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零章 郿縣防禦戰(五)

“啓稟陳軍侯,少將軍傳來最新命令。弓箭隊停止遠程漫射,對準城下敵軍進行攻擊!”

“知道了!”

隨着一聲帶着濃厚湘音的洛陽官話響起,一個身高八尺兩寸有餘,長相兇惡,右側上肢的肌肉明顯比左側粗隆許多的高大漢子越衆而出,探出腦袋飛快的朝着城牆下面掃了一眼後再次大吼道:“兄弟們,換弓爲弩,朝着咱們的左下方進行漫射!”

“嚯~~~!”

陳劍,字興國(書友愛看書的某人本色出演)。祖籍荊州衡陽。當年其父親作爲劉備麾下的低級軍官進入益州,然後被迫留了下來娶妻生子。自出生後三十年來,陳劍秉持祖訓,繼續爲了蜀漢而奮戰之外,一天到晚念茲在茲的就是要早日打回荊州,打回衡陽去。

可惜,關大司馬高高在上,聽不到他的聲音——即便聽到了也不會爲了一個小軍侯的願望就更改國策。所以,陳劍再怎麼渴望迴歸荊州,也只能先跟着關彝參加這一次北伐。

作爲一名職業軍官,陳劍的臨陣指揮能力是很不錯的。隨着他的下令,他這一部的士兵們,非常迅速的更換了弩機,然後朝着左下方的晉軍士兵開始射擊。

而他們射擊的地方,就是李十三等人忙着架設雲梯的地方。

聽着頭頂上方傳來“嗖嗖”的破空聲,李十三當然知道敵人的弓箭手把注意力轉移到了牆角。他馬上按照以前在洛陽中軍裡得到的知識開始大吼起來:“弓箭!全部貼牆躲避!我方弓箭手,還射!”

應該說,這道命令下得相對正確——如果這段城牆不是棱堡的話。

中國古代的經典城牆,一般都是東南西北四段圍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每一段城牆都是較爲平直的。

在古代城池攻守戰中,進攻一方只要貼近城牆,可以說距離登上城牆就成功了一大半——由於很長一段城牆都是平直的,城牆上的防守者要攻擊牆根下的進攻者,要麼用滾石檑木等有限的資源(太佔體積,命中率也不高,致死率更低),要麼防守者冒着生命危險把半個身子伸出垛牆去朝着正下方射箭。

所以,在聽到弓箭的破空聲之後,李十三本能的招呼自己的弟兄緊貼城牆——和城牆成0度,牆上的弓箭手就失去了角度。要射擊自己,就必須把身體探出來——本方後面的弓箭手就有了機會。

可惜,郿縣現在已經不是傳統的中國城牆了——它現在是棱堡。

所謂棱堡,就是在原本平直的城牆外修建許多凸出的棱形建築——可以是實心的單純棱形,也可以是空心的塔樓。但不管是什麼東西,這些凸出棱形建築就變相的把原本平直的城牆變成了凹形。

現在問題來了,李十三等人緊貼着城牆,這段城牆正上方的弓箭手是拿他們沒辦法。但是人家也不需要去解決你啊。解決你的,是在右側棱堡突出部上面的守軍啊。

“嘿嘿嘿,這些晉賊怎麼這麼乖?一個個整齊的趴在城牆上把背部全露出來?都有了,朝着那隊背朝我軍的晉賊,齊射!”

“嚯!”

緊緊貼着城牆的李十三,緊張的用手按住自己的頭盔,然後盡最大可能把頭仰起朝着自己的正上方打探:沒有檑木滾下來的樣子嘛,很……好?

正當李十三鬆了一口氣的時候,突然背部一陣巨大的推力洶涌而來,緊接着就是一陣劇痛!李十三本能的回過頭一看:怎麼回事,自己的背上居然插了一支羽箭!是後方的弓箭手友軍誤傷麼?

