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鼓勵商貸

屁股決定腦袋,張林本就是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言人,自然會對“志同道合”者另眼看待。不過光有這一批人不夠,還需要在民間大力支持。

七月初,京師杭州郡中出現了第一家由朝廷主辦的債券交易所,把商人們的閒置資金集中起來下放到民間。

在經過兩年的經濟發展下,商人們手中有很大一部分閒錢,一部分轉移去了新型的沿海漁業,一部分往北跟着朝廷工業帶和工業區喝湯,但還是有很大的閒置資金。

在這樣情況下,爲了把商人手中的閒置資金利用起來,債券交易所成立了,有志於“創業致富”的小資產階級,甚至是有家產的百姓可以在交易所中辦理“貸款”事宜,百姓們以高於朝廷銀務署儲蓄利率購買債券獲得創業資金。

當然,審覈也是極爲嚴格的,必須有完善的戶籍資料和房產抵押,還得當地街道的官署提供證明文書。

這部分用於債券形式交易的資金雖然是從銀務署出納的,但卻並不屬於財政範疇,乃是商人們的“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朝廷只是作爲中間人,利用國家公信力爲擁有閒置資金的商人們解決了一個投資渠道而已。

這對商人們並不是不可接受,畢竟新朝廷還是很誠信的,有朝廷擔保背書,他們也不怕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畢竟對他們來說,相當一部分人是寧願把錢存在銀務署裡吃利息,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去幾千裡外投資經商的。

這個安居樂業的傳統習俗一時間沒辦法扭轉,朝廷也不好強派這批人一定要出去闖蕩,只能是採用間接手段把他們的錢調出來,支持願意離鄉背井出去打拼卻沒有本金的人。

江浙一帶本就是商業思想比較開放,有志於當“富一代”卻苦於本錢不足的百姓大有人在,債券交易所經過宣傳後,開門第一天就放出去了接近一百萬元的債券。

憑着債券,拿到投資的百姓可以儘快去銀務署辦理手續把錢取出來,想做什麼買賣就儘快幹起來吧,畢竟是要收1.85%利息的。

由於江浙一帶的很多行當都被充實,拿到投資的百姓當然不會犯傻跟本地大商人們競爭,在商務總署的安排下,帶着優惠的政策很光棍地前往西部、北部做買賣開廠或者圈地開荒。

商務總署也做出承諾,政府採購項目將會勻出一部分下放給他們,至少三年內不必擔心貨物賣不賣得出去。

對於肯購買官田圈地開農場的人,種植小麥、苜蓿、芝麻、胡椒、胡蘿蔔、石榴西瓜、黃瓜、芒果、哈密瓜、葡萄、香菜、大豆、蔥蒜,畜牧羊、牛、馬、驢、騾、豬、雞鴨鵝等畜牧的人,朝廷更是減免他們一部分賦稅,訂單大大地有。

西部和北地很多荒田,因爲其地工業區和工業帶建設後,百姓們覺得耕地沒有進工廠賺的錢多,相當一部分百姓從農民把田賣給官署,搬入城鎮全職轉變爲工人成爲城市居民。

畢竟北方的土地若是單輪糧食產量,是比不過南方肥沃良田水田的,更何況現在糧價還這麼低。

這個時代還處於手工生產主流的時候,能用到機器的工廠畢竟很有限,對勞動力還是很稀缺的。

事實上,張林一開始也沒有預料到這個情況,沒想到在新經濟政策刺激下,尤其是農政改革後,南方的糧食會增漲爆發出這麼大的產量。

果然啊,在沒有內部動亂的情況下,這片遼闊土地若是偏重於農業生產,買足一億人口的吃飽問題太輕鬆了。

難怪後世我大清能在明末爛攤子基礎上,在閉關鎖國的情況下,只短短一兩百年後,很快就把人口從兩三千萬爆到了四億多。這一部分歸結於南美作物玉米、土豆、紅薯等的引入,但其實那個時代中原只要不戰亂,南方一年兩輪甚至三輪的水稻產量是很可怕的。

從農政總署調查走訪的結果來看,農場確實要比農民個體田更具有優勢,把勞動力集中起來規劃使用比農民各幹各的要好,尤其是各大鄉鎮村都被強行建設了蓄水渠、公共廁所、畜牧糞便廠和草場倉庫,田地也得到有效的滋養改善。

