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

次日,李恪留下阿史那忠同一萬胡騎駐守於浚稽山,而他自己則率餘下大部奔赴盧山而去。

盧山,本就是鬱督軍山南的一塊要地,早在貞觀八年,李恪自大度設手中奪得浚稽山隘口後,夷男便擔心會有此一日,故而特命人在盧山依山搭建石隘,三載下來已頗有規模。

夷男把盧山當做擋在鬱督軍山前的最後一道屏障,故而仔細經營,但夷男不曾想到,從頭到尾,李恪都從未想過要硬取盧山,他所修築的石隘不過是留給薛延陀守卒墳墓罷了。

“世人都說薛延陀夷男慕我天朝威儀,想不到竟在此處築了一座城隘,實在叫人詫異。”十多日的功夫,李恪率大軍行抵盧山,李恪在山外紮營,看着遠處山上依山勢而間的盧山石隘,不禁感嘆道。

一旁的李績聞言,道:“薛延陀之流,不過東施效顰罷了,身爲草原部族,長於騎射,卻龜縮於城隘之內,實在是可笑地厲害。”

李績所言,倒也在理,薛延陀人生於馬背,遊牧爲生,所長在於野戰,可薛延陀人攝於唐軍之威,竟不敢接戰,龜縮於城隘之內,也算是自廢武功了。

不過仔細想來也是,薛延陀上下是看着當年大唐如何攻滅不可一世的突厥的,又曾在李恪手下吃過虧,眼下更是腹背受敵,怎敢同唐軍會戰於野,孤注一擲呢。

李恪問道:“敵軍主帥是誰,可曾探查出來了?”

李績道:“敵軍閉地而守,我軍細作進不去,暫還沒有確切的消息,不過看自鬱督軍山傳回的消息來看,應當是突利失無疑了。”

李恪道:“突利失在此,想必所率的也是他麾下人馬了,如此說來此時金山那邊的防衛正是空虛,正是大度設出兵的時候。”

李績道:“算着時間,遣往金山傳信的使者估摸着已經到了金山,大度設不日東進。”

李恪道:“如此便好,金山那邊出兵,危機汗庭,本王便可乘勢南繞,直取鬱督軍山。”

李恪欲率軍南襲之事李績早已知曉,但李績又聽得李恪提起,還是道:“此事大都督是不是再斟酌斟酌,大都督乃三軍主帥,萬人之望,輕易犯險恐怕有所不妥。”

李恪道:“無妨,鬱督軍山西面有大度設牽扯,東面又有副帥在,本王自南面率精銳襲取鬱督軍山,當無大礙,而且一旦功成,漠北可定矣。”

李績道:“假攻盧山,實取汗庭,確是好計,可以一試,但大都督何必親身犯險,遣一得力之將前往便可。”

李績聞言,看着身邊的李績,笑道:“千金之子不做垂堂,這樣的道理本王怎會不知,可副帥又怎知本王的難處,本王此番北上是爲建功,可不是當看客來的。”

李恪之言一出,李績頓時也明白了李恪的意思,李恪掛帥北上,是爲取此滔天之功,若是李恪遣旁人赴鬱督軍山,而他自己卻在盧山外作壁上觀,這功拿地確實不硬氣。

緊接着,李恪又道:“而且若是本王親自率兵前往,夷男見了本王,不知我軍深淺之下,必錯當是我大唐大部人馬已至,投鼠忌器,也多幾分忌憚。”

李績問道:“殿下準備何時南襲?”

李恪回道:“明日本王在陣前露個臉,之後便統軍迴繞,襲取鬱督軍山。”

——————————————————

金山,科布多草場。

當唐軍大部行抵盧山,李恪的信也自浚稽山送到金山大度設的手中。

“先生,這李恪的書信欲叫我與他合攻鬱督軍山,先生以爲如何?”大度設看着手中的書信,對趙德言問道。

趙德言回道:“特勤與李恪早有合盟,共取薛延陀,李恪已然出兵,又傳信特勤出兵,特勤若是不動,恐怕不妥。”

大度設點了點頭,但又有些擔憂道:“先生說的是,但李恪其人狡詐非常,我擔心他是有意誆騙我出兵,替他分擔薛延陀兵力。若是如此,我不是平白折損人馬嗎?”

趙德言聞言,並未回大度設的話,而是反問道:“特勤這麼問,可曾做好了與大唐或薛延陀殊死一戰的準備?我科布多人馬、糧草可能獨自應對鐵勒九部或是大唐?”

大度設聽得趙德言所言,一頭霧水,不解地問道:“先生這是何意?”

趙德言道:“特勤和李恪共議論出兵,可李恪已經兵逼盧山,但特勤卻還在此猶疑再三。特勤若不出兵,將來李恪若勝,勢必興師問罪,特勤自問麾下兵力敵得過李恪,敵地過大唐嗎?

退一步講,將來縱使李恪敗了,薛延陀勝,而唐軍退出漠北,特勤便需一人面對再無後顧之憂的鐵勒九部,特勤可有十足的把握抵擋地住?”

趙德言之言入耳,大度設的臉色頓時難看了下來,正如趙德言所言,若是大度設在此時拒不出兵,將來無論李恪和夷男誰勝誰負,他都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大度設問道:“那依先生之意,我是應當出兵助戰了?”

趙德言是李恪的人,他看到李恪的書信,哪裡還不知李恪的意思,趙德言道:“特勤不止要出兵,而且還要全力出兵,重創薛延陀,直奔鬱督軍山。

如此一來,將來李恪若勝,特勤可憑此功邀好李恪,建牙封汗,若是李恪敗了,薛延陀西面兵力受挫,也無力再同特勤爲難。若是特勤運氣再好些,說不得還有就此取代夷男,成爲薛延陀可汗的機會。可汗之位在望,特勤可不能被眼前一時之利迷惑啊。”

薛延陀可汗,這五個字落入大度設耳中,大度設的心跳不自覺地加快了,他這些年東西征戰,圖的是什麼,無非就是薛延陀的可汗之位,如今聽得趙德言所言,薛延陀可汗之位似乎已經在望。

大度設激動地問道:“先生以爲眼下正是時機?”

趙德言道:“夷男和李恪會戰於盧山,都無暇西顧,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特勤此時不動更待何時,這一戰特勤勝了,便是薛延陀的王,縱使不勝,最差也可全據金山,屆時討得唐廷一紙冊封,亦可稱汗啊。”

趙德言這句話,頓時打破了大度設最後一絲顧慮,正如趙德言所說,夷男和李恪兩方全部的注意都在盧山,若是大度設此時出兵東進,勝可據有鬱督軍山,稱汗漠北,縱是敗了,也可保有金山,徐圖再起。

大度設當即應道:“先生所言極是,我即刻便出兵。”

第十四章 拉攏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八十四章 夷男籌聘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八章 溫彥博之憂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三十三章 再會夷男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三十章 爭執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九章 長樂求情第十八章 武蕭之間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六章 石室第六章 岑長倩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五十九章 起兵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三十六章 自古名將如美人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章 拒辱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十八章 請旨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三章 李世民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六十八章 皇孫侍讀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四章 吐蕃之論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十四章 恩蔭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八十五章 畫像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七十一章 牧羊少年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十四章 恩蔭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四十八章 淮南將亂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九章 睢陽渡口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三十四章 福星第六十二章 刺客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二章 端午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四十六章 糧荒第二十一章 楚州刺史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四十一章 鳳求凰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六十七章 神箭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三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九章 狼谷第二十九章 涼州司馬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十二章 夜襲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三十章 借馬尋釁第十二章 夷男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三十三章 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