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一箭雙鵰

“現如今,我大清四面受敵,不能再這麼下去了,否則自太祖以來的百年基業,就要毀於一旦!”

孫之獬跪在地上,說道:“皇上,此時關內的明國也在調動兵馬圍剿流賊,關外沒有重兵,我們可以與其講和,那朱由檢定會應允。”

“講和?”多爾袞聞言,細細思索一陣,“我大清與明國講和,豈不說明我們兵力不足,打不得了嗎?”

“皇上,如今不是礙於面子的時候了,據探子所說,李淏成了朝鮮國王,朱由檢廢了李倧,李倧全族都被遷往明國登萊。”

“沈器遠和林慶業都是八道元帥,李淏厲兵秣馬,說不上什麼時候就要北上配合明軍,那個時候就要四面受敵了,豪格的兩黃旗在右面頑抗,我大清如何抵擋?”

孫之獬說完這句,殿上的王公貴族們果真都是面色數面,紛紛談論起來。

朝鮮早年被阿敏征服以後,一直都是老老實實,盛京現在還囚禁着李倧的王子,爲的就是繼續控制朝鮮。

現在朝鮮內部政變,李倧被推翻,這王子便是留着也沒用處,如果朝鮮真如孫之獬所說那樣北上配合明軍,形勢還真不一定怎麼樣了。

正白旗內大臣董鄂碩上前說道:“大汗,孫學士所說不錯,如果朝鮮已不在我大清控制之下,除暫時與明國何談,別無它法。”

董鄂碩是建州五強部之一董鄂部的族長,這個董鄂部,最早還是極北之處的土著,因其它土著驅趕無法存活,於永樂年間內附大明。

當時永樂年間的大明,萬國來朝,盛況空前,永樂皇帝朱棣並沒有料到到了後世他們會不知反哺,趁亂背叛大明。

朱棣接受了這支當時還沒有族名的土著,敕諭建州左衛都督凡察將他們“安插於三土河及婆豬江迤西冬古河兩界間同李滿住居處”。

正統五年,英宗皇帝已經對建州女真起了一絲警惕,便敕“建州左衛西遷”,董鄂部隨建州左衛遷往明廷爲之規定的範圍之內,也就是今天的冬古河上游。

冬古河,即今天桓仁滿族自治縣境內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龍江,在正統年間還是一毛不拔的荒涼之地。

英宗皇帝敕建州遷往此處,也是別有深意,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的確將已經發展出一些的建州打回土著原形。

後來時長日久,到了嘉靖年間,這支土著開始以地爲姓,滿語稱冬古河爲“董鄂”,其部族長一系此後便爲董鄂氏,隨着人口每每繁衍,又自成一部,號稱董鄂部。

董鄂部屬建州女真,原是朱棣敕內遷於建州左衛的一個土著部落,後來又被英宗敕遷往冬古河,直到嘉靖年才形成族名。

董鄂碩是如今董鄂部的族長,其父曾爲大明建州衛指揮僉事,在奴兒哈赤時背叛大明最初率部歸順,逐漸成爲如今滿清建州五部中的強部。

聽了董鄂碩的話,多爾袞也是無奈,“看來也沒有其它的辦法,只能先與大明和談,趁和談之機剿滅豪格,可這北上的人選,又選何人爲好?”

“這......”

殿上一時寂靜無聲,這個情況,多爾袞不無意外,現在的八旗早已不如原先,看似整合,卻已是離心離德。

反觀倒是大明,愈發的團結堅韌,中興之兆明顯。

“依臣看,此次和談一定要讓明國看見大清的‘誠意’,所以必須要選派一名滿人前去,臣覺得,內大臣董鄂碩,最爲妥當。”

“你——”董鄂碩瞪大了眼睛,趕緊說道,“大汗,臣不通漢人的文化和語言,性子又急,只怕去了只是平白添亂哪!”

“讓朕想想。”

其實多爾袞有點無語,一些信任和有能力的漢臣漢將如今已經剩不下多少,孫之獬說的也不錯,漢人如今的確不能再派過去。

尚可喜和耿仲明都死了,孔有德又跑回大明,洪承疇不知所蹤,范文程輔佐豪格去了,在多爾袞看來比較有能力的,除了孫之獬也沒幾個人了。

對孫之獬,多爾袞還留有大用,畢竟他們滿人要學漢文化纔能有更多的漢人來投效,范文程和洪承疇都不在,孫之獬在這方面是無可替代的。

至於內大臣董鄂碩,多爾袞想了想,卻忽然動了殺機。

早年其父倫布雖追隨太祖,驍勇善戰,董鄂碩雖屬自己所領正白旗,但卻素與兩黃旗交好,常與人說不齒其父的變節行徑。

這所謂的“變節”,說的不就是投降他們大清嗎,上次盛京內亂,豪格如此順利就逃出盛京,現在看來未免沒有董鄂碩的一份功勞。

哈達氏的王世忠,早年就曾在廣寧暗中對建州女真進行策反,當時多爾袞就曾接到消息,說董鄂氏有人慾要投降大明。

董鄂氏曾有心背叛女真復歸大明,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兒,當時爲了大清內部的穩定,多爾袞沒有多說,可現在這個形勢之下,多爾袞的眼睛裡揉不得一粒沙子。

