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

“這個事情,當如何善後?”

損失了兩千精騎,確實是一場不小的敗仗。【.\nCOM思兔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nCOM官網】

換成還沒有拿到涼州之前的大漢,說不得就是傷筋動骨。

換成還沒有拿到隴右之前的大漢,說不得就算騎軍盡沒。

現在麼,也足以讓馮大司馬心疼好幾下。

大漢現在有畜牧養殖技術的加成,光是涼州一年能產的合格戰馬——不包括賣給吳國那些大路貨——就有兩萬多匹。

兩千戰馬,差不多也就是涼州一年戰馬產量的十分之一。

如果加上用來給吳國充數的大路貨,還有用來後勤運輸和日常訓練等其他用途的軍中馬匹,不會下二十萬。

注意,這還只是涼州的軍用馬匹保有量,不算民間。

幷州那邊的牲畜養殖也快要起來了。

等再過兩年,大漢一年的合格戰馬產量,估計不會下五六萬。

僅是官府直接控制的軍用馬匹,不會低於三十萬。

再囤個三五年,只要糧食產量能跟得上,估計隨隨便便就能拉出五十萬匹,嚇都能嚇死魏吳兩國。

但是,馬可以隨便配種生下來。

屢經大小戰役才能成長起來的精銳騎兵,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培養出來的。

特別是這些能派到草原上的騎兵,無論漢胡,都是政治合格,軍事過硬的精兵。

你說,馮大司馬能不心疼嗎?

面對關將軍的問題,馮大司馬不答反問:

“細君以爲如何?”

“妾以爲,有兩種處理方案。”

“說說看。”

“第一,國家自有法度,讓有司按律令看着辦就行了。”

說着,關將軍看向馮大司馬,意有所指地說道:

“也免得有人說阿郎壞了丞相定下的規矩。”

雖說不論劉渾還是禿髮闐立,都是胡人出身。

但誰都知道,他們都算得上是馮大司馬的舊部親信。

而且一個是跟着馮某人從南鄉出來,一個是跟着馮某人從涼州出來。

更是帶着無比鮮明的馮系烙印。

如何處置劉渾等人,恐怕會有不少有心人在看着。

“第二種呢?”

關將軍回答道:

“第二種就是,將功折罪。阿郎派禿髮闐立去幽州那邊,不就是想要利用他的身份,對付東部鮮卑?”

“至於劉渾,更是幷州匈奴的小王子,現在此人在匈奴部族中聲望不低。”

“二人又爲大漢征戰多年,若是允許他們將功折罪,不但能讓他們更加忠心,說不定也能讓族人更加歸心。”

胡人將領,帶領族人爲大漢征戰多年,屢有戰功。

這意味着什麼?

意味着人心向漢,是大漢對胡人教化的大成功。

況且收復幷州時,幷州匈奴主動叛賊歸漢,慕漢之心,如飢似渴。

說不得,日後還可以利用禿髮闐立,教化鮮卑如幷州匈奴舊事。

如此一來,不用勞民傷財,就能達到孝武皇帝的武功,豈不妙哉?

“不用。”馮大司馬搖頭,“沒有必要,就讓有司按律法處理就行。”

“胡人慕漢歸漢,是爲了加入大漢治下,不是爲了能被區別對待。”

“區別對待,固然能讓他們感激一時,但長久以往,只會讓他們越發認爲大漢沒有把他們當成自己人。”

“漢夷如一,不僅是賞,同樣還包括罰。況有罪從寬,遲早會讓他們滋生驕縱之心,反是害了他們。”

關將軍似乎早就料到馮大司馬的選擇,對其所言倒也沒意外。

只見她頷道:“好,妾知道了。”

“至於平城那邊,你擬一份公文,讓護鮮卑校尉府從胡騎義從中挑兩千人補上缺口。”

“胡騎義從的缺口,讓劉渾自己想辦法從幷州匈奴人中再招一千人,剩下的一千人,讓禿髮闐立從鮮卑人中去招。”

