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在山東(9)

毛文龍不是個傻蛋。他當然知道復興商社這個所謂的商業組織來路不明。

船上能裝火炮,手底下有私兵。這就是標準的明朝末年的海商兼海盜的身份了。作爲大明王朝的一個官方人員,毛文龍知道和這樣身份複雜的海商搞貿易,是非常犯忌諱的事情。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個犯忌諱的事情在現如今也不算個大事情。和海商搞貿易犯忌諱,和草原上的韃子們做交易不也照樣犯忌諱嗎?可是也沒見朝廷上面的那些有山西商人背景的晉黨中人受什麼影響。

嘉靖時候的兵部尚書王崇古,萬曆時候的內閣首輔張四維,這些人可都是山西地區赫赫有名的大商人家庭出身。晉商是靠裡通外國的搞草原貿易獲得鉅富的,這些事情別說像毛文龍這樣的官場中人知道,就是那些大明朝的普通市井中人,也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張四維自稱自家的富豪是因爲“夜遇神人授金”。這樣的事情,都被大江南北的小市民編成各種各樣的段子進行嘲諷和玩笑了多少年了。

所以,對於毛文龍來說,即使復興商社行事太過“霸道跋扈”,可是他卻不覺得和復興商社做生意有什麼不可以的。關鍵是,對於復興商社堅持的用人口換取生活物資類產品的交易原則,毛文龍是真正的有點摸不着頭腦。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裡,人口這種東西可不是什麼緊要稀缺的資源。對於東江鎮來說,他們收攏的這十多萬的遼東南的難民,只有當苦力和當炮灰兩種作用。

事實上,即使是苦力和炮灰,東江鎮也完全用不了這麼多。當初毛文龍也沒想到東江鎮會收攏這麼多的人。可是後金女真方面搞大屠殺,搞去漢族化的過程實在太過殘忍,以至於大量的遼東南的漢人明知道到東江鎮的日子很苦,還是都跑到東江鎮來了。

毛文龍是個自私自利的封建官僚不假,毛文龍是個割據地方的軍閥也不假,可是好歹他是個正常的人類。對於這些爲了躲避民族壓迫而跑到他的治下的遼東南的漢族難民,毛文龍又不是後金女真,肯定不會屠殺他們,多多少少的也得照顧着點兒他們。

幾個小島,兩三塊土地,現在又是小冰河氣候爆發,氣候環境嚴重異常的時候,讓這十來萬人在東江鎮的幾個小島和朝鮮北部的那幾塊地上自種自吃都很困難。

所以對於整個東江鎮來說,這十多萬人口現在是不折不扣的負擔。

按照馬爾薩斯和洪亮吉的人口觀點。人口增長總會突破生產力的限度。所以在農業社會的條件下,人口這種東西,在封建王朝末期的時候是嚴重過剩的。總要通過災荒動亂和戰爭的手段對人口進行毀滅性消減之後,才能重新建立起穩定的封建王朝。

也就是說,在生產力限制的情況下,人口對於農業社會的政權特別是處於王朝末期的封建政權來說,總是一種負擔。

其實東江鎮的情況,就是目前整個大明王朝的一個縮影。

落後的生產力,高度集中的土地,大量相對剩餘的勞動力,全面破產的財政,大明王朝已經無法挽回的走向末日了。

東江鎮雖然沒有土地集中的問題,但是東江鎮同樣沒有可以讓十多萬人口搞生產的土地資源。這十多萬不能生產出任何東西的勞動力,就是東江鎮目前最沉重的負擔。

毛文龍很清楚這一點,但就是因爲他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才知道同樣智力正常實力強硬的復興商社不可能不知道這一點。在這種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用毫不值錢的人口換取寶貴的物資,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奇怪了。

毛文龍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想的事情要比普通人多的多。但是作爲一個地方軍閥,毛文龍對於東江鎮的控制是十分有限的。在兵爲將有的軍閥體系內,毛文龍對於手下們的影響力也是有限度的。

就比如說東江鎮系統內駐紮在各個島嶼上的那些參將之類的能夠獨領一軍的人物吧。他們在1627年的丁卯之戰中戰損非常嚴重。他們都急切的需要復興商社提供的精良武器和大量的糧食成衣等物資來重建部隊。

所以還沒等毛文龍明確表達態度呢。他們在私下裡就開始和復興商社做起生意來了。

能逃到東江鎮並且在這麼多年嚴酷的環境下活下來的人,絕大部分都是青壯年。所以東江鎮的各級將領在留夠了自己的部隊和預備隊的人數之後,用來和復興商社交易的那些人口也都是些青壯勞力。

復興商社在賣武器的時候不怎麼大方,他們做起生意來錙銖必較。東江鎮的各級武將想要從復興商社那裡佔一個銅板的便宜都不成,而且他們還都得依着復興商社的規矩,用銀子兌換復興黨的銀元之後才能買到武器。

