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公開質問

過了幾天,麗華市緊急召開常委會。

事情起因主要是上週五晚上的下班高峰期,又碰到下雨,城區堵成一鍋粥,再加上幾起交通事故,讓本來擁堵的道路更加雪上加霜。

張峰安排所有的交通警察上路進行指揮和疏導,總算在二個多小時後,才化解了這次重大堵塞事件。

現在網絡發達,一時間,麗華市民在網絡上指責麗華市領導不作爲、甚至謾罵這些官員不如回家買紅薯。

面對網上洶涌的民意,麗華市委書記和市長商議後,決定召開緊急會議。

按照慣例,這樣的會議是爲開而開,麗華市委書記和市長先後發表講話,說是爲了方便市民交通出行、提升幸福指數,一定要改善目前的交通狀況,接着是分管交通的常委副市長進行表態發言。

最後就是由市交通局召開新聞發佈會,說是爲了落實市委常委會的決議,市交通局將進行交通全面升級,切實改善交通狀況。

只是,只有口頭上的說法,並沒有可以落實到具體行動的方案。

若是以後有人提起,市交通局便會用經費有限,需要統籌規劃,需要時間等等理由進行推脫。

最終,麗華城區交通依然如故,反正市民也只是罵幾天而已,大家都忙着工作、忙着賺錢,哪有這麼多閒功夫來操心。

這一次,在市委書記和市長髮表講話、田洛副書記不想發表意見後,便輪到張峰講話。

只是他的一番講話引起了轟動,主要是他打破了慣例:“我來麗華市的時間不長,但至少跑過一半的城區。”

“麗華城區的交通狀況實在太糟糕了,不用說地鐵、快速道沒有,就連高架橋也沒有、道路的寬度還停留在十多年前。”

“要知道,十年來,市民的私家車擁有量增加了多少?這幾年來,交通部門到底幹了什麼?拓寬了道路沒有?新建了道路沒有?拆除了阻礙交通的違章建築沒有?”

“這麼多的人、這麼多的車,都擠在路面上,路又這麼窄,不堵纔怪呢。”

“要想富、先修路,不僅是指發展縣鄉道路建設,在城區內同樣適用。麗華城區並不大,但讓市民們每天把時間浪費在交通上,怎麼會讓市民滿意?怎麼能提升工作效率?”

本來這樣的質問應該是市長或市委書記來進行的。

只是市委書記龔超沒有這樣的行爲,市長俞東俊爲了協調各個副市長的工作積極性,也不便於在上任不久便進行這樣的質詢。

張峰反正與分管交通的常委副市長蘇莫不太對路,便與俞東俊商議後,由他來打頭炮。

這還沒有完,張峰由於在上星期五晚上一直在麗華市交通指揮大廳坐鎮,當時他調出擁堵最厲害的十幾處路段,發現了存在的許多問題。

現在他就開始侃侃而談,在座的常委雖然不會遇到如此厲害的堵車,畢竟這些人爲了公事,有時可能會用警車開道,有時會避開上下班高峰期。

再說,這些人根本沒有準時上下班的概念,有時加班開會到深夜,有時你一天泡在賓館裡、餐館裡也沒有人會來管你。

不過,這些人有時還是會遇到短時的堵車,在這些時候,他們當然也會感覺到麗華城區交通的落後。

爲此現在聽着張峰一一道來,都不會公開進行反駁,主要是他講的都是實情。

誰不喜歡沒有擁堵的城市啊,這些常委雖然有專職司機開車,但順暢的交通,還是會讓人心情愉悅,再說約個會、吃個飯,總不能讓警車開道吧。

俞東俊事先知道張峰會進行公開質問,倒是沒有表現出驚訝的神色。

龔超不管具體事務,現在聽了張峰一連串發問,雖然覺得有些難堪,但不至於惱羞成怒。

當然,分管交通局的常委副市長蘇莫和市交通局局長謝雲則如坐鍼氈。

張峰顯然做過準備,每句話都能說到點上,都能直達要害,現在完全是在當面打他們二人的臉。

張峰還在繼續說道:“城區交通改善當然不是一年二年的事情,只是市交通局到底有沒有考慮過切實改善交通問題?”

