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糧食的問題

時間來到西元267年的十二月。秦嶺以北的關中地區各族百姓都驚恐的發現,十二月了,氣溫是越來越低,但是他們苦苦期盼的大雪卻仍然沒有降臨。不要說大範圍的大雪了,就是局部地區的小雪都沒有!

任何有經驗的老農都知道,明年,又是一個災年。

十二月了,石苞並沒有如同原計劃那樣離開秦川,然後和司馬望合兵圍困關彝於郿縣,原因無他:姜維在街亭沒有走。

這一仗打到現在,不管是北線的石苞,還是南線的司馬望,都深刻的認識到,蜀漢真的是今非昔比了。

以前蜀漢北伐,一天到晚想的都是怎麼迅速的進行決戰。因爲他們的糧食極爲有限,不耐消耗。所以一般都是魏國的大將找一個堅固的城池進行固守,然後坐看對方糧盡退兵。可是這一次呢?戰爭已經開打了兩個月,不管是姜維還是關彝,都敢在堅固的城防裡和本方進行對峙。若是沒有足夠的糧食,那是絕不可能這麼做的。

總之,姜維在街亭沒走。石苞在秦川就不敢走。他不走,司馬望在南線就無法徹底包圍郿縣。然後關彝仍然可以源源不絕的把漢中的糧食往着兩座城池搬運。而關彝的城池每多一石糧食,就意味着以後對郿縣的圍攻將付出更多的本方將士生命!

“世元在街亭那邊確實是見到了姜維吧?”

“是啊,大司馬。末將曾經和姜維說過話,所以絕不會認錯。五天前剛剛代表大司馬去那邊給姜維送禮,就是他親自接見的。額,這是他的回禮……”

“不應該啊,這廝怎麼還在街亭不走呢?別不是他本人在這裡,然後他的軍隊先走了吧?”

“大司馬,末將敢確定,他本人沒走,他的軍隊也沒有離開。”說這話的是石崇,這段時間他也多次跟着胡淵,以晉國大司馬問候蜀國大將軍的名義,多次前往街亭進行查探。

姜維對這明顯的間諜行爲並不在意,相反,他非常坦誠的向對方展示了本方的軍容,以及新的幼常關。每次這兩人來,姜維都帶他們去觀看本方的騎兵訓練,甚至還帶他們進行圍獵等娛樂活動。

總之一句話:我在街亭,不走了,石苞,你怎麼看?

石苞能怎麼辦?他麾下的王濬絕對是人才,但要王濬以兩萬人對抗姜維的六七萬人,他還沒放心到這個地步。所以,姜維不走,他也只能耗在這裡。

但是耗在這裡不行啊。司馬望那邊倒是有了原先配給石苞的三萬洛陽中軍的支援,可是司馬望的兵力加上了禿髮部的五千騎兵,現在也只有七萬出頭(潼關那一萬是不能動的),這點兵力是不能夠對郿縣展開攻堅戰的。而郿縣的關彝不被消滅或趕走,晉國這邊就不能集中兵力進入隴西。他們不能儘快進入隴西,蜀漢在隴西的統治就會越來越牢固。

說起來,最近這一個多月,最風光的就是吳喬、來慶了。在晉國的隴西軍團全軍覆滅後,他們這支萬人支隊,在隴西四郡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一個月之內,幾乎是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南安、隴西以及涼州的金城郡。一路之上,無數的異族或主動,或被迫的交出了不少兵員加入這支部隊,到了兩人兵鋒直指更西邊的西平郡時,隊伍規模已經擴大到了一萬八千人。

吳來支隊高歌猛進,在冀城坐鎮的陳璨也沒閒着。蜀漢第一次拿下了這麼廣大的地盤,多出了無數的官員名額。被擠壓了數十年的益州人以及不怎麼成器的荊州派、東州派後人們,一瞬間把陳璨的衙門給淹沒了,個個都如同炎夏裡的犬科動物一般,伸出猩紅的舌頭,可憐巴巴的望着陳璨,希望能夠分一個好官職。

作爲前尚書令的兒子,陳璨早年過的是萬衆矚目、衆星捧月的生活。其父親去世後,他出知涪陵縣,卻除了一個宦官外,一個送行的都沒有。現在,早年那種阿諛如潮的感覺又回來了。

經歷過人情冷暖的陳璨當然知道這個時候該怎麼做。雖然他是復興社的元老,和關大司馬的私交也很不錯。但在這個事情上,他主動放權,邀請了郤正和常忌前來冀城主持隴西、涼州官員的選派和任命。而他自己卻去扛起了整個北伐兵團的後勤工作。

“叔和啊,現在冀城這邊的庫存有多少了?”

“回別駕的話,截止今天十二月一日,冀城糧庫已經有了一百三十萬石的糧食,六十萬石乾草。”

“嗯,街亭那邊呢?”

“街亭那邊路途較遠,路況也不是很好。所以目前只有四十萬石糧食和十五萬石乾草。”

“也不錯了。大司馬那邊的數字你有沒有?”

“呃,別駕,大司馬那邊的數字是十五天前的,是一百一十萬石糧食,四十萬石乾草。”

“嗯,這就是二百八十萬石糧食了啊。我們在漢中、武都的庫存還有多少?”

“這個啊,屬下查一查,哦,大司馬,截止昨日收到的報告。目前武都庫房還有三百萬石糧食,漢中庫房也有三百萬石糧食。”

“也就是說,戰事開打兩個多月,我軍消耗掉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怎麼這麼多?”

