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回 盧俊義大戰昱嶺關 宋公明智取清溪洞

話說當下關勝等四將,飛馬引軍,殺到烏龍嶺上,正接着石寶軍馬。關勝在馬上大喝:“賊將安敢殺吾弟兄!”石寶見是關勝,無心戀戰。便退上嶺去,指揮白欽,卻來戰關勝。兩馬相交,軍器並舉,兩個鬥不到十合,烏龍嶺上急又鳴鑼收軍。關勝不趕,嶺上軍兵,自亂起來。原來石寶只顧在嶺東殺,卻不提防嶺西已被童樞密大驅人馬,殺上嶺來。宋軍中大將王稟,便和南兵指揮景德殺。兩個鬥了十合之上,王稟將景德斬於馬下。自此呂方、郭盛首先奔上山來奪嶺,未及到嶺邊,山頭上早飛下一塊大石頭,將郭盛和人連馬打死在嶺邊。這面嶺東關勝望見嶺上大亂,情知嶺西有宋兵上嶺了,急招衆將,一齊都殺上去。兩面夾攻,嶺上混戰。呂方卻好迎着白欽,兩個交手殺。鬥不到三合,白欽一槍搠來,呂方閃個過,白欽那條槍從呂方肋下戳個空。呂方這枝戟,卻被白欽撥個倒橫。兩將在馬上,各施展不得,都棄了手中軍器,在馬上你我相揪住。原來正遇着山嶺峻處,那馬如何立得腳牢,二將使得力猛,不想連人和馬都滾下嶺去。這兩將做一處□死在那嶺下。這邊關勝等衆將步行,都殺上嶺來,兩面盡是宋兵,已殺到嶺上。石寶看見兩邊全無去路,恐吃捉了受辱,便用劈風刀自刎而死。宋江衆將奪了烏龍嶺關隘,關勝急令人報知宋先鋒。江裡水寨中四個水軍總管,見烏龍嶺已失,睦州俱陷,都棄了船隻,逃過對江,被隔岸百姓,生擒得成貴、謝福,解送獻入睦州。走了翟源、喬正,不知去向。宋兵大隊,回到睦州。宋江得知,出城迎接。童樞密、劉都督入城屯駐,安營已了,出榜招撫軍民復業,南兵投降者勿知其數。宋江盡將倉廒糧米,給散百姓,各歸本鄉,復爲良民。將水軍總管成貴、謝福割腹取心,致祭兄弟阮小二、孟康,並在烏龍嶺亡過一應將佐,前後死魂,俱皆受享。再叫李俊等水軍將佐,管領了許多船隻,把獲到賊首僞官,解送張招討軍前去了。宋江又見折了呂方、郭盛,惆悵不已,按兵不動,等候盧先鋒兵馬,同取清溪。

且不說宋江在睦州屯駐,卻說副先鋒盧俊義,自從杭州分兵之後,統領三萬人馬,本部下正偏將佐二十八員,引兵取山路,望杭州進發,經過臨安鎮錢王故都,道近昱嶺關前。守關把隘,卻是方臘手下一員大將,綽號小養由基龐萬春,乃是江南方臘國中第一個會射弓箭的。帶領着兩員副將:一個喚做雷炯,一個喚做計稷。這兩個副將,都蹬的七、八百斤勁弩,各會使一枝蒺藜骨朵,手下有五千人馬。三個守把住昱嶺關隘,聽知宋兵分撥副先鋒盧俊義引軍到來,已都準備下了對敵器械,只待來軍相近。且說盧先鋒軍馬將次近昱嶺關前,當日先差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六員將校,帶領三千步軍,前去出哨。當下史進等六將,都騎戰馬,其餘都是步軍,迤邐哨到關下,並不曾撞見一個軍馬。史進在馬上心疑,和衆將商議。說言未了,早已來到關前。看時,見關上-着一面彩-白旗,旗下立着那小養由基龐萬春,看了史進等大笑,罵道:“你這夥草賊,只好在梁山泊裡住,勒宋朝招安誥命,如何敢來我這國土裡裝好漢!你也曾聞俺小養由基的名字麼?我聽得你這夥裡,有個甚麼小李廣花榮,着他出來,和我比箭。先教你看我神箭!”說言未了,颼的一箭,正中史進,□下馬去。五將一齊急急向前,救得上馬便回。又見山頂上一聲鑼響,左右兩邊松樹林裡,一齊放箭。五員將顧不得史進,各人逃命而走。轉得過山嘴,對面兩邊山坡上,一邊是雷炯,一邊是計稷,那弩箭如雨一般射將來,總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得這般的箭矢。可憐水滸六員將佐,都作南柯一夢。史進、石秀等六人,不曾透一個出來,做一堆兒都被射死在關下。三千步卒,止剩得百餘個小軍,逃得回來,見盧先鋒說知此事。盧先鋒聽了大驚,如癡似醉,呆了半晌。神機軍師朱武爲陳達、楊春垂淚已畢,諫道:“先鋒且勿煩惱,有誤大事,可以別商量一個計策,去奪關斬將,報此仇恨。”盧俊義道:“宋公明兄長特分許多將校與我,今番不曾贏得一陣,首先倒折了六將,更兼三千軍卒,止有得百餘人回來,似此怎生到歙州相見?”朱武答道:“古人有云:『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我等皆是中原、山東、河北人氏,不曾慣演水戰,因此失了地利。須獲得本處鄉民,指引路徑,方纔知得他此間山路曲折。”盧先鋒道:“軍師這之極當,差誰去緝探路徑好?”朱武道:“論我愚意,可差鼓上蚤時遷。他是個飛檐走壁的人,好去山中尋路。”盧俊義隨即教喚時遷,領了言語,捎帶了乾糧,跨口腰刀,離寨去了。

