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諸葛亮領軍來到襄武城下,舉郝昭帥旗、金鼓於城下,勸降遊楚。
遊楚看到城下的各色旗幟,再聽到郝昭已經大敗而逃,當下就臉色灰白。
他對着長史馬顒和參軍公孫徵說道,“襄武已是孤城,必不可守。吾乃隴西太守,有守土之責,若能守之,吾必死守。”
“然如今城不可守,若強拒蜀虜,不過是令城中百姓受戰亂之苦罷了,吾不忍爲也。”
於是便親自對着城下喊道,“且請讓某先安撫城中百姓,後日開門投降。”
城下的士卒把遊楚的話傳回漢軍營中,魏延得知此話,大是惱怒,便勸說諸葛亮道,“丞相,前番他亦是說一個月後就投降,誰知前前後後都過了四個月。”
“如今東邊三郡早定。唯有隴西,仍欲頑抗天兵,他這個話,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不知又有什麼詭計。末將請命,直接攻城。”
諸葛亮卻是沒有立刻答應,他看着不遠處的城池,突然開口問道,“馮明文,你覺得如何?”
馮永一聽,連忙說道,“依末將看來,丞相不妨答應他,左右不過是多等兩日罷了。”
一旁的魏延聽到馮永這個話,頓時手握刀柄,對着馮永怒目以視,“豎子何知?”
馮永斜視魏老匹夫,冷笑一聲,“當初魏將軍欲領一軍出斜谷,讓丞相自出隴右,揚言定然能一路直取長安潼關,照目前看來,可乎?”
魏老賊,你當老子現在還是和剛到漢中時任你揉捏時一個樣?
連襄武城都攻取不下來,還想打長安取潼關?魏大嘴子!
郿城的曹真都夠你喝一壺了!
魏延大怒,踏步上前,“鏘”地一聲,長刀半出,作勢欲逼上來,喝道,“豎子,安敢辱我?找死嗎?”
馮永看到魏延一副欲擇人而噬的模樣,心裡微微一驚,不禁後退一步。
關興一看不對,連忙站到馮永面前,對着魏延說道,“魏將軍有話好好說!”
馮永心裡一安,左右看看,心道老子的婆娘關姬不在這裡,不然看她怎麼收拾你!
諸葛亮知道兩人有怨,頗有些頭疼,當下便開口斥道,“軍中陣前,你們這樣,像什麼樣子?莫不是欺軍法不嚴?”
魏延哼了一聲,這才把刀還回鞘裡,忿然退回原位。
關興亦退。
“馮永,你說,答應對面的理由是什麼?若是說不出個一二三來,看吾怎麼收拾你。”
諸葛亮又轉向馮永,臉色不善。
馮永自然知道魏延爲什麼要想着攻城。
他輕兵急行到隴西,欲不戰而取襄武,卻沒想到一個不防,被遊楚逼退。
然後郝昭到來,讓他又只能退守南安郡的豲道。
前些日子諸葛亮領軍過來匯合,他又是主動請命攻城,被郝昭燒了個焦頭爛額。
連續受挫於襄武城下,只怕他早就對這個襄武城恨之入骨。
再加上北伐以來,唯有他這一路沒有立下功勞。
眼看着襄武已經是北伐的收官之戰,他還是寸功未立,以他那個眼睛長在頭上的高傲性子,只怕是覺得自己臉面盡失。
所以襄武這個最後撈功勞的地方,他自然不願意放過。
但馮永豈會讓他如願?
只聽得他徐徐說道,“丞相,如今看來,襄武必破矣,只是看它早破還是晚破罷了,若強攻之,三五日定然能攻下。”
“但攻城則城中百姓必遭兵災,到時父子骨肉因此生死殊途,則會有怨起。如此一來,豈不是徒添日後治理隴西的難度?”
“再則,就算是用拋石車砸開城牆,最後也是要將士攻入城內廝殺,豈不是又會有傷亡?”
“故依永看來,不若先答應他,再等兩日。兩日後若是他不投降,那便是失信於人,我們攻城,乃是逼不得已。”
“城中百姓之難,皆歸於彼,而非歸於我。若是他如期投降,那就更好,大漢不僅可以保全將士性命,還可以保全城中百姓。”
“用兩天時間換來這般好處,何樂而不爲?”
馮永說完這番話,諸葛亮還沒開口,魏延卻又說道,“既起戰事,豈能避免將士傷亡?若怕傷亡,豈能掌兵?不如回到後方養豬。”
馮永頓時怒目而視,這老匹夫!
“再則這襄武城,先是行誆騙,後又頑抗,如今見事不可爲,又行故伎,實是可惡。若不加以兵威,日後說不得就有人有樣學樣。”
魏延振振有詞,“故不若趁此機會,不受其降,破城而入,以懾後來者。”
“先帝起兵時,天下諸侯以屠城爲常事,特別是曹賊,屠城之多,更是數不勝數。唯有先帝,以仁德行事,方能以織蓆販履之身,延續漢祚。”
“爲何?只因先帝視天下百姓爲大漢子民,故不忍加害。而曹賊,則視天下百姓爲豬狗,故驅之屠之,不加以憐憫。”
“若是能保全百姓,卻偏偏要故意破城而入,與曹賊何異?”
馮永毫不相讓,反脣相譏。
都說三國以後人口大幅度下降,其實準確地來說,應該是三國鼎立以前的戰亂,飢寒,瘟疫等,纔是人口下降的主要因素。
曹操那是不可否認的厲害,統一了北方,結束了北方戰亂。
但同時,他身上那個喜歡屠城的污點卻是永遠也洗不清。
被他屠城的人口,也不知道能不能和季漢立國時的在籍人口相提並論?
三國鼎立以後,全國局部統一,經濟有所恢復,人口反而沒有再下降,甚至還略有增加。
如今馮永一聽到魏延想要破城而入,當即就是有些惱火。
破城破城,說得輕鬆,其實不過就是想破城而入,發泄自己的怒火而已。
因爲按這個古時的慣例,如果守城方抵抗超過一定的時日,或者讓攻城方受到的傷亡超過一定程度,那麼攻城方破城而入後,極有可能就會縱兵屠城。
只不過是分大屠,小屠,屠全部,還是屠一部分而已。
看到魏延又要對着馮永進逼過去,諸葛亮連忙大聲喝道,“行了!”
這才止住了爭辯的兩人。
“魏將軍擔心對方有所圖謀,想要早日入城,馮明文你顧全百姓,不欲行攻伐之事,兩者皆有道理。只是馮明文身爲後輩,就不能對魏將軍客氣了點?”
諸葛亮斥責了馮永一句。
馮永撇撇嘴,看了諸葛亮一眼。
只見諸葛亮回瞪了他一眼。
馮永悻悻不語,心裡嘀咕一聲,他的兒子還是我的弟子呢,我和他算是平輩,怎麼就成了後輩了?
雖然諸葛亮表面上是在斥責馮永,但在姜維等眼睛雪亮的人眼裡,丞相這番話說出來,與誰更親近一些,一目瞭然。
只聽得諸葛亮又說道,“不過你說得也有道理。襄武百姓,亦是大漢百姓,吾豈能不好好待之?若是能讓他們避免兵災之禍,那自是最好。”
“故吾不但要答應對面多等兩日,還要把渭水恢復水流,以免城中有缺水之憂,同時也能宏大漢天子之德。”
商議已定,諸葛亮便讓人回到城下,詳細地傳達了自己的意思。
遊楚聽聞,長嘆一聲,“如此一來,城中百姓皆感季漢之德,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便收襄武百姓之心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