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六九章 有後臺和沒後臺,果然大不一樣

也不知道是不是蔡京在背後使了勁的緣故,被官家定爲罪臣的宋江一路上不綁不縛,還能快馬代步,壓根一點也不像要進京問罪的朝廷欽犯。除了每日必趕百里以上路程的硬性規定,沿路文官該接待接待,該方便方便,宋江這一行,倒輕鬆得彷彿公費旅遊一般。

倒是宋江進京“面聖”心切,一路上反催促天使疾行,顛得那老太監天天在肚裡問候宋江的祖輩八代,嘴上卻又不敢明說,如此纔算嚐到了山東及時雨的道行。

天使一行,來時用了七八天,回程卻只用了五六日,可謂急速。話說這一日夕陽西下之時,押解宋江的馬隊終於趕到了京城。

哪知這隊人馬剛剛抵達新曹門外,附近的百姓便圍了上來,有好事者起鬨道:“太尉,又是哪座州府被朝廷收復了?”

見此一幕,宋江露出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那老太監卻見怪不怪的模樣,揚鞭趕散圍觀市民。宋江心中納悶,轉而問向身邊的御營軍官。想這隊人馬,誰沒得宋江好處?這軍官路上又跟宋江混得廝熟,此時也不瞞他,終將實情娓娓道來。

原來並不是宋江沒見識,而是這城門報捷之事,是新近這段時日纔剛剛興起的。

想當初,梁山賊寇瀕死之際的亡命一蹬腿,氣勢太猛,一點都不像是氣數已盡之前的迴光返照。這廂還沉浸在河東大捷中沒有回過味來,那廂梁山賊軍都殺到了京城門戶興仁府了,這是何等尷尬之事?

不過,若只是尷尬也就罷了,反正也要不了命。關鍵是這夥賊人不但讓人尷尬,還讓人害怕,他們的兵鋒離大宋的心臟東京開封府僅僅只有一界之遙!出了興仁府,那就是堂堂京畿之地啊!

雖說,當時有童貫的四十萬大軍便駐紮在京東路的大門口,京城還有大量的禁軍駐紮,可鑑於梁山泊有陣斬太尉,攻下陪都的種種先例惡名,直叫這開封府內不少達官貴人都是膽顫心驚,人心惶惶。都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甚至於有人已經偷偷把家眷送出京城。

不過,這些達官貴人有退路,但是做皇帝的趙佶卻沒有退路,這位道君皇帝實在不敢想象,他作爲一個立志要超越太祖功績的曠世明君,如何能叫一衆賊寇趕出京師倉皇逃竄!?

如果當真發生這樣一幕,那麼這一事件對他趙佶的傷害就屬於不可逆了。即便將來徹底剿滅了梁山賊寇,他這個聖君也沒臉見人了。其實沒臉見人還是小事,若是因此傷了道行導致將來無法昇仙,那真真是倒了血黴了,就算把梁山賊寇人人都碎屍萬段,也無法彌補他趙佶心中之痛。

好就好在,童貫還是爭氣的。以至於原本氣勢洶洶的梁山賊被他嚇破膽子,轉而向東劫掠州府。事後想起這夥人在京東路的戰績,趙佶心中也不由後怕起來,他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被河東大捷衝暈了頭腦,有些着急的挑起戰事。畢竟短短數月時間,京東路大半州縣便脫離了朝廷版圖,這種烈度,來得比去年河東田虎要猛烈得多。

連皇帝都打心眼裡害怕了,就更別提京師市民心中的惶恐了。

是以,爲了扭轉京城內人心惶惶的局面,天子趙佶下令,但凡朝廷王師收復一縣,即刻由快馬從外城新曹門入城,沿着牛行街沿路報捷,以安民心。

只不過,趙佶又沒有預料到的是,梁山賊猛,童貫卻更猛!原本這只是鼓舞士氣的一時之舉,沒想到這童貫真不愧是他趙佶貴眼相中的護國良將,自他受斥開始發兵干涉以來,一縣一縣的報捷文書好似潮水一般的涌向東京,搞得最後趙佶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最後下金口將捷報的範圍擴大到收復一州才沿街報捷。

即便如此,十多座州府的接連收復,還是讓開封府內天天猶如過年,一時間人人都覺得京師固若金湯,就是曾被京城上下一致視作洪水猛獸般的梁山泊,也如昨日黃花般無人再提。與此同時,有關童貫的話題,直接成爲街頭巷尾甚至帝國官場最爲熱門的議題,沒有之一。

“快看快看,又有前線下來的官軍入城,這回怕是梁山泊的老巢叫朝廷給端了!”

“哪有那麼簡單?我明明記得青州和登州還未曾報捷哩!”

“那還不是遲早的事?如今報捷報得我都能把京東路的州府給記全嘍,那賊首王倫還能撐幾天?你們還別說,我曾聽人說,童樞密是九天蕩魔祖師降世,特來輔佐聖明天子蕩平寰宇。這不河東田虎已經剿滅,梁山泊的王倫也差不多快到大限了,王慶又作了童家的女婿,下一步只怕便是江南方臘了!”

