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在西元270年十二月,當長安因爲西方三國使者的到來,諸多權貴和士子在思想上打開了新的領域,掀起頭腦風暴的同時。在遙遠的南疆,這裡的漢家兒郎們也將要走向一個全新的領域。
在拿下交州南部三郡後,季漢政府當然也在這裡設置了自己的交州刺史部。第一任交州刺史,便是王頎王孔碩。
說起來,王頎以前在南中,雖然只是個南中都督,但下面着實管着七個郡。而這個交州刺史,卻只有三個郡。這樣的職務變動,其實是典型的明升暗降。
但是,這樣的安排,是王頎本人的強烈要求,也是關彝維持自己復興社整體穩定的需要:王頎在南中的威望實在太高了。而且這裡和復興社的老巢涪陵郡不同。在涪陵郡,雖然任何一個復興社元老都可以調動起涪陵郡的十萬土著。但毫無疑問,這種調動必須有關彝的認可,否則就辦不成。而在南中,嗯,大家當然知道關大司馬,但真要說威望,別說王頎了,就連現在新任的南中都督馬義都比他高。
所以,這樣的職務調動是必須的。權臣其實就是某種意義上的君主,而且由於權臣位置的尷尬,他比一般的君主還要多疑。這一點,不是簡單的一個穿越者心胸寬廣就能改變的。
而且關彝也知道,在歷史的本位面,由於王頎出身並非世家大族而且政治站隊老是出現錯誤。所以別看他跟着毌丘儉滅了高句麗,跟着鄧艾滅了蜀漢。但終王頎一生,永遠都只是一個郡太守。這一次,把王頎放到季漢現在僅有的四個州刺史的位置上,也不算虧待他了。
王頎出任交州刺史後,做了三件事。
第一,把吳佳等東吳魯王黨的殘餘安排到南中去做郡太守。既酬謝了對方的功勞,也清空了交州南三郡的世家(陶家和薛家在交趾郡的勢力當然是要主動進行打擊的。)
第二,以紅河爲主要倚仗,全面疏通南中到交趾郡的交通:河道里的暗礁能清除的清除,不能清除的要排查標記。河水沿岸的縣城要興建港口。港口與城市之間要新建官道鏈接……以上種種,是一個超級大工程。需要的勞動力是極爲驚人的。而王頎對應募而來的交趾、日南、九真三郡的土著們給了極爲豐厚的待遇。一下子就抓住了當地土著的心。
不過對於應募而來的土著們來說,王刺史給的工錢雖然很厚道,但有一點不太好。他發給大家的酬勞,全部都是銅錢,一粒糧食都沒有。這樣大家還得拿着銅錢翻山越嶺去東吳控制下的北交州買糧食。不過呢,雖然很麻煩,但到底是手裡有錢了,只要肯老實的賣力氣,這溫飽問題還是得到了解決。光是這一點,大家就有足夠的理由擁護大漢在這裡的統治了。
可是對於王頎來說,不發銅錢不行啊。由於季漢的外貿始終處於入超狀態,而且雲南銅礦的產量越來越高。現在季漢上下頭疼的不是去哪裡找到足夠的銅來改善本國貨幣質量低劣的問題。而是如何把這些多出來的錢給花出去:再這麼發展下去,隨着陸上絲綢之路的興盛,這種入超金額會更大。爲了幣值穩定,再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關大司馬就只有準備向西周學習,大量鑄造銅質禮器了。
所以,現在的季漢上下,不唯交州,便是涪陵、南中、雍涼等地,都開始了大規模的各種公共工程建設。而對工人薪水的發放,也一改以前一半糧食一半銅錢的規矩,直接全額發放銅錢。
這麼一來的後果,便是季漢境內的糧價開始上升。從以前的每石一百二十錢左右上升到了一百五十錢,而且按照這個趨勢,還有繼續上漲的可能。
糧價上漲,本國農民當然受益。農民有錢後,復興社的各種商品當然就會賣得更好。與此同時,由於糧價的上升,導致普通糧食和肉食的差價縮小。兜裡有錢的普通官員和工人們也琢磨着在自己的飯桌上添上幾道肉食。而政府的錢多了以後,常備軍的餐桌上肉類供應只會更多。由此,和漢民比鄰而居的遊牧部落也得以受益。漢家兒郎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和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所以,適當的貨幣貶值,對促進經濟整體發展是有利的。
而且中國的老百姓多聰明啊:國內糧價上漲這麼多,那我們幹嘛還要在國內買糧?於是,大糧商、小商販以及居住在漢晉、漢吳邊境的普通百姓們,紛紛以各種手段進入晉、吳兩國內買糧。
