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吹糖人
“洛哥還會吹糖人?”
“哎吆,這可是老技法……”
“洛哥,口活兒不錯啊……”
“茶姐有福了。”
“你們一天天就知道開破車,開破車,除了開車還會幹點嘛?倒是……上圖啊魂淡!”
……
直播間裡喧囂鬧騰。
秦洛看了一眼,也沒在意,架鍋燒火。
隨口講解。
把鋸末點燃後,上面還得蓋個瓦片,控制溫度,讓它緩緩釋放熱度。
“不誇張的說,這手藝,目前全國也沒幾個人會了。”
不過茶姐顯然已經等不及了,見到“孫悟空”已然成型,就要伸手去拿:“哇,好漂亮,好神奇!”
也需要手活兒!
放在鍋裡,加上水,重新調配比例,熬煮……
還得長時間溫着。
總之就是各種開車,和“吹”有關的。
這是前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每一步,每一個小技巧,都是千錘百煉過的。
“這糖放了有半個月了,應該是沒壞,就是不知道細菌超沒超標,先讓茶姐試試水。”
“哈哈哈哈哈……笑不活了。”
這次上了全套活兒。
化糖槽一共有四格,底部呈弧形,因爲麥芽糖必須長時間加溫,否則容易凝固,所以槽底下面還有火。
這是秦洛先前就做好的糖擔子。
同時手指不停的拉,扯,揪,捏,像是變魔術一樣,速度極快,動作讓人眼花繚亂。
有些話,放在心裡就好了,說出來矯情,別人也不愛聽。
人們更不缺糖分的攝入。
旁邊的擔子裡,有食用色素。
茶姐在旁邊看着,只隱隱感覺,此時秦洛身上有股子莫名的氣質,寧靜且專注。
感覺差不多了,秦洛隨口支使道:“去我皮卡車上把那個木頭擔子拿下來。”
燃料也不能太貴,否則都不夠燃料錢。
直播間還在鬧騰喧囂。
“給我,我想吃!”
且更接地氣。
“撥浪鼓兒風車轉,琉璃嘎嘣吹糖人。”
“手口並用,好活兒!”
等茶姐拿着碗回來,秦洛隨手把竄稀猴遞給她,看了一眼評論,想了想,又說道:“成,那就再做一個。”
秦洛舀了四勺糖汁,放到化糖槽裡,然後迅速拿出一根竹籤,把石膏粉擠成糖臼,捏成一個氣袋,拉出一根氣管朝着裡面吹氣。
吹糖人時,直播間的熱度,都要比做石雕時高。
或許……
“不過,啪多了也不好,就說明過了。”
工業化的時代,這效率太低,誰有那麼久的耐性去學這個?
學出來也不賺錢。
他講解的時候……
不到一分鐘。
期間秦洛不停攪動。
五年,才大成。
“這玩意兒,熬起來還真挺費事的。”
“稚子無心笑晏晏,追着糖人跑滿街。”
可以說,這個活兒看上去簡單,但處處都是細節。
“我這裡說下配方和工藝,喜歡的朋友可以自己在家裡試試,當成給孩子上手工課都行。”
一個糖人挑子,就是一擔養家餬口的責任,一家老小的生活,全靠它。
糖冰漸漸融化。
“這是第一步,就得三四天了。”
倒不是敝帚自珍。
總歸是有情懷在的。
當然,現在肯定不行了。
挺帥的。
“火候不到,熬出來的糖就疲軟,沒有韌性,做糖人時難以成型。”
栩栩如生的糖人,在下午明媚的陽光下,閃爍着金色的色澤,的確是色香型俱全。
先前自己熬好的糖漿,放在隔壁鄰居家的冰櫃裡,真空包裝,好大一塊,褐黃色的晶體,早已經凍得硬邦邦。
“首先,將小麥粒或者大麥粒洗乾淨,放入木桶或瓦缸浸泡,泡水時,夏天用冷水,冬天用溫水。麥粒浸泡24小時後撈出,放入籮筐,蓋上溼布,適當灑水,每天用溫水淋兩三次,水溫不要超過30攝氏度,經過3到4天后,保持適宜的溫度,就可以發出麥芽。等麥芽長出二葉包心時,將其掐斷,切成碎段,加水,磨細,備用。”
“這一幕叫做,洛哥的復仇。”
“一戳它屁股,裡頭糖汁就流出來了,流碗裡,吸溜吸溜舔,很過癮。”
“茶姐快跑啊!他想讓你變成噴射戰士!”