“唉,田虎滅了就滅了,這個人壞事做盡,該有個報應。但王秀才似乎不像開封府宣揚那般殘暴,我有個親戚便住在濟州,聽說王倫在山東那邊做了不少好事,那裡的百姓很向着他哩!”

“向着他有甚麼用?天兵一到,立馬作鳥獸散!似這樣的賊頭,仗着讀過兩本書,也就能矇騙那些個鄉下人,你說咱們跟着瞎起甚麼哄?還是各人過好各人的安生日子罷!”

趁着老太監撿出儀仗鄭重入城的功夫,宋江有意識的收集到不少民間的輿論。在得知京師市民並不像京東百姓那般親近梁山時,他並沒有幸災樂禍,反而是有些“兔死狐悲,物傷其類“的憂傷,似童貫這等權奸都被任有意無意的被吹成真武大帝降世了,那他宋江作爲“正面人物”構陷的對象,估計將來也不會有甚麼好名聲了。

罷了,人生說短不短,也有好幾十年,將來終究有洗刷恥辱的時候。眼下自己已經攀上了蔡京蔡恩相的高枝兒,還怕他甚麼?要知道,當初蔡京是不屑於跟自己多說兩句話的,這次樑中書還特意叫聞達帶話,不正說明人家已經開始惦記自己了麼?

懷着滿腹心事,宋江渾渾噩噩的被帶到皇城跟前,原以爲今日天色已晚,他是見不到皇帝的面了,哪知趙佶竟有些勤政的勁頭,連夜召見他這個戴罪之人。

到了大殿之上,忐忑的宋江忽然看到一個老者就在聖駕之側,他心中隨即爲之一暖,此時涌出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彷彿只要有此人在,他宋江受再大的委屈,也是值得的。

山呼萬歲之後,天子吩咐宋江平身,宋江偷眼去瞧時,發現天子雖無半分悅色,卻也並無雷霆萬鈞之徵兆,再看一眼族中宿老般的蔡京蔡元長,心裡頓時安定了許多。

“宋江,童貫奏你貽誤軍機,不肯實心任事,險些致朝廷棟樑於死地,你可有話說?”

來了,宋江心裡“咯噔”一下,儘管這個場景他在旅途中模擬了千百遍,此時面對趙佶真正責問之時,仍忍不住心跳加速,好容易調整好呼吸,照着路上想好的應答之策,磕頭認罪道:“罪臣有罪!”

趙佶“嗯”了一聲,只等宋江陳情,哪知宋江的頭,磕下去就擡不起來,整個人壓根便不吱聲了,趙佶等了半晌,結果依舊沒有下文,趙佶“咦”了一聲,狐疑的望了蔡京一眼,這才頭一次正經打量這個小吏出身的降將。

“陛下,老臣有幾句話說!”

沒等來宋江的陳情,反而是朝中重臣蔡京說話了,道君皇帝自然不會不讓他說話,只聽蔡京道:“說宋江貽誤軍機是真,但不肯實心任事,這個老臣萬萬不敢苟同!想當初應天府被圍,正是宋江率軍解救,雖然後來兩軍誤會,導致雙方死傷,但城池總歸不曾丟失。後來宋江又率軍收復單州、徐州,假道襲慶府救援青州,行軍一千餘里地,似這樣的臣子,還有人攻訌他不肯實心任事,老臣替天底下實心任事的臣僚們感到心寒!”

шωш▪ тт kān▪ ℃O

趙佶聞言,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陷入沉思之中。跪在殿前的宋江聽罷眼淚都快掉出來了,恩相的恩相簡直是太懂他了,都說士爲知己者死,當初押寶的時候還曾猶豫,如今看來,真乃婦人之仁也!

蔡京可不是蜻蜓點水的人,他一般不肯輕易發話,此時開了頭,不達目的,絕不輕易收手,只聽他接着又道:“而且老臣聽說,宋江之所以貽誤軍機,也是有理由的,還請陛下不罪宋江殿前失儀之罪,讓他解開朝服!”

“不必了,朕非不通情理之人,宋愛卿,既然有疾,就留在京城休養,等傷愈再回前線建功罷!”

望着滿頭銀絲的蔡京,趙佶嘆了口氣,即便他心中如何不喜宋江,但他明白,越是這種時候,他這個做天子的便越是要挺蔡京。

於私來說,這位老臣輔佐自己也十多年了,早已是古稀之年,常言道:“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眼看人已經是沒幾天活頭了,趙佶心中不由有些傷懷。於公來說,若是蔡京失勢或去世,朝中剩下童貫一人獨大,沒有一個重量級的對手製衡於他,這好不容易維持下來的平衡,打破後又不知要花多少精力修復。唉,其子蔡攸要是能有蔡京一半的功底,他這個皇帝也不會做得這麼累了。

一聽天子對自己的罪責不予追究了,宋江真真是喜出望外,沒想到高高舉起的鞭子,竟就這麼輕輕落下了!