大漢軍中改制後,鑑於胡騎義從在關中一戰的出色表現,這個具有預備役特色的軍事制度被保留下來。

胡騎義從的胡人,多是牧場或草場的牧民,有些甚至是胡人貴族。

邊塞或者胡人聚集之地,每年秋日,胡騎義從的將軍或者軍司馬,都會組織一次秋狩。

內容以騎射、馬上博殺、騎馬衝刺爲主,也有角抵(角力、摔躍)、手博(拳技)、蹴鞠(古代足球運動)等武藝、技巧項目。

表面上說是狩獵,其實就是軍事演習外加軍事考覈。

參加者不但包括胡騎義從,也包括義從外的胡人,甚至漢人有興趣的也可以參加。

胡騎義從中不合格者會被淘汰出義從軍,再另選部落中優技者補上。

一旦入選胡騎義從,就可以免除家中一半的賦稅,同時可以送一子或一女免費入學堂求學。

連續三年合格不被淘汰者,就具備了入選大漢正軍的資格,有缺即補。

進入大漢正軍,那就是正式享受和大漢將士同等待遇。

當兵吃糧,立功受賞。

對於大漢底層百姓及其子弟來說,跨越階級的道路主要有兩條:

要麼從軍,拿命去給父母妻子博出一個未來。

要麼求學,上學堂,晉學院,再通過考課,成功上岸。

前者需要運氣,後者需要天賦加運氣。

漢人猶如此,更何況胡人?

而且對於胡人來說,騎馬射箭,上陣衝殺,遠比在學堂上跟漢人比學問要來得輕鬆。

所以胡騎義從的選拔,從來都是激烈非常。

正是因爲胡騎義從的選拔制度,能讓馮大司馬很快就把幷州缺少的兵力補上。

唯一可慮者,就是補上來的胡騎,什麼時候能磨合好。

至於戰鬥力,下降一些那是肯定的。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今年講武堂出去的學生,多分一些去平城那邊吧。”

馮大司馬再次吩咐一聲。

“好。”

處理完這個事,馮大司馬說得有些口渴,正欲伸手去拿茶杯,忽見有人主動給自己滿上。

擡頭一看,原來是花小五。

“咦?你沒走?還在這裡?”

花小五一聽,頓時就是滿臉幽怨:

“交州的事情,你不是還沒有吩咐完麼?”

“哦!”馮大司馬一拍額頭,“這一談正事,我都差點忘了。”

說着,他站了起來:

“你且等着,我先去一趟秘書房。”

本來關將軍也想走了,此時一聽到“秘書房”,頓時就不想走了。

所謂的秘書房,是指秘·書房,不是秘書·房。

乃是特意用水泥建成的一個小屋子。

目的主要就是爲了防走水。

裡頭沒別的,全是水泥做的書架,書架上全是書和手稿。

這些書和手稿,是馮大司馬爲了防止自己忘記前世的東西,不管有用沒用,想到一點就記下來一點。

原本只是一個大箱子,久而久之,一個大箱子就變成了兩個大箱子,再變成了很多箱子。

最後覺得箱子不方便,於是就變成了書架。

在關將軍眼裡,這些書和手稿,全都是阿郎師門的曠世學問和絕密見聞。

原本除了阿郎,只有她有鑰匙,可惜後來又多了一個姓張的——可惜,實在是太可惜了。

此時聽到阿郎想要去秘書房,再看了一眼花小五,關將軍出聲問道:

“阿郎去秘書房做什麼?”

“拿本書。”

這就更得問清楚了!

“阿郎要拿什麼書?”關將軍已經站了起來,“妾去幫阿郎拿。”

馮大司馬站住身子,頓了一下,這才說道:

“那就有勞細君了,幫我把三號書架最上面一排的那本無字封面的書拿出來。”

“好,阿郎稍等。”

待關將軍離開,馮大司馬又對滿面古怪之色的花小五吩咐道:

“你這什麼神情?去,把筆墨擺上。”

不一會,關將軍果然拿着一本書回來了,臉上同樣是古怪之色。

把書遞給馮大司馬:

“阿郎可是想要這本?”