氣泡咕嘟咕嘟的冒出。
即便如此,其中的火候,也要掌握很久。
從塑形,到上色,秦洛動作更是比之前快了很多,幾乎讓人看不清楚,雙手忙的像是陀螺一樣,但卻有一種特殊的美感,絲毫不顯亂,井井有條。
“看上去就好好吃啊!”
“哇……第一次親眼見到有人直播做糖人,裡頭學問還是挺多的,關注了。主播再做兩個啊。”
豈止需要口活兒?
是因爲這是吃食吧。
對於這些,秦洛早就熟極而流。
但,火又不能太大,否則容易燒焦,就沒法用了。
她不由微微一笑,和平時的鬧騰截然不同,只是,這個笑容,秦洛自然是沒有看到的。
這擔子,也是有講究的。
還沒上色。
也不能太小,太小容易滅。
秦洛開始熬糖了。
而且是很多人的童年記憶。
“然後第二步,蒸煮,將糯米,在水中浸泡4到6個小時,米粒吸水膨脹後煮成粥,等粥冷到溫熱,加入之前磨細的麥芽,攪拌後,蓋好鍋蓋密封,保溫,等它產生糖化反應。基本3個小時左右就行了,然後過濾出糖渣。”
秦洛這纔對着直播間笑着說道:“這個叫猴拉稀,雖然名字不好聽,但還怪形象的。”
“最後是熬糖……”
所以,這兒的燃料,用的是“鋸末”。
秦洛想着這些,倒是微微有些感懷,卻沒顯露出來。
放在古時候……
“吹糖用的是麥芽糖,其實應該提前熬製的,不過今兒來不及了,只能用以前現成的糖漿。”
三個栩栩如生的福祿壽三星糖人,便是徹底成型。
直播間一羣觀衆:……
秦洛瞪了她一眼:“去拿個碗過來接着!這裡頭糖汁還是燙的,小心燙嘴!”
“火候過了,糖就容易糊,色澤也不好。”
茶姐恍然回過神,邁着大長腿就朝旁邊的皮卡跑去,片刻後,雙手提着一個糖擔子回來。
這讓她看得一時微微有些入神。
茶姐急急嗯嗯了一聲,連忙顛顛的跑去拿碗。
當然,最後一步“吹”,他沒說。
自己在系統空間中,師父嘴把嘴教,足足學了一年,才入門。
這傳統技藝,只能當成“工藝品”,以及很多人童年的回憶了。
“將麥芽湯汁放到鍋中熬煮,差不多得煮兩個小時,期間要不停攪拌,還要根據鍋裡的氣泡和氣味,不斷加火,減火。”
現在拿出來,雖然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不過一直密封的很好,應該沒有變質。
只是,這個講是講不明白的,非得師父手把手的教。
“這裡頭有個訣竅,熬的時候,用筷子挑一掛糖嚐嚐,如果沒聽到響聲,那就是熬的火候不夠。如果在嘴裡聽到兩三聲啪的聲音,就說明火候正好。”
“給大家展示一下頂級難度,福祿壽三星。”
“這三個是連着的,但外表要分明,一個人物是一個人物,還都得栩栩如生。”
當時停留在直播間,也是被木雕時的專注吸引。
糖泡不斷變化,很快就形成一個栩栩如生的孫悟空。
這玩意兒,講究的就是快速而精準。
秦洛說完,便繼續開始吹。
“童言無忌要拜師,學藝只爲一口甜,吶,那一口甜!”
秦洛最後還哼了兩句打油詩。
整個過程,就倆字——地道!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