且說時遷便望深山去處,只顧走尋路,去了半日,天色已晚,來到一個去處,遠遠地望見一點燈光明朗。時遷道:“燈光處必有人家。”趁黑地裡,摸到燈明之處看時,卻是個小小庵堂,裡面透出燈光來。時遷來到庵前,便鑽入去看時,見裡面一個老和尚,在那裡坐地誦經。時遷便乃敲他房門,那老和尚喚一個小行者來開門。時遷進到裡面,便拜老和尚。那老僧便道:“客官休拜。現今萬馬千軍殺之地,你如何走得到這裡?”時遷應道:“實不敢瞞師父說,小人是梁山泊宋江的部下一個偏將時遷的便是。今來奉聖旨剿收方臘,誰想夜來被昱嶺關上守把賊將,亂箭射死了我六員首將,無計度關,特差時遷前來尋路,探聽有何小路過關。今從深山曠野,尋到此間,萬望師父指迷,有何小徑,私越過關,當以厚報。”那老僧道:“此間百姓,俱被方臘殘害,無一個不怨恨他。老僧亦靠此間當方百姓施主,糧養口。如今村裡的人民都逃散了,老僧沒有去處,只得在此守死。今日幸得天兵到此,萬民有福。將軍來收此賊,與民除害,老僧只是不敢多口,恐防賊人知得。今既是天兵處差來的頭目,便多口也不妨。我這裡卻無路過得關去,直到西山嶺邊,卻有一條小路,可過關上。只怕近日也被賊人斷了,過去不得。”時遷道:“師父,既然有這條小路,通得關上,只不知可到得賊寨裡麼?”老和尚道:“這條私路,一逕直到得龐萬春寨背後,下嶺去,便是過關的路了。只恐賊人已把大石塊斷了,難得過去。”時遷道:“不妨!既有路徑,不怕他斷了,我自有措置。既然如此,小人回去報知主將,卻來酬謝。”老和尚道:“將軍見外人時,休說貧僧多口。”時遷道:“小人是個精細的人,不敢說出老師父來。”

當日辭了老和尚,逕回到寨中,參見盧先鋒,說知此事。盧俊義聽了大喜,便請軍師,計議取關之策。朱武道:“若是有此路徑,覷此昱嶺關,唾手可得。再差一個人和時遷同去,幹此大事。”時遷道:“軍師要幹甚大事?”朱武道:“最要緊的是放火、放炮。你等身邊,將帶火炮、火刀、火石,直要去那寨背後,放起號炮火來,便是你幹大事了。”時遷道:“既然只是要放火、放炮,別無他事,不須再用別人同去,只兄弟自往便是。再差一個同去,也跟我做不得飛檐走壁的事,倒誤了時候。假如我去那裡行事,你這裡如何到得關邊?”朱武道:“這卻容易,他那賊人的埋伏,也只好使一遍。我如今不管他埋伏不埋伏,但是於路遇着樹木稠密去處,便放火燒將去,任他埋伏不妨。”時遷道:“軍師高見極明。”當下收拾了火刀、火石,並引火煤筒,脊樑上用包袱揹着大炮,來辭盧先鋒便行。盧俊義叫時遷錢二十兩、糧米一石,送與老和尚,就着一個軍校挑去。