“有些人會說,麗華市財政困難,難以承擔鉅額交通費用,我看了看這幾年的財政支出情況,發現麗華市財政還是有好幾億元投入交通建設的,錢用到哪裡去了?”

“我在天寧市明寧區擔任區委書記期間,區交通局還從省裡申請來一些交通經費,麗華市交通局爲什麼不去申請經費?是根本沒有想過還是不想去申請?”

張峰當然不會讓蘇莫來回答這些問題,但可以讓市交通局局長謝雲來回答。

以前召開過多次這樣的會議,都是避重就輕地議論一番就結束了,反正只是走過場而已。

爲此,這一次,謝雲根本沒有進行相關資料的準備。

再說了,許多局長的講話稿都是由辦公室的工作人員事先準備好的,發言的時候就是照着稿子念,遇到一些不認識的字還會念白字或者會讀成破句。

爲了應對領導的發問,有時候,這些局的辦公室工作人員還會模擬領導發問的問題並給出答案,爲此這些局長如果超出了原先準備的材料,就會張嘴結舌,什麼都回答不上來。

在這麼多常委面前丟臉,謝雲現在真是恨死張峰了。

最終,張峰說道:“我今天之所以講這麼多,只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城區交通狀況到了必須要進行改善的時候了,以後擁堵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我認爲相關部門應該認真考慮起來,打一場攻堅戰,引入社會資本也好、向省裡要錢也好、發行交通債券也好,籌集資金的方式可以多樣化,但總不能經常讓老百姓罵我們不作爲。”

“據我所知,其它地級市,鄉鄉都打通了高等級公路。麗華市到現在爲止,還沒有實現縣縣通高等級公路,怎麼發展經濟?怎麼便利市民出行?”

分管交通局的常委副市長蘇莫被張峰批的面紅耳赤,但又不敢出面反駁,主要有好幾方面的原因。

第657章穆寒煙到來第700章記者提了尖銳問題第14章美女編輯的背景第668章拆遷釘子戶第726章掛職鍛鍊人選第107章獲得重用第162章往事如夢第260章李遷的目的第229章合作辦學思路第64章突擊檢查行動失敗第137章被人舉報了第163章獨處一室第592章大佬的支持第39章成功入選第463章混混鬧事第625章操作手法第420章秦豐來救場第130章有人通風報信第772章夫妻打架牽出的內情第65章圍堵事件第558章潘柔的身份第521章實力強橫的投資商第327章拍賣師李清第251章林爺再請第2章事情並不簡單第26章冒名相親第32章臨時男朋友第184章特殊服務第709章建築房產商會王會長第530章龔超的提議第590章睜眼說瞎話第369章一輸多贏的事第153章鄉村教師住房問題第457章準備赴任新崗位第79章遇到渣男的女人第665章退禮要講究方式第169章神秘的那個人第393章實施拆遷改造第130章有人通風報信第659章天龍集團請客第659章天龍集團請客第409章情誼的變異第265章坦誠告知意圖第454章潛在的大危機第30章人言可畏第510章囂張的富家公子第374章製藥廠失火第52章司機被辭退第54章匿名舉報第651章數量驚人的禮物第14章美女編輯的背景第149章別出心裁的思路第436章改制優惠政策第145章迎新聚餐第113章無懈可擊第507章聯誼交友活動第85章自掏腰包請客第227章重獎徵名活動第349章新城加碼第1章突如其來的借用第69章意外的親密關係第291章區別處理第340章規劃建設新城第260章李遷的目的第464章非常強硬的態度第240章省城教育工作會議第352章強硬手段第323章有人明確反對第182章突破關係第413章情況有些怪異第493章不務正業的女經理第35章仗義相助第399章三個規矩第387章違規擔保問題第717章有人滯留不歸第262章有所警覺第671章暗中查覺第216章項目爛尾第623章營銷套路第419章二個經濟組織的對抗第677章編制的難題第618章改革職評打分第161章聯合應對第434章召開現場會第770章巨大的人情包袱第93章胡亂指示第276章有人被查辦第342章奢侈享受第444章鼓樓廣場第337章路上求助的女人第774章報社大變革第414章愛賭的駕駛員第116章孟曉遇險第10章拆遷協調組第416章搭檔離去第333章鄉鎮調研第663章進行警示教育第613章父母的快樂第461章麗華明珠酒店第592章大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