可是不對啊,誤傷的話,爲什麼自己身邊這一排同袍全都背上插了羽箭,而且其中有的人還是後腦勺中箭,看上去已經死得不能再死了。

正在思索的當口,又一支羽箭飛馳而來,狠狠的插進了李十三的後肩。這一次,他看清了,羽箭,來自自己的右上方。

“那裡的敵軍弓箭手如此大膽?敢集體的把身子探出來朝我射箭?”帶着這樣的疑惑,李十三艱難的轉過身,把頭高高的仰起,然後,連續的有三根羽箭直接命中了他的面門。

“這一定是哪裡搞錯了……”帶着這樣的疑問,李十三永久的閉上了眼睛。

…….

高高的城牆上有了滾珠,本來要想把雲梯安置穩當就很困難了。可是敵軍好像並不以此爲滿足,還把整個城牆修得奇形怪狀。然後,靠近城牆的晉軍士兵,不管貼住哪面城牆,都會受到至少兩個方向甚至三個方向從身後的射擊。這一天,晉軍的攻城士兵們像李十三這樣,帶着無盡的疑惑悲慘戰死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漸漸的,郿縣城牆下戰死的晉軍士兵的屍體出現了堆積,城牆底部附近的地面上也逐漸的形成了粗細不一的血流……十多萬晉軍士兵,因爲憋悶了兩個月而積聚起來的士氣,在如此巨大的傷亡下,逐漸的瓦解,最終,崩潰了。

不管了,不管後方是不是有督戰隊了,後方攻城的士兵看到前排戰友大量的戰死,再也沒有了繼續前進的勇氣。紛紛減緩了自己的腳步。聰明的士兵乾脆向着戰場的兩側,尋找那些還沒有被徹底清理乾淨的水泥牆殘樁,就此蹲在那裡再也不願起來。

“鐺鐺鐺鐺……”終於,鳴金收兵的信號傳來了。聽到這個聲音的晉軍士兵,個個如蒙大赦,大家飛快的轉身,朝着後方奔跑而去。

……

“哎,我們是不是打得太狠了一點?今天北牆專門負責近戰的兄弟們好像連刀都沒有拔出來過吧?”

“哈哈哈,陳軍侯,好像是這樣的呢。你的環首刀今天也沒有開張吧?”

“哼,是啊,這些晉賊太不經打了。”

看了一眼城牆下方堆積厚度超過一丈的晉軍屍首,姜素擡頭看了看纔剛剛開始西向的太陽:“這才午時剛過啊,這晉賊真是太弱了。”搖了搖頭後,他又大吼道:“來人啊,派出使者,墜城而下去晉軍大營,讓晉國大將派出人手來清理他們陣亡士兵的屍首。”

“喏!”

“命令守城各隊,馬上清點物資和人員戰損,我要立即去向大司馬彙報。”

“喏!”

安排好了這一切後,姜素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席地坐了下來,閉上眼睛開始假寐。

其實這麼半天下來,晉軍的此次攻城讓他連一絲緊張都沒有。所以這會兒身體是不累的。他現在需要的,是好好的整理一下看到棱堡這防守威力巨大的堡壘後,在他內心造成的震撼。

當初關彝下令改造郿縣的時候,他和羅襲、霍在等人都表示了不解。倒是張遵、趙毅等人堅決的執行了關彝的命令。現在看來,這些復興社老人對關彝無條件的信任是有根據的啊。

今天這一場戰鬥持續時間並不長,而且敵軍都沒能登上城頭,所以麾下士兵的統計速度非常快。這邊姜素還沒有展開思路,那邊他的記室就已經站了過來:“稟報少將軍,今日上午一戰,我北城防務段累計射出石彈三百二十顆,弓箭一萬三千餘隻,有十五人受傷,一人陣亡,均是由城牆下方襲來的弓箭造成。至於殺敵數量,這個還真的不好計算。但粗略統計,兩千人的殺傷還是有的。”

“善,那本將就去向大司馬彙報了。嗯,雖說晉賊暫時退走,但也要謹防敵軍迅速再來,所以爾等定要恪盡職守!”

