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爽爲什麼惹惱了建安侯,武元慶也是心裡清楚得緊,武元爽被關到大理寺之後,皇帝的旨意也就送到了建南,嚴厲的斥責了武元慶教弟無方,使其成爲紈絝一個,有負於朝廷對武家人的期望,也對不起九泉之下的應國公,若不是考慮到應國公曾經對大唐的貢獻,定要給武元爽來個流徙千里的處罰云云。
朝中衆大佬裡,幾個和應國公有舊的,比如說長孫無忌,比如說蕭禹等等,以前應國公在世的時候都走得比較勤的,都給武元慶寫了信來,幾人說的情況大體都差不多,就是有出入也只是在某些細節上會有差別,但這些差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給武元慶傳達了這麼一個信息,濫用軍中求援煙火,這個罪名是何其的重,若不是建安侯仁慈,不打算窮追到底,就是砍了武元爽的頭,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也都沒話說的。
武媚娘也來了信,雖然信中依舊尊稱他爲兄長,但口氣之嚴厲,是從來沒有過的。應國公已經故去,但武家人並沒有人繼承了應國公之位,而只是由武元慶降兩級爵襲了個縣公之位。武媚娘信中指出,如是武家想要恢復到曾經的榮光,還想再當國公的話,那麼就有必要和建安侯搞好關係。如今武家式微,就是武元慶的縣公之位還是靠着武媚娘這幾年來的極力奉承得來的,武家最有話語權的人,如今已經是武媚娘。從信中可以看出,武媚娘不希望武家因此而嫉恨建安侯,和建安侯鬧出矛盾來,如果有人敢揹着她幹這些勾當,說不得,來自武媚孃的怒火必定是很強的,她是沒權力處罰,但她可以吹枕邊風呀。而且這麼幹還能顯現出她武媚孃的大義,博得皇帝更多的寵愛。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武元慶自己心裡清楚,自己能坐上鎮南軍將軍的位置。正是因爲建安候開了口了,否則,那麼多的大佬,這些人的家中子侄若都列出來,能征善戰的人多了去了,尤其是那些將門子,隨便就能拉出幾十號人比他武元慶強過太多的。但建安侯卻是推薦了他,這說明什麼?說明自己已經入了建安侯的眼了,建安侯這一次對武元爽出手只是因爲武元爽太過分了,動了建安侯的逆鱗。誰個不知道,所有人都可以指着建安侯的鼻子罵他,他不記仇,過了就過了,可誰要敢在言辭中捎帶上建安侯的家人。那就等着建安侯搬來萬均大山狠狠的將你砸成爛泥吧。可你武元爽倒好,竟然連建安侯的女人都敢調戲,還想奪人的神猴。一下就犯了兩樁隨便哪一樁他武元慶想都不敢去想的罪過,卻只是被關在大理寺裡個把月,這已經是非常輕的處罰了。
就說現在吧,建安侯竟然又送了這麼個功勞來,提議讓自己出面引出新羅人的意圖,並隨機應變來處理,這可是皇帝親自交代的任務呢,若是能完成這麼個任務,建南軍改建南州,自己從一軍統帥改任一州總管那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麼?
因此。武元慶根本就沒有因爲武元爽的入獄而對王況有什麼懷恨的意思。雖然他並不知道王況之所以推薦他來做這個鎮南軍的主帥的根本原因是不想讓武家人進入朝廷中樞裡去,整個鎮南,沒什麼大的丈好打,建東建西各在其兩邊,而且建東已經開始往南往西探了,建南軍已經成了徹底的腹地。不和他國接壤,如此一來,武元慶在將來就沒有了立大功的機會。可以說,王況這一招就是先把武元慶捧起來,然後部分架空,如此一來,武媚娘自己一個人在宮裡,所能掀起的浪花也幾有限。
至於發展到現在,王況想起用武元慶來當刀,一個是不得已,棒子就是奔建南去的,武元慶是最合適的刀手。另一個原因則是經過這麼些年的壓制,武媚孃的作用已經很小,至少,她已經影響不到李治小子了。真實的歷史上,武媚娘之所以能夠得手,主要就是因爲李治成天的呆在宮裡,人情世故上都不成熟,輕易的就能被媚惑了。但現在的李治已經完全變了個人,論見識或許暫時還比不上李恪,可比太子李承乾又要強過甚多,等他到了李恪的年紀後,超越李恪那是肯定的。在這樣的情形下,武元慶再上一兩個臺階已經無關大局的發展了。
什麼王家的營生由他武家來接受,開什麼玩笑呢,那可不光光是王家的營生,這裡面水有多深你新羅人豈能知道?這裡面不光有王家的營生,朝裡所有的相公級別的,有足夠分量的都有份在裡面,甚至皇帝也有很大的比例的利益在裡面,這個營生是你想接就能接的?況且,武家也有那麼點份子在裡面,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自己知道,其他人不敢說,但武元慶這點自知之明還是有的,別看營生龐大,但真要讓他接手,怕是不用十年,就要破敗了,那些個大佬們會同意?皇帝會同意?到時候別吃不着羊反惹出一身騷,那才真真是武家的末日到了呢。
既然自己當不了這個掌勺的,那就老老實實的跟在後頭喝口湯就是了,況且這口湯也不是誰都能喝得起來的,一口湯就絕對可以將這整個天下大部分的所謂富豪之家給噎死!