“正是。”

關將軍認真地看了看馮大司馬,再看了看一臉無辜的花小五,忍不住地問道:

“阿郎要這本書,這是……”

馮大司馬嘿嘿一笑:

“修改一下,然後送去九真日南那邊。”

關將軍這纔有些恍然:

“阿郎這是又想要騙那孫權?”

“連環計嘛,上回給了一本《滇國蟲谷》,這一回再給一本……”

孫大帝,加油!

總有一天,你會找到神仙的。

就算找不到,憑着我送給你的這些書,想必足以讓你堅定修仙的信念。

活得太久了沒啥意思,還不如多多修仙,早點去見神仙。

馮大司馬轉頭看向花小五,問道:

“那邊有哪個小國是女王當政?或者曾有女王當政?”

花小五點頭:

“有啊,扶南就是。扶南以前就是女王當政,聽說直到一百多年前,也有人說是兩百多年前,一個叫柳葉的女王,嫁給了一個叫填的男人,才變成男子當政。”

馮大司馬原本是隨口問問,沒想到竟真能問出自己最想要的答桉。

花小五這一番話,頓時就是讓他又驚又喜,一拍大腿:

“還真有?那可真是太好了,這下連編都不用編了!這書就取名叫《扶南女王》!”

旁邊的關將軍一聽,與女兒雙雙幾乎一模一樣的鳳眼眼角,頓時就是微微向上一挑。

她當然知道這本被取名爲《扶南女王》的書,乃是繼《滇國蟲谷》之後,阿郎又寫出來的一本志怪小說。

與《滇國蟲谷》還是同一系列。

若非阿郎在榻上信誓旦旦地求饒說,這些書上面所言之事,真的是假的。

她幾乎都要確定,阿郎的師門當真是與某個叫“虛無之地”的神仙之境有所聯繫。

馮大司馬坐下,拿起筆,蘸了蘸墨,準備在書皮上寫定,才畫了一橫,然後擡頭,看向關將軍。

關將軍搖頭:

“妾還要到前面去處理事情。”

說着,還揚了揚手裡的軍報,然後轉身走了。

她確實沒空。

況且這本書是秘書屋裡她能看得懂的書之一,書裡的內容她幾乎都背下來了。

此時自然沒有必要再留下來。

馮大司馬把筆遞給花小五:“你來。”

花小五雖說是蠻女,但作爲孟獲的女兒,祝融部的族長,肯定是要熟習漢家文化的。

不但識字,而且字練得……至少現在比馮大司馬強上一些。

“什麼?”

花小五有些茫然地接過筆。

“坐,我念,你寫。這裡,寫上扶南女王。”

“接下來呢?”

“翻開,讓我先看看,哪裡需要修改一下。”

嘩啦嘩啦的翻書聲響起。

……

“翻!這裡……再翻,還有這裡……”

“翻啊,怎麼不翻,快翻……”

“哦哦,等一下。”

“再翻……你怎麼不翻?”

“我還沒有看完,待我再看看。”

“快點的!”

“急什麼?”

花小五的聲音也跟着有些急了,“我沒看完呢!”

氣得馮某人罵了一句:“曹!”

過了一會,只聽得花小五的聲音又響起:

“阿郎,這是你寫的?”

“不是,是你家夫婿寫的。”

我的字要有那麼好,還用你代筆?

“上面的事情,是真的嗎?”

“假的。”

“我不信!肯定是真的,你現在把它改了,就是爲欺騙世人,不想讓世人知道它的真相,是也不是?”

“不是。”

“我不信!如果是假的,爲什麼左夫人要把它藏在秘書屋?”

“屁話真多,快些寫!我跟你說,要是這個事情辦好了,說不得我能讓我們的兒子加個千戶食邑,加個三千都說不定。”

“真噠?”

花小五勐地擡起頭,亮晶晶地看着馮大司馬。

馮大司馬呵呵一笑:“扶南侯要不要?”

“要!”

花小五激動得身子都開始哆嗦了:

“妾應該怎麼做?”

