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徐家善堂

錢塘縣並不大,尤其對每日在酒肆、茶坊裡廝混的閒人來說,這裡的格局未免太小,所以只要稍微有一點風吹草動,就免不了有人喋喋不休。

王家的嬸子如何豐腴,柳家的姑娘如何風姿綽綽,某妓家新近來了個雛兒,又或者某絲綢行的東家如何怕老婆,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足以讓人津津樂道。

可是這幾日,一個消息卻是傳遍了錢塘,說是徐昌要做善事。

做善事?這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大家聽到是徐昌,於是便忍不住逢人便問:“到底是哪個徐昌?莫非周渡的那個徐昌?”

若是知曉一些根底的人便忍不住罵:“周渡距離錢塘十萬八千里,怎會是他?自是咱們錢塘縣衙的那位徐昌徐班頭。”

“呀,徐班頭莫非生髮了,又或者生了什麼魔症,不會是失心瘋了吧。”

“這個……”被問及的人就不太好說了,敷衍道:“想必也是如此,徐班頭是什麼人?雁過拔毛的人物,怎麼會做善事?實話和你說,徐家不但老的是這樣,小的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我聽說那小的賣藥方還吃死了人,喂喂,這些話不可胡亂傳出去,道聽途說之言,聽聽就是了。”

種種流言蜚語肆虐起來卻也厲害得很,以至於連老家那邊都知道了,次日一大清早,便有族裡一個在縣裡做小買賣的堂侄上門,說是來拜會伯父,還說伯父若是身體不適,東鄉那邊有個大夫,最擅治癲病。

這句話若是用黑話來翻譯就是說:伯父你老人家要是腦子有病就趕緊去治,別給咱們老徐家丟人。

徐昌氣得鼻子都歪了,抽出鐵尺把這堂侄趕了出去,那堂侄也是知道徐昌火爆脾氣的,自是抱頭鼠竄。

“這些沒眼色的東西,我做善事怎麼了,我徐班頭就不能做善事?謙兒,你說是不是,有一句古話,叫什麼燕雀什麼的,燕雀什麼?”

徐謙繃着臉,不敢笑,做出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道:“爹,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徐昌很是讚許地看了徐謙一眼,點頭道:“對,就是這句話,這羣麻雀,安知老夫這鴻鵠的心思?他們說我瘋了,依我看,他們瘋了纔是。”

徐謙豎起大拇指,道:“爹果然是好樣的,我們不做麻雀,我們做鴻鵠。”

父子二人相互吹捧一番,徐昌這才順了氣,隨即冷笑道:“明日咱們就讓這些沒眼色的東西大開眼界,你也別閒着,讀你的書去,你的主意是不錯,可是這些事自然都有爹來辦,你的正業是讀書。”

不管怎麼說,徐昌和徐謙算是火了,緊接着又有消息傳出,說是在九月十五這一日,徐家父子的善堂就要開張了。

在萬衆矚目之下,九月十五的清早,徐昌父子二人便換上了一身新衣,徐謙還特意找來了一副紙扇,穿着一件儒衫,很有公子哥的派頭。

而徐家門口已經聚集了許多好事者,大家一見徐家的大門打開,隨後徐昌父子二人出來,頓時像打了雞血一樣。大家之所以如此激動,實在是過於好奇,像徐昌這種德行的人,怎麼可能做善事?裡頭肯定有貓膩,有古怪。

“出來了,出來了,嘖嘖……果然是生髮了,瞧瞧,連衣衫都與衆不同。看,還僱了兩個轎子呢,他們是賤籍,坐轎子不怕犯了規矩?”

衆人議論紛紛,目視着徐昌和徐謙鑽入轎子,隨即轎子升起,搖搖晃晃地向城外方向而去。

好事者便走走停停地追看,反正這些人閒着也是閒着,倒也氣定神閒,一面議論,一面想探個究竟。

錢塘是大縣,又地處江南要津之地,城牆內裡固然繁華,可是沿着城外依舊是無比熱鬧,方圓數裡也是街市,這裡叫清河坊,遠處過了橋,便是一棟棟堂皇的建築,大家一眼認出來,這是清河張家,錢塘縣第一豪門,新宅雖然沒有建在內城,並不是因爲買不起內城的地皮,而是內城畢竟侷促,而在這熱鬧的清河坊,這座耗資數千兩銀子,用時三年的巨大建築如今已成了錢塘縣的地標性建築之一。

轎子居然就在這張家門口停下,好事者們連忙駐足,一頭霧水。

怎麼做善事做到了張家?張家還需要你來接濟嗎?