當日午後,時遷引了這個軍校挑米,再尋舊路來到庵裡,見了老和尚,說道:“主將先鋒,多多拜覆,些小薄禮相送。”便把銀兩、米糧,都與了和尚。老僧收受了,時遷分付小軍自回寨去,卻再來告覆老和尚:“望煩指引路徑,可着行者引小人去。”那老和尚道:“將軍少待,夜深可去,日間恐關上知覺。”當備晚飯待時遷。至夜,卻令行者引路,“送將軍到於那邊。”便教行者即回,休教人知覺。當時小行者領着時遷,離了草菴,便望深山徑裡尋路,穿林透嶺,攬葛攀藤,行過數裡山徑野坡,月色微明,到一處山嶺峻,石壁嵯峨,遠遠地望見開了個小路口。巔巖上盡把大石堆疊砌斷了,高高成壁。小行者道:“將軍,關已望見,石疊壁那邊便是。過得那石壁,亦有大路。”時遷道:“小行者,你自回去,我已知路途了。”小行者自回,時遷卻把飛檐走壁、跳籬騙馬的本事出來,這些石壁,拈指爬過去了。望東去時,只見林木之間,半天價都紅滿了。卻是盧先鋒和朱武等拔寨都起,一路上放火燒着,望關上來。先使三、五百軍人,於路上打併屍首,沿山巴嶺,放火開路,使其埋伏軍兵,無處藏躲。昱嶺關上小養由基龐萬春聞知宋兵放火燒林開路,龐萬春道:“這是他進兵之法,使吾伏兵不能施展。我等只牢守此關,任汝何能得過?”望見宋兵漸近關下,帶了雷炯、計稷,都來關前守護。卻說時遷一步步摸到關上,爬在一株大樹頂頭,伏在枝葉稠密處,看那龐萬春、雷炯、計稷,都將弓箭踏弩,伏在關前伺候,看見宋兵時,一派價把火燒將來。中間林-、呼延灼立馬在關下,大罵:“賊將安敢抗拒天兵?”南兵龐萬春等卻待要放箭射時,不提防時遷已在關上。那時遷悄悄地溜下樹來,轉到關後,見兩堆柴草,時遷便摸在裡面,取出火刀、火石,發出火種,把火炮擱在柴堆上,先把些硫黃、焰硝去燒那邊草堆,又來點着這邊柴堆。卻纔方點着火炮,拿那火種帶了,直爬上關屋脊上去點着。那兩邊柴草堆裡,一齊火起,火炮震天價響。關上衆將,不殺自亂,發起喊來,衆軍都只顧走,那裡有心來迎敵。龐萬春和兩個副將急來關後救火時,時遷就在屋脊上又放起火炮來。那火炮震得關屋也動,嚇得南兵都棄了刀槍、弓箭、衣袍、鎧甲,盡望關後奔走。時遷在屋上大叫道:“已有一萬宋兵先過關了,汝等急早投降,免汝一死!”龐萬春聽了,驚得魂不附體,只管跌腳。雷炯、計稷驚得麻木了,動彈不得。林-、呼延灼首先上山,早趕到關頂,衆將都要爭先,一齊趕過關去三十餘里,追着南兵。孫立生擒得雷炯,魏定國活拿了計稷,單單隻走了龐萬春。手下軍兵,擒捉了大半。宋兵已到關上,屯駐人馬。盧先鋒得了昱嶺關,厚賞了時遷,將雷炯、計稷,就關上割腹取心,享祭史進、石秀等六人,收拾骸,葬於關上,其餘屍首,盡皆燒化。次日,與同諸將,披掛上馬,一面行文申覆張招討,飛報得了昱嶺關,一面引軍前進,迤邐追趕過關,直到歙州城邊下寨。

