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主政一方

次日清早,徐謙便坐着轎子前往餘姚了,現在各路官軍陸續進城,也有不少官員紛紛回到杭州,更有不少人紛紛給徐謙遞上名刺,要來拜訪。

只是這些要拜訪的人,統統都給擋了駕,倒不是因爲徐謙不願和他們交涉,只是到了杭州,不先去拜謁恩師,反而先去見來客,畢竟不好。

對於徐謙的舉動,大家倒也沒什麼說的,紛紛頜首點頭,覺得徐學士果然知書達理。

這便是所謂的現實,假若是以前的徐謙在未出名前這樣幹,保準有人要罵他給臉不要臉,可現如今,這樣的舉動非但沒有惹來爭議,反而都說徐謙尊師重道,同樣的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待遇也有千差萬別。

餘姚距離杭州說遠不遠,說近不近,足足用了一上午,才抵達了餘姚縣,而此時,早就收到消息的謝家人早就守候多時了,還未入縣城,本地知縣便與謝家幾個子弟在這裡等候,徐謙下轎,和他們寒暄幾句,便步行隨縣令人等一道到了謝家,謝家中門打開,自然是隆重歡迎這位徐學士,謝遷這一輩子並沒有收徒,門生故吏是有,可是關門的弟子也只此徐謙一個,偏偏徐謙也爭氣,一路過關斬將,考了個狀元,此後又平步青雲,年輕輕就已貴爲學士,其實這倒也罷了,謝家畢竟不是尋常人家,什麼樣的官沒有見過,前途是一回事,最重要的還是這名聲。

偏偏徐謙現如今已經名滿江南,尤其是近些時日。帶兵南下平倭,數萬大軍俱都踟躕不前,而徐謙帶着千餘皇家校尉,七戰七捷。直搗黃龍,又回身光復杭州,活人無數,動盪的江南到他到來。立即還了個清平世界,如此功績,已有各地士紳倡議在本地建設生祠,江南的士紳百姓,如今一面倒的將徐謙視爲聖賢,再加上王學本就對視徐謙爲先進的緣故,此時的江南,再無一人可和徐謙相比了。

便是謝遷他老人家,名望也比徐謙要差上一籌。

得了如此一個門生子弟。謝家本來還頗有些微詞。如今卻都將他視爲貴賓。態度自然不一樣。

徐謙過了中門,謝遷的次子謝歡便含笑迎面而來,道:“可是學弟嗎?”

徐謙作揖回禮:“正是。”

謝歡不比謝正。只中了個舉人,也懶得出去爲官。索性在家中打理,便笑吟吟的道:“家嚴已在堂中久候,專侯你去。”

徐謙踏步向前,一面和謝歡寒暄,謝歡突然道:“學弟,聽說如意坊打算在上海縣和華亭縣設織造局?”

徐謙道:“是,如意坊那邊在那裡選了址,也已經騰出了一大片的地方,土地是買了,卻還等天津製造局那邊製出紡機出來,到時再招募工匠人等,明年想必就能動工。”

謝歡呵呵一笑,故作漫不經心的道:“我也早聽了此事,你是曉得的,我無意功名,在家中打理家業,聽說現在流行紡織,不過卻沒有什麼門路,家裡有倒是攢了些餘錢,反正閒着也是閒着……”

他的意思,再明確不過,其實到了現在,尤其是江南地區,許多士紳已經不再以從商爲恥了,當然,雖然不會過於鄙視,可是他們就算做生意,也不會親自出面的,無非就是請個家奴或者代理人出來幫忙打理。

徐謙明白他的意思,既然求上門來,自然不能拒絕,道:“其實這沒什麼,都說富不過三代,便是這個道理,把銀子藏起來,不如讓銀子活起來,你既有意織造局,到時我給你疏通一下關節,到時低價拿一塊地你,至於如何經營,到時也會替你安排一二。”

謝歡不由慚愧道:“這如何使得……”

徐謙微微一笑:“無妨,你我自家兄弟,見外的話就不必說了。”

二人走到大堂外,徐謙進去,便看到鬚髮皆白的謝遷已坐在堂中,他看上去更加年邁,可是精神矍鑠。

徐謙拜倒,百感交集的道:“學生徐謙,拜見恩師。”

三年不見,謝遷蒼老了許多,在京師的時候,徐謙每日惦記着這恩師在什麼恰當的時機進京,好讓自己有根大腿抱着,可是現如今,這種所謂的小算盤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謝遷呵呵一笑,道:“老夫的好門生來了,來的好啊,來的是時候。”

他這一語雙關之詞,自是讚許徐謙帶兵南下來的時機正確,也讚歎他這得意弟子在江南的作爲。

徐謙忙道:“本想早來探望,只是……”

“你起來吧,不必解釋,你的事,老夫都知道,這是理所應當。”謝遷命徐謙坐下,隨即便有人斟茶上來,謝遷滿面紅光的捋須道:“你現在也算是錦衣還鄉,老夫近日與附近鄉紳閒談,所談的只有兩件事,其一嘛,自然就是你了,說是江南百姓,盡皆受你恩賜,此次凱旋,又添新功,前程不可限量,假以時日,其成就必在老夫之上。”

徐謙連忙苦笑:“學生哪裡敢如此巴望。”

謝遷露出不悅之色,道:“老夫的門生弟子,自然是要比老夫的成就高,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徒弟若是不能高過師父,豈非是師父藏拙,又或者是爲師者有眼不識珠玉嗎?你不要客氣,到了老夫這裡,沒有客氣可講。”

