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把奏摺合上,然後看也不看直接往旁邊的太監方向一伸,出聲說道“念!”
雖然只是簡單的一個字,可是下邊衆臣的卻聽出了徽宗的震怒。
站在一旁候命服侍的太監聽了,趕忙躬身上前接過,然後轉過身面向羣臣,輕輕打開奏摺開始唸了起來。
“彈劾吏部尚書趙挺之之十宗罪,一:朋黨營私……!”
侍從太監一條一條的念着,下面的大臣聽得卻是越來越心驚,王黼這是要致趙挺之於死地啊!
有誰多人心中想完悄悄看了看人羣中的趙挺之,又看了看前邊不遠的王黼,最後全都把目光落實在了最前面一臉平靜的蔡京身上。
趙挺之與王黼並沒有太大的仇怨,這個大家都知道,而王黼,李彥,樑師成等人又同屬蔡京一黨,再聯想到昨天傳回的蔡攸大敗被俘之事,以及之前是趙挺之強烈舉薦蔡攸爲帥,那麼這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便清楚的很了。
雖然是王黼在上奏彈劾趙挺之,但是衆人心中都明白,這是蔡京在報復趙挺之了。
想明白之後,大臣中有那與趙挺之交好的,都在心裡爲他捏了一把汗,今天這一關不好過了。
而此時趙挺之的心裡也早翻起滔天駭浪,他知道自己這一次恐怕難以脫身了,到不是趙挺之真的犯了那十條罪名,而是因爲這一次蔡京做得太絕了。
這十條罪名明眼人都知道是欲加之罪,宋徽宗心裡也是明鏡似的,可是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有這麼多大臣同時來彈劾他,這是一種撕破臉不死不休的做法。
雖然這樣會讓宋徽宗有一種被逼宮的感覺,但是宋徽宗爲了顧全大局也一定會降罪於趙挺之,除非有一股比蔡京黨派更大的勢力出面來維護他,讓宋徽宗投鼠忌器,可是這是不可能出現的局面。
趙挺之好恨……!
隨着侍從太監那怪異的嗓音落下,宋徽宗冷哼一聲說道“趙尚書有何話要說?”
聽到宋徽宗的話,大臣門全都把目前投向了他,而蔡京則依是那副平靜的表情,就彷彿這件事情真的與他無關一樣。
趙挺之整理了一下情緒,然後出列回道“回陛下,古語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微臣爲人如何,爲官如何,想來陛下與各位同僚都心中有數,所以對於這些強加之罪,臣不屑一辯!”
趙挺之知道此時多說無益,所以準備以不變應萬變,表現得極爲淡定與坦然。
“好一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既然如此爲了證你清白,此事便交由刑部徹查,在此期間趙尚書革去一切職務暫且收押,待一切水落石出之後再做定奪!”
君無戲言,宋徽宗話間落下,立刻從兩旁走出兩名侍衛,押着趙挺之走出大殿。
看到宋徽宗如此乾脆利落的做出決定,衆大臣全都有些驚訝,這讓幾位想替趙挺之求情的人全都沒有了機會。
趙挺之走後,所有人都把目光看向了蔡京,心中暗生懼意。
而在衆人目光注視下的蔡京,依然風清雲淡,只見他略微含首,彷彿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什麼事情都與他無關一樣。
“諸卿還有何事要奏?”宋徽宗還沒有聽到他想聽的事情,於是出聲問道。
下面一片沉默……。
其實許多人都想上奏蔡攸兵敗被俘一事,可是剛剛看了蔡攸的雷霆手腕之後,所有人都在心裡打起了鼓,害怕說出此事而被蔡京懷恨在心。
正當衆人在那裡猶豫之時,蔡京直接躬身拜道“臣有罪!”
其實宋徽宗焉能不知道趙挺之一事就是蔡京的主意,可是有些事情即使宋徽宗心裡清楚,卻也要裝作糊塗,這到不是說宋徽宗怕了蔡京,或者是蔡京的勢力大到可以威脅皇帝,就要就是一個權衡。
“太師此話何意?”宋徽宗淡淡的問道。
蔡京知道宋徽宗心裡對於自己逼宮一事有些不悅,但也不以爲意,出聲說道“昨日接到大名府一帶急報,皆言蔡平寇被梁山賊寇所敗,十萬大軍皆沒,就連蔡平寇也身陷被俘。
而衆所周知那蔡平寇乃老臣之子,雖然蔡平寇身爲一軍主帥要對慘敗要負全部責任,但老臣不僅是其父,更是一朝太師,所以也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肯請陛下治臣一個連帶之罪!”
蔡京說完又是深深一拜,然後久久不起。
其實蔡京這是一招以退爲進,雖然蔡京口口聲聲說自己有罪,可是又句句不忘提蔡攸是一軍主帥,而他只不過因爲是蔡攸的父親而受到連帶責任。
雖說虎毒不食子,可是這明顯不適用於蔡京身上。
在歷史中蔡京與蔡攸最後也是爲了權利而父子反目,互相傾軋。
宋徽宗聽完出聲說道“太師請起,蔡平寇不敵賊寇乃是他一人之事,與太師無關,而且現在也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那林沖一夥侵州佔縣,朝廷雖屢派大軍征剿,卻屢戰屢敗,致使賊寇愈發做大,不知衆卿認爲此事該如何處理?
不知諸位有何良策?”
其實宋徽宗心裡是無奈和憤怒的,正如他所說,朝廷屢派大軍前去討伐梁山,可是無一例外全都以失敗告終。
不僅如此,朝廷彷彿就是一個送財童子,每派兵攻打梁山一次,就會讓梁山壯大一些,這簡直是讓宋徽宗鬱悶到了極點。
若說派去領兵的將領無能,可是一旦這些將領投降加入梁山之後,又一個個全都變得勇猛無比,就連那些士兵都是,加入了梁山改了門面,便一個個全都如脫胎換骨一般,不僅作戰勇猛更加提不畏死,彷彿中了邪術被洗了腦一般,當真是想不通。
“陛下,老臣以爲如今之計對林沖當以安撫爲主,朝廷近幾年連年用兵,再加上近年光景不好各地大旱,朝廷及地方不僅收不上稅更要時常賑災,所以導致現在國庫空虛,無力再組織大規模兵力去討伐賊寇。
因此老臣以爲目前最好的辦法便是遣使講和,先暫時穩住林沖這一班賊寇,然後朝廷一邊繼續剿滅其他賊寇,一邊休養生息恢復實力。
等一兩年之後,國庫充盈,其他賊寇也以平定,再調集大軍全力剿滅林沖,這樣一來林沖必滅,四方皆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