。有幾天沒去看看自己的船了,身爲船長的衛六還有點不放心。
衛六來到碼頭的停泊區,突然間,他就發現碼頭上好像出了什麼事情了,因爲大部分人都停下了手裡的活兒,大家一起半張着嘴,看着長江江面方向。
五艘形態跟普通的船隻截然不同,雖然使用了傳統的中式硬帆,但是船型猶如梭子一般細長的船隻,現在正在停靠在武昌碼頭上的一個專門的泊區裡。
這五艘船,就是從1620年開始到現在,復興黨造船廠的一萬多名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工作成果。一艘仿造清末福建船政局生產製造的“揚武號巡洋艦”的軍艦,和四艘仿照的同樣是清末福建船政局生產製造的“萬年清號”的戰運兩用艦。
這五艘由復興黨第一造船廠生產的軍艦的名字是全新的。四艘1000噸的戰運(戰鬥和運兵)兩用艦被王書輝針對它們的原型,命名爲終結者1234號。至於那唯一的一艘作爲重頭戲的1200噸的巡洋艦,王書輝反倒只是非常平淡的給了一個101的普通編號而已。
排除動力和武器上的問題,單純的就說船體的話,一艘1200噸和四艘1000噸的五艘木頭船,無論是在現代,還是在大明朝,實際上都算得上是特別驚世駭俗的東西了。
在現代的那些有1000噸的船隻,本身是不會有復興黨生產的這些木頭船這麼大的個頭的。畢竟在現代製造的輪船使用的都是鋼鐵材料,船本身的自重就非常大了。
雖然在大小上,1000噸到1200噸的船隻在現代也就是個普通貨輪的水平,但是鋼鐵全自動力的現代船隻常見,使用風帆和蒸汽混合動力的木頭船,在現代可是難得一見的。
至於對於大明朝來說,據說超過1000噸的船隻,只有在傳說中的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才出現過。目前階段,作爲明朝海軍的主力戰艦的大福船的噸位也沒有超過七百噸的。
當然了,從外型上講的話,復興會的這五艘船都屬於飛剪船的船型好萊塢製作。這種船和目前中國乃至世界上的所有的船隻的形態都不相同。她不是那種寬寬短短的澡盆式的形象,而是長長細細的梭子形的外觀。
正是因爲這樣的原因,使得這五艘船舷較低的輪船看起來給人的感覺,好像並沒有普通船隻那麼大。因爲採取了飛剪式的船型,看起來,這些船都非常的低矮。
但是,所有武昌碼頭上有航海經驗的人都有一種感覺,這樣的船,行駛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
對於復興黨第一造船廠來說,生產這樣近代早期的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的鐵肋木殼船隻的麻煩並不在技術和設備上。
因爲復興黨的機械製造廠和兵工廠已經在蒸汽機和火炮的生產上積累了大量的經驗和工人,所以爲這幾艘船隻裝配相應的設備,按照王書輝從現代獲得圖紙和模型爲這五艘船隻生產專用的蒸汽機和120mm的克虜伯後裝艦炮等各型火炮的難度都不是很大。
至於針對性的生產造船廠用來建造這幾艘船隻的相應的車牀等專門的機械設備方面,復興會自己的機械生產部門都沒有什麼壓力。
到了1623年左右,實際上覆興黨的機械加工工廠,就已經基本能夠做到按照王書輝提供的數據、資料和模型,生產任何蒸汽動力時代的機械設備了。
甚至於用來建造船隻的木材方面,復興黨也並不缺少。因爲復興黨和在西南地區有着巨大影響力的石柱土司方面關係緊密,所以不缺銀子的復興黨可以輕鬆的從雲貴川地區獲得大量的優質船材。更何況復興黨的造船廠生產的船隻都是鐵肋木殼結構的,所以造船廠對於船材的要求還真的不是很高。
從外部條件上講,復興黨的造船條件要比清朝末年的福建船政局好的多。福建船政局生產建造輪船需要的蒸汽機,火炮、木材,鋼鐵等等東西,都需要花錢外購才行。而且福建船政局的機械化水平相當之低,很多船隻部件的生產都是依靠手工完成的。相應的車牀動力等等東西,也都非常的缺乏。幾乎可以說,福建船政局在輪船生產上,還是手工工業的那一套。
復興黨第一造船廠的條件就完全不同了。
從蒸汽機到船上所有的鋼鐵和木質結構的部件,從艦炮到鐵丁。所有造船需要的材料和設備,復興黨都可以輕鬆的做到自產。王書輝早就根據現代智囊團的設計規劃,爲第一造船廠準備了一整套的蒸汽動力的近代化先進船舶加工和生產設備。而且,專門生產和處理船材和木材加工廠也已經完全具備了生產高質量船材的能力。
那麼爲什麼生產設備和技術都非常落後的清末福建船政局,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就生產出了“萬年青”號,而復興黨的比原型小了四五百噸,使用了簡單的中式硬帆的終結者號戰運兩用船,從1620年開始,到1627年用了八年多的時間才建造完成呢?
這裡面其實沒有什麼別的原因,設備、機械、技術、材料等等方面都全面超越福建船政局的復興黨第一造船廠的問題只有一個,人員不給力!
實際上,從1620年到1624年這五年間,復興黨第一造船廠的工作都主要圍繞着生產小火輪等低難度船隻鍛鍊工人和技術人員,以及對大量的造船知識進行學習和實踐方面了。
從1620年開始,先後一萬多完成了掃盲教育的工人和上百個接受了初級船舶知識教育的技術人員,在影像教學和大量實踐的促進下,到1624年左右才初步的掌握了生產這些近代早期船隻的相應能力。
也就是說,王書輝的復興黨耗費了五年多的時間在造船上並沒有幹什麼別的事情,他們把這五年多的時間全部用來培養和教育工人和技術人員了。
到了1624年年末,一萬多基本合格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以及三千名接受了超過三年的專門教育和實踐的復興軍長江艦隊的海軍官兵已經全部到位了。
...
時空之門1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