雖說此番是議他的罪過,但從始至終,趙佶都沒怎麼跟正主兒說話,宋江再一次領略了蔡京在朝中的分量。看來上面有人和上面沒人,那真就是不一樣。不然以童貫如今熏天的權勢,滿朝無人能及的軍功,他要想整個人,皇帝會攔着!?

“陛下聖明!”

望着顫顫巍巍的蔡京拜下謝恩,趙佶動了惻隱之心,當即起身道:“今日便議到此處,元長還是早點回府休息罷!”

蔡京正在謝恩,忽見這時殿外一個小太監匆匆入來,幾經傳遞,一份加急奏章遞送到趙佶的手上,趙佶眉頭一皺,略帶不滿的打開奏章,不耐道:“都不看看到了甚麼時辰了!”

小太監可沒有高強那麼受寵,聞言頓時嚇得面如土色,跪下道:“因、因爲涉及到宋將軍,樑太傅吩咐奴、奴婢……”

其實壓根不需要這小太監提醒了,趙佶已經看到了密摺中關於宋江的內容,頓時只見他原本便掛着不滿的臉上,肌肉不停的顫抖着,顯然是心中的怒氣達到了極點。(未 完待續 ~^~)

第二四三章 活要活作一路,死要死在一處第二四九章 一丈青殺“夫”第四四一章 命在旦夕的王慶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八十章 那一叉竿的風情第四七九章 梟雄的生存邏輯第八七八章 堅壁清野,天羅地網第八三一章 迎來大發展的梁山水軍第六十章 新朋舊友齊相聚第七二二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二)第三零七章 豹子頭力擒急先鋒第八四七章 勇擔罵名真男兒第二十四章 林教頭雪夜上梁山跟大家彙報一下近況第六七四章 東家動動嘴,幫工跑斷腿第八二九章 王慶、田虎的“遺產”第七二一章 自古創業多艱辛第三七六章 被當作番子的李都頭第四四二章 偏室密約第二十二章 不負江山不負卿第四一三章 驚變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三十二章 前面有着那各自各的路第三七一章 蔫人出豹子?第八八八章 快刀斬亂麻(二)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二七六章 韓世忠鏖戰病尉遲第八十二章 大名府寡將第八四五章 田虎者,當世靶神也!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一七九章 荊湖風雲起(八)第六六三章 民心向背(三)第二零三章 亂糟糟的周邊局勢第六八一章 我覺得你家田虎沒誠意!第二六零章 鎮戎曲家第四二六章 唱一出好戲第二十章 買魚石碣村第五零四章 你往東來我去西第二九七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百章 鼓上蚤夜潛濟州府第六三七章 出人意料的丘嶽第四四七章 三雄會凌州(五)第三九四章 意想不到的故人第四三七章 這些人死在這裡,不值!第七四六章 試探(三)第四零七章 這廝說客做得也太煽情了第二六四章 賜名“濟州”島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十七章 湖畔晨話第八零四章 太守培訓班(二)第三七九章 給你們一個舞臺第六二三章 可使勇士陣前叫戰第六二五章 “冤家”路窄第七八零章 業餘棋手妄屠龍第六零八章 我在梁山泊,已伏下暗線了第七三四章 高麗最強騎兵(三)第一二六章 安道全報恩傳祖技第四四一章 命在旦夕的王慶第七五二章 無人願意扞衛的國度第七四九章 計將安出?第一四五章 好客東道主第五十三章 既入寶山,豈可空手而歸第五四八章 斬首行動(一)第一一八章 爲名所累的神醫第五十二章 墨家後裔這一章鎖住了,發不上來第七零六章 自掘墳墓而不自知第二三六章 殺一虎擒一虎第七二六章 王京最後的屏障第四六六章 束手就縛史文恭第三二四章 此生絕味第六九一章 江南英雄大會(二)第二七四章 藏龍臥虎的登州城第三八四章 除惡務盡第二二八章 建立一支什麼樣的軍隊第二一八章 徹底看清這個世道第五八二章 勸君忘卻高麗好,西歸宋國小點心第六九一章 江南英雄大會(二)第五四六章 難道遼國辦不到,梁山便也辦不到第八九五章 吳相公不想守,程相公不肯溜!第六三四章 第二套方案第三七六章 被當作番子的李都頭第五二一章 你的名字叫“深海”第四十七章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第六三零章 小李廣三箭鎮前輩第七六六章 漢城太守第一七八章 荊湖風雲起(七)第二三四章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第二八二章 想跑?沒門!第八零五章 這個山頭,那個派別,都是我的人第七二八章 抵抗,迷惘第六七七章 什麼!方臘也投王倫了?第四七四章 不是你爹,沒義務慣着你!第九零四章 女真拼命,麒麟發狠第六六零章 晁蓋辭行第六十一章 蓼兒窪英雄小聚義第三一二章 監牢困獸第六七五章 朕懷疑有人在暗地裡害老子第四六九章 周處除三害第六五六章 觀於海者難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