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幽燕多壯士(六)

戰鬥已經結束很久了,可是看着滿地的鮮血與屍體,姜維爲首,漢軍將士人人的心情都極爲複雜。

到底是上了年紀,所以這一場戰鬥,姜維本人並沒有上場。在孟觀的騎兵隊放開速度衝起來後,他就迅速的退入了後方步兵鎮守的大寨。在塔樓之上完整的觀看了這一場戰鬥。

不,或許,稱之爲屠殺更準確一些吧。

“啓稟大將軍,雙方戰損結果出來了。”

“唸吧。”

“諾,此戰,我軍陣亡一千一百二十五人,折損戰馬八百餘匹。其中,板甲具裝重騎兵陣亡六人,大馬折損三匹。敵軍,嘶~~敵軍陣亡八千八百餘人,戰馬折損七千餘匹。此外,我軍俘虜敵軍六千五百餘人,戰馬七千餘匹。”

“幽燕壯士,何其多也!”

在塔樓之上,姜維看得很清楚。本方重騎兵面對對方的輕騎兵,那完全就是徹底的碾壓。若不是本方這一次重騎兵只有兩千,而保護重騎兵側翼的輕騎兵有足足八千的話。這個交換比只怕還要驚人。

但即便如此,晉軍的輕騎兵們仍然迸發出了令人驚歎的勇氣,捨生忘死的勇敢朝着本方的重騎兵進行反覆衝擊。雖然戰果寥寥,但是這樣的場景,即便是打了一輩子仗的姜維都無比的動容。

“打掃戰場,受傷的俘虜要盡力救治。找一些無傷的俘虜出來,協助我軍收斂陣亡將士的遺體。對敵方陣亡將士的遺體,要儘可能善待。之後分別挖坑掩埋,做好身份辨識與相關標記,方便日後其家屬前來遷葬。”

“諾!”

待得傳令兵躬身領命後,赫德拉姆上前一步:“尊敬的大將軍,您的處置非常正確。這些勇士當得起這樣的待遇。這樣的勇士,在以前的波斯,極難看到。”

“呵呵呵,這樣的勇士確實值得尊敬。但要說聞所未聞還是未免誇大。昔年長安的羅馬學者不是講過斯巴達三百勇士麼?便是我大漢,一樣也有耿恭十三勇士名垂青史。”

“耿~恭十三勇士,這是什麼典故?大將軍若有暇,還請爲末將仔細講講。”

“呵呵,這個自然……”

“報~~!大將軍,趙將軍追擊敵軍殘部,成功抓獲敵酋孟叔時!”

“哦?善!大善!速速將孟叔時給本將帶來。唔,你們要客氣一點。”

“諾!”

少頃,趙統押着孟觀進了姜維所在的大帳。

“哈哈哈哈~~來者可是孟叔時?果然是年輕有爲,來人啊,給孟將軍鬆綁。”

“呵呵呵,多謝姜大將軍。”

重騎兵和輕騎兵比起來,其破陣和衝鋒能力那是完全碾壓對方。但說起機動性來,那就沒法比了。所以,重騎兵從來都不能單獨作戰,一定得有相當數量的本方輕騎兵進行配合。這一仗,雖說晉軍騎兵拼死阻截漢軍的重騎兵,讓孟觀的親衛隊繞開了漢軍的重騎兵。但是漢軍一樣有着數量極多的輕騎兵啊。而且這一仗,嚴格來說漢軍是坐鎮城下以逸待勞,晉軍纔是勞師遠征。所以在馬力儲備方面,晉軍到了後來是不如漢軍的。因此,雖然跑出去一定路程,但還是被緊追不捨的趙統給抓住了。

“叔時啊,我等皆是爽快人,有話就直說了。叔時之才,維深愛之,故而姜維有一問,可願降否?”

孟觀很是慘然的一笑:“觀沖齡便受吾皇拔擢委以重任,如何能降?兩萬幽燕男兒將其性命託付於吾,吾卻害他們大半戰死沙場,如何能降?但求一死!”

“哎~~”長嘆一口氣,姜維蕭索的扯了扯自己的鬍鬚:“如此,吾就給叔時白凌一條,留個全屍吧。”

“觀多謝大將軍。大將軍,觀臨死之前還有一言相告。”

“叔時請講。”

“今日之漢晉決戰,晉之勝算其實極爲渺茫。觀能做的,也只是死中求活。孟觀今日身死後,幽州一線,大將軍勝勢已成,故而還請在接下來的戰事裡,盡力善待百姓。”

“這一點請叔時放心。今日之戰,不在一城一地之爭奪,而在大漢一統。幽燕百姓,俱是我大漢子民。吾自當善待之。”

“如此,觀就沒什麼說的了。”

“……哎,來人啊,備酒一杯,吾親自送叔時上路!”

