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4 書信

劉老太太恨鐵不成鋼的看着何子聰:“誰讓你當時不對她好些?當時我就跟你說把親事定下來,你非說不急,那時候阿蘅和你二舅舅都不反對,現在我能怎麼辦?哄人的事你不會做,你自己想辦法吧。”

若是劉老太太真的撂挑子了,何子聰就沒指望了。

在房裡偷聽的李夢瑤走了出來:“阿婆。”

劉老太太聞聲看過去,目光淡淡的。

自打李蘅遠斷了西府的錢財,老太太對李夢瑤就不如以前好了,雖然何子聰和這孫女的事有點捕風捉影,但是空穴必然來風不是嗎?死穴纔沒有風。

老太太沉下臉:“方纔的話你都聽見了?你阿姐是因爲你們,纔會生這麼大的氣。”

李夢瑤真是見了鬼,明明是何子聰跟湯圓的事惹李蘅遠不滿,什麼事都能賴上她。

心底的怒浪不顯,她走到劉老太太身邊給老太太捶着肩膀,並道:“阿婆,不如這樣,您主持,給阿姐和表哥把親事訂下來,看孫女會不會不高興?孫女一直都把表哥當親哥哥,最希望表哥跟阿姐有個結果。”

若是李夢瑤跟何子聰有什麼關係,何子聰跟李蘅遠定親,李夢瑤必然吃醋,劉老太太也是女人,也年輕過。

她看向李夢瑤。

穿着粉色半壁,月牙白長裙的孫女如清荷般純美,一雙會說話的杏眼,嫣然一笑,我見猶憐。

確實很坦然的樣子,這樣柔弱的小娘子,若是真喜歡何子聰,肯定傷心死了。

劉老太太臉色好看了一些,可是想到李蘅遠,聲音又沉下去:“你阿姐不同意的事情,誰能給她定下來,定下來讓她作,讓二老回來罵人啊?”

何子聰攥緊了拳頭,那難道他就和李蘅遠這麼告吹了?

李夢瑤柔柔的目光掃了何子聰一眼,心道這個沒用的東西,回過神看着劉老太太道:“阿婆,您也說阿耶只是會罵人啊,可是不定下來,阿姐以後會嫁給別人,會離開李家,按照阿耶的個性,既然阿姐都出嫁了,您想阿耶還會跟家人親近嗎?那是不是以後家裡的事阿耶什麼都不會管了?還有表哥,阿姐嫁到外面去,您還給表哥娶個什麼樣的媳婦?這麼多年都沒物色過,哪有那麼合適的,表哥雖然命苦,可也是名門之後,您準備給他找什麼樣的?找門檻低的?讓人笑話,高的……”

笑了笑:“所以阿婆,不管怎麼樣,只有阿姐跟表哥在一起了,家裡才能像現在這樣,什麼都不變,大家都會好好孝順您,哪怕大哥娶了媳婦,只要不能當西池院的家,總歸您纔是老祖宗。”

又道:“阿姐雖然淨跟您說狠話,可是關鍵時候,她什麼時候扔下過您?她生氣的時候都說,阿耶孝敬您是天經地義,生氣不過是因爲您把錢財都給別人了,自己沒花到,您現在還不明白阿姐的脾氣秉性?怎能讓她嫁給別人。”

本還有一點膽怯的劉老太太如夢初醒,原來讓孫女和外孫子結親並不是親上加親那麼簡單啊,竟然對她有這麼大的影響。

她忙不迭點頭:“那看來這件事要從長計議了,我要如何給阿蘅訂下這門親事,阿蘅還不會鬧事。”

何子聰聽了兩樣放光,興奮之溢於言表:“阿婆,只要您說話,阿蘅還能忤逆了您?”

忤逆是死罪,國法和家法都容不下。

不過李夢瑤不會那麼天真的認爲劉老太太會告李蘅遠,范陽城本來就是李家天下,她的阿耶就是國法,也沒人能告得動李蘅遠。

掃了一眼何子聰,這個人說話總是沒腦子。

她道:“其實這件事也不必說的那麼激烈,有一個法子,阿姐只能認了,阿耶還會很高興,不會找大家麻煩。”

何子聰敬佩的看着李夢瑤,這個表妹,總是能有很多主意。

劉老太太急切的問道:“瑤瑤有什麼主意?”

李夢瑤四顧看看,連紅妝都不在,嘴角涌上一抹志在必得的笑,細看之下這笑有些詭異,不過轉瞬即逝,劉老太太和何子聰都沒看見。

她低聲道:“很簡單,我們只要模仿阿姐的筆記給阿耶寫封信,就說她自願要跟表哥定親,這些年阿姐一直圍着表哥轉,只是個把月才變的,之前阿姐定然也不會給阿耶寫信特意說他和表哥鬧彆扭,戰事起,阿姐都沒有給阿耶寫信,怕打擾了阿耶,所以阿耶到現在也不會知道家裡的狀況,接到信他不會覺得突然,反而會覺得理所應當,畢竟阿姐已經十四歲了,只要阿耶同意這件事,寫了回信,阿婆就把親事定下來,到時候就算阿姐不高興,可是是阿耶的決定,阿姐最是孝順的人,她忤逆任何人都會忤逆阿耶,這事就成了。”

假傳旨意。

劉老太太嘴角露出笑容,有些日子了,她都沒笑的這麼輕鬆過:“確實簡單。”

何子聰拍着手:“模仿阿蘅字跡這件事我來找人,我有認得的公子,叫程雲吉,最是喜歡模仿別人字跡,能幫忙。”

李夢瑤見他起身,想要擡手拉他,想到劉老太太在一旁,縮回手道:“別讓人落下把柄,雖然簡單,可是隻要跟阿姐有關的,都不會是小事。”

何子聰點頭:“放心,我那裡就有阿蘅習字的帖子,不用再去找,免了危險,我讓程雲吉寫的時候不透漏姓名,他也不會知道是跟阿蘅有關,放心。”

聽何子聰這時候還算有點頭腦,李夢瑤和劉老太太一起點着頭。

後看着何子聰離去,李夢瑤臉上露出最真實的微笑,書信一到,她親親的阿姐就要嫁給表哥了,再也沒辦法跟蕭掩眉來眼去,別的好人也嫁不到,想想都讓人血液沸騰。

………………

李蘅遠在書房看着書信,不知道上面寫了什麼,她嘴角勾着,一直忍不住笑。

桃子很好奇的走過去:“娘子這是哪裡來的信?是門房給的?”

跟李蘅遠通信的人只有李玉山,以往都是桃子去拿的。

李蘅遠抿着嘴把書信折起來放好,搖搖頭:“說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