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教育體制

海軍大學、陸軍大學、鐵道工程學院、華東機械設計工程學院、杭師化工大學、中華農業大學、遼東船舶設計學院、傳媒大學……一系列教育學院在改革中紛紛脫胎換骨地變更了名稱,變得高大上起來。

朝廷將教育機構的行政權進行統改,集合在各地育教所、司、局、署中,把公立和私立學校徹底區分成統管下的兩個大體系。

在舊體制上進行改革殊爲不易,需要打破許多傳統的理念,張林這些年做的也就是逐步改變國民的生存觀念,把“天”變爲“地”,把朝廷置於江湖之中。

國民需要的是一片自由的天空,而不是凌駕在律法上的朝廷。怎麼改?當然是首從教育入手。

明顯的,社會上越來越多的家庭女性參與到社會生產活動中,不再像過去那般在家裡相夫教子。因爲到處都是工作機會,只要你能識文斷字懂一點新漢學的知識,就可以找到一份足以養活一家五口的工作。

誰不想在吃飽喝足的基礎上讓生活更優渥一點?

田靈生在開國後,長在新時代中,中學畢業後,她正好趕上了三改五的育教改革時期,她以優異的成績進入了皇家科學城附屬中學裡深造學習高中知識體系。

這一年,她剛滿十六歲。

皇家科學城附屬高中裡的學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天才學子,來到這裡以後,田靈不再是天之驕子,而是天才中的一份子。

不過,讓她相當興奮的是,開學的第一課居然是元武陛下親臨授課,給學生們認真而風趣地講解了一堂關於地球、宇宙、科技、生活的課。

學生們聽得喜笑顏開,頓覺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親切許多,果然民間傳聞不是虛的。他們的皇帝確實是一個開朗健談之人,沒什麼龍威聖氣。

陛下雖然不再年輕,但樣貌看上去頗有成熟穩重之感,田靈聽得仔細,看得也很仔細,細微地觀察到陛下鬢角上的幾根銀絲。

民間傳聞陛下日理萬機,在科學一道上多有建樹,現在國內用的吃的哪一樣都帶有陛下的聖恩,大家頓頓白米飯菜蔬肉,早上還能喝到新鮮的牛奶,身體健康,這一切都離不開陛下的洪福。

想到這裡,田靈不禁有些心疼這個父親輩的男人,想不明白爲何這樣一個睿智的男人會甘願放棄至高無上的皇權,用諸多律法來限制自己。

在她的記憶裡,父母常跟自己說起關於前朝宋國的故事,是這個男人帶領漢人驅逐金蒙賊寇,恢復漢人失土,更是拓地千里開疆闢地,亙古罕見。

給皇家學子們上課,張林也不是第一次了,但凡能被招收進來的學生未來都是科學發展的頂樑柱,都是全國各地精挑細選出來的天才學子。

說來,這樣也算是桃李滿天下了。

指導了這麼多年的技術研發,張林如今也算是學識淵博的科學家一類人,對付這些對科學還懵懵懂懂的學子自然是不成問題。他結合當下的社會上的一些已出現的產品,給學子們普及正在研發或者計劃研發的前沿技術,就當他們開學的啓蒙課程。

授課完,他與學子們在大食堂裡共進午餐,跟着學生們一起排隊佔座,體現了一個前輩,一個長輩,一個師長的素質。

看着這些正處於芳華正茂年齡的少年們,張林內心是羨慕的,千金萬銀買不回光陰。如果有可能的話,他還想再穿越一次。

唔……哪裡哪個朝代都行。

今兒來授課倒不是主要目的,他是來視察內燃機的研發進展情況,這玩意的實驗原機是搞出來的,但熱效轉換太差勁,比蒸汽機強不了多少。

問題出在哪裡,他也不知道。

在他對發動機的理解裡,熱轉化無非是衝程設計,以輪轉的方式轉化爲機械能。但具體落到實處,可就不是一兩句話的意思了。

材料學,應該不是研發出內燃機的主要問題。欠缺的還是數學,以及機械物理學。

原理越是簡單的機械產品,想要製造出來對於機械精度的要求越高,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術,需要慢慢摸索前行。

