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章 高級材料

王況只要說杏花村掌櫃的姓項這一句就足夠了,高三,魏小五他們自然會把所有的脈絡都理得清清楚楚的,甚至物證都會有,你長孫家想要什麼物證?沒問題,短時間內一定會有!

但其實並不會那麼複雜,項爺是長孫家的老管家沒錯,但卻不是心腹之人,就算是心腹之人,人死成灰,族人來乞骸骨回鄉安葬也是孝之所在,長孫家沒有理由阻攔。同樣的,之所以會想到由杏花村掌櫃的來出面,原因有四:

其一,可以避免長孫家對杏花村掌櫃的懷疑,杏花村如今的營生做得也大,大到了在長安,在洛陽,在金陵,在建安都有了分號,一年的收入雖然是比不上長孫家,但卻也是差不多在同一個重量級上的。一個管家,再是對長孫家有貢獻,你給他的族人能有多大的饋贈?頂了天的給你個幾千貫,你說杏花村會在意你這幾千貫錢麼?

其二,杏花村掌櫃的是王況的徒弟,這已經是世人皆知的事情,有這麼牛掰的師父做靠山,而且長孫家和建安王家的關係向來不錯,你說他有必要還另外找一個長孫家的已經死了的老管家來貼上長孫家麼?沒那必要麼,靠着建安侯的徒弟這個招牌,誰敢去摸老虎的屁*股?

其三,杏花村如今有錢了,有地位了,也就有了能力去找自己的親人,所以,以前之所以多年沒動靜,那不是沒能力麼?現在有了。靠着建安侯的名頭,各地衙門都會在將來杏花村找上門去的時候,開一開綠燈,讓衙役出去巡邏的時候加以留意一下,又不用多費衙役多少力氣,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多問兩句罷了。更不用花衙門一文錢,衙役還能偶爾去杏花村吃吃酒,或者是得個優惠什麼的。衙門也因此和建安侯有了那麼七拐八拐的一層人情在,以後萬一有事,要求上建安侯或是建安王家的人。以建安侯的爲人,能不記得你曾經給過的方便麼?因此這事情對各衙門來說就是何樂而不爲呢。

其四,越是危險的往往就是越安全的,正是因爲杏花村和王況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如果杏花村掌櫃找上長孫家去,反而不會讓人往這是受王況指使的上面去想。建安侯有這麼笨麼?會讓他的徒弟直接去認一個已經死了的沒有子女的老管家麼?這又有什麼好處?

當然不可能讓杏花村掌櫃就這麼直接上長孫家去認人去,還得要一段時間的造勢才行,王況讓他來長安,不過就是讓他轟轟烈烈的找上門來,高調的“請師父幫忙查找親人”。不用鬧太大動靜,能有那麼三五個人知道就好,然後一傳十,十傳百的,於是大家就都知道了杏花村掌櫃的在尋親人。然後就是鋪墊,然後就是“找到證據”然後就是順理成章的找上長孫家。要花些時間,但卻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反正自己也不是太急。王況自嘲的笑了笑,將手中的黑紙團了團,就要丟了,突然臉色一變。趕快的將黑紙再展開,一絲的皺摺都沒有!

再試,還是如此,又將箱子裡的另外五張黑紙都取了出來試了試,一樣的情況。拿起一張,走到書房外,衝着日頭照了照,牛!就一個字,牛!這紙上,看不到任何的纖維脈絡,不像普通的紙一樣,哪怕再是高級,太陽光下一照,纖維的痕跡就非常的明顯,這幾張紙呢,則是非常的均勻,均勻到王況甚至懷疑就是放到顯微鏡下也是如此。就好像這不是紙,而是一整張的塑料!