“別光顧着在那邊騙人家東西賺錢,多培養點自己人,注意,是自己人。反正有三十年時間呢,都夠你抱孫子了。”

馮大司馬指點道,“日後大漢滅了吳國,九真和日南那麼遠,派大軍前往,未免虛耗錢糧。”

“若是到那個時候,你的人以你的名義也好,我們兒子的名義也好,帶領當地土人,響應三興漢室,趕跑吳人,令九真日南乃至交趾重歸大漢。”

“再拉一批小國酋長啥的,前來長安朝貢,陛下不賞都說不過去。”

什麼叫教化?

這就叫教化!

什麼叫思慕漢室,如飢似渴?

這就是!

“再說了,那邊天高皇帝遠,肯定需要派一個信任的人鎮守,最好還有熟悉那邊情況的人從中協助。”

“那個時候,只要不是傻子,都會想到你,孟家之女,祝融族族長,花娘子,而且還是關大將軍正室大婦。”

馮大司馬拱了拱手,笑道:

“花娘子不方便親自出面沒關係,她不是還有個兒子麼?爲了她兒子,她肯定不會袖手旁觀的,對吧?”

花小五已經是聽得兩眼全是星星,她激動得把筆一扔,抱住馮大司馬的腰,小臉貼上去蹭了蹭,氣息火熱,嚶嚀道:

“阿郎,你真好!”

阿郎這般給她謀算,讓花小五當真是情動如火。

“唔唔……”

“嘶!”馮大司馬勐地擡頭咬牙瞪眼,倒吸了一口涼氣,然後發出一聲長長的感嘆:

“哦~~~秋日啊~~”

第0426章 鮑三娘去哪了?第1140章 教化第0114章 刀筆第0193章 怕什麼?第0512章 師門秘法第1274章 全氏與戰馬第0560章 唯有以死報國耳第1132章 加官晉爵(二)第0936章 契機第0370章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第1240章 配合與不爭功第0383章 羊神第0176章 心痛第0966章 賴皮第0245章 糧食第0174章 文盲算術第1027章 勾心鬥角第802章 兵分兩路第0514章 養豬業的興起第1079章 絕地反擊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1167章 歲月無憂愁第0043章 坐歪的屁股第0616章 背後傷人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795章 趙馬氏第0925章 官僚主義第0983章 對策第0379章 第三篇第0736 聯手第0808章 我走了,我又回來了第0276章 教弟子第0535 荊州之計第0462章 鬧事第1046章 鉅變第0756章 東西第0939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0644章 摸着石頭過河第0390章 歷經磨難(二合一大章)第1133章 丞相家眷第0539 江東世家之殤第0263章 來人第0314章 想搞腐鯤的土鱉第0983章 對策第0868章 扶弟魔第0005章 養點雞 吧第0867章 準備第0920章 舉薦第0706章 風波起第0511章 勸說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814章 危險悄至第0579章 四方風雲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1229章 聲北擊南第0503章 所算所思第0547章 別有所圖(二)第0946章 陽謀(過年更新就是對大夥最好的新年賀詞)第0281章 違和第0161章 被髮癔症第1195章 籌糧第1241章 空營計第0356章 樊阿看病第0336章 紙第0737章 小打第0217章 張子房第0922章 兩相歉第0006章 供起來的圖紙第0375章 這名字怎麼這麼熟悉?第0646章 你來了?第1070章 司馬第0089章 我才十六歲啊!第0397章 繞五尺道第0952章 國之重器第0928章 隔空交手第0491章 別離第1281章 易勢,移民實邊第1232章 杜元凱第0979章 陰山,快到了第1087章 改變立場第0674章 秘書處的大秘書第0104章 這個小弟收得值了第0082章 高智商第1304章 連環計(給諸葛謫星大佬加更)第0268章 當不是人子所爲第0017章 趙廣來訪第0451章 都不容易第0349章 不宜回府第1147章 騷動第0083章 純粹的人第0791章 戰前第1150章 下放縣鄉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0554章 千古留名第1029章 笑裡藏刀第0563章 最後的嘗試第1168章 管山海第0029章 醉漢第0755章 好第0925章 官僚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