原來歙州守禦,乃是皇叔大王方,是方臘的親叔叔,與同兩員大將,官封文職,共守歙州。一個是尚書王寅,一個是侍郎高玉,統領十數員戰將,屯軍二萬之衆,守住歙州城郭。原來王尚書是本州山裡石匠出身,慣使一條鋼槍,坐下有一騎好馬,名喚轉山飛。那匹戰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那高侍郎也是本州士人,故家子孫,會使一條鞭槍。因這兩個頗通文墨,方臘加封做文職官爵,管領兵權之事。當有小養由基龐萬春敗回到歙州,直至行宮,面奏皇叔,告道:“被土居人民透漏,誘引宋兵,私越小路過關。因此衆軍漫散,難以抵敵。”皇叔方聽了大怒,喝罵龐萬春道:“這昱嶺關是歙州第一處要緊的壁,今被宋兵已度關隘,早晚便到歙州,怎與他迎敵?”王尚書奏道:“主上且息雷霆之怒。自古道:『勝負兵家之常,非戰之罪。』今殿下權免龐將軍本罪,取了軍令必勝文狀,着他引軍,首先出戰迎敵,殺退宋兵。如或不勝,二罪俱並。”方然其言,撥與軍五千,跟龐萬春出城迎敵,得勝回奏。且說盧俊義度過昱嶺關之後,催兵直趕到歙州城下,當日與諸將上前攻打歙州。城門開處,龐萬春引軍出來交戰。兩軍各列成陣勢,龐萬春出到陣前勒戰。宋軍隊里歐鵬出馬,使根鐵槍便和龐萬春交戰。兩個鬥不過五合,龐萬春敗走,歐鵬要顯頭功,縱馬趕去。龐萬春扭過身驅,背射一箭。歐鵬手段高強,綽箭在手。原來歐鵬卻不提防龐萬春能放連珠箭,歐鵬綽了一箭,只顧放心去趕。弓弦響處,龐萬春又射第二隻箭來,歐鵬早着,墜下馬去。城上王尚書、高侍郎,見射中了歐鵬落馬,龐萬春得勝,引領城中軍馬,一發趕殺出來。宋軍大敗,退回三十里下寨,扎駐軍馬安營。整點兵將時,亂軍中又折了菜園子張青。孫二孃見丈夫死了,着令手下軍人,尋得屍首燒化,痛哭了一場。盧先鋒看了,心中納悶,思量不是良法,便和朱武計議道:“今日進兵,又折了二將,似此如之奈何?”朱武道:“輸贏勝負,兵家常事。今日賊兵見我等退回軍馬,自逞其能,衆賊計議,今晚乘勢,必來劫寨。我等可把軍馬衆將,分調開去,四下埋伏。中軍縛幾隻羊在彼,如此如此整頓。叫呼延灼引一支軍在左邊埋伏,林-引一支軍在右邊埋伏,單廷、魏定國引一支軍在背後埋伏。其餘偏將,各於四散小路里埋伏。夜間賊兵來時,只看中軍火起爲號,四下裡各自捉人。”盧先鋒都發放已了,各各自去守備。且說南國王尚書、高侍郎兩個頗有些謀略,便與龐萬春等商議,上啓皇叔方道:“今日宋兵敗回,退去三十餘里屯駐,營寨空虛,軍馬必然疲倦,何不乘勢去劫寨柵,必獲全勝。”方道:“你衆官從長計議,可行便行。”高侍郎道:“我便和龐將軍引兵去劫寨,尚書與殿下,緊守城池。”當夜二將披掛上馬,引領軍兵前進,馬摘鑾鈴,軍士銜枚疾走,前到宋軍寨柵。看見營門不開,南兵不敢擅進。初時聽得更點分明,向後更鼓便打得亂了。高侍郎勒住馬道:“不可進去!”龐萬春道:“相公如何不進兵?”高侍郎答道:“聽他營裡更點不明,必然有計。”龐萬春道:“相公誤矣!今日兵敗膽寒,必須睏倦。睡裡打更,有甚分曉,因此不明,相公何必見疑,只顧殺去!”高侍郎道:“也見得是。”當下催軍劫寨,大刀闊斧,殺將進去。二將入得寨門,直到中軍,並不見一個軍將,卻是柳樹上縛着數只羊,羊蹄上拴着鼓槌打鼓,因此更點不明。兩將劫者空寨,心中自慌,急叫:“中計!”回身便走,中軍內卻早火起,只見山頭上炮響,又放起火來,四下裡伏兵亂起,齊殺將攏來。兩將衝開寨門奔走,正迎呼延灼,大喝:“賊將快下馬受降,免汝一死!”高侍郎心慌,只要脫身,無心戀戰,被呼延灼趕進去,手起雙鞭齊下,腦袋骨打碎了半個天靈。龐萬春死命撞透重圍,得脫性命。正走之間,不提防湯隆伏在路邊,被他一鐮槍拖倒馬腳,活捉瞭解來。衆將已都在山路里趕殺南兵,至天明,都赴寨裡來。盧先鋒已先到中軍坐下,隨即下令,點本部將佐時,丁得孫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腳,毒氣入腹而死。將龐萬春割腹剜心,祭獻歐鵬並史進等,把首級解赴張招討軍前去了。