說起水利建設,一部分是當地鄉村鎮自發組織人手,一部分是當地常備軍士兵的功勞。尤其是後者,是計入政績考覈的內容之一。

常備軍士兵基本都是當地人,因此對建設家鄉也沒有太大的怨言,尤其是幹活之餘受到親戚鄉人的“款待”和稱讚,他們自己也獲得極大的虛榮心。

話回正題,經濟放緩的一部分原因是戰爭導致的閉關鎖國,一部分則是國土面積和勞動力人口的比例不匹配。

如果增加勞動力,一部分是改變勞動力做工模式,就比如農場、工廠流水線、器械代替人力等方式,一部分是戰爭中擄劫回來的戰俘,另一部分就是加強新生兒的成活率。

這個時代受到醫療水平的限制,孩童死亡率是可怕的30%左右,也就是說,十個新生兒,由於各種孩童疾病天花、傷寒等等,能活過七歲的孩童只剩下一半。

所以民間對元武大帝的子嗣百分百成活率很是感到不可思議,認爲張林是真正的真命天子,是鴻鈞道祖在人間的天尊化身。

張某人自然不會這般迷信,他自己猜測應該是來自後世接種的各種疫苗,在血脈中延續了下來。

其實前朝宋真宗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痘苗”,是蜀地那邊大夫發明的。利用天花患兒身上的痂或膿汁直接作爲痘苗,吹到接種者的鼻孔內,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狀略輕的痘,從而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

這一種痘法在張林看來,叫作“人痘法”更合適,不是後世的牛痘。他既然知道這個方法,自然是不會不管的。

衛生大臣,最早跟着他張某人混的周官已是在秘密研究“牛痘”了。

方法其實不難,就是牛感染天花病毒後引起的牛**及**急性感染,然後把濃汁稀釋後種到一歲大的孩童身上,讓孩童主動得一次病狀較輕的天花,然後產生免疫力。

此法雖然提高了孩童成活率,但由於技術限制,一直未能得到痘苗。但是在玻璃尤其是放大鏡出現後,此項研究項目進步飛快。

在物理研究所的幫助下,有張林的指導和提示,目前已是研製出了能觀察微生物的顯微鏡。至於顯微鏡是多少倍,自然是沒法算出來的,但至少也在五百倍以上。

顯微鏡的出現,仿若給人間打開了另一個美輪美奐的神秘世界,讓得物理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以及衛生研究所的研究員們都驚呆了。

正因爲此物的出現,化學和衛生科學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一些以前似是而非非不能摸索的研究打開了新的通道。

這種超越幾個時代的科學儀器,張林自然是不會外泄出去的,至少在他有生之年裡,是絕不會現於世間。

第52章 朝廷賞賜第445章 司法不貫徹第378章 監禁裡的七姐第177章 忽然間索然無味第438章 大整改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191章 先罵陣再單挑再羣毆第415章 攻入燕雲第690章 土地第200章 賺李應上山第62章 親去藥家鎮第13章 收買王婆子第58章 喜當爹第273章 有了閨女第642章 世界第一第53章 大雨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第613章 戰爭紅利第111章 司戶參軍第211章 各有詭心第330章 詔安使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97章 王婆投奔第510章第5章 新的一天第241章 夷州島第589章 收拾蒙古部族第426章 放走高俅第168章 改良肚兜第289章 好消息和壞消息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376章 一切都在變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659章 實戰演習第388章 破城第484章 大版圖第428章 破開封城第262章 沐陽知縣第399章 新貨幣問題第572章 國土防線第652章 道教發展第610章 高麗很難受第222章 瑣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147章 接手張大戶的家財第315章 治大國如烹小飪第461章 逼死人的老套路第256章 殺進大名府第726章 勇士角色第68章 新天地第508章 西夏回援第16章 其實不想第187章 追女手段不重要第533章 婚嫁移民第59章 被人當豬養第519章 新改第587章 旗在人在第407章 傷亡比例縮小第564章 嚴防技術泄露第117章 姐兒相思第514章 同化蕃邦第691章 德里蘇丹國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333章 浪子之屈第599章 海商第466章 兄在杭州等你第442章 漢蕃同民第465章 南下用兵第694章 機動部隊第319章 聞歌尋歡第624章 有名無實第141章 官坊舊船翻新第449章 科考改革第267章 蘇州城遇方臘軍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97章 王婆投奔第391章 佔領登州第640章 殘酷的法則第366章 瓶頂和缺陷第271章 改造海船第220章 新知府人選第310章 對陣第562章 補給海參崴第623章 鎖國鎖技術第633章 精簡軍隊第30章 武松回來第678章 膽子大才有肉吃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65章 新貨幣第656章 技術輸出第263 朝廷鼠輩第583章 科學的動力第709章 新軍事戰術第394章 用武器堆戰爭第118章 楠兒上門邀約第193章 梁山援軍第12章 繼續推廣小吃第708章 新法案第151章 錢去如流水第4章 找地方落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