但是在人口和糧食物資的交換方面,復興商社就大方多了。

在一塊糧磚(一斤裝)換一個人,一包方便麪換兩個人,一個肉罐頭或者水果罐頭換三個人,一個蜂窩煤爐子換十個人等等這些交易中,往往復興商社方面不會在乎東江鎮的這羣武將是不是往人羣裡添加了些老弱病殘的人物,反正只要是個喘着氣的人,哪怕發着高燒,大塊的皮肉都潰爛了的那種要死的人,復興商社都按人頭給東江鎮換東西。

不過在東江鎮的將領們偷奸耍滑的把那些半死不活的傷員病號往交換人口裡面摻的時候,他們又發現了復興商社的其他的好東西了。那就是復興商社的藥品。

不少東江鎮的將領可都是看到了,那些本來都已經奄奄一息了的病號,在復興商社的大夫(衛生兵)的開刀治療之後,擦了藥水吃了藥片,再用一個水晶瓶子往這個人身上一連(生理鹽水和葡萄糖)之後,原本眼瞅着就要嚥氣了傢伙,很快就好了過來。

孔有德就親眼看到,一個被交換出去的病號在復興商社的大夫的治療下,不到三天的功夫就活蹦亂跳了。

復興商社的藥品可真是好東西,而且價格也不太貴。一片消炎藥只要十個人,一片退熱藥也只要十個人,包括生理鹽水、葡萄糖和碘酒之類的東西,東江鎮的這幫不差錢的軍官們也是大批的買。

不過雖然他們買的不少,可是當武宏傑聽到商務局的幾個幹部討論東江鎮的軍官採購的藥品明顯不夠部隊使用的問題的時候,他冷哼了一聲就把這個事情拿到艦隊黨委會去討論去了。

對於這個問題,艦隊黨委方面的認識倒是都很統一。艦隊司令徐遠志在黨委會上的話就很具有代表性:

“封建軍隊把戰士當成一種消耗品來看待。這種性質的軍隊怎麼會像我們復興軍一樣把戰士的生命看得無比寶貴呢!他們買那些藥品根本就不是爲了給普通戰士治療。他們買藥那是爲了給自己保命的。”

第119章 不算戰鬥的戰鬥2第370章 在山東(5)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116章 第一次反圍剿9第52章 馬縣丞的末日(4)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107章 不可抗拒的力量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357章 炮擊金州衛(10)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292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1)第177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3)第415章 漢川農場第189章 肅委會來了個年輕人(5)第319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8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349章 炮擊金州衛(2)第169章 復興會的對外援助(1)第223章 馬祥麟的轉變(6)第213章 保民軍第一戰6第411章 推銷員曾德昭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05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8第430章 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第117章 第一次反圍剿10第87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2)第95章 吞噬人命的工業化(1)第166章 鬆滋大開復興花(2)第39章 妖僧(3)第33章 理念(1)第196章 武昌起義(6)第124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5第419章 愛錢的人才有動力第216章 程紹之死1第312章 十年基層鍛鍊制度1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154章 紅旗漫卷出枝4第434章 令人恐怖的工廠化教育第417章 兩個案件和一個態度第431章 春水暖鴨先知第178章 楊守業的新生活(4)第327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2)第343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4)第135章 入學風波4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62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2)第54章 馬縣丞的末日(6)第23章 起步(7)第261章 學員張兆歡(1)第274章 承天事變(8)第408章 黃臺吉之死第386章 光復遼南1第463章 遵紀守法的蒙古人第305章 終結者(2)第407章 第一次東北戰役10第350章 炮擊金州衛(3)第210章 保民軍第一戰3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第29章 日常(1)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352章 炮擊金州衛(5)第258章 農業工業化的重要性(6)第181章 陳保生進城(1)第295章 明朝的經濟危機(2)第41章 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1)第198章 武昌起義(8)第465章 朝鮮滅國和反面教材第66章 有水分的工業黨人(2)第300章 朱舜水訪武昌(5)第91章 荊州張家的覆滅(6)第458章 首都和紙幣第11章 婚事(3)第329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4)第97章 王書輝下鄉記1第16章 立足(4)第252章 根據地擴張和建設(6)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338章 制度這個事兒(3)第293章 沒用的和有用的(2)第366章 在山東(1)第325章 亡國之君&亡國之臣(4)第264章 學員張兆歡(4)第275章 魏忠賢的疑惑(1)第446章 “瘋狂”的張永濤第10章 婚事(2)第477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5第485章 秦十四和“大皇帝崇拜”第145章 簡單邏輯1第335章 反面教材張獻忠(4)第475章 中華帝國訪問記3第184章 陳保生進城(4)第164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4)第142章 出乎預料與預料之中4第363章 建設新湖北(6)第152章 紅旗漫卷出枝2第82章 曾德昭和大皇帝(1)第98章 王書輝下鄉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