“喏,請少將軍放心。”

……

快步的走到城中心的縣衙,還沒進入正堂,就聽見一陣爽朗的大笑,嗯,看來今日其他兩段城牆也是異常輕鬆啊。

果然,待得進入議事廳,經過和防守東城的霍在,防守西城的羅襲一對比,姜素髮現,自己這段城牆傷亡人數居然是最大的。

最誇張的是羅襲防守的這一段城牆,由於這裡負責主攻的氐人部隊。所以待得他們進入弓箭射程,羅襲來了一輪齊射後,敵人就全部退走了!

“呵呵呵,很好,結合子純的報告,那麼我們今天一共是消耗了七百餘顆石彈,兩萬五千支弓箭,二十多位兄弟受傷,兩人陣亡。預判殺敵數量超過五千人?很好啊!”

“我等謹爲大司馬賀。”

“呵呵呵,同賀,同賀啊。”

看着笑意盈盈的關彝,姜素咬了咬牙,還是提出了一個令人掃興的問題:“大司馬,今日棱堡之威我等是確切的看到了。但是末將心中也有憂慮。”

“嗯,子純是想問,若是敵人也把他們的城池修築成棱堡,以後我們要想攻擊也是千難萬難吧?”

“正是如此,大司馬。我們的敵人並不蠢,就比如說馬鐙吧,敵人只是見識了一次,一個多月後就普遍列裝部隊了。相比晉賊,我國民少兵寡,若是敵人也用棱堡對付我們……”

“子純思慮得極是!”

所以說穿越者點科技樹是要很講究的。亂搞發明出來的話,很可能是殺敵一千,自損一萬!但是這棱堡嘛……

“子純,諸位,其實棱堡這個東西在防守上雖然確實較之以前的城牆有極大的改善,但他並不是萬能的。單一的棱堡並不能形成絕對的防守優勢。本將既然敢把它在這個時候拿出來,自然就有攻克他的辦法。哎,真希望司馬望發傻,在這裡把關中兵團的血全都流乾啊。這樣我們就可以去圍困長安了。到了那個時候,就讓你們見識一下本將最新的攻城方法!”

“我等對大司馬深具信心!願跟隨大司馬早日打到長安城下!”

第二零七章 羣鴉的盛宴(三)第三八二章 進擊的關索(二)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二六九章 決戰的序幕(二)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一七八章 希望的田野(三)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七八章 洛陽是雒陽(六)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一二七章 復興反擊戰(九)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四四九章 將軍馬下亡(一)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二六三章 異樣的春耕(三)第四十三章 責任重於山(一)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一零九章 孔雀的最期(二)第五十五章 弱國的無奈第二四五章 街亭爭奪戰(五)第四零五章 東方的來信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二十八章 深耕涪陵郡(五)第五二六章 橫掃如卷席(一)(爲書友履誠加更)第五零一章 魂兮歸來兮(二)第二八五章 關中大決戰(十)第五三三章 橫掃如卷席(八)第四十一章 蝴蝶的翅膀(七)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四六三章 鍾會的謀劃(二)第三十三章 深耕涪陵郡(十)第二零八章 羣鴉的盛宴(四)第三十四章 深耕涪陵郡(十一)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八十九章 天地已變色(三)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二六二章 異樣的春耕(二)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三五六章 一路向西行(十一)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七十一章 佈局江陽郡(三)第三六七章 不得不出兵(二)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七十七章 無愧於曹姓(三)第一五零章 戰爭與和平(六)第八十七章 天地已變色(一)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五四章 一退和一進(四)第五四零章 事了拂衣去(一)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一六三章 抄家進行時(一)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二八零章 關中大決戰(五)第四九一章 關東之精華(二)第一二零章 復興反擊戰(二)第四八零章 洛陽是雒陽(八)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八七章 江南的新風(四)第四九九章 全新的試驗第二二四章 吾乃司聞曹(五)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二五三章 凡事預則立(二)第五四二章 一甲子之後第五十七章 輝煌的一年(二)第九十五章 鍾會的運氣(二)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一五五章 戰爭與和平(十一)第二二一章 吾乃司聞曹(二)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二一五章 羣鴉的盛宴(十一)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一九六章 新生的晉國(四)第一九五章 新生的晉國(三)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二章 這樣的關家第三五一章 一路向西行(六)第二零四章 我們的目標(三)第八十三章 風雲初涌動(一)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