……

當孟觀的騎兵隊出現在高柳城下的時候,城上的士兵們是歡呼雀躍,城內的主將桓灝卻是喜憂參半。作爲早年一起共事過的同僚,桓灝太清楚孟觀的性格了:到底是年輕氣盛,喜歡做一錘子買賣。這要是贏了還好,要是輸了呢?

不管怎麼樣,現在友軍已經到了城外,本隊不出去支援是絕對不允許的。所以待得孟觀的軍隊現身,桓灝就開始組織城內的軍隊準備出城接應。

可惜,他的手下全是冀州來的農夫,戰陣之事那是一點都不懂的。在城牆上高呼爲友軍打氣是可以的,一說到本方也要出城作戰?頓時整個城內都混亂了起來。

“這羣匹夫!真是不堪大用!比起本官昔年在揚州的精銳實在是差得太遠!”

“桓別駕,戰場情勢有變,還請速速登城一觀!”

然後,桓灝就在高柳城牆上目睹了本方輕騎的被碾壓。

然後之後就沒有然後了。桓別駕早年也是在揚州和東吳兵真刀真槍幹過的,不是完全不知兵的小白。他非常清楚,這個時候出城支援,除了被敵軍一擁而上趁勢破城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可能。所以,雖說看着城下的友軍傷亡慘重,但桓灝卻下了緊守城門的命令。

“哎,孟叔時,你可一定要逃出去啊,幽州可不能沒有你。”

在心裡暗暗祈禱後,桓灝把自己麾下的家將們全都聚攏了過來:“援軍是徹底完蛋了,此城終究會被攻破。但是老爺我既然食晉祿,爲了對得起國家。說不得,只有仿效張特例,爲國家守此高柳城一百天。這百日之內,絕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我龍亢桓氏又要遭受大劫!”

“家主請放心,我等一定嚴格巡查,督促這些冀州兵好好守城!”

“不然,這冀州兵全是新兵,戰力近似於無。老爺的意思是,派出一人,縋城而下,去那蜀賊,啊不,去那漢軍的營帳……”

“家主的意思我等明白了。請老爺寫下親筆書信,屬下今晚就潛過去。”

“善,你去了漢軍大營後跟那姜維說,若是同意老爺我的建議,那就請他撤走主力兵馬,老爺在這一百天內一定足不出戶。百日之後便開城投降。”

“諾,屬下知道了。”

……

十一月三十日,高柳城下僥倖潰圍而出的孟觀隊殘軍約兩百餘人,終於來到了幽州治所所在薊縣的城下。

“什麼?你是說叔時敗了!而且近乎全軍覆沒?這,這怎麼可能?”

“苟將軍,屬下等怎敢在這等大事上欺瞞?那蜀賊姜伯約故意露出破綻,引得使君率軍前往高柳城下決戰。誰料到蜀賊居然隱藏了一隻全身披掛的重騎兵。他們的戰馬極爲高大,交戰的時候我方騎士比對方矮了不下五寸!敵方的戰甲渾然一體,極難破甲……”

“嗯……”在大堂裡背手反覆輾轉之後,苟晞轉身道:“孟使君在哪裡?”

“嗚嗚嗚~~~苟將軍,我軍潰圍而出後,敵軍緊追不捨。孟使君說若是他不就擒,只怕我們全都跑不出去。所以使君在把我等還未有子嗣的士兵放走後就再次返身殺敵,爲我等爭取到了逃亡的時間。使君說,一定要把蜀賊有重甲騎兵的消息轉告苟將軍。否則我軍還要再吃大虧!苟將軍,這是使君的官印,說是可以充作信物。”

“嗯,本將明白了。壯哉孟叔時……好了,你們都下去休息吧。來人啊,好好的安置這些勇士。”

“諾!”

待得這些敗兵被待下去後,麾下的將領們迅速圍攏了過來:“將軍,這下我軍該當如何?”

“嘿!昔年在洛陽聽進奏曹的報告,說是蜀賊穿過西域,結交到了波斯、羅馬等當世大國。我等還嗤笑蜀賊,說他們不知從哪裡找來的蕞爾小國,也敢稱爲大國。現在看來,人家真的是大國啊!罷了,不說這些沒用的了。諸位,我等統帥的,乃是幽州戰力最強的一萬人。你們可知,在我方部隊戰力明顯不足的情況下,爲什麼孟使君沒有把這一萬人帶上戰場?”