當時明國連戰連敗丟了關外全部土地,董鄂氏這纔沒有動作,如今八旗內亂不止,董鄂氏難免再起投降明朝的心思,在率軍出征之前,多爾袞不得不防。

就依孫之獬的話,順水推舟讓董鄂碩去談和,談和成功,日後更有理由殺他,談和失敗,借明朝之手除掉董鄂碩這顆棋子,自己除掉董鄂氏也就更簡單。

無論怎麼看,這都是一次不賠本的買賣、

當然,董鄂碩是正白旗內大臣,在大清中地位比孫之獬要高得多,派如此重要的人去談和,明國不容易起疑,也是順水推舟之舉。

“好了。”

多爾袞揮揮手,制止衆人的議論,“孫學士說的不錯,這次講和要讓明國知道我大清的誠意,董鄂碩你走一趟,巴顏,你父親是漢人,對漢人文化比較瞭解,這次與董鄂碩同去。”

巴顏是正藍旗的固山額真,聽名字個女真人,但他卻流淌着一半漢人的血,是撫順降將李永芳的第五子。

與自己大哥李延庚不同,巴顏對自己血液裡的一半漢人血統深以爲恥,曾在盛京內亂當中率正藍旗背叛代善,堅定的支持多爾袞。

董鄂碩也能知道,多爾袞派巴顏與自己同去,肯定是爲了監視自己,看來早年自己與王世忠聯繫的事,他早就知道了。

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二百章:將軍,他罵娘呢!第三十二章:朕這是在和你們商量第二百三十一章:檄令第一百八十二章:奉旨會談第一百七十五章:強扭的西瓜甜不甜?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一百五十章:全殲第二百八十一章:禁軍陣戰六大營第四百五十七章:似是而非,轉敗爲勝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二百五十二章:事情鬧大第六百三十四章:邂逅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五百九十六章:家法不留情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二百九十一章:收復太原,連克汾遼第四百三十六章:鐵血帝王朱由檢第三百零二章:暴政 神怒 天譴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三百七十二章:以勝虜昭告天下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六百七十九章:入湖廣,大反攻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一十七章:不戰而降第二百一十一章:血海深仇,指日可報第二百五十章:浮出水面第六百九十八章: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六十九章:備戰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七百七十章:大明等於“全世界”第四百六十七章:手段第七百四十六章:鬥沙俄,搶地盤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七百九十三章:等會,這廝度蜜月去了?第一百六十九章:開造器之先河第十六章:以張世澤代吳襄提督京營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十二章:踹門而入第七百八十六章: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七十四章:開粥廠,設養濟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五百九十章:讓朕告訴你,誰纔是強權第一百九十九章:明制澳督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六百一十三章:引誘 讓利 聯合第一百九十五章:七局第三百九十五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上)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七百六十章:強擼未必能灰飛煙滅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來的王牌軍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六百六十七章:高一功的報復第四百九十六章:背棄、妖女第二百一十章:屯兵觀望,屢辱天使第七百一十二章:明知是坑也得跳第二百零八章:文采下登萊,牟氏靖曹州第一百七十八章:國議第三百三十七章:暗流第二百六十六章:馬爺的愛國情懷第五百一十一章:好了傷疤忘了疼第四百零六章:兩京之爭(下)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四百七十七章:斬王第七百零八章:改土分流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三百四十九章:清軍壓境第三百章:丙戍變革第一百七十三章:真小人,僞君子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七百三十二章:一個不留第三百九十章:賜名,趙忠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四百四十八章:朕爲天子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六百八十章:迫降餘賊,大局初定第一百八十七章:把復社辦乾淨了第四百五十一章:偏不讓你死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第四百一十一章:承讓了,馬大帥第二百九十章:皇上來看我們了第一百四十四章:冤獄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九十九章:借兵消災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五百九十三章:級別就不一樣第二百九十六章:財政危機之聯想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四百六十一章:軍備改革的先行府第一百二十章:留京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二百二十四章:下馬威制野性子第三百五十章:藺養成的抉擇第六百八十八章: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