這其實就是在吸兩國的血。兩國的有識之士並不是看不到這一點。可是看到了又有什麼辦法呢?晉國的情況還稍微好一點,只是北方的幽州存在較大的漏洞。而東吳嘛,那簡直就是個篩子啊。
總之,由於王頎在南交州大興建設,本地土著有錢後紛紛向北交州購買糧食。由此在讓北交州病態的繁榮以外,東吳內部的大量糧食乃至人口都源源不絕的朝着南交州開始流失。
除開清除世家方便政令暢通,大興土木以利土著之外。王頎在交州最最重要的任務便是開海路。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就是現代越南的北部地區。這塊地方,確實自古以來都是華夏的領土。但這塊地方,距離中原實在是太遠了。而且在農耕時代,這裡的產出也極少。所以,歷代中原王朝在這裡維持統治,其實多少有些得不償失。
以歷史本位面的明代爲例。朱棣平定安南並在這裡駐軍。每年能夠從這裡獲取的賦稅是多少呢?最多的一年不足七萬兩。而這裡的駐軍每年花費的軍費是多少呢?每年三百萬兩。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明政府的統治策略出了問題(比如強行改土歸流),激起安南土著的普遍反抗。但無論如何,如此懸殊的進出賬,任何一個管財務的大臣都會建議放棄了事。
所以,不管關彝再怎麼有雄心壯志,未來的大漢執政者再怎麼心有不甘。只要這裡的收支達不到平衡或者變爲正數,這塊地方,遲早會被中原統治者放棄。
如何改善這裡的產出呢?農業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海貿。
在拿下這塊地盤後,王頎除了在雉雞關加固關隘防備東吳的來襲外,也按照關彝的指示,花了極大的力氣在紅河的出海口處疏浚淤泥,修築新的港口。待得這一年的十月,東吳答應的海船交割完畢後,王頎就開始着手率隊南下探索航路。
不過這一年的孔碩公也是六十多歲的人了,身體素質大不如前。所以這一次領軍南下的,是以前的涪陵郡太守,張翼之子張微。其副手,則是南中的耿騰以及東吳這邊的全吳。
“如此,一切就拜託子邈了。”
“請王使君放心。微一定竭盡全力完成大司馬和使君交待的任務。”
張微率領的船隊,一共是五十艘大海船和一百多膄內河船。船上堆滿了絲綢、陶瓷、香皂等各種貨物。整個船隊有戰兵一千人,水手兩千餘人。
這支船隊的航線是:根據關大司馬手繪的東南亞和印度半島地圖,先沿着中南半島的海岸線南行。到了馬六甲海峽後向西。再沿着中南半島的西側海岸線北上,之後到達印度半島。與統治那裡的笈多王朝建立直接的官方聯繫。之後轉到印度半島西部,與那裡的貴霜帝國建立聯繫。
真要是一切順利,找到貴霜的話那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此時的貴霜已經被薩珊波斯給打成了狗,但由於笈多的威脅日益強大,所以貴霜現在不但不敢找薩珊復仇,反而以薩珊爲宗主國,依靠薩珊的幫助來對抗笈多。所以,只要到了貴霜,要在海上和波斯建立聯繫就非常容易了。如此,海上絲綢之路便是開通成功了。這樣一來,貨物量受限的問題,就將得到極大的緩解。而大漢出口的商品,也就從完全依賴絲綢,變爲陶瓷、絲綢並舉。
當然,這一切都是關彝的設想。具體的實施還需要手下的人去勇敢的開拓。
作爲當年代表曹魏橫渡大海去到日本列島,宣佈邪馬臺國爲曹魏附屬王國的王頎來說。他和普通的士大夫並不一樣。他是真的認同關彝發展海路的思想的。所以這一次,他也在這支船隊裡下了重注。
“祖父大人,孫兒這就去了。不找到貴霜,孫兒絕不生還!”
“善!彌兒好好去做。我大漢的男兒,除了能夠開拓西疆數萬裡之外,也能斬開南洋的數萬裡海濤!”
最近訂閱下降,收藏減少,推薦票和月票萎縮。是書的質量下降了還是長時期的每日一更導致大家沒了興趣?要不我暫時停更一個半月,然後每日兩更?嗯嗯,這一卷完了。其實個人覺得寫的還是蠻辛苦蠻真誠的。下一卷: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