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相佈局
西夏王陵地處賀蘭山下,東西五公里,南北十多公里,總面積五十多平方公里。複製本地址瀏覽%77%77%77%2e%73%68%75%68%61%68%61%2e%63%6f%6d如此大的皇家陵園在中國實屬罕見。
研究表明,西夏王陵中的陵墓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巨大陵區。應該說這是其統治集團內政治等級最具代表的翻版,也可以說是統治者利益再分配的一種形式。不同級別的陵墓有不同的建築形式和建築材料。有人把西夏王陵分成甲類、乙類、丙類、丁類四個等級。這種分法在行內得到認可。
按這種分法,甲類中九座陵墓,其規模巨大,每座陵墓?,地約十五萬平方米,現主墓高二十多米,均有角、鵲、獻和碑亭等輔助‘性’建築,有寬大的圍牆,類似一個個神秘的古代城堡。專家認爲,這九座建築應是西夏九位帝王的陵墓。
乙類陵墓是指一些佔地五千平方米以上,現墓高五到十米的夯土建築;丙類陵墓?,地三千平方米左右,現墓高爲五米;而丁類陵墓佔地一千五百平方米以上。專家認爲,其中的丙、丁類大都爲陪葬墓。
從七十年代開始,考古人員對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進行了科學的考察和研究,並不斷髮現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與此同時,也對幾個小型陵墓進行了搶救‘性’的發掘,從中發現了一些很珍貴的西夏文物。
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繪畫,有各式各樣的雕塑作品,有‘開元通寶’、‘淳化通寶’、‘至道通寶’、‘天禧通寶’、‘大觀通寶’等各個時期的流通錢幣,有工藝‘精’巧的各類銅器、陶棋子等文物。
更讓人驚訝的是,從中還出土了大量造型獨特的石雕和泥塑。
這些文物的發現爲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價值的實物。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正在進行之中。
自從七十年代西夏王陵被發現以來,它的面孔一直是若隱若現,‘迷’霧重重。
幾年前,一個關於西夏王陵‘精’確的座標繪圖在專家們的手中完成。不久,有人發現,九座帝王墓的組成正是一個北斗星的圖案,而它的陪葬墓也是按各種星相的佈局來設計的!
這使西夏王陵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今天,當人們來到這裡的時候,所見到的一切與當年最初的形象相比,已是面目全非。
但是當年它究竟是何面目,考古專家們衆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說在‘蒙’古人破壞前,這些帝王陵高達四十多米,是由琉璃瓦組成的輝煌的八角形尖頂建築。也有人認爲它應當是圓錐形高大建築。七十年代人們剛剛發現它的時候,陵墓下還堆滿當年被‘蒙’古人砸碎的各式各樣‘精’致的琉璃瓦。
西夏王陵動工於李元昊時代,這在專家們中被一致認可。但是,由於當年高大的墓碑全部被毀,各個墓的主人也就成了不解之謎。因而這方面一直存有爭論,但一般都認爲規模最大的三號陵應爲李元昊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