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

“前將軍,我軍的戰損結果出來了。”

“唸吧。”

“喏,今日一戰,我軍陣亡兩百五十六人,重傷暫時不能重返戰場的一百三十五人,輕傷三百三十五人。失蹤(掉下城牆)二十一人。”

“哎,天氣炎熱,陣亡弟兄們的屍首是無法保存了。傳令,把陣亡弟兄們的遺體清洗乾淨,然後集中火化、掩埋。火化前,把他們的頭髮給絞下來,按照姓名、籍貫什麼的放好。此戰結束後,我們要把他們的頭髮送回家鄉去。”

“屬下……遵命!”

“嗯,你去吧。先把前期事宜準備妥當。本將這裡的事情交待完了後會親自來給弟兄們的遺體點火。”

“喏!”

打發走了負責清點戰損的軍候,張遵長嘆了一口氣,擡起頭來對分管後勤的蔣斌道:“仲全叔,這一仗之後,我軍的守城物資?”

“嗯,糧食、弓箭什麼的完全不需要擔心。雖說此戰打到後來,晉軍的投石機也進入了射程,對着我安國城發射了不少石彈,導致城內一些建築損毀。但到底是有水泥做頂,所以這損失微乎其微。只是,經此一戰,我軍的石彈存量已經不足一百顆了…….這個,令行啊,是不是通過飛索從郿縣那邊調一些過來?”

“可以。不過我們其實也有其他方法補充石彈。”

“啊?你的意思是?”

“呵呵呵,我們只要有水泥、沙土,就可以自行製造石彈嘛。正好,兄長來信提醒我們注意敵軍的地道偷襲。建議我們在甕城內也開挖一條地道。這挖出來的沙土正好和水泥配合製作石彈。然後再打出去就是了!”

“原來如此。令行果然思慮深遠。”

“哎,我算什麼思慮深遠啊,都是兄長提醒得及時。對了,子招(王買),你以前久在關中,熟悉這裡的氣候。你算算,明天會不會下雨呢?”

“回前將軍,明天應該仍是豔陽高照。”

“善,明天清晨,我們一起登城,看看敵軍是從哪裡開挖地道,然後我們也在相應方向預挖地道好了。既然兄長說要我們想辦法盡力殺傷敵人。那我就不準備提前轟擊敵人的地道了。嗯,對了,子承。”

“前將軍,羅襲在此。”

“勞煩你出城一趟,告訴石仲榮,明日我軍允許他們派出不超過五百人的士兵前來我方城下搬運陣亡士兵的遺體。”

“遵命!”

……

另一邊,石苞軍營。

“啓稟大司馬,今日我軍持續攻城一天,夜間各軍歸營後進行清點,有一萬九千餘人沒有歸隊。”

“什麼?這怎麼可能?就算蜀賊的棱堡、投石機再厲害一些,也不可能收割走這麼多人頭吧?”

應該說,作爲經年老將,石苞的戰場經驗是非常豐富的,直覺也相當的準確。他在城下觀戰了整整一天,在他看來,這一次戰鬥,本方戰損個七八千是可以接受的。冒點頭上個萬也實屬正常。但是接近兩萬人沒有回營是怎麼回事?

當然,這一萬九千餘人肯定不是都陣亡了。比如受傷後暫時不能移動的,從城牆上摔下來一下子暈過去了的,但這些都不是非陣亡人員的大頭。真正的大頭是——逃兵。

沒得辦法啊,一方面是安國、郿縣兩城的棱堡結構修得極爲變態,要打下來根本看不到希望。另一方面則是,現在肆虐關中的蝗災根本就沒有平息——在農業經驗豐富的老人看來,這夏蝗如此的多,那麼到了今年秋天,秋蝗的數量也一點都不會少。

對於那些家住在關中的士兵們來說,在如此天災下,雖說軍中各級軍官都反覆說明,朝廷從洛陽那邊押解了大量糧食進入長安進行賑濟。其中軍屬一定優先。但是你要知道,這個時代被抽出來當兵的,往往都是各個家庭的頂樑柱。他們要是不在家的話,家裡的老弱婦孺該怎麼活呢?真的指望朝廷的官員們一一的前往慰問賑濟?