次日,盧先鋒與同諸將再進兵到歙州城下,見城門不關,城上並無旌旗,城樓上亦無軍士。單廷、魏定國兩個要奪頭功,引軍便殺入城去。後面中軍盧先鋒趕到時,只叫得苦,那二將已到城門裡了。原來王尚書見折了劫寨人馬,只詐做棄城而走,城門裡卻掘下陷坑。二將是一夫之勇,卻不提防,首先入來,不想連人和馬,都陷在坑裡。那陷坑兩邊,卻埋伏着長槍手、弓箭軍士,一齊向前戳殺,兩將死於坑中。可憐聖水並神火,今日嗚呼葬土坑!盧先鋒又見折了二將,心中忿怒,急令差遣前部軍兵,各人兜土塊入城,一面填塞陷坑,一面鏖戰殺,殺倒南兵人馬,俱填於坑中。當下盧先鋒當前,躍馬殺入城中,正迎着皇叔方,交馬只一合,盧俊義卻忿心頭之火,展平生之威,只一朴刀,剁方於馬下。城中軍馬開城西門,衝突而走。宋兵衆將,各各併力向前,剿捕南兵。

卻說王尚書正走之間,撞着李雲,截住殺。王尚書便挺槍向前,李雲卻是步鬥。那王尚書槍起馬到,早把李雲踏倒。石勇見衝翻了李雲,便衝突向前,急來救時,王尚書把條槍神出鬼沒,石勇如何抵當得住?王尚書戰了數合,得便處把石勇一槍,結果了性命,當下身死。城裡卻早趕出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截住王尚書殺。那王寅奮勇力敵四將,並無懼怯。不想又撞出林-趕到,這個又是個會殺的,那王寅便有三頭六臂,也敵不過五將。衆人齊上,亂戳殺王寅,可憐南國尚書將,今日方知志莫伸!當下五將取了首級,飛馬獻與盧先鋒。盧俊義已在歙州城內行宮歇下,平復了百姓,出榜安民,將軍馬屯駐在城裡,一面差人文報捷張招討,馳書轉達宋先鋒,知會進兵。卻說宋江等兵將在睦州屯駐,等候軍齊,同攻賊洞。收得盧俊義書,報平復了歙州,軍將已到城中屯駐,專候進兵,同取賊巢。又見折了史進、石秀、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歐鵬、張青、丁得孫、單廷、魏定國、李雲、石勇一十三人,許多將佐,煩惱不已,痛哭哀傷。軍師吳用勸道:“生死人皆分定,主將何必自傷玉體?且請料理國家大事。”宋江道:“雖然如此,不由人不傷感!我想當初石碣天文所載一百八人,誰知到此,漸漸凋零,損吾手足。”吳用勸了宋江煩惱,然後回書與盧先鋒,交約日期,起兵攻取清溪縣。

且不說宋江回書與盧俊義,約日進兵,卻說方臘在清溪幫源洞中大內設朝,與文武百官計議宋江用兵之事。只聽見西州敗殘軍馬回來,報說歙州已陷,皇叔、尚書、侍郎俱已陣亡了。今宋兵作兩路而來,攻取清溪。方臘見報大驚,當下聚集兩班大臣商議,方臘道:“汝等衆卿,各受官爵,同佔州郡城池,共享富貴。豈期今被宋江軍馬席捲而來,州城俱陷,止有清溪大內。今聞宋兵兩路而來,如何迎敵?”當有左丞相婁敏中出班啓奏道:“今次宋兵人馬,已近神州,內苑宮廷,亦難保守。奈緣兵微將寡,陛下若不御駕親征,誠恐兵將不肯盡心向前。”方臘道:“卿言極當!”隨即傳下聖旨,命三省六部、御史臺官、樞密院、都督府護駕,二營金吾、龍虎,大小官僚,“都跟隨寡人御駕親征,決此一戰。”婁丞相又奏:“差何將帥,可做前部先鋒?”方臘道:“着殿前金吾上將軍內外諸軍都招討皇侄方傑爲正先鋒,馬步親軍都太尉驃騎上將軍杜微爲副先鋒,部領幫源洞大內護駕御林軍一萬三千,戰將三千餘員前進。”原來這方傑是方臘的親侄兒,是歙州皇叔方長孫,聞知宋兵盧先鋒殺了他公公,要來報仇,他願爲前部先鋒。這方傑平生習學,慣使一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那杜微原是歙州市中鐵匠,會打軍器,亦是方臘心腹之人,會使六口飛刀,只是步鬥。方臘另行聖旨一道,差御林護駕都教師賀從龍,撥與御林軍一萬,總督兵馬,去敵歙州盧俊義軍馬。