不得不說,正是因爲王況那多了一千多年的見識和後世那如海一般的資料幫了他的忙。王況深深知道,中原王朝和其他王朝所不同的地方就在於,這是一個以方塊字爲紐帶緊緊維繫着的統一的文明,後世許多老外研究了中國的方塊字後,也不得不承認,華夏文明之所以能延續數千年不斷,正是因爲方塊字的功勞,方塊字是一種有着極高凝聚力的帶有魔力的文字。相反的,其他三個文明古國,因爲他們採用的是字母體系或者是類似的體系,不同的地方就有了自己不同的語言文字,長久的演化之後,就形成了自己獨立的社會觀人文觀和世界觀,所以造成了分崩離析的結果而最終灰飛煙滅,而華夏這塊神奇的土地上,不管經歷過多少年的分*裂,最終還能在統一文字的向心力之下走到一起。
同樣的,正是因爲華夏文明的這個特性,當一個王朝在鼎盛時期的時候,作爲臣子,基本上不會有反叛之心,除非他們受到了非常不公正的待遇,朝廷逼得他們家破人亡了(當然不是絕對的,也有特例,只是很少,奪位之爭不能算在此例,只能算做是皇家的家長之爭)。不像其他地方的王朝,臣子有了實力,哪怕君王再賢明天下再安定,也會想方設法的取而代之。這就是東方文明的凝聚力和延續多年的儒家思想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哪怕是朝廷糜爛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反叛的臣子們大多也都只是會打出類似“除奸臣”、“清君側”的旗號,以期獲得最多的支持者,而沒多少人敢說他想當皇帝的,說他想當皇帝這話的,最終都沒落到個好下場。可現在的大唐之強盛已經到了一個前朝任何一個皇帝都做不到的地步,子民們的生活品質也是前所未有的好過,朝廷的威望也達到了以前的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敢想象的地步。在這樣的境況下,誰敢反?沒有百姓的支持,誰反得起來?
所以王況料定就是把武元慶丟到建南,讓他獨領一軍,在這個海外飛地上,他也絕對不會生起一絲反叛朝廷的心來。這就是棒子的悲哀了,他們學了華夏的文化,學了華夏的字,不過依舊是東施效顰,並沒有學到根子上的東西,他們不知道華夏人和棒子的本質區別,就想着要策反這個策反那個,白日做夢都沒這麼YY的。
所以,在王況看來,要想保持一個大中華的凝聚力,除了方塊字之外的其他文字要不得,你可以保留你的方言,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習俗和文化傳承,但是在文字上,必須統一起來,後世的倭人,在佔據夷洲幾十年的時間裡,正是不遺餘力的推行倭文,不允許方塊字的存在,這就造成了雖然夷洲最後還是收回了,但那裡的人對倭人卻是多有親近之意,老老少少,多少都能說幾句倭語,甚至不少人還以此爲傲。這也正是王況千方百計的要將東瀛人給遷離開了原地的原因,他就是要讓倭人遠離故土,在融入華夏人時,爲了生計,主動的去接受華夏的文明,這樣要比強迫他們去學的效果要好得多。
新羅人並不知道這一點,並不知道儒家思想在華夏人的心中已經深深的紮下了根,哪怕再是分崩離析到了最嚴重的地步,哪怕曾經是幾十個小國林立,最終華夏還是會在其骨子裡的文化印記的號召下走到一起來,而君權神授,皇權天命的思想,不是他們這些剛脫離野蠻的人所能理解的。(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