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清八旗

“公爺,幾位爵爺!”

說話的正是洪承疇,此刻他正捋着鬚髯笑着對自己的新主子清國公吳三桂,然後緩緩又將目光投向吳襄、吳三鳳、吳三輔,然後一幅當世諸葛亮的模樣兒道:

“咱們現在擁有30000多漢人火槍兵,分上中下三師,配上近千戶隨軍家屬(主要是軍官,吳家軍的士兵主要是光棍青少年)又80000蒙古僕從軍及30個千戶的蒙古人。

以當前的體制,是不足以以寡馭衆的……這些日子卑職與衆多幕僚思來想去也只有效仿建奴金八旗……”

他說到這裡就發現吳三桂眉頭緊皺,似乎一聽到建奴二字他就不由的厭煩……腦海中不斷地閃現着他率軍大肆虐殺建奴,直到將他們統統殺光爲止的美好畫面……

而且據他所知,目前遼東被閹割的建奴農奴不是勞累而死,就是因爲年老不支而被莊園主們武力趕了狹小的峽谷,活生生相互就食,最終死絕……

不過有個秘密他到現在沒有跟任何人說,那就是他當年率軍捉了近千建奴輕壯,送上了一個不知名的海島……根據與他合作的錦衣衛校尉在一次酒醉後的透露,這些建奴輕壯是用來做勞什子醫學實驗的。

那個小島島主原先不過是順天府一個仵作,他家據說從前宋承平時期就在開封做仵作,後遷移至臨安…….直至老朱光復華夏,才隨着永樂遷都北京…….

妥妥一個仵作世家啊。

因此朱大昏君就先授予其一個騎士頭銜,讓他召集幾個仵作及江湖郎中在小島上做研究,只要有突破且被朱大昏君認可,就可以晉爵……

“亨九先生,”吳三桂似乎並打不算接受這個方案,頓首道:

“難道除了那個所謂的八旗制度就沒有其他了嗎?而且本爵將來是諸夏國君之一,如何能行蠻夷之制?到時候陛下和天下人還怎麼看?”

他說到這裡就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譏諷道:

“當年本爵跟隨陛下將所謂的建奴八旗殺得片甲不留…….有什麼好用的?”

洪承疇卻依舊捋着鬍鬚,一張老臉上盡是諂媚之色,他雖然被朝堂排擠,被迫辭官歸隱,但是現在卻又有可能輔佐一位英主草創一國,有此一志,夫復何求?

“長伯,你就讓亨九先先說說嘛。”

吳襄倒是一副奸商的模樣,這些年他一直掌管着吳家商行,後來又管着吳家軍的後勤,因此鍛鍊了一股子奸商氣質。

“好吧!”

吳三桂也是孝子,只好默默點頭;但是眼中依舊是不怎麼重視的神色。

“公爺,”洪承疇不知道什麼時候手中多了一把鵝毛扇,輕笑道:

“這八旗制度雖是蠻夷建奴之法,然也有可取之處啊……

昔日老奴酋十三副甲爲何能混同黑水野林之蠻人?依靠的就是這八旗制度,將各個部落統合在一起,打破部落鬆散的組織方式,才能最大限度的爲他們的軍事服務…….”

果然吳三桂眉頭稍微舒展了一點,他現在不是當年那個被朱大昏君洗腦的無腦青年了,而是一個在外統兵多年的將主,這心思早就成熟了不少,什麼爲漢人開拓生存空間之類的屁話,他現在肯定不相信。

而爲老吳家,爲他吳長伯創立一國纔是最要緊的,至於這方式方法重要嘛?

至於剛剛他對洪承疇說出的八旗制度不滿意,那是因爲當年的建奴八旗是自己的手下敗將,而且還是被自己虐殺的那是敗將。

現在一聽他說可以打破部落方式,最大限度的發揮軍事能力……這不就是幫助他的吳家軍有效控制那些蒙古部落嘛?

雖然他的三十個千戶,約20多萬蒙古人中,有近兩千多蒙古人被天道教教化爲準漢人……倒不是那些蒙古人不想做蒙古人,而是爲了凸顯漢人身份的顯貴,每次“擡旗”的名額低的可憐。

而且絕大多數都是靠軍功和殺他們自己同胞爲主的“擡旗”。

“哦?”吳三桂沉思半晌才緩緩擡頭,卻有立馬露出了擔憂的神色,苦笑道:

“可是陛下那邊…….”

“陛下那裡好說!”洪承疇搖着鵝毛扇,輕笑道:

“當今陛下乃是昏……額,是明君聖主,可不管什麼手段,只要公爺能將老毛子打敗建立大清國,陛下一定會支持公爺的!”

“爹!”吳三桂並沒有立馬回覆洪承疇,而是對着吳襄道:

“你覺得此事可行?”

吳襄品了一口好茶,放下茶杯淡淡道:

“亨九早年跟隨陛下可是平遼過,想必早就瞭解陛下了,而且長伯這些年跟隨陛下就不知道陛下的脾性?”

吳三桂這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恍然大笑道:

“是了,本爵怎麼忘記了?”

