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中國工業

66、中國工業

自從戰爭爆發之後,日本海軍在偷襲了青島港之後,派出第二艦隊封鎖了膠州灣外海,把整個港口都封鎖了起來。日本人妄圖複製他們在日俄戰爭時期的戰術,可惜,由於中德航空隊的轟炸,他們在龍口登陸的企圖被挫敗。

中方在歐洲戰爭爆發後才先後向日蘇兩國宣戰,但卻並沒有向英國和法國宣戰。當英國艦隊夥同日軍開始入侵廣州,這才被迫向英法宣戰,全面捲入到這場世界大戰之中。由於有英軍的配合,廣州很快淪陷了,但英日海軍進犯北部灣的企圖卻被德奧中三國聯軍全力給擊退了。

因爲新的同盟關係,德國宣佈將青島和廈門等在中國的租借地全部交還給中國,中方軍隊進入青島,與德軍一起在膠東半島組成聯軍,全力抗擊日軍的入侵。在開戰前,德軍在青島的遠東艦隊主力擁有五艘戰列艦,四艘巡洋艦,十二艘驅逐艦以及六艘潛艇等艦艇共60餘艘,加上在港內躲避的中國艦隊,這裡聚集了大約近百艘各種艦艇。在日軍的空襲中,大約有二十餘艘軍艦被擊沉或是被迫開到淺灘“坐底”,其後大部分沉船被打撈開始修復,“美梅爾號”巡洋艦和兩艘驅逐艦由於損傷嚴重,失去了修復價值,而被放棄。

德國在戰前在膠州半島共修建了六座機場,這對於整個膠東半島的保衛戰相當有利,在德國“志願航空隊”和中方第2、第12航空師進駐青島後,加上青島原來的德軍一個飛行團,中德方面在山東地區的戰機總數已經達到了1200架,完全掌握了這一地區的制空權,這也讓日軍原來的登陸企圖最終宣告失敗。

在這個時空,中國並沒有爆發大規模的軍閥混戰,國內局勢相對平穩,雖然地方勢力很強,最少表面上還保持着國家的統一和穩定。

在歐戰後近二十年的時間裡,中國經濟總體上還保持着較快的發展速度,不過由於最初的工業底子相對薄弱,在工業生產上相對於日本大約有一半的差距。由於政府幹預較少,中國的經濟基本上處於資本主義原始的積累階段,紡織、糧食加工、菸酒、發電、煤礦開採、建築材料等關乎民生的行業發展較快,而鋼鐵、冶金、機械製造、重化工、造船等需要大量資金和技術投入的行業發展相對滯後。

在戰後,中國從德奧得到了大約75億馬克的援助資金,但這些資金的三分之一被北洋政府用於維持政府的收支平衡,大約三分之一用於維持大約50萬中央陸軍的裝備和日常開銷,用於基礎建設投入的資金大約只有20多億馬克。

即使這20億馬克,也主要投入到了鐵、公、航運、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當中,真正投入工礦業生產的只有3億馬克左右,正在帶動中國重工業發展的只有少數德奧大財團和中國的幾大財團合作開辦的數十家工礦企業。

由於中國人本身對於外國資本的戒備心理,北洋政府所制定的中外合資工礦企業章程中所規定的外資比例不得超過公司總股本的百分之四十五,所以這些工礦企業最初的投資規模並不大。

奧匈伊斯萊亞公司是在中國投資最多的外國公司,憑藉着納也納帝國信貸銀行在背後的支撐,伊斯萊亞財團在中國大約擁有二十一家合資公司的股份,也許是出於迴避英國華南和長江下游勢力範圍或是對於中日戰爭的預見,伊斯萊亞財團在中國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華中和華北地區。

克虜伯財團和法本化工財團是在中國投資最大的兩大德國公司,法本工業集團在中國的投資主要集中在山西、直隸和江西的幾大煤礦和煤化工企業,而克虜伯財團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軍工領域,他們與武昌鋼鐵廠、漢陽兵工廠、福州海軍兵工廠等合作,並在江西新餘和山西太原合資建立了兩家鋼鐵廠。

奧匈帝國另一個在中國投資較多的企業是佩斯國民銀行,這家匈牙利財團掌控着匈牙利大部分的鋁礦生產和鋁冶煉企業,他們與閻百川的山西財團合作在山西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鋁開採和冶煉企業,伊斯萊亞財團則與華北財團控制了中國河南的鋁業生產。德國蒂森財團則控制了中國山東和鋼鐵和鋁業生產。

