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明代版的遊行示威

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不是怕死,而是害怕自己被朝廷忘記,甚至於被自己的後輩忘記!

這些大頭兵害怕被人忘記,害怕自己的家人後輩得不到任何保證,再加上朝廷沒已經有很多年沒有發下任何餉銀,自然是軍心渙散。

有了忠烈祠這個政策,兵士們的這個擔憂便是立刻煙消雲散。

戰死者,無論官職高第、出身貴賤,皆可入祠享受香火,他們的名字,還有各自爲之犧牲的英勇事蹟,都會被世人所銘記。

在這之後,朝廷會以京畿爲中心,陸陸續續補發累年積欠的軍餉,並且只要爲國效力就有很高的待遇,若是自己爲國捐軀,戰死在沙場之上,孩子和妻子都會因此而得福。

有一點至關重要,他們倖存下來的孩子可以自己選擇,要麼降低三級襲承父輩職位,要麼擺脫壓在身上兩百多年的軍戶、佃農身份,從此真正的成爲自由人!

大明開國兩百七十六年來,衛所制度一直都是壓在所有軍戶身上的一座大山,許多孩子還沒等出生,就已經被掛上了軍戶這個下等人的標籤,並且永世無法翻身。

這個政策讓許多大頭兵見到了翻身的機會,不由得爲之熱血沸騰,甚至想立即衝出去和流賊拼命,用自己的命,讓自家子孫翻身過上更好的日子,簡直是再划算不過!

沒了軍戶、佃戶的身份,由於家中戰死者的蔭福,孩子們甚至可以選擇棄武從文,不經任何選拔,就可由朝廷差人送入村塾、裡塾讀書,在十四歲之前的所有學務費用,都由當地官府出資負責。

這簡直是擺在眼前都不敢相信的好事,大頭兵們都是嘿嘿的傻笑起來,不少人閉上眼睛拼命想象,去想自己戰死的若干年後自家出一個舉人,或是自己僥倖存活,並且獲得戰功,光宗耀祖的場面。

崇禎皇帝重視武將,爲普通兵士和百姓謀求真正的福祉,這種詔令極其大膽,甚至是公然違背祖制,在有明一代,可謂是開創先河之舉。

然而,此舉卻遭到了近乎全天下士人的集體反對,江南復社幾度集會,號召天下士子公然反對天子詔令。

南京禮部尚書錢謙益得知此詔,立即在家中私會候方域等人,至於他們究竟是密謀何事,尚還不得而知。

江南復社的朝廷學子們在接到詔令的當天,便是在南京城舉行了一場規模浩大的遊行示威,甚至驚動了南直隸鎮守太監劉福。

劉福當時正在自家的院子裡聽曲兒喝茶,驚聞此事,差點沒將手裡的茶杯打碎,不過他動作倒也不慢,一方面向北京上疏說明此事,另一方面則立即派人聯絡南京守備、魏國公徐文爵。

兩人商議幾句,都知道事態的緊急,最後又去找參贊軍務的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因爲按規定,需得鎮守內臣、守備勳臣與兵部尚書一同蓋印簽署方能調兵。

不過這個時候史可法卻並不在南京城,早在一個多月以前,他就因爲接到李自成北伐的消息率兵北上勤王去了。

三缺一,按祖制來說是根本無法調動兵馬的,劉福作爲一個太監,自然是不敢承擔這種罪名,但徐文爵身爲南京勳臣之首,卻也是畏首畏尾,不敢做主。

當身在黃村大營的崇禎皇帝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江南復社在南京城遊行示威的第四天之後,可想而知,現在的南京城究竟已經亂成什麼樣子了。

“砰!”

崇禎皇帝在中軍帳內拍案而起,指着前來報信的標兵,說道:

“擬旨,起用馬世英爲南京吏部尚書,讓劉福和徐文爵立即蓋印調兵,如果有士子不肯就範,先砍兩個再說!”

“還有,給馬世英傳一道密旨,就說......”

這道詔令在當今時局必不可少,因此而損害了天下文人的集體利益,也是無法避免,崇禎皇帝早就心有準備。

在詔令傳到北京的當天,京城就已經炸開了鍋,不過因爲五城兵馬司和廠衛的及時鎮壓,士子們並沒能掀出什麼風浪。

因此總的來說,京城算是比較平靜。

......

就在崇禎皇帝因爲各地亂局而焦頭爛額的時候,同一時間在霸州城下,無數身穿白色箭衣,手持刀槍的農民軍高舉‘大順’旗幟,喊殺着涌入城內。

激動雀躍的順軍兵士將插在霸州城頭二百餘年的大明玄鳥旗易換,繼而這座城池便是輕而易舉被大順收入囊中,甚至在整個過程中,居然沒有看見一個出來抵抗的官兵。

“砰!”

伴隨着一聲巨響,知州衙門的大門被人猛然踹開,一個國字臉漢子一馬當先走進來,他看見內中慌作一團的文官們,總算是嘿嘿一笑。

劉芳亮將知州踩在腳下,惡狠狠問道:

“說!官兵都去哪了!”