須知這張家的門前就是街市,對面是一些荒廢下來的店面,其中最大的一棟建築便是一家客棧,只是自從客棧的對面建起了豪宅,卻是大大影響到了生意,如今店家已經關張,也無人來問津了。

可是今日,似乎卻修葺了一番,具體做些什麼,大家卻又一頭霧水。

徐家父子便是在這裡下轎,隨即進了客棧,緊接着,便有幾個店夥出來,大家七手八腳地在門臉上方掛起一幅匾額,匾額上書:“積善人家”四字,落款卻是黃仁德。

黃仁德是誰?許多人先是愕然,隨即便有耳目靈通的人一拍大腿,道:“這是咱們縣裡的師爺,黃仁德黃師爺是也,想不到,原來黃師爺居然親筆給他們提了字,看來姓徐的父子是真真切切的要做善事了。只是不知做的什麼善事,莫非是要施粥?不像,不像,這門口又沒升起爐竈,也不聞粥香,真不知到底是什麼名堂。”

黃師爺題字自然引起轟動,在後世人眼裡,一個師爺不過是當官的跟班,算什麼重要核心的人物?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完全不同,師爺是官員的參謀,也是官員的心腹,更是官員的貼身小棉襖,別看縣裡有縣丞、主簿、學官,其實和沒有編制的師爺比起來,未必說話更算數。從某種程度來說,師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一縣主官的心思,他的舉動往往和縣裡的一把手是一致的。

黃師爺既然題字,那麼代表的也是錢塘父母現任縣尊大人的意思,這姓徐的將黃師爺的題字冠冕堂皇的懸上門臉的顯要位置,裡頭的許多意味就足以讓人深思了。

正在這時候,夥計們擺出了爆竹,徐謙親自捏着一枝香前去燃放,爆竹聲響起之後,徐昌便走出來,朝着圍觀的人羣團團作揖,高聲道:“錢塘是魚米之鄉,更是文風鼎盛之地,便是我等草民賤役也深受聖賢薰陶,行善積德一直是徐某人夙願,今日,諸位能來捧場,徐某感激萬分。”

一番話說得還算得體,總算得到了一些稀稀落落的掌聲。

徐昌說罷,徐謙又上前一步,搖頭晃腦道:“鄙人徐謙,平日裡一直受父親大人言傳身教,心裡一直存着善念,期望能多做善事,上報國家,下扶孱弱。錢塘地處津要之地,多的是過往的客商,可是我經常聽說,有的客商、過客在我錢塘經常傳出噩耗,身死異鄉,只可憐他們爲一家老小奔波在外,便是死了,也暫時無處安葬,可憐可嘆……”

衆人紛紛點頭,倒也覺得有理,錢塘過往的外鄉人很多,經常會有人突然病倒,死在錢塘,而自己的家鄉又遠在千里之外,等到家裡來收殮屍首時,已是遲了,這種事經常都有,大家都有耳聞。

徐謙嘆了口氣,隨即道:“因此我父子二人盤下了這間宅宇,便是要修設成義莊,專門爲那些客死異鄉的客商、遊人停放棺木,今日便是我徐氏義莊開放之日,諸位……喂……喂……大家都湊近一些,都別躲呀。”

徐謙本來說得很動人,誰知道許多人一聽到義莊二字,頓時便連連後退,一副深怕沾到了什麼晦氣的樣子。

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639章 抗稅第43章 一入仕途深似海第68章 從此徐謙是路人第133章 人證物證第146章 你要造反嗎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442章 大功一件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635章 暗潮第491章 賊王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457章 楊廷和敢應戰嗎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539章 求仙天子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399章 男子漢當揚眉吐氣第292章 老子不服第702章 權傾天下第404章 這就是水平第587章 崇文殿對決第501章 七戰七捷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244章 三司會審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411章 強龍過江第643章 反攻倒算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501章 七戰七捷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638章 天子殺人第119章 皇帝的試練第663章 裝神弄鬼第612章 要動手了第428章 水落石出第180章 三個人第77章 師者如父第132章 殺人滅口第405章 帝心第753章 勸進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508章 收復杭州第479章 千秋偉業第327章 恩旨第56章 拜師第461章 軒然大波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128章 放馬過來第662章 坑爹第624章 帝相爭執第333章 坑死你第93章 打臉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731章 不成了第649章 清算的時候到了第647章 謎團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42章 遇貴人第703章 就是招惹你第532章 瘋狂第122章 什麼都可以讓,這個讓不得第263章 項莊舞劍意在何人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420章 萬衆矚目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753章 勸進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213章 玩出花樣第192章 帝心難測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661章 最最關鍵的問題第54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732章 爭取第373章 好色第584章 就怕太監有智商第691章 魚死網破第677章 楊一清垮臺第501章 七戰七捷第67章 少年得志第72章 狗一樣的東西第389章 交鋒第645章 權臣第596章 學爭擴大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141章 聖旨下第733章 兩宮支持第474章 開戰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94章 不識擡舉第74章 亡羊補牢 未爲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