吐氣揚眉,從謝遷這番話中,便可看出謝遷今日的興致很高。

徐謙不由跟着笑起來,道:“是,是,學生一定努力。恩師,你只說了其一,卻沒有沒有說其二。”

謝遷道:“這其二嘛,便都在說什麼織造局,是在松江府那邊是嗎?哎,士紳不談教化,卻個個開口紡織,閉口紡織,倒不知是福是禍。”

他在感嘆之餘,徐謙不免心裡暗笑,若是恩師曉得方纔謝歡在外頭和自己也在談及紡織的事,怕要吐血了。

其實世上的事就是如此,說穿了就是風潮,當天津製造局的成功出現,一些開明之人立即感覺到了這撲面而來的商機,漸漸的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再者紡織對於江南來說,並不算什麼見不得人的事,這裡的士紳也相較開明,既然有銀子賺,爲何不賺?

徐謙想了想,道:“恩師何必憂慮,耕種是給人飯吃,紡織是給人衣傳,都是爲了衣食住行,也分不出貴賤,士紳們想種糧的自然種糧,想紡織的你就算攔也攔不住,不如放寬心,或許這是好事也是未必。”

謝遷苦笑:“倒是讓你來勸我了?怎麼樣,京師那邊,現在如何?老夫聽說,那邊現在鬧得兇的很,這一兩年,走了這麼多閣臣,實在是讓人想不到,更迭過快不是什麼好事,而你呢,現在雖然已有了一些底氣,卻還是遠遠不夠,此次你立下大功,以老夫之見,怕也是一個機會。”

徐謙忙道:“恩師有何指教?”

謝遷搖頭:“指教就不必談了,只是和你討論,你在京師做的事爲師知道,但凡俊傑無非都採取的都是兩種自保之道,一個是藏拙,一個是露芒。藏拙者先掩蓋他的光芒,漸漸等待時機,時機一到,則一鳴驚人。露芒者無所畏懼,處處爭先,固然爲人所不容,可是光芒四射,聲動天下,亦無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輕易打壓。前者是識時務的人的選擇。後者嘛,風險太大,可是你既選了這條路,就只能走到底。”

謝遷嘉許的看了徐謙一眼:“此次你又立新功,更爲人所不容,愛你的人愛煞了你,恨你的人也將你恨到了骨子裡,這是走了極端。老夫若是所料不差,有的人,未必希望你回京去,因爲回到京中,你必定要一鳴驚人了。眼下是楊廷和當政,他一定會想辦法將你留在浙江,正好現在浙江巡撫出了空缺,而你雖是侍讀學士,按理剛剛到任,至少也需磨礪兩年再另委布政使或侍郎之職,只是現在功勞太大,怕是這浙江巡撫之職,卻要落在你的手上了,陛下呢,希望你能平步青雲,以新任侍讀學士而升任巡撫,畢竟是極好的機遇,因此宮中必定準許。而內閣那邊,一個巡撫換來你外任,從而可以藉機有佈局的時間,卻也不是壞事。只怕過不了多久,這敕命就要來,你要做好準備。”

聽到這裡,徐謙不由挑眉,就任浙江巡撫,固然這是封疆大吏,可是眼下朝廷亂紛紛的,自己卻遠在千里之外,似乎有些不妥。可是這對自己不算壞事,畢竟巡撫之職,相當於一省的土皇帝,自己在浙江的民望又高,又得到了官民士紳的支持,更有足夠的錢財,如此利好的情況之下,要施政,要政績,都是輕而易舉,而能夠主政一方,且做出實績,將來入閣的機會,就又多了幾分希望,這對自己來說,有好有壞,卻不由讓人有點搖擺不定了。

第352章 騰飛第358章 漢賊不兩立第481章 亞聖第583章 人心第240章 妖孽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185章 宮心難測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756章 誰是有德之人第335章 小子,想升官嗎?第614章 謀反第48章 才子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110章 人擋殺人而已第37章 背水一戰第652章 項莊舞劍第329章 皇家第322章 誰的底氣足?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196章 聖旨是可以倒賣的第494章 英雄第539章 求仙天子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56章 拜師第573章 升官發財要看自己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685章 誰是反賊第567章 回京第549章 宰人第672章 列土封疆第671章 天賜公第62章 我需要作弊嗎第688章 僞詔第5章 欠債還錢第602章 殺氣第524章 有組織有預謀的搶劫第184章 陰刀子,下絆子第173章 第一名解元第650章 風捲殘雲第217章 太后不好惹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249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235章 反擊第356章 送你一程第89章 曙光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605章 至德至賢第471章 開拓進取第745章 殺人第618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649章 咬牙拼了第229章 什麼叫做背景深厚第114章 大功第724章 捷報頻傳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34章 和藹長輩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438章 侍讀學士第600章 你死我活第317章 天子多心第331章 風暴第497章 厚道人第629章 美好的前途第731章 不成了第260章 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350章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第18章 徐家善堂第460章 侍讀學士第567章 回京第478章 徐學士成香餑餑第534章 民賊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694章 人艱不拆第594章 徐謙的功勞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235章 反擊第20章 擊鼓鳴冤第653章 破門而入第89章 曙光第431章 殺雞儆猴第469章 侍讀學士徐謙第375章 拼命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721章 橄欖枝第400章 慶生第310章 給你算筆賬第3章 贗品第667章 鬥爭不是請客吃飯第455章 粉身碎骨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659章 破天荒第409章 世事難料第492章 皇帝怒了第78章 對決第40章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第432章 驚天捷報第551章 強買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