不說方臘分調人馬,兩處迎敵,先說宋江大隊軍馬起程,水陸並進,離了睦州,望清溪縣而來。水軍頭領李俊等引領水軍船隻,撐駕從溪灘裡上去。且說吳用與宋江在馬上同行,並馬商議道:“此行去取清溪幫源,誠恐賊首方臘知覺逃竄,深山曠野,難以得獲,若要生擒方臘,解赴京師,面見天子,必須裡應外合,認得本人,可以擒獲。亦要知方臘去向下落,不致被其走失。”宋江道:“是若如此,須用詐降,將計就計,方可得裡應外合。前者柴進與燕青去做細作,至今不見些消耗,今次着誰去好?須是會詐投降的。”吳用道:“若論愚意,只除非教水軍頭領李俊等,就將船內糧米,去詐獻投降,教他那裡不疑。方臘那,是山僻小人,見了許多糧米、船隻,如何不收留了。”宋江道:“軍師高見極明。”便喚戴宗,隨即傳令,從水路直至李俊處,說知如此如此:“教你等衆將行計。”李俊等領了計策。戴宗自回中軍。

李俊卻叫阮小五、阮小七扮做艄公,童威、童猛扮做隨行水手,乘駕六十隻糧船,船上都插着新換的獻糧旗號,卻從大溪裡使將上去。將近清溪縣,只見上水頭早有南國戰船迎將來,敵軍一齊放箭。李俊在船上叫道:“休要放箭,我有話說。俺等都是投拜的人,特將糧米獻納大國,接濟軍士,萬望收錄。”對船上頭目,看見李俊等船上並無軍器,因此就不放箭,使人過船來,問了備細,看了船內糧米,便去報知婁丞相,稟說李俊獻糧投降。婁敏中聽了,叫喚投拜人上岸來。李俊登岸,見婁丞相,拜罷,婁敏中問道:“汝是宋江手下甚人?有何職役?今番爲甚來獻糧投拜?”李俊答道:“小人姓李名俊,原是潯陽江上好漢。就江州劫法場,救了宋江性命。他如今受了朝廷招安,得做了先鋒,便忘了我等前恩,累次窘辱小人。現今宋江雖然佔得大國州郡,手下弟兄,漸次折得沒了。他猶自不知進退,威逼小人等水軍向前。因此受辱不過,特將他糧米船隻,逕自私來獻納,投拜大國。”婁丞相見李俊說了這一席話,就便準信,便引李俊來大內朝見方臘,具說獻糧投拜一事。李俊見方臘再拜起居,奏說前事。方臘坦然不疑,且教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只在清溪管領水寨守船:“待寡人退了宋江軍馬還朝之時,別有賞賜。”李俊拜謝了,出內自去搬運糧米上岸,進倉交收,不在話下。

再說宋江與吳用分調軍馬,差關勝、花榮、秦明、朱仝四員正將爲前隊,引軍直進清溪縣界,正迎着南國皇侄方傑。兩下軍兵,各列陣勢。南軍陣上,方傑橫戟出馬,杜微步行在後。那杜微橫身掛甲,背藏飛刀五把,手中仗口七星寶劍,跟在後面。兩將出到陣前。宋江陣上秦明,首先出馬,手舞狼牙大棍,直取方傑。那方傑年紀後生,精神一撮,那枝戟使得精熟,和秦明連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傑見秦明手段高強,也放出自己平生學識,不容半點空閒。兩個正鬥到分際,秦明也把出本事來,不放方傑些空處。卻不提防杜微那,在馬後見方傑戰秦明不下,從馬後閃將出來,掣起飛刀,望秦明臉上早飛將來。秦明急躲飛刀時,卻被方傑一方天戟聳下馬去,死於非命。可憐霹靂火,滅地竟無聲。方傑一戟戳死了秦明,卻不敢追過對陣,宋兵小將急把撓搭得屍首過來。宋軍見說折了秦明,盡皆失色。宋江一面叫備棺-盛貯,一面再調軍將出戰。且說這方傑得勝誇能,卻在陣前高叫:“宋兵再有好漢,快出來殺!”宋江在中軍聽得報來,急出到陣前,看見對陣方傑背後便是方臘御駕,直來到軍前擺開。但見:

