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灃城

敬茶奉親,在當下的條件下,當然只是圖的這層意思,走了個形式,杜子悟當即就表示,回了北開城再爲宜兒辦個盛大的認親盛會。

那些僕隨第一次跪拜了自家小姐,宜兒當然得有所表示,見面禮的自是少不了,好在李氏早有準備,早塞給了宜兒一把碎銀子,由着她打賞。

平日裡的打賞最多不過多給幾個大錢了事,如今宜兒賞出去的竟全是碎銀,僕隨們自是歡天喜地,心下也明白這是主子高興,更能看出杜子悟夫婦對這位失散十年的小姐的看重和寵愛!

宜兒之前都是接受別人賞賜的,這頭一回賞別人,心裡總有些忐忑,不過李氏就坐在她身邊,一直笑盈盈的看着她,這讓她心裡安定了許多,待打賞完了,好些人的名字她也記不住,不過像秦過三,領頭的護衛嚴析,杜子悟的隨身小廝靳山等等幾人她還都記了下來。

青湘侯府當然是在京師昀都,而杜子悟舉家北上,卻是杜子悟領了皇命,就任連州知府,此番正是往北開城上任去的。

當初北三州大旱,啓明帝命大皇子唐王殿下爲欽差大丞,往北三州賑災,唐王初到北開城,就以賑災不力的罪名殺了當時的連州知府王洪,而後連州知府的位置一直懸空,因唐王坐鎮北開,是以實際上他等於是同時兼任了連州知府,數日前,啓明帝才欽點了剛從靳山任滿回京述職的杜子悟爲新任連州知府,即日便往連州就職!

而那秦過三,宜兒最開始便想的不差,他本就不是專門的大夫,而是杜子悟極爲倚重的幕僚師爺,而嚴析和其他七名護衛都出自青湘侯府,其實說起來,杜子悟在青湘侯府,本是長子,又是嫡出,按理說青湘侯的爵位怎麼也該落在他的頭上,偏他沒要恩封,反而走的是科舉的路子入仕,宜兒不明白其中的緣由,只是隱約中,總感覺杜子悟夫婦和青湘侯府的關係並不好!

因爲杜子悟夫婦所乘的官船觸礁,李氏落水後,杜子悟心急,連夜帶人沿着河岸找來,所以丫鬟嬤嬤全都未帶,只帶了一從男性僕隨,當天晚上,自然沒有丫鬟伺候,不過李氏顯然並不在意,晚上甚至棄了杜子悟,和宜兒一個帳篷睡的,娘倆頭並着頭,李氏絮絮叨叨的說了很多話,多半說的都是杜飛鳶小的時候長得有多可愛,生得有多討人喜歡芸芸的!

第二天一早,一行人上路,因爲沒有馬匹,大家只能徒步,考慮到隊伍裡有李氏和宜兒兩人,隊伍走得很慢,這般走了近一個時辰,迎面就過來了一隊人馬,裡面竟然還有一輛馬車。

宜兒擡頭看過去的時候,就看見來的這隊人馬領頭的竟然是嚴析,宜兒這才反應過來爲何早上起來的時候沒看見嚴析,想來他是早就出發,去尋到了杜家的車隊,然後領着車隊回來接人了。

兩方人馬一匯合,又免不了一番引見跪拜,只是這一次宜兒見的多是丫鬟嬤嬤,至於男丁僕隨,到是

被杜子悟一語帶過。

李氏貼身伺候的有兩個丫頭,一個叫流鶯,一個叫知畫,她當即就將流鶯撥給了宜兒,因爲此番是杜子悟赴任,路上帶的人手本就不夠,除了這兩個貼身的丫頭,就只有四個得力的嬤嬤跟着,李氏就又差了一個姓王的嬤嬤負責照顧宜兒的起居!