他吳三桂之前鑽進牛角尖了,現在被洪承疇和老爹一提點,才恍然大悟,在座諸位只有他纔是跟隨聖天子時間最久啊。

雖然陛下的臭名聲在外,可是誰也不能否認他的聖明啊,要不然怎麼能創下如此偉業?

自己怎麼就有種腐儒的書生氣了?

“那麼,”他這才眼睛放着光對洪承疇道:

“亨九先生可有操作之法?”

“呵呵”洪承疇似乎早有準備,輕笑一聲就從衣袖裡掏出了一個厚厚的本子,雙手遞了上去,並笑道:

“臣早有準備,具體之法就是設漢八旗和蒙八旗,漢八旗爲上,蒙八旗爲下,以漢馭蒙,漢人皆可爲旗人,而蒙古人卻只能因軍功擡旗…….

同時,蒙古八旗旗人想要擡旗爲漢八旗旗人,必須……如此,將來我大清國才能開創一國並長治久安矣……”

吳三桂不可置否,而且這個方案他也能接受,同時天子和天下漢人都能接受吧,畢竟還是漢人爲尊啊……

“那麼將來被咱們打敗的毛子呢?”

就在吳三桂剛要開口的時候,吳三鳳卻感興趣道;洪承疇狡黠一笑道:

“自然是設立綠營啦!”

就在這時,帳篷的簾子被拉開,出現的則是吳三桂這個時空的小舅子、武定侯徐錫登次子徐淳,同時也是吳三桂的副官,只見他敬禮道:

“將主,各位大人,陛下有旨,傳將主去御前議事!”

吳三桂與幾人對視一眼,笑道:

“好,那本爵正好就與陛下提出此事!”

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爺要不要也出出氣啊第二百零一章 小人物第四百三十一章 家光要上洛第六十七章 順利通過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將朱聿鍵第二百九十一章 兒戲般的進攻第五百一十六章 東方征服者十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盡享哀榮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爺要不要也出出氣啊第三百零四章 侯恂的心思第一百七十六章 皇爺要不要也出出氣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明歸義公第四百八十五章 走向世界十七第二百零七章 代善之春(祝大佬們除夕快樂)第四百二十章 你需要大明的幫助嘛?第五百零七章 東方征服者七第二百零七章 代善之春(祝大佬們除夕快樂)第二百零六章 蘿莉相撲第一百七十三章 帶娃第二百零八章 帝國海軍大學(除夕快樂)第二百六十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十)第五章 朕的勇士萬歲第一百一十四章 哎呀,朕還是來晚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獨寵第三百四十七章 哈布斯堡王朝纔是世界之主啊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明歸義公第四百六十四章 煤山歪脖樹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夏第一女公爵第三百三十一章 朕是被逼的第三百四十四章 貸藩們第四百八十七章 走向世界十九第一百九十四章 滿桌佳餚第四百一十八章 朱以海到哪裡了第十三章 我們要衆正盈朝第八十二章 不會是個傻子吧第四百三十二章 大明的水土養人啊第三百九十四章 世界第一宰相第三百五十五章 黃宗羲要去求學第四十七章 大明皇家龍騎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張大君子卒第九十二章 讓君子們參加勞動第五百零二章 東方征服者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張大君子卒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要把多爾袞嚇跑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都不是好人啊第一百七十四章 朱皇爺的如意算盤第五十八章 重新回到大明爸爸的懷抱裡第三百二十八章 將來大家都去印度作威作福第二百三十六章 請賜漢名第八十八章 真是氣死人了第四百零六章 日朝和睦?第一百八十五章 昏君見奸商第三百三十一章 朕是被逼的第一百三十章 殺野豬啦第一百四十五章 五陣出擊第一百二十二章 朕很欣慰第五百零三章 東方征服者三第七十七章 皇爺的如意算盤第二百二十二章 代善漫長的最後一天第四百一十五章 莫臥兒王朝第二百八十章 朕是帶着大軍南幸的第一百八十章 千鈞一髮第四百五十九章 陳紀憶的狗屎運第七十章 周大知府第三百九十六章 殖民動力第四百四十四章 戰爭還沒完呢第二百零七章 代善之春(祝大佬們除夕快樂)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夏第一女公爵第六十六章 造勢第三百零九章 這叫釣魚執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大明忠烈之後第五百一十章 東方征服者十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拱門的起源第四百九十五章 朝鮮內亂第三百五十二章 儒聖再現第三百三十七章 宗教擴張的起始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明的哥薩克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二)第四百五十章 物理教化第二十九章 果然是朕的賢后第一百零八章 術業要專攻第四百二十四章 是兩億五千萬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七)第四百六十二章 國已不國第三百六十八章 遺臣圖謀第一百四十三章 堂堂之陣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明歸義公第一百五十一章 蒙古韃子狂砍豬頭第五百一十二章 東方征服者十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發現夏威夷啦第十六章 收了一個白甲小戰將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昏君也有大德政(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走向世界八第八十章 朕想開闢一個特別商市第四百八十七章 走向世界十九第七十七章 皇爺的如意算盤第八十八章 真是氣死人了第三百四十五章 西班牙來使第二百二十三章 天下土豪雲集於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