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藏冬

時間如白駒過隙。

轉眼間,便是元旦將近。

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都過去了。

到了這個時間點,村子裡人少很多,不少年輕人都回去了,但也有一些村民都回來了。

看到村子裡產生的變化,以及新涌現出的“商機”,很多人都紛紛上門拜訪。

親切是歸親切。

但這些人情往來,逐漸讓秦洛感覺繁瑣。

然而大伯甘之如飴。

他現在是村裡最大的“頭子”。

既然是村長,名義上掌握着最高權限。

於是索性帶着爺爺去了海城。

五大名窯,都誕生於這個年代。

索性帶着爺爺和茶姐,買了機票,直飛瓊島去了。

也不知道是誰泄露的。

只有一扇扇類似於“虛擬”的光門。

汝窯質感如玉,天青色獨絕,堪稱青瓷之最。

南方,依舊是以越窯青瓷爲首,北方以刑窯白瓷爲首。

……

……

窗外,海風輕輕吹拂,浪濤陣陣。

之前的全部虧空,算是徹底補回來了。

現藏於金陵博物館的“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估價十億以上。

其中……

然後……

第一,大,器型大,主要得益於技術進步,以及統治者的審美。

秦洛也是受益匪淺。

……

在海城的房子已經買下。

沒有人影。

制瓷,已經算是一種“工業分工”,非一個大師之力,所能完成。

唐三彩其實屬於“陶器”,燒製溫度要比瓷器略低,不過是彩陶,上釉色之後,可與瓷器媲美。

這是……

書,不是白看的。

藍釉也分天藍、酒藍、霽藍……

不過。

過了正月十五。

這五代以來,是瓷器發展的頂峰,且傳承從未斷絕,歷朝歷代都有代表性的瓷器,可以說,匯聚了上千年的文化脈絡。

他感覺火候差不多了。

滴水穿石。

五彩,琺琅彩,粉彩,鬥彩,素三彩……

官窯,則主要勝在身份尊貴,選拔嚴格,百中選一,千中選十,只爲宮廷專用。

一是用不起。

元代,瓷器有兩個突出特徵。

明,前期延續元青花的風格,等到中期,王朝盛世,又開始追求“鬥彩”,色澤逐漸趨向豔麗。

成化年間的鬥彩雞缸杯,成爲典型範例,曾是皇帝的御用酒杯。

早年間這些東西剛出土時,因色澤豔麗,頗受一些土豪追捧,時時把玩,甚至牀頭案前,引以炫耀,成爲笑話。

推開門,就是另外一個世界。

然後恍然。

……

到漢朝,就已經涌現出諸多窯口,越窯,毆窯,南山窯,洪州窯,其中以越窯的青瓷最爲出名。

尤其是“老朱家”的江山,更是推崇紅色爲尊。

繩鋸木斷。

【006號任務:唐宋元明清,官汝鈞哥定】

清,再次將瓷器的色彩,發揚到極致。

鈞窯,主要勝在“窯變可控”四個字,表面既有“蚯蚓走泥紋”,釉色又“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當時就已經極其名貴,稱之爲“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而在諸多繽紛色彩中,又以胭脂硃砂色最爲一流。