金瓜密佈,鐵斧齊排。方天畫戟成行,龍鳳-旗作隊。旗旄旌節,一攢攢綠舞紅飛;玉鐙雕鞍,一簇簇珠圍翠繞。飛龍傘散青雲紫霧,飛虎旗盤瑞靄祥煙。左侍下一代文官,右侍下滿排武將。雖是妄稱天子位,也須僞列宰臣班。

南國陣中,只見九曲黃羅傘下,玉轡逍遙馬上,坐着那個草頭王子方臘。怎生打扮,但見:

頭戴一頂-天轉角明金啐頭,身穿一領日月雲肩九龍-袍,腰繫一條金鑲寶嵌玲瓏玉帶,足穿一對雙金顯縫雲根朝靴。

那方臘騎着一匹銀鬃白馬,出到陣前,親自監戰。看見宋江親在馬上,便遣方傑出戰,要拿宋江。這邊宋兵等衆將亦準備迎敵,要擒方臘。南軍方傑正要出陣,只聽得飛馬報道:“御林都教師賀從龍,總督軍馬,去救歙州,被宋兵盧先鋒活捉過陣去了。軍馬俱已漫散,宋兵已殺到山後。”方臘聽了大驚,急傳聖旨,便教收軍,且保大內。當下方傑且委杜微押住陣腳,卻待方臘御駕先行,方傑、杜微隨後而退。方臘御駕,回至清溪州界,只聽得大內城中,喊起連天,火光遍滿,兵馬交加,卻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裡放起火來。方臘見了,大驅御林軍馬,來救城中,入城混戰。宋江軍馬,見南兵退去,隨後追殺。趕到清溪,見城中火起,知有李俊等在彼行事,急令衆將招起軍馬,分頭殺將入去。此時盧先鋒軍馬也過山了,兩下接應,卻好-着。四面宋兵,夾攻清溪大內。宋江等諸將,四面八方,殺將入去,各各自去搜捉南軍,打破了清溪城郭。方臘卻得方傑引軍保駕,防護送投幫源洞中去了。

宋江等大隊軍馬,都入清溪縣來。衆將殺入方臘宮中,收拾違禁器仗、金銀寶物,搜檢內裡庫藏,就殿上放起火來,把方臘內外宮殿,盡皆燒燬,府庫錢糧,搜索一空。宋江會合盧俊義軍馬,屯駐在清溪縣內,聚集衆將,都來請功受賞。整點兩處將佐時,長漢鬱保四、女將孫二孃,都被杜微飛刀傷死;鄒淵、杜遷馬軍中踏殺;李立、湯隆、蔡福,各帶重傷,醫治不痊,身死;阮小五先在清溪縣,已被婁丞相殺死。衆將擒捉得南國僞官九十二員請功,賞賜已了,只不見婁丞相、杜微下落。一面且出榜文,安撫了百姓,把那活捉僞官解赴張招討軍前,斬首示衆。後有百姓說,婁丞相因殺了阮小五,見大兵打破清溪縣,自縊松林而死。杜微那,躲在他原養的倡妓王嬌嬌家,被他社老獻將出來。宋江賞了社老,卻令人先取了婁丞相首級,叫蔡慶將杜微剖腹剜心,滴血享祭秦明、阮小五、鬱保四、孫二孃,並打清溪亡過衆將。宋江親自拈香祭賽已了,次日與同盧俊義起軍,直抵幫源洞口圍住。

且說方臘只得方傑保駕,走到幫源洞口大內,屯駐人馬,堅守洞口,不出迎敵。宋江、盧俊義把軍馬週迴圍住了幫源洞,卻無計可入。卻說方臘在幫源洞,如坐針。兩軍困住已經數日,方臘正憂悶間,忽見殿下錦衣-襖一大臣,俯伏在金階殿下啓奏:“我王,臣雖不才,深蒙主上聖恩寬大,無可補報。憑夙昔所學之兵法,仗平日所韞之武功,六韜三略曾聞,七縱七擒曾習。願借主上一枝軍馬,立退宋兵,中興國祚。未知聖意若何?”方臘見了大喜,便傳敕令,盡點山洞內府兵馬,教此將引兵出洞去,與宋江相持。未知勝敗如何,先見威風出衆。不是方臘國中又出這個人來引兵,有分教:金階殿下人頭滾,玉砌朝門熱血噴。直使掃清巢袕擒方臘,-立功勳顯宋江。畢竟方臘國中出來引兵的是甚人?且聽下回分解。

