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亮的部隊尾隨在渡河日軍的後面,距離最後面的日軍大約1公里。48條定員12人的“摺疊船”每船隻乘坐了7、8個人。嚴學文想起來的路上冒充敵人華北方面軍直屬增援部隊的事情,忍不住好笑,“直屬部隊”就是非同尋常,人家12人一條船,我們就7個人。不過必要的時候,划行的速度也會快的多,尤其是等到王平的那些土製燃燒彈都卸掉以後。
水面上黑乎乎的,日軍燈火管制得挺好,各船都沒有一絲亮光,大概各船都配備了帶夜光的指南針。徐亮船上處於接聽狀態的對講機不斷傳遞着敵軍的動向情況。
早上六點,天已經矇矇亮了。西北方向的槍炮聲已經是清晰可聞了。鯉登行一命令航渡的鬼子停下來整理一下隊形,恢復原計劃的秩序以及各單位的建制不太可能,只是收攏集中一下隊伍,不使各部隊的登陸???散佈太遠。兩翼散亂的船隻向一起靠攏,落在後面的船也與前面的部隊拉近了距離,這也包括了徐亮他們的船。
6點半,晨曦中已經可以看見對岸的輪廓。天空傳來巨大的轟鳴聲。數十架飛機掠過船隊的上空向西飛去。火光、硝煙和巨大的爆炸聲很快傳了過來,岸邊的碉堡、工事在一陣陣的爆炸聲中向空中飛騰着。飛機俯衝着,投彈、掃射。地面上沒有防空武器對空還擊,這讓徐亮感到很意外。對面正是116團的陣地,此時的116團,已經沒有任何防空武器了,主官不在,突然遭到大規模空襲,一線的碉堡幾乎全部被摧毀,傷亡嚴重。
此時正是日本空軍在中國戰場上最猖獗的時期,由於蘇德戰爭爆發,蘇聯空軍志願大隊都已回國參戰,而美國此時尚未參戰,中國空軍的戰損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補充,原來駐在周口的空軍早已經轉移到了湖北老河口,駐洛陽的空軍實力很小,難以擔負起爭奪戰場制空權的任務,日本空軍此時肆無忌憚地在戰場上肆虐着。
嚴學文手裡的對講機裡傳出鯉登行一要求各部加速前進,爭先登陸的命令。可以見到前面一些船上的日本指揮官抽出了指揮刀在空中揮舞。各船的鬼子都拼命划槳,爭搶第一個登上對岸的榮譽。空襲還在繼續,鬼子船上的輕重機槍和炮擊炮也一起向岸上開火。終於,有兩條“摺疊船”率先靠上了西岸,船上的鬼子狂喊亂叫着衝上岸去,接着陸續有木船和“摺疊船”靠岸,鬼子一邊射擊、投彈,一邊向西瘋狂地衝擊。岸上守軍的機槍和步槍響了起來,一些鬼子剛上岸就被擊倒。隨着上岸日軍人數越來越多,守軍被迫放棄一線陣地,向縱深陣地退去。從空襲開始到第一批鬼子上岸,大約有半個小時時間。隨着鬼子步兵登陸,敵人空軍又向守軍陣地縱深進行了一輪掃射後,離開戰場上空。
第一攻擊波的鬼子全部登上了西岸,正在努力擴大登陸場,一些舟橋兵將他們的“摺疊船”也拖到了岸上。參加航渡的只有一個“摺疊船”中隊,30多條“摺疊船”,其餘的都是木船。這一個中隊的“摺疊船”幾乎都是在第一批靠上的西岸,表現可以說相當優秀。他們不知道,最後面還有相當於一個加強中隊的“摺疊船”在全部木船靠岸,全體日軍上岸與頑強抵抗的守軍戰鬥時,才姍姍來遲地接近了日軍空無一人的航渡船隊。這最後到達的“日軍”大約也覺得自己來晚了,接近先前靠岸的船隊後,每船上跳下了四、五個人,散在齊腰深的黃水中涉水接近各個木船,也不知往木船裡放了什麼東西后又涉水返回了各自的“摺疊船”。有兩條“摺疊船”則划向船隊上游,用大罈子向水裡傾倒着什麼。然後,48條“摺疊船”全力向東劃去。
日軍全力向西攻擊,誰也沒有注意到這些日軍的“臨陣脫逃”,再說日軍當時也的確沒有這種習慣。
日軍已登陸半小時,已經佔領了大約500米寬的灘頭陣地。空中又響起了飛機的轟鳴聲,第二波空襲的十幾架飛機到達了戰場上空,開封機場離這裡實在太近了。
正在這時,“轟!”水中一條橡皮艇上發射的一發迫擊炮彈擊中了船隊中間的一條木船,木船上幾個開着口的瓶子裡流出的汽油“呼”地竄出了老高的火苗。“轟!轟!”又是兩炮,擲彈筒也“咚!咚!”地向船隊擲出炮彈,先是三、四條船起火,接着上游流下的漂浮在水面上的汽油也燃燒起來,很快,整個船隊成了一道巨大的火牆。
船隊怎麼着火了?鯉登行一尚未醒悟過來,這時整個第一波攻擊隊伍裡的處於接聽狀態的對講機裡都傳出了以下的日語對白,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
一個聲音驚恐地叫喊:“不好,支那飛機!”
另一個怒罵:“八格!明明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飛機!”
“可是我們的飛機爲什麼會轟炸我們自己的船隊?”
編劇和導演都是徐亮,參加演出的是嚴學文和熊谷平川。
鯉登行一如何與空軍方面交涉那是後話。
其實,船隊被焚燬的原因並不難查清,起碼起火的直接原因是不難判明的。但是日本民族是一個喜歡諉過於人的民族,襲擊珍珠港都可以說成是被羅斯福逼迫的,而“盧溝橋事變”則硬說成是由於中國軍隊挑釁引起的,如此無可爭辯的事情尚要強詞奪理至今,其他的事情就不必分說了。一國的總統逼迫別國軍隊偷襲自己的艦隊?還讓別國軍隊進攻自己的海外殖民地,讓本國軍隊一敗塗地,被迫投降?如此,國會還不彈劾?人民還會選他,讓他連幹三任,直到死在總統崗位上?還有盧溝橋在什麼地方?如果是在東京附近新宿一帶,那麼日方的中國軍隊挑釁一說或許有幾分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