流鶯今年已十六歲,模樣生得好,長得很美,得李氏吩咐後,她便要向宜兒行大禮,被宜兒攔了後,李氏也說要行大禮,到了北開安定好了之後,再好好的向新主子行禮討賞,她這才作了罷。只是流鶯面上雖然不顯,宜兒卻敏銳的發現她心裡有些不樂意,宜兒就在想,也許她伺候慣了李氏,並不想離開吧,要是這樣,到了北開,她身邊有了其他人,就找個機會還是把她放到李氏身邊去吧!

馬車只有一輛,李氏和宜兒坐了,就連杜子悟都是騎馬而行,這一下,隊伍的速度就快了不少,在一處官驛裡用了午飯,傍晚的時候,隊伍就進了灃城。

北三州歷來以地廣人稀著稱,而其中又以連州爲首,連州在三州當中,地域最廣,人口也是最多,光其下的屬縣就有二十一個,連州首府北開城更是北方重鎮,因南下江南的大運河起始於此,這裡更是整個北嶺的交通樞紐,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而此番天災,連州也是北三州受災最重的地方,唐王殿下一出京師就坐鎮於此,也正是緣由於此。

宜兒在地理方位上可謂一無所知,不過她也知道過灃城就是北開了,照這樣看來,今晚在灃城歇息一晚,明天應該就可趕到北開城了。

杜子悟本不想驚動地方官衙,只是入城的時候盤查甚嚴,不得已,只得出示了文書方帖,於是隊伍找了一家客棧剛剛安置好,灃城縣令張達開就領着家眷上門拜竭了。

宜兒跟着李氏當然不用理會張達開,不過張達開的家眷就是她們招待的對象了。

張夫人帶了個女兒過來,只有十三歲,叫張雙嵐,想來來之前人家也打聽了李氏和宜兒的情況,所以特意帶了個和宜兒年齡相仿的女兒過來。

張雙嵐人很文靜,一看就是個規規矩矩的乖乖女,雙方見了禮後,張雙嵐就送上了她的禮物,兩張蜀錦織成的方帕!

宜兒兩手空空,哪裡會有這種小女孩用的小東西來回禮?張雙嵐也知道她們來得突然,宜兒他們又在趕路,自然不會有什麼準備,所以送了東西,便輕聲道:“這方帕本就是個消遣的東西,也不值錢,只是上面的芍藥花是我閒暇裡繡的,杜小姐不嫌棄我就放心了!”

宜兒看了看手裡的方帕,笑着道:“這芍藥花是姐姐親自繡的啊?繡得真好!”

這種客氣的誇獎張雙嵐自然聽得多了,當下也只是笑了笑,也客氣的道:“杜小姐謬讚了!”

宜兒上前拉着張雙嵐的手,親熱的道:“姐姐這是和我生分了,我都喊姐姐了

,姐姐還一個勁的叫杜小姐!我叫宜…飛鳶,姐姐不如就叫我飛鳶吧?”

張雙嵐遲疑了一下,擡頭見她母親張夫人正向她不動聲色的微微頷首,當下便笑盈盈的點了點頭,叫了一聲“飛鳶”!

宜兒這才指着方帕上的芍藥花道:“姐姐這裡用的錯針吧,錯針的針腳如此嚴密,姐姐的繡技可真好,哦,這裡,這裡姐姐改了盤金,由錯針改盤金,真真的巧思,我就從來沒有想到過,姐姐真是有玲瓏心肝的妙人兒!”

張雙嵐一怔,就連坐在一旁的張夫人都是呆了一下!

張雙嵐半天才驚奇道:“你也會刺繡?”

宜兒道:“會一點,不過沒有姐姐繡得好!”

張雙嵐先聽宜兒誇她繡技,只當是客套,如今見她言之有物,當下哪裡還看不出宜兒是真心贊她,她心中歡喜,頓時就有點喜歡宜兒了,當下也回拉着宜兒的手,道:“來,跟我說說,你都會些什麼針法?”