第38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33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第51回 李逵打死殷天賜 柴進失陷高唐州第31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第107回 宋江大勝紀山軍 朱武打破六花陣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71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第71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第56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38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36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 船火兒夜鬧潯陽江第45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第41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92回 振軍威小李廣神箭 打蓋郡智多星密籌第93回 李逵夢鬧天池 宋江兵分兩路第64回 托塔天王夢中顯聖 浪裡白條水上報冤第89回 宋公明破陣成功 宿太尉頒恩降詔第30回 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第42回 假李逵剪徑劫單身 黑旋風沂嶺殺四虎第37回 及時雨會神行太保 黑旋風展浪裡白條第119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99回 花和尚解脫緣纏井 混江龍水灌太原城第18回 林沖水寨大併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12回 青面獸北京鬥武 急先鋒東郭爭功第56回 徐寧教使鉤鐮槍 宋江大破連環馬第105回 宋公明避暑療軍兵 喬道清迴風燒賊寇第62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第05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第112回 盧俊義分兵宣州道 宋公明大戰毗陵郡第18回 林沖水寨大併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68回 東平府誤陷九紋龍 宋公明義釋雙槍將第25回 偷骨殖何九送喪 供人頭武二設祭第19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第44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第54回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第05回 九紋龍翦徑赤松林 魯智深火燒瓦官寺第45回 病關索大翠屏山 拚命三火燒祝家店第97回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第18回 林沖水寨大併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11回 梁山泊林沖落草 汴京城楊志賣刀第102回 王慶因奸吃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第113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第79回 劉唐放火燒戰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第18回 林沖水寨大併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第73回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第81回 燕青月夜遇道君 戴宗定計出樂和第69回 沒羽箭飛石打英雄 宋公明棄糧擒壯士第80回 張順鑿漏海鰍船 宋江三敗高太尉第10回 朱貴水亭施號箭 林沖雪夜上梁山楔子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第92回 振軍威小李廣神箭 打蓋郡智多星密籌第41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第19回 梁山泊義士尊晁蓋 鄆城縣月夜走劉唐第70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驚惡夢第46回 撲天雕兩修生死書 宋公明一打祝家莊第71回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宋公明慷慨話宿願第53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第53回 入雲龍鬥法破高廉 黑旋風下井救柴進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27回 武松威震平安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第113回 混江龍太湖小結義 宋公明蘇州大會垓第73回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第103回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範節級爲表兄醫臉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106回 書生談笑卻強敵 水軍汩沒破堅城第62回 宋江兵打大名城 關勝議取梁山泊第21回 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第57回 三山聚義打青州 衆虎同心歸水泊第38回 潯陽樓宋江吟反詩 梁山泊戴宗傳假信第110回 燕青秋林渡射 宋江東京城獻俘第97回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第55回 吳用使時遷偷甲 湯隆賺徐寧上山第108回 喬道清興霧取城 小旋風藏炮擊賊第33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第66回 宋江賞步三軍 關勝降水火二將第95回 宋公明忠感后土 喬道清術敗宋兵第90回 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第101回 謀墳地陰險產逆 蹈春陽妖豔生奸第34回 石將軍村店寄書 小李廣梁山射雁第67回 宋公明夜打曾頭市 盧俊義活捉史文恭第102回 王慶因奸吃官司 龔端被打師軍犯第96回 幻魔君術窘五龍山 入雲龍兵圍百穀嶺第93回 李逵夢鬧天池 宋江兵分兩路第14回 吳學究說三阮撞籌 公孫勝應七星聚義第103回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範節級爲表兄醫臉第119回 魯智深浙江坐化 宋公明衣錦還鄉第33回 鎮三山大鬧青州道 霹靂火夜走瓦礫場第13回 赤發鬼醉臥靈官殿 晁天王認義東溪村第117回 睦州城箭射鄧元覺 烏龍嶺神助宋公明第103回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範節級爲表兄醫臉第79回 劉唐放火燒戰船 宋江兩敗高太尉第26回 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第88回 顏統軍陣列混天象 宋公明夢授玄女法第43回 錦豹子小徑逢戴宗 病關索長街遇石秀第97回 陳觀諫官升安撫 瓊英處女做先鋒第20回 虔婆醉打唐牛兒 宋江怒殺閻婆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