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太后兀自煩惱,芳清也是黯然。網首發)宮中嬪御們卻因爲得知太后今年有興致操辦七夕女兒節,而歡欣雀躍。
宮女們忙着準備裝扮闋樓的綵緞錦帛,及乞巧所用一應事物。
嬪妃們興致勃勃,連久居梅若宮不出的靜妃也帶着「病癒」的寧采女寧筱綾,去了莊娥那裡串門子,商討怎樣過節。
寧筱綾便是之前與裴頤華、趙憐兒等人同時入宮,被穆太后留牌的采女。一個生得煙視媚行,惠帝只見了一次,便印象深刻的女子。
當初穆太后留她,本意是擔心趙後的三個侄女會寵霸後宮,留着寧筱綾,便於日後以毒攻毒。哪知世事無常,寧筱綾這步棋還沒來得及用,就成了廢子,趙家的勢力幾日間土崩瓦解,唯剩一個趙憐兒孤零零,昭示聖恩,粉飾淒涼。
這寧筱綾也是機靈人,穆太后將她安置在梅若宮後,她便順勢依附靜妃。殿選前「崴腳」之事給她教訓彌深,於是硬是生生壓下心頭那縷不安分,乖順的伺候靜妃。
算她命裡有運勢,彼時,恰是靜妃膝下空虛、失女脆弱之際,寧筱綾沒費多少功夫,就得了靜妃信任寵愛。
每日看着與女兒清暉差不多大的寧筱綾逗八哥兒、說笑話、左右貼身服侍,靜妃多少得到了些安慰。是以,二人雖同爲後宮妃嬪,靜妃心裡卻是將寧筱綾當了半個女兒看,華裳巧飾的裝扮起來,時時帶在身邊。
「姐姐,瞧這嫩芽生得絨草似的,太愛人了,我還當只有靜妃娘娘懂得這些,原來姐姐也是會的!」
秋闌宮裡,陳慧看着凌嬪新培出來的嫩粟米苗兒,拍手驚喜,接着就提到了這位幾乎被人遺忘的「寧采女」,說她如今在宮裡好生風頭。
凌嬪將手中的小木板,一一在架子上擱好,回身手指戳點在陳慧額上嗔道:「你好歹也是充媛,被人叫一聲娘娘的人,沒得不自持些,管那些綵女、黑女作甚麼?還沒受夠教訓麼!」
揉額低頭,陳慧嚅囁:「我又沒羨慕什麼,不過稀罕靜妃娘娘宮裡制的殼板,橫豎姐姐也會做,當我沒說還不成麼?」
所謂殼板,就是乞巧節女孩兒們最愛的一種玩意兒。先以木板覆上一層泥土,再拿粟米或豆類的種子培出密密的嫩苗兒來,接着就可以擺各種小茅屋、水車、花木在上頭,做出鄉村農舍的樣子來,待七夕之時,拿出來相互「鬥巧」。
且這樁玩意兒還有一個好彩頭,就是求子。
都是半大的女孩兒家,對這些美好的小東西最沒有抵抗力,凌姣看着彷彿一輩子長不大的陳慧心中憐惜。
深宮寂寥,能做一輩子姐妹的人不多,凌嬪本已是冷了心的人,若不是前兩天看見陳慧巴巴兒瞧着各宮喜氣熱鬧,悄悄打聽豔羨,怕她又不慎着了旁人的道兒,她何須親手製了這些殼板來,了卻陳慧的心願。
「咱們用不了這多麼,裴修媛近日一直在侍駕,怕是沒有工夫搗弄這些,你一會兒給她送幾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