宜兒面上微笑,就和張雙嵐討論起了針法繡樣,她的繡技本就出衆,又在明風繡樓當過繡娘,雖說沒有拜衛娘子爲師,可平時裡也沒少得衛娘子指點,所以無論是對繡技的理解認識還是真正的動手下針,又哪是張雙嵐這個養在深閨的女子能相提並論的?她本着不出彩,只順着張雙嵐的話說下去,卻是信手拈來,侃侃而談,偏偏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隱含深意,可謂真知灼見。

這要是一個真正精通繡技的繡娘在這裡,聽了宜兒這番話,必定心有感悟,大爲震撼,不過張雙嵐只是剛剛接觸刺繡,要說火候確實還談不上,反而到對宜兒沒有太多的震驚,她只是覺得宜兒說的好像都很有道理。

到是一旁的張夫人,她對繡技有一些造詣火候,是聽出了宜兒的不凡,不免有些吃驚,向李氏道:“想不到杜小姐小小年紀,又是堂堂知府千斤,竟會有如此精湛的刺繡功底!”

李氏笑了笑,道:“她自己喜歡,平時就喜歡繡一些小東西,要說什麼功底,張夫人到是過獎了。”

送走張夫人和張雙嵐後,宜兒就抱着李氏的胳膊,道:“母親,我今天表現得怎樣?”

李氏滿面含笑,道:“好,孃親都沒有想到,你第一次就能做得這麼好!”

宜兒道:“母親看我,自是哪裡都是好了,只是母親若一直就這麼誇着我,我看用不了多久,我這尾巴就要翹上天了!”

李氏哈哈大笑,道:“不過鳶兒,那張家小姐,你喜歡麼?”

“才見了一面,看上去還不錯,反正,也不討厭就是了!”

李氏點了點頭,道:“鳶兒,如果遇到了不喜歡的人,你也不用難爲自己去討好誰,你是孃親的乖女兒,你父親是知府大人,我們不需要去巴結奉承誰,你知道嗎?”

“嗯!”宜兒重重的點了點頭。

(本章完)

第429章:故人第20章:落水第200章:真假第36章:連州雲府第162章:封流年第58章:得子第368章:找人第178章:賞字第342章:攀山第186章:纏綿第428:殷勤第47章:惡事第324章:婚戒第50章:求救第85章:謝禮第32章:選人第313章:武擔子第391章:叫停第30章:東珠頭面第352章:第348章:真好第422章:重遊第112章:伍兒第9章:吳府第117章:品茶第237章:宛兒第300章:若愚第129章:審詢第378章:做局第186章:纏綿第189章:異性皇室第226章:四春庭第406章:樓峪關第357章:挫敗第412章:濟民大將軍第291章:命案第111章:不速之客第183章:論酒學針第330章:大年初一第143章:龍陽第39章:家譜第62章:爭執第93章:真相第241章:凹莊第385章:冷戰第122章:疑竇第148章:範側妃第233章:宛茗郡主府第289章:過繼第236章:稻香苑第121章:戾殺第309章:梓穗第147章:襄王府第373章:送嫁第37章:雲瑤第251章:審定第39章:家譜第429章:故人第383章:傷懷第356章:秀兒第92章:反轉第176章:獵雁第44章:汪家鋪子第90章:反擊開始第362章:人傷第368章:找人第117章:品茶第140章:對牛彈琴第427章:害喜第297章:柔伊公主第302章:出事第327章:鼎兒第371章:反轉第274章:有所求第90章:反擊開始第194章:真相?第379章:雷霆之怒第223章:東昇侯夫人第295章:白眼狼第116章:進寺第324章:婚戒第104章:行刑第177章:醜媳婦見公婆第7章:出獄第78章:五爺第404章:鉅變第207章:姐弟母女第94章:心結第179章:納采問名第354章:做主第377章:意外第430章:婆媳見第5章:涉險第300章:若愚第94章:心結第343章:留雁峽第160章:恩威並施第359章:檢視第276章:小包子來了第72章:三間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