所以,平時待在軍營中不準外出也就罷了,如此大規模的攻城。有經驗的關中老兵們在戰鬥中都會有意識的惜命、裝死。然後趁着夜色偷偷離開戰場,想法設法回家去。

“大司馬容稟,今日參戰的部隊中,有相當一部分是關中本地部隊……”

“……原來如此。哎,石苞久鎮淮南,那裡要發生災害都是水災,從未遇見過蝗災,今日是我失策了。多謝子美提醒,嗯,子美,給璿衝傳令,讓他從北岸調撥兩萬中軍過來。我們這邊把剩下的關中兵都給調過去。”

“遵命!”

“嗯,諸位,接下來說一說明天的進攻……”

“報~~~~大司馬,賊營有使者前來。”

“哦?帶上來。嗯,記住,把使者的雙眼給矇住!”

“喏!”

少頃,被矇住雙眼的羅襲只覺得眼前一陣明亮,緊接着,恢復了視力的雙眼裡就出現了一個面貌極爲俊秀嬌美,雙眼卻透着兇光的娘炮老頭子。

這就是晉國的酋首石苞了吧?果然是石仲榮,嬌無雙啊。

雖然心裡暗暗吐着槽,但到底是出身益州大族羅氏。羅襲在禮儀方面是沒得挑剔的:“大漢大司馬府步兵校尉羅襲羅子承,見過晉國諸位將軍。”

“使者遠來辛苦,本官乃是晉國大司馬石苞。今日使者前來,那關子豐有什麼要說的嗎?”

“也沒有其他的事情。我家前將軍說,天氣炎熱,屍體極易腐爛。爲了避免兩軍將士的遺體成爲蟲蠅蛆蟲的口糧,所以我家前將軍提議,明日貴軍可派出不超過五百人的部隊,前往我軍城下收斂本部陣亡將士的遺體。只要貴軍的士兵在五百人以下,我軍絕不干擾。”

“唔?前將軍?貴國的前將軍是張令行吧。怎麼,關子豐不在渭南?”

“是的,我家大司馬現在正在渭北的郿縣高臥。”

“哼!豎子狂妄,老夫遲早要讓他哭不出來。”

“呵呵,石大司馬要達成此願,還需多多努力。”

“哼,使者也是伶牙俐齒。本官問你,今日一戰,貴軍傷亡如何?”

“陣亡兩百五十六人,傷四百七十人。失蹤二十一人。”

“嘶~~~子承休要說大話來矇騙老夫。”

“呵呵,石大司馬,此乃羅襲的實話。信與不信,都是這麼多。”

“哼!本官絕然不信。”

當然不能信了,真要信了的話,這仗簡直就沒法打了。

“子承是益州人?”

“呃,我羅家祖籍荊州襄陽。但我祖父那一輩就到了益州擔任廣漢太守,其時間比劉焉入蜀還要早。所以,我也算是益州人。”

“貴祖父莫非姓羅名蒙?”

“然也。”

“那令尊就是蜀中孔子門下的子貢,羅憲羅令則了?”

“呃,家父確實是羅令則。但譙門子貢的稱呼,只是個笑話。大司馬還是不要提了。”

說起來。羅憲是譙周的學生。譙周不是號稱蜀中孔子麼?既然是孔子,那其名下的弟子也當然是七十二賢轉世了。比如,蜀漢現任巴西郡太守文立,就被比作顏回(道德第一)。而羅憲呢,則被比作子貢。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也是孔子最大的贊助商。所以羅憲之所以能得到這個比喻,充分說明了羅家非常非常有錢。是益州的超級大戶,經常贊助譙周的各種學術活動。

因此,石苞的下一句話就是:“久聞關子豐在蜀中抑制世家,殘害忠良。羅家作爲益州大姓,迫於時勢無法反抗也就罷了。怎麼還會跟着他北伐呢?”