藉助外資,中國的鋼鐵產量在戰前已經達到了年產200萬噸左右,雖然只有日本的百分之四十,但由於在海軍發展中投入較少,中國陸軍的裝備實際上要稍強於日軍。不過,由於在開戰之初準備不足,並且由於蘇俄的進攻,加上日本憑藉着強大的海軍支援,才導致了華東部分國土的淪陷。

隨着戰爭的進行,中國政府的效率戰爭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且加強了對國內各級政府的建設和控制,整個國家體制逐漸向戰時經濟過渡,民衆的動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到現在,戰爭已經進行了大約二年半的時間,中國陸軍規模已經從開戰時的130多萬人增加到了450萬,隨着在戰前和戰後緊急建設的包頭、重慶和昆明三家大型兵工廠的陸續投產,加上原來的漢陽、林縣、太原和南寧兵工廠的擴建完成,中國本身的軍工生產已經基本上能夠滿足目前戰爭的消耗了。

中國比德奧有優勢的地方在於,中國是個資源大國,雖然有些礦產的儲量並不算豐富,但完全能夠滿足戰爭的消耗,唯一的缺點是石油生產,目前只有延長和玉門兩座油田,每年的原油產量只有35萬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現代戰爭的需要。

這給了德國法本財團一個發財的良機,法本財團在煤化油技術上居於世界領先的水平,在德國就建有十幾家大型的氫化廠,現在他們在中國進行大規模投資的技術轉讓,陸續建成了六家大型氫化廠,每年利用煤化技術,能夠生產150萬噸石油產品,這極大地緩解了中國缺少石油的局面。

在戰爭開始之前,北洋政府就開始有計劃地擴大國內鋼鐵、機械和軍工生產,擴大武昌、宣化、太原、新餘四家鋼鐵廠的生產規模,同時興建了包頭、邯鄲、萊蕪、重慶、肅州和昆明五家鋼鐵廠,由於戰爭的影響,這些企業的建設進度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到目前爲止,新建的鋼鐵廠纔剛剛完成一期建設,五家新建鋼鐵廠的產量加起來也只有50萬噸。不過,隨着武昌和包頭鋼鐵廠二期工程的擴建完成,僅這兩家鋼鐵廠的鋼鐵產量就達到了150萬噸,中國國內的鋼鐵產量也增加到了380萬噸,使得北洋政府已經有了一部分能力能夠開始增加海軍造船廠的建設了。

與其它的國家都不一樣,中國反而在戰爭中開始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一〇四春季攻勢一七七馬耳他一11 海空對抗二一一一託卜魯克四一一三日落法蘭西二一三九海神之戟二六八海軍計劃一四六海神之戟九79 黃色計劃二141 冰島一十九羅得西亞三九炮戰167 絕望二七裝巡還是戰巡159 琉球海戰七一五一察裡津二147 新秩序168 新目標84 訓練56 戰爭二一一一託卜魯克四十八東非二十布拉瓦約81 目標阿非利加二五八反攻13 欽州一58 重型航母一一一託卜魯克四二一伏擊34 河口39 利益二三四水櫃134 奇襲紐約三八四比薩拉比亞二138 東線的冬天49 購艦103 緬甸一一二八埃及戰記二57 準備期一三〇埃及戰記四655 戰爭一21 大葉尼塞戰役一七一意大利三三十武器的進步一〇九託卜魯克二97 海嘯九58 重型航母六八海軍計劃五四新兵149 反攻一七二意大利四60 高加索空戰二一〇五春季攻勢二31 特遣艦隊一〇八託卜魯克一八三比薩拉比亞一47 海軍技術八三比薩拉比亞一六四海上破交一二八埃及戰記二六五海上突破161 復仇之火二九三斯卡格拉克六十六十年四八圍點打援71 挪威海三141 冰島一159 琉球海戰七173 大西洋戰局五來自遠東的訂單139 兵進中亞一一四三海神之戟六17 西班牙黃金一112 漠北二五六自食惡果59 高加索空戰一五三準備62 高加索空戰四七六艦長一四六海神之戟九九十斯卡格拉克三一五二察裡津三118 蘇門答臘六四四東北戰線152 反攻四111 漠北一120 蘇門答臘八二新的開始29 淞滬之戰二十一遠東的大生意80 目標阿非利加一35 逆海一二四新概念100 轉折一一五二察裡津三二五俄國還是日本172 無奈的選擇136 戰略九七斯卡格拉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