但手感卻是紙!拿起來抖動的聲音也是紙!王況心中一動,快步走到水池裡,將紙浸沒了,拿起來一抖,一滴水也不沾的。叫來張三,讓他抱了一大盆的水,王況拿着紙,張三則將水緩緩的以細流的方式倒到紙上,還是如此,跟荷葉在被雨淋的情形是一模一樣的。

不怕水,那麼火呢?又讓因爲見到這神奇的一幕而目瞪口呆的張三去取了根點燃的油燈來,自從王況提煉出類似的煤油後,建安侯府裡的照明全都改成了油燈,黑煙比蠟燭少多了,而且在加高了慄罩後,形成了煙囪效應,從璃罩底部涌進去的氣流速度加快,燃燒更充分之後,黑煙就更少。將紙緩緩的湊近油燈沒動靜,再放到火焰上方溫度最高的外焰上,那紙只是微微的起了一點皺,打了一個小卷兒,然後再怎麼長時間依舊是沒個動靜,移開來,慢慢的又是平展如初。

撿到寶了,王況鬱悶的心總算高興了些。最後就是刀剪試驗,剪不斷,不管再是鋒利的剪刀,一剪下去,那紙就夾在兩個刃間,剪刀合攏了再展開,紙完好無損;將其綁在樹幹上,讓張三用鋼弩去射,就聽的哆的一聲,弩箭從樹幹上掉了下來,再看樹幹,只有一點點的淺印,紙依舊是完好無損!

防彈防火防水的納米材料,這是王況所知道的最好的材料,簡單說,就是納米級的碳纖維,這麼黑,讓王況想到的就是這個,這也是王況穿越過來之前所知道的老米的保密程度最高的材料,如今就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面前,還是六塊!而且,王況感覺這個材料恐怕比老米那跟寶貝一樣守着的材料還要高級,只是目前王況手中沒有什麼檢測手段,沒辦法知道它到底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不過這也不是緊要的了,王況知道它是好材料就行。只是他們也忒摳門了點吧,就這麼六張?好賴將這整個收納箱給塞滿呀,這麼大的一個箱子,就只放一張紙條,不覺得浪費麼?六張都是一樣大的,一尺半長,一尺八分寬,大約就相當於後世的30X25釐米的尺寸,這點東西能做什麼?只能用來當做護心背心。而且只能保護心臟這一塊兩三個巴掌大的地方,其他的呢?王況再也想不出有什麼用途了。

倒也好分配,六塊,現在的一兒兩女,加上三女肚裡的,大概就是六個,正好是一人一塊。難道說。這是暗示自己就只有這六個子女麼?王況不禁有點冷汗下來了:連我的兒女數量都受到控制,這隻手的能量也太強大了點吧?

畢竟只是猜測,暫時也沒辦法求證。只有自己的幾個女人都能或者說有人能再生養一個,那就不是了。搖搖頭,王況將其拋在腦後。回到書房,將六張被王況懷疑爲是碳纖維的高級材料收了起來,讓張三去找匠人,要在後院裡也按建安的樣子,建一個全石頭的地下密室。本來他在建安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不再想着看進度條的事了,但這個箱子的出現,讓王況覺得,有必要也搞這麼個密室出來,真要萬一有個什麼情況。需要用到了,難道還要從長安趕到建安去,又或者說要臨時抱佛腳來建?

與此同時,王況也再一次的開啓了曹操,果然。進度條上的顯示並不是100%,而是36.9%,比在建安的時候要多了幾點的進度,或許這就是這些時間針對高句麗和安息的策略定了下來,成爲了朝廷的正式命令了,而等到高句麗之戰打完。或者說,等到李世勣接到朝廷這邊的信早早的結束了回鶻之戰後,就會有個大幅度的增長?

這一年的冬天,格物院和天文院正式成立了,格物院的院正,是長孫無忌推薦的直郎太史丞王孝通,此人所編纂的《緝古算經》一直是國子監的算學教材,也是太原王家的人,王況並不清楚這個王孝通,至少在他的記憶裡沒這麼個人,實際上,王孝通在中國古代算學的地位那是奇高無比,此人不光精通算學,還精通曆法,在算學上的造詣簡直可以用牛這個字來形容,代數上他第一次提出了三次方程,幾何上又對勾股定理的運用提出了補充,後世幾何裡的已知一邊和絃的乘積及另一邊,求解三角形的方法就是沿用他的方法。

本來按王況當初的設想,算學要單獨成立一個院,但這一次,意外的遭到了朝中衆大佬及國子監的反對,後來考慮到所謂格物其實就是物理及機械的綜合,這都離不開算學,而且天文學也離不開算學,就乾脆不設算學院,而是規定了格物院及天文院的學生,都必修算學課程。當然了,現在的格物院包括的不僅僅是物理和機械,還包括了生物及農林及化學,這些都要等到發展到一定程度纔會細分出來。