“哈哈哈哈~~~”羅襲聽到石苞的這句挑撥實在忍不住大笑了起來:“石大司馬,倘若是一位姓司馬的或者姓王的來跟我講這些也就罷了。大司馬跟我講這些是什麼意思?如果說一個人的出身就決定了他的立場,那石大司馬不就是我家大司馬的天然盟友嗎?今日我們兩軍還在這裡交什麼戰呢?”

說完這句話,羅襲臉色一肅:“今日之漢雖在三國中國力最弱,然之所以仍未亡者。皆因我們這個國家,總有那麼一羣傻子,一代又一代的堅持着那個理想:興復漢室!羅襲雖然出身益州大族,但一樣以此理想爲畢生之抱負!”

第一一三章 誰敢說投降(二)第五一二章 碾壓的快感(三)第一零六章 向承都進軍(二)第四二五章 異族的英豪第二四六章 街亭爭奪戰(六)第一六五章 抄家進行時(三)第三三八章 杜武庫點兵(四)第一五六章 戰爭與和平(十二)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四四四章 幷州之會戰(五)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四二三章 太原糧食多第三四九章 一路向西行(四)第四三二章 幽燕多壯士(五)第一二八章 復興反擊戰(十)第四十七章 朝廷也無恥第二八二章 關中大決戰(七)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二二五章 北伐的廟算(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三二六章 都是牆頭草(二)第三七六章 永安烏龜流(二)第四八七章 東吳的認知第一六七章 司馬家的人(一)第三八八章 局面的反轉(三)第四一六章 全國總動員(四)第一零零章 鄧艾的決心(一)第二十章 三代的理想(五)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五零九章 江山真如畫(三)(爲天山唐門書友加更)第三十五章 蝴蝶的翅膀(一)第四二零章 瞌睡遇枕頭第一九零章 大司馬很忙(一)第三六零章 刑不上大夫(四)第三三七章 杜武庫點兵(三)第三二七章 都是牆頭草(三)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三一五章 河套征伐戰(二)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四六一章 君臣一心否(二)第二二七章 北伐的廟算(三)第三四三章 五原的商路(一)第一八九章 魏晉之禪代(二)第三一七章 河套征伐戰(四)第三二九章 西方的情報(二)第三四七章 一路向西行(二)第四八六章 晉祚今終焉(三)第三二二章 詭異的建業(四)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三十八章 蝴蝶的翅膀(四)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四六八章 大陸澤之戰(三)第二三七章 北伐進行時(六)第一四三章 復興殲滅戰(十)第二三八章 北伐進行時(七)第五零七章 江山真如畫(一)(爲月半窗書友加更)第三六六章 不得不出兵(一)第二九零章 關中大決戰(十五)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一六一章 權力的遊戲(五)第一一九章 復興反擊戰(一)第二四三章 街亭爭奪戰(三)第一七二章 鹽場拍賣會(二)第四四五章 幷州之會戰(六)第五三五章 橫掃如卷席(十)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二八一章 關中大決戰(六)第二一零章 羣鴉的盛宴(六)第十章 婚姻是大事(二)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五十二章 真正的初陣(四)第四三一章 幽燕多壯士(四)第四七二章 大陸澤之戰(七)第四五八章 老驥不伏櫪(二)第二七零章 決戰的序幕(三)第三零四章 戰後的餘波(四)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一三零章 誰敢比我慘(一)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三零七章 關中的復甦(一)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七十四章 壯哉卓筒井第一一零章 孔雀的最期(三)第二零二章 我們的目標(一)第五二七章 橫掃如卷席(二)第四二四章 悔不早遷都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三五三章 一路向西行(八)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三七七章 處處是南中(一)第三五八章 刑不上大夫(二)第三章 求知涪陵郡(一)第七章 求知涪陵郡(五)第四七三章 洛陽是雒陽(一)第二六四章 異樣的春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