“呃,別駕容稟。這消耗掉的一百二十萬石糧食呢,真正全軍將士、隨軍民夫、戰馬、馱馬等吃掉的大約只有六十萬石。剩下的,大約有三十萬石是在搬運過程中損耗掉的。這部分的損耗,隨着秦嶺山麓之間的飛索逐一架設,以及現階段高強度的運糧工作減緩進度,是可以降下來的。嗯……還有三十萬石,大司馬在郿縣那邊招攬當地百姓修築安國城,以及我們這邊吳、來兩位將軍西進涼州,爲了吸引更多的異族部落派出得力騎兵給送出去的……”

“也就是說,我軍每月的消耗,人吃馬嚼加上路途上的損耗以及一些額外的開支,目前算起來,一個月是六十萬石?”

“是的。但是這種消耗會逐步的減小。若是大將軍的主力仍然停駐在街亭,從下月起,大約會是五十萬石的消耗。若是大將軍的主力南下,應該可以降低到四十五萬石之內。只是吳、來二位將軍的那支部隊,若是繼續深入涼州,這消耗就會越來越大。”

“哎,兄長這次北伐首期預備了一千萬石糧食,我們都以爲足夠多了。現在看來,還是不夠啊。真不知道以前大將軍北伐,帶個幾十萬石糧食就出兵是怎麼熬過來的。”

“呃……屬下覺得,大將軍以前因糧於敵的方略,我們也可以採用啊。”

“哈哈哈哈,叔和啊,你沒看見到現在都十二月了,隴西一場雪都沒有嘛?這種乾冷的天氣,可是殺不死地裡面的蝗蟲卵的。明年,這塊地方,又是旱災伴着蝗災吧。我們除了供養這裡的本國部隊,還要做好賑濟這些地方災民的準備。非但如此,我前些時日接到兄長的信件,說是關中地區也沒有降雪,明年估計那邊也是個災年。所以,我們的負擔很重啊。”

看了一眼沉默不語的趙廞,陳璨無奈的搖搖頭:“給成都的簡無雙和糜伯耀去信。明年的春耕開始前,讓他們想辦法再弄五百萬石糧食進入漢中和武都的庫房。之後所有隨軍民夫全部歸籍進入田間春耕。我們要做好用益州之力供養雍涼一到兩年的物資準備。”

“諾!屬下馬上就去辦。”

“另外,也去信給吳、來兩位將軍,把我們這裡的情況說明一下。西平是本次戰事西線的終點。拿下西平後就不能再往前面走了。更西邊的張掖、敦煌什麼的,去一封信告誡當地官員一下就足夠了。”

“諾!”

目送趙廞離開後,陳璨沉思了一會,坐了下來,開始給關彝寫信:“兄長見信如唔,今日我軍之戰局,雖已底定隴西,遙控涼州。然,因我大漢之國力仍顯不足,故而弟操持全軍後勤,頗有心驚膽戰、如履薄冰之感。自戰事開啓以來,千萬存糧,已消耗一成多矣……觀今日隴西之局,明年之大災似可預見。故而需提早佈局。弟意,可否於明年在益州、隴西全面鋪開土豆之種植?此舉若行,良種外流當屬必然,但卻能解雍涼災荒之困局。弟一點淺見,還請兄長指點……”

第九十八章 東吳的目光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一七四章 桓王之再生(一)第三十九章 蝴蝶的翅膀(五)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一二二章 復興反擊戰(四)第二三四章 北伐進行時(三)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二十二章 三代的理想(七)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二二二章 吾乃司聞曹(三)第一章 非最慘穿越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三十二章 深耕涪陵郡(九)第四四二章 幷州之會戰(三)第一八二章 小冰河先兆第二零三章 我們的目標(二)第二一七章 羣鴉的盛宴(十三)第一四八章 戰爭與和平(四)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五零三章 小衛求學記(二)第一一一章 魂壯綿竹關第一五一章 戰爭與和平(七)第二三零章 晉國的應對(一)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五十章 真正的初陣(二)第三九七章 政變的前奏第四二五章 異族的英豪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一六六章 抄家進行時(四)第二四八章 石苞的奮迅(二)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九十三章 沓中大轉進(三)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二一六章 羣鴉的盛宴(十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二九二章 晉國有新銳(一)第二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一)第三零三章 戰後的餘波(三)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三九四章 文明的交匯(四)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五四一章 事了拂衣去(二)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三六一章 廉者當自警第二五九章 郿縣防禦戰(四)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四八三章 洛陽是雒陽(十一)第三五二章 一路向西行(七)第四二九章 幽燕多壯士(二)第五十三章 我是好人哪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四九二章 最強的敵人(一)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一二章 惶恐的晉吳(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六章 求知涪陵郡(四)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二一二章 羣鴉的盛宴(八)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五二二章 長遠的佈局(三)第四九六章 不同的一代(二)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一六九章 司馬家的刀第三零二章 戰後的餘波(二)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四七四章 洛陽是雒陽(二)第五二四章 第一次科舉(二)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三九三章 文明的交匯(三)第四零零章 如此之政變(二)第一四零章 環球同涼熱第四六六章 大陸澤之戰(一)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四八一章 洛陽是雒陽(九)第三十七章 蝴蝶的翅膀(三)第四零六章 何爲穿越者(一)第四一九章 由此向東渡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五零二章 小衛求學記(一)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四二七章 彼此的將略第四二二章 妙法迫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