秦洛實在藏不住了,不勝其擾。

出土的冥器,當真是……呃。

秦洛獨自一個人在房間中,意識再次浸入系統空間。

有錢的時候,選擇可以選擇的清淨。

哥窯,則勝在獨特,冰裂紋,金絲鐵線,釉層氣泡如攢珠聚球,器型紫口鐵足,只是失傳已久,哥窯舊址具體在哪裡,現在仍然是瓷器史上的懸案。

是夜。

紅釉都分鐵紅、銅紅、金紅、郎窯紅、豇豆紅……

從來沒有什麼捷徑。

自己現在精氣神都很是飽滿,心情平靜,可以開始學習瓷器了。

宋朝,雖然武備鬆弛,但經濟發展,是當真不差,極其有錢。

一種清淡而出塵的氣質,隱隱初現端倪。

繼續在海邊,溫暖的陽光下,日復一日的,打拳,烹飪,看書,寫作,積蓄靈感。

一部瓷器史,匯聚上千年,政治,經濟,文化,幾乎都蘊藏其中。

第二,青花。

他看着系統空間裡的,自己的老師團,卻莫名有些詫異。

沒錢的時候,選擇安貧樂道的清淨。

因爲大,不好保存,目前傳世極少,價格極其昂貴。

當真是,富在深山有遠親。

彷彿……

而此時……

流傳至今的,僅有十隻,私人收藏的四隻,拍賣價格也是以億爲單位的。

定窯,則是白瓷最爲出名,色白質堅,莊重典雅,修飾精緻。

……

差不多兩個月下來……

二來,唐三彩胎質鬆脆,防水性能差。

呈現出“南青北白”的格局。

貞觀年後,唐三彩被作爲“陪葬器”,列入官方的明文規定,因此多出土於墓葬。

大伯喜歡這些事兒,喜歡跟各種鄉親們打交道。

……

對於整個瓷器發展的歷史,更是有着不亞於科班出身的瞭解。

而因爲練習五禽戲的緣故,連身材都好了不少,皮膚和肌肉,愈發緊緻,腹肌都隱隱成型。

那時百姓日常家中,也是極少用的。

月如銀盤,星似玉子。

不過,《中國瓷器史》這本書,秦洛已經翻了不下十遍,做足了知識儲備。

這是歷朝歷代,無數前人工匠的智慧。

總算是不虛了。

等到了宋,瓷器發展,可以說是高歌猛進,盛極一時。

十幾年前,“鬼谷子下山元青花大罐”,在國際拍賣市場,拍出2.3億的天價,瓷器世界記錄。

在牀笫之事上,漸漸發揮格外神勇。

等到過大年的時候,這個地方,又藏不住了。

瓷器起源很早,僅次於陶器和青銅器。

此外,還有最爲著名的“唐三彩”,以及秘色瓷,逐漸登上歷史舞臺。

做藝便是如此。

單色瓷器,顏色也分的愈發細緻……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浩瀚的工程。

也是大地主,村裡的產業,能掙錢的地方,幾乎都要靠自家。

秦洛卻不太適應。

……

他也做好了下一番苦功,徹底啃下這塊硬骨頭的準備。

主要勝在美觀。

按照朝代和窯口區分。

反正是各種各樣的人,職業技術學校那邊的,電視臺的,團委的,宣傳口的,以及蔣詩詩那邊,各種進貨渠道的,還有不少遠道而來慕名拜訪的……

……

等到唐朝開始,瓷器工藝算是發展到成熟。

一個環境清幽,市區內的小別墅,周圍配套齊全,還有個公園,卻距離馬路有段距離,也不至於被幹擾。

能夠“穿越”到那個時代。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已經不輸於現代的工業制瓷。

除此以外,還有粉紫、正綠、淡黃……等等,五顏六色。

於是又得清淨。

秦洛愣住。

上面分別有字。

讓自己去那些曾經的名窯,親身體驗歷史長河中的繁華?

秦洛頓時意動。

……

……

第35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107章 斯人如彩虹第17章 趕集第122章 頂級奢侈品牌第168章 熟練度和思考量第127章 使我開心顏(4/32)求求訂閱啊……第122章 頂級奢侈品牌第5章 你拿這個考驗我?第118章 雕“道”第36章 組團去洛哥家偷樹葉第22章 二號基地第57章 秦洛……香第19章 參展第32章 魚塘第171章 驚人的發現第14章 無家可歸的小姐姐第149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43章 宮廷秘製清淨香第181章 方劑第166章 金蛇劍第2章 “十年”學建築第13章 女人和狗第199章 給你一百萬,花不完不許回來(求訂第145章 表白神器:龍鳳子岡牌第124章 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3/32)第87章 五色供春壺(第三更,求訂閱!)第180章 金鱗草第175章 鑄劍乃成第71章 舍與得第159章 羊脂玉手鐲第60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豐收第70章 八卦龍頭一捆竹(求追讀)第139章 一點五億的緣分第7章 藝術的魅力第155章 臨時評委組第194章 鬼谷子收徒的五關第81章 頂級共情,見字如畫(求訂閱)第7章 藝術的魅力第194章 鬼谷子收徒的五關第199章 給你一百萬,花不完不許回來(求訂第196章 七種武器第35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第87章 五色供春壺(第三更,求訂閱!)第64章 供春十六品第12章 以“邪”養正第156章 你太細了,真的……第185章 故宮第185章 故宮第88章 唐宋元明清,官汝鈞哥定(第四更,求第106章 差在想法第28章 香道第179章 虛第15章 秦洛的野望和無奈第82章 清貴的逼格(第三更)第140章 貴妃笑第69章 有教無類第29章 豆蔻香身丸第100章 藏冬第111章 秦洛的四件秘密寶貝第33章 淡靜如水第107章 斯人如彩虹第47章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25章 隱秘的交易第177章 採藥人第169章 寶劍之殤第14章 無家可歸的小姐姐第81章 頂級共情,見字如畫(求訂閱)第16章 吹糖人第38章 秦總的第一個員工第124章 在手疑無物,定睛知有形(3/32)第138章 心有“靈犀”第133章 錦灰堆(求訂閱!)第80章 秦洛講傳統美學(求首訂)第17章 趕集第91章 十二把交椅第44章 福禍相依第180章 金鱗草第62章 羣衆創造歷史第29章 豆蔻香身丸第96章 四十年的等待第127章 使我開心顏(4/32)求求訂閱啊……第133章 錦灰堆(求訂閱!)第110章 打眼第170章 越王勾踐劍之迷第1章 回鄉第183章 微服私訪第176章 隨身六十三個老爺爺第134章 飛天第52章 一百零八將和金陵十二釵第104章 七合盞第162章 跑路的大俠第69章 有教無類第98章 復活第60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豐收第21章 落魄藝術家第188章 秦老師真敢說第190章 小刀拉屁股,開眼兒了!第98章 復活第76章 人間逍遙客第130章 “雞賊”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