“當然知道,將軍。我們這一萬人,最爲熟悉幽州地理,機動力最強。使君之所以留下我們,就是萬一使君在北線戰敗,我們這一萬人就要遊擊作戰,把蜀賊這支部隊牢牢的牽制在幽州,使其不得南下!”

“說得好!我們前些時候分散到各地儲存點的糧食都安置好了吧?”

“已經全部安置妥當!”

“善!使君戰敗,高柳已經難保。高柳一破,長城防線定然瓦解。戰事,將在平原之上展開……現在傳令,全軍整備行裝,立即出城。薊縣,我們不要了。但是本官一定會在這幽冀大平原上讓姜伯約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騎兵!”

第四五五章 焦點是冀州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五零章 一路向西行(五)第四九七章 亡國的皇室(一)第三七三章 西城攻防戰(二)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四三五章 會戰之前奏(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九十七章 鍾會的運氣(三)第四零四章 此職甚安樂第一八三章 名將的無奈第四十九章 真正的初陣(一)第五二零章 長遠的佈局(一)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一七三章 鹽場拍賣會(三)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八十四章 風雲初涌動(二)第一六零章 權力的遊戲(四)第八章 裙帶何其多第二九五章 晉國有新銳(四)第三九零章 未來的大將第三八六章 局面的反轉(一)第一八四章 江南的新風(一)第一六二章 江東之英主第七十八章 彈指三年間(一)第十二章 履新涪陵郡第二六六章 皇后的力量第八十一章 彈指三年間(四)第一八八章 魏晉之禪代(一)第十九章 三代的理想(四)第二五七章 郿縣防禦戰(二)第二十七章 深耕涪陵郡(四)第十六章 三代的理想(一)第四一三章 全國總動員(一)第六十四章 人生不如意(一)第二四二章 街亭爭奪戰(二)第四三八章 會戰之前奏(四)第一一四章 誰敢說投降(三)第一五七章 權力的遊戲(一)第二七四章 中線和東線(二)第一三二章 新聞直播間第五十八章 幕後的交易(一)第四五六章 目標是癭陶第三一六章 河套征伐戰(三)第三九五章 向大海進軍第三二一章 詭異的建業(三)第四十四章 責任重於山(二)第二一九章 羣鴉的盛宴(十五)第六十九章 佈局江陽郡(一)第十四章 尚書檯一日第四四六章 幷州之會戰(七)第二八三章 關中大決戰(八)第二四九章 關彝的日常(一)第一零二章 晉公司馬昭第三一八章 河套征伐戰(五)第四七九章 洛陽是雒陽(七)第一二一章 復興反擊戰(三)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四六七章 大陸澤之戰(二)第一六四章 抄家進行時(二)第四零七章 何爲穿越者(二)(超大章節,爲盟主李嘉木加更!)第三一四章 河套征伐戰(一)第四九四章 最強的敵人(三)第一八零章 希望的田野(五)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一七九章 希望的田野(四)第四十二章 蝴蝶的翅膀(八)第四八四章 晉祚今終焉(一)第一一八章 反擊的準備(四)第二二零章 吾乃司聞曹(一)第三九一章 文明的交匯(一)第四七五章 洛陽是雒陽(三)第三一三章 關中的復甦(七)第二七一章 決戰的序幕(四)第二十五章 請皇帝代言第五一五章 有人造反了(一)第四零九章 改元求一統(二)(爲書友逐日2005加更!)第一八五章 江南的新風(二)第四四八章 匈奴與鮮卑第二三五章 北伐進行時(四)第三七四章 西城攻防戰(三)第四三四章 拓跋沙漠汗第五十六章 輝煌的一年(一)第三三四章 世家的方向(四)第五一一章 碾壓的快感(二)第四九五章 不同的一代(一)第二六七章 好日子到頭第四十六章 步家的黑手(二)第二七八章 關中大決戰(三)第九十一章 沓中大轉進(一)第二三一章 晉國的應對(二)第二一八章 羣鴉的盛宴(十四)第二五一章 關彝的日常(三)第一九四章 新生的晉國(二)第二五零章 關彝的日常(二)第三八七章 局面的反轉(二)第三三五章 杜武庫點兵(一)第二九六章 晉國有新銳(五)第四九八章 亡國的皇室(二)第六十一章 請放馬過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