“要是不說,大爺們這就將你家這如花似玉的小娘子開**!”劉芳亮纔剛說完,跟在身後的高寶便是叫道。

劉芳亮面色不悅,但礙於高寶此人在自己麾下原各路義軍頭領之中威信較高,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將腳上的力氣加重一些,逼知州就範。

自從霸州的官軍奉詔撤離之後,文官們便是陷入了異常恐慌的狀態中,大批大批的官吏拖家帶口往京師方向撤離。

不過對於知州這個級別的文官來說,這種選擇遠沒有那麼簡單,武將撤離是遵行皇帝的旨意,但自己要是跑了,那就是擅離職守,殺頭問罪暫且不論,在後世也會留下一個罵名。

不除此之外,霸州的知州和許多開城迎接順軍的文官心思一樣,特意在等大順前來全盤接收。

文官們打的小算盤不可謂不精,畢竟李自成想要改朝換代,自己這些人的幫助也還是必不可少。

當知州和文官們見到這支‘替天行道’的大順軍的時候,那可是連腸子都要悔青了,這怎麼看都不像是改朝換代的義軍,種種做派依然和流寇別無二致,自己爲什麼不早離開?

然而世間並無後悔藥可吃,面對劉芳亮的逼問,知州只能抱着保護女兒和夫人的心思趕緊把所知的消息一股腦都說了出去。

聽完這話,劉芳亮把腳從知州身上挪開,納悶道:

“他孃的,我說怎麼自打到了順天府就沒見幾個地方還有官兵,原來是這狗皇帝都撤回去了!”

“這仗打個什麼勁兒!”

高寶心思顯然不在劉芳亮的上,他看了一眼和知州抱在一起瑟瑟發抖的官家女子,頓時起了色心。

高寶挺着鷹鉤鼻淫笑上前將知州的女兒打橫抱起來,當即就要進房去行那苟且之事。

面對知州的抱腿求饒,高寶十分不耐煩,轉身抽刀將一顆圓滾滾的腦袋砍了下來,女子則是嚇得大叫一聲,當場昏了過去。

第六百九十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第五百六十六章:皇帝之位 能者居之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三百一十章:羣起而攻之第一百三十二章:王師第七百四十章:不能讓他們好受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五十二章:集結 誓師 出征(求收藏!)第七百八十四章:全世界都在真香第六百九十三章:你可以戴罪立功第三百六十六章:三屯營之戰(中二)第四百一十九章:驚變山海關第四百八十九章:永平陵園留守司第三百五十二章:三屯營北上第六百八十九章:他輸了第三百二十四章:文武榜第五百二十章:化敵爲友第一百七十二章:月老崇禎第六百零三章:懲一儆百第二百三十五章:雙馬戰一龍第三百六十四章:三屯營之戰(上)第五百一十九章:番子臨門第五百三十九章:擒與縱第七百六十五章:朕爲你再戰最後一次第四百三十章:總督四川,滿門忠烈第四章:以毒攻毒第四百二十一章:晉貴妃、討山海第一百三十六章:血仇第五百零一章:雄盛之主第七百四十八章:十七世紀的世界格局第六百三十八章:鍾情第三百九十三章:諸藩禍國鬧劇平,各方反應不盡然第一百三十四章:民憂第三百四十一章:三王亂國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十六章:雙刀出鞘(爲堂主誠信敬業友善賀!)第七百一十五章:着急認大哥的沙賈汗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七百二十一章:你們的天可汗到了第一章:剛來就逼朕上吊?第七百二十二章:沒有援軍的戰鬥第四百八十二章:先知第五百七十八章:叫你曹氏上下死絕第七十六章:效仿正德第七百五十三章:徵九州,滅薩摩第五百五十二章:冥冥中的配合第七百八十九章:在暖閣操盤的皇帝第四十五章:東廠辦差,孝陵衛勤王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五百六十五章:皇明有興 建虜顯亂第一百三十章:文武第四百五十三章:上兵伐謀,先下一城第四百三十七章:鄭森與許扒皮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三百三十五章:家事國事天下事(下)第五百七十四章:重回大明不是造反!第三百六十八章:達延古的醒悟第一百三十七章:重鎮第五百八十一章:血色朝陽第三百四十七章:逼殺劉良佐第九十三章:良鄉大捷第三百四十六章:先取建寧,再下廣德(下)第三百一十四章:大明朝的皇親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五百四十五章:暗流涌動第五百零九章:諡“文正”第三百零七章:陰險的馬士英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四十八章:遇伏第一百六十六章:召見宋應星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六百二十四章:人心向背第五百零五章:冊封大典第四百零二章:抄家,充公第二百七十四章:大順軍破太原第六十七章:這大明的皇帝,是朕!第二百七十八章:地方不靖第十三章:周遇吉誓決李闖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八十七章:小夥食也有大講究第五百九十九章:朕即天下第三百零五章:姓錢的,你的破事兒發了!第三百八十三章:兵圍孔府(下)第五百六十九章:平遼將軍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六百三十六章:命數第三百四十三章:排槍第四十三章:分向突圍,退保寧武第七十章:反轉(第二更)第二百四十七章:議定第六百七十八章:和朕玩?撤了!第三百五十一章:革左十三騎第十九章:已經炸毛的羣臣第三百三十一章:新鮮血液第一百一十七章:入宮第一百零三章:處處中興之象第六百一十一章:和皇室做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