自從朝廷的公文發到各州後,各州都舉薦了不少的人才,有的是大字不識一個,但卻能做精巧機構的匠人,有的是能識別許多草藥的藥農,有的是飼養家畜有一定的拿手絕活的,有的是力過千均的,等等不一而足。

對這些人才,或者說有的乾脆不能稱爲人才,只能說是藝人,朝廷都經過了統一的考覈,這次的考覈由鴻盧寺統一進行,效仿的就是天下大比的考評制度,不光有專業人士當考評,也有官員,也有從街上隨即抽來的普通百姓,十名考官,只要有六名認可了此人的技藝,那麼就多少封他個流外或者是給些賞賜讓他回家,而當達到八名以上認可的,則就留在長安,或是去格物院,或去天文院,或去皇莊幫着廖小四搞新品種的培育工作。

送給長孫衝那塊水玻璃固體的(確切說,是硅酸鈉固體,而水玻璃是硅酸鈉和水的絡合物)煉丹道士也被找來了,並且其他能煉出奇怪東西的道士也都被尋了過來,他們將會先在格物院裡呆着,由王況先給他們講一講大略的化學基礎(王況也只能講這麼基礎入門的東西,再深的,都忘了),然後就能進行有目的的系統的實驗,而不是跟以往一樣的盲目實驗。等到他們摸索出一點成績後,就可以授課了。

讓王況驚喜的是,有個道士竟然帶來了一樣讓人大開眼界的白色粉末狀晶體。

———————————————————————————————

第286章 養胃之物第712章 出發第393章 祖師爺第642章 我不殺伯仁第473章 還是要橡膠第291章 考評們亂了第420章 殺雞儆猴第252章 參一本第611章 微服去建東第112章 逛長安(下)第682章 狗日的第557章 燒烤忙第34章 又來個王大郎第725章 大封賞第208章 出事了第189章 眼皮子底下第371章 捉弄第162章 慎家來人第386章 青雀第357章 秘密進京第579章 水軍的廣大前景第625章 鋼弩第247章 怎麼才能不漏?第7章 力有不逮(下)第176章 椒鹽第201章 花式烹飪第562章 爆炒沙蟲第390章 三疊第177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93章 吃素也是殺生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410章 夜話(一)第427章 帶王凌認門第366章 又是一個牛人第360章 新發現第511章 趕路第401章 調整策略第388章 微妙轉變第699章 神速的安息使團第476章 管你是誰第59章 醜醜第451章 大唐第一餐飲集團第296章 巧克力的替代品第650章 手無血腥第505章 夢境第22章 好大的一桶金第449章 王況背黑鍋第164章 端倪第15章 培芽(上)第709章 心灰意冷第597章 誰的刀好?第223章 芋泥丸子和王冼的鍛鍊機會第388章 微妙轉變第38章 酒宴第518章 安逸王的願望第427章 帶王凌認門第129章 奢華的豪門宴會第429章 問策第694章 魏相公臉紅了第63章 使君面授機宜(下)第179章 王況忙填坑第445章 卸了他們的胳膊第546章 海中精靈第609章 何爲術術第577章 兵多將少第471章 接二連三第375章 抄第71章 朝廷來人第124章 國公府的邀請和熨斗第190章 流水大席和大功勞第694章 魏相公臉紅了第142章 該來的還是來了第671章 建南消息(上)第701章 自覺第204章 艾葉綠第623章 東平第158章 動用要求第163章 有客來訪,不見第622章 不足第706章 上元燈會(下)第63章 使君面授機宜(下)第259章 路人甲和路人乙第353章 徵近江(下)第515章 令人咋舌的福利第453章 李世民的胃口不小第228章 大比第74章 出發第23章 淪爲乞丐的李大膽第233章 禍從口出第92章 紅燒武昌魚第560章 兩種極端的結合第310章 建安小才子第403章 輿第680章 謀安息第330章 春蘭的第20章 潑辣丫頭第323章 王冼進宮第79章 金陵第39章 酒也能解酒第375章 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