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炮擊金州衛(7)

從濟州島到威海衛的海上距離有五百海里左右。從威海衛到金州衛的海上距離不超過一百四十海里。

復興軍第一艦隊的艦船都是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的飛剪船(最高航速二十節),在每小時十五節的平均航速的情況下,復興軍的艦船從濟州島到威海衛只需三十三四個小時。而從威海衛到金州衛,則需要最多不超過十個小時。

這樣的速度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畢竟在現代社會裡,坐飛機的話,三地耗時(濟州島—威海—大連)加在一起也不會花超過三個小時的時間。但是在明朝末年這個時空裡,這樣的速度不僅驚世駭俗,而且可以影響到很多事情。

復興黨的第二階段的目的,是要在遼東半島南端,後世的大連地區建立起一個軍事基地,以及一個可以支撐針對後金女真政權軍事行動的根據地。

根據地的建設,第一需要人力資源,第二需要物資資源。人力資源在這個時代的渤海灣沿岸,特別是山東地區是非常的充分的。與此同時,遼東地區本身就有很多漢族人口,可以作爲復興軍解放的對象。所以說,在人力資源上,復興黨方面倒是並不缺乏。

關鍵問題在物資上。

王書輝自己有金手指任意門,可是他也不可能明目張膽的在沒有任何基礎的情況下就使用任意門大批量的從現代拉出糧食和物資來。不管怎麼說,在前期階段,復興黨都必須在大連地區建立起基礎的農業、工業。在這之後,王書輝纔可以通過時空門大規模的運送物資。

在明朝末年這個時代裡,因爲小冰河氣候的影響,渤海灣的冰凍期比現代的時間要長的多。一般來說,只有每年的五月到九月之間這四個月左右的時間,金州衛和威海衛的港口才可以停泊和使用。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復興黨在遼南地區的根據地的安全和穩定,就必須讓這些根據地有自給自足的能力。

這就意味着,只要復興黨登陸遼南,那麼在第一年裡,復興黨就必須把遼南根據地的工農業基礎建立起來。

按照復興黨中央軍委總參謀部的預計,想要保證復興黨的遼南根據地,在總兵力十萬人以上的後金女真政權的軍事進攻下安然無恙的話,那麼復興黨就必須在遼南根據地佈置二十個營,一萬人以上的部隊,以及可以維持五到十萬人八個月左右時間的物資補給。這些補給裡當然也必須包括一萬人部隊的軍事物資。

而復興黨一旦登陸遼南,那就意味着復興黨必須面對後金女真的軍事威脅。在這種情況下,在通過長江出海口到濟州島,再從濟州島到威海衛的這條航線,復興黨就必須具有能夠保證五萬人一年左右的軍事和生活物資的運載能力。

目前的問題是,復興黨的海軍艦隊也好,復興黨的遠洋船隊也好,都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復興黨中央不得不採取螞蟻搬家的形式,把相應的部隊和物資,先運往濟州島和威海衛囤積。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終結者計劃正式開始的時候,復興黨能夠把一萬人左右的武裝部隊和大量的設備物資,在五到九月份,連續不斷的運送到已經被後金女真佔領的金州衛去。

在遠離復興黨勢力範圍的外部地區建立軍事基地,這並不是個容易的事情。即使濟州島的朝鮮官府對復興黨大力配合,可是因爲濟州島貧乏的資源,想要建立起一個能夠容納兩萬人左右的大型軍事基地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裡,朝鮮統治下的濟州島可不是後世的旅遊觀光勝地。就是加上上萬人左右的朝鮮流放犯,濟州島目前的總人口才不到三萬人。就這三萬人的生活物資,濟州島方面都不能實現自給自足。濟州島官府每年還要從朝鮮本土運送糧食來保障這三萬人的食物需求。

金德順對復興軍方面非常客氣,復興軍對金德順可一點都不客氣。復興軍以每年一千兩白銀的價格,將整個濟州島最肥沃的濟州城周邊的三分之一的土地都划進了租界。

實際上這些土地只能說地勢比較平整,說它們肥沃,那是完全說不上的。隨艦隊而來的復興黨政務院規劃局和農業局的技術人員在考察了這些土地之後一致認爲,沒有足夠的化肥,在這樣的土地上種植什麼農作物都是無法保證產出的。在濟州島上建設一座小型的化肥廠以保證濟州島軍事基地的糧食生產勢在必行。