而且,眼下的工業革命正進展到關鍵時候,沒有內容那幾也不是搞不成,畢竟蒸汽機技術已經成熟,連火車都造的出來,像是煤電行當只是一個概念問題。

紙面上的,實驗室裡的研究成果能不能搬到現實生產上是個問題,但可行性向來是研究員們的工作,而生產線則是設計局的任務。

整個產業鏈的進步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而是多方協調齊頭並進的結果。現下物理機械和材料化學是國家的主流研究項目,但不代表數學這門關鍵的學科就沒有受到重視。

相反,張林對於數學研究者一向非常重視,出資支持。甚至,他還建議並且主導每個學院、大學、研究院、太學院都要設立數學學科,以幫助產業鏈的技術完善化。

中華國出口創匯的五金工具爲什麼能在海外暢銷,價格高一倍也照樣受到那些國家百姓們的追捧,就是因爲精度高,質量好。

像是馬車、輪船這些配套零部件,都是統一標準磨具製造出來的,隨壞隨修,大大改善了維修成本。不像以前那般粗工製作出來的零部件,壞了後就得更換一整套,而原因就是因爲螺母的不配對!!

這些技術都需要研究員們日以繼夜,年復一年的深入研究,而研究員哪裡來?還是要大力扶持教育事業,並且協調工廠開展技術深造的學習項目。

對於人才,朝廷向來是重視的,而且現在愈來愈年輕化。畢竟老一輩的技工受到學識的限制,雖然經驗豐富,但理論體系不如新時代的學生,而學習能力也不是老輩人的強項。

換句話說,自開國前五年,公園1117年出生的孩童纔是目前構成中華國核心力量的一代人,這批人大多年齡在二十到三十歲左右,正是精力充沛年富力強的時候。

也正是這批人,是第一代接受新漢學的孩童,眼下,他們正發揮着光和熱,創造着中華新時代。

第631章 三權第268章 取杭州,擄船坊第172章 鄉里屁事多第341章 調整研發方向第238章 挑撥離間第156章 腹黑心腸第469章 新風氣第303章 計劃四步走第410章 無炮不戰第385章 先鋒軍登陸第7章 肉夾饃第702章 中東新格局第459章 時代大環境第650章 北美清剿第458章 行省和軍權第30章 武松回來第103章 收個丫鬟第622章 風氣第529章 戰策轉向第427章 東京城外第371章 難產第595章 舊儒不死第32章 武大昇天第325章 科技專利第221章 王黼就任第35章 施威第328章 毛遂自薦第405章 攻城第339章 邦交第115章 灌雞湯第286章 火炮進展第437章 吃鍋第511章 政績第257章 殺奔南下第88章 經濟發展第674章 私了間諜案第663章 一切交由國會議第29章 西門慶設局第305章 戰術和戰略第723章 火星飛船殘骸第436章 鴛兒橋的女人第89章 猥瑣發育第285章 大校閱第351章 基礎工業第25章 西門慶乾着急第544章 牛仔布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493章 招梁紅玉第100章 面試張大戶第294章 梁山解體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66章 慫恿石秀第314章 官僚體系的惡劣第596章 定下發展調子第605章 新戰爭模式第429章 追殺金軍第44章 權勢第206章 唆使第662章 夏國第322章 龍中之王第30章 武松回來第481章 產能過剩第32章 武大昇天第434章 後宮第56章 想染指布行第306章 丫鬟心思第342 錦衣衛第671章 知識產權第628章 熊鷹倆派第460章 周邊形勢第116章 逗弄蔡媛第254章 女追男,隔層紗第550章 扶持蝦夷第697章 第一軍團第386章 當一個炮兵第192章 適當地得罪一下第235章 膠着第185章 扈家三娘第18章 賓主盡歡第342 錦衣衛第515章 軍力發展第94章 學塾和學院的規劃第441章 攻遼部署第543章 戰爭意圖第182章 祝氏三傑第567章 刻線機第669章 有理有據第602章 大東北第704章 學說時代第625章 孟加半島第357章 日本平氏來人第57章 求救第495章 內憂外患第698章 軍事的政治目的第244章 各處安排第396章 磚窯第7章 肉夾饃第551章 賞賜大內總管第521章 送行西域商隊第675章 請人去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