艦隊運載的物資有限。五艘集裝箱船廢了很大的力氣使用人力的方式(復興黨治下的港口設施早就全面蒸汽化了)將物資卸載下來之後,五艘集裝箱運輸船就和五艘運兵船一起立即返航,準備繼續運輸後面的人員和物資。

不要看那一艘巡洋艦和五艘戰運兩用炮艦沒有和他們一起回航。實際上並不需要擔心這十艘兩千噸級的運輸船的安全問題。要知道,雖然是運輸船,這些船上也都安裝了一門一百毫米口徑的克虜伯艦炮和兩門七十五毫米口徑的海陸兩用克虜伯炮。而且每艘船上也都有前二後一的三架加特林機槍。

雖然每艘船上的機槍都被留在了濟州島基地。但是憑藉着先進的艦炮和兩用炮和一百五十名全副武裝的復興黨海軍官兵,在這個時代裡,也是完全不需要擔心安全問題的。

艦隊和基地,也就是說第一艦隊的海軍和陸戰隊和隨船而來的生產建設兵部隊是兩個互不同屬的單位。

第一艦隊執行的是軍事任務,生產建設兵部隊執行的是建設任務。因爲生產建設兵團也是接受了全面軍事訓練的二線部隊,所以基地的安全也不需要由艦隊方面負責。

復興黨講究是雷厲風行。第一艦隊上層有沒有矛盾可和基地方面沒有什麼關係。在生產建設兵部隊全部上岸之後,和艦隊方面互不統屬的基地指揮部立即就開始了基地建設的工作。

因爲隨船而來的物資比較緊缺,所以在防禦體系的建設上,基地指揮部使用了鐵絲網和石頭牆混合的建設方式。

鐵絲網數量不足,那基地方面只能就地取材,用濟州島上唯一豐富的資源火山石來和少量的水泥來修建石牆。

兩千人想要修建兩萬人使用的生活和生產設施,肯定是力不從心的。在這種情況下,僱傭濟州島本地的勞動力就成了一種必然。 時空之門1619

———————————————————————————————

第284章 新的開始(1)第121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2第32章 日常(4)第11章 婚事(3)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113章 第一次反圍剿之整風運動6第303章 朱舜水訪武昌(8)第399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2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131章 工業化的浪第122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3第322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1)第150章 從階級意識到革命意識2第271章 承天事變(5)第212章 保民軍第一戰5第163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3)第436章 妻賢夫禍少第53章 馬縣丞的末日(5)第442章 相同的身體不同的人生第227章 四省攻鄂(4)第33章 理念(1)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282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2)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437章 三種“非國民”第276章 魏忠賢的疑惑(2)第378章 魯東土地革命(3)第269章 承天事變(3)第449章 錯誤的理解錯誤的應對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268章 承天事變(2)第453章 頻繁出現的突發情況第31章 日常(3)第290章 地方工作(3)第315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4第298章 朱舜水訪武昌(3)第64章 牛大膽和五畝地(4)第459章 新開始新安排第340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1)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479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7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310章 終結者7第218章 馬祥麟的轉變(1)第422章 機械和教條第439章 人心真的散了第244章 肖文龍的覺醒(4)第394章 光復遼南9第2章 穿越(2)第40章 妖僧(4)第302章 朱舜水訪武昌(7)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156章 紅旗漫卷出枝6第187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3)第498章 因複雜的生產過剩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235章 張知府的崛起(2)第472章 臨時工高迎祥第214章 草民的政治觀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489章 進入倒計時的南明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215章 草民的政治觀2第45章 鬥爭模式的雛形(1)第281章 兩種生活 兩種世界(1)第16章 立足(4)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05章 終結者(2)第265章 學員張兆歡(5)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161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1)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209章 保民軍第一戰2第259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7)第20章 起步(4)第433章 接手大明不是最急切的工作第285章 新的開始(2)第398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454章 從席日勾力格到黃立格第99章 王書輝下鄉記3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447章 一個是俘虜另一個也是俘虜第188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4)第69章 譚家衝來了羣年輕人(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43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3)第50章 馬縣丞的末日(2)第79章 大練兵(3)第491章 覲見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