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西南戰事

武媚娘眼下看着很是善解人意,和藹可親,但李恪的心裡卻不敢有絲毫的大意,畢竟論起後宮爭鬥這種東西,最看的便是天賦,而武媚娘無疑便是這方面的集大成者,天賦異稟。

至於蕭月仙,也不甚省油的燈,論心機和手段也都不弱旁人,或許可與武媚娘一時瑜亮,他們倆若是鬧在了一處,李恪就算有三頭六臂也難應付。

聽着武媚孃的話,李恪的心裡雖一時心安,但也難免有些七上八下,正想着是不是這兩日去一趟擷玉樓,先給蕭月仙打個招呼,而就在此時,薛仁貴卻急急忙忙地走了進來。

“殿下,西南戰起,陛下傳旨殿下進宮議事。”薛仁貴入內,連忙對李恪道。

李恪聞言,似乎是心中已經有了些猜想,臉上不顯詫異,對薛仁貴問道:“入犯西南者可是吐蕃?”

薛仁貴回道:“正是吐蕃,吐蕃舉兵二十萬,攻於鬆洲,鬆洲告急。”

李恪聞言,一拍大腿,嘆道:“此事本王早在去歲就告誡過省臺和兵部,可他們不以爲意,以致有今日之果,若是他們當初能少幾分自負,聽得進本王之言,豈至今日。”

去歲末,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曾遣使來京,求取大唐公主,但李世民卻未允,兩方已有嫌隙。

在大唐拒婚之後,李恪曾告誡省臺和兵部,吐蕃已統高原,國勢已成,要他們千萬仔細吐蕃挾仇攻唐,在西南早做佈置,可兵部那邊卻並不在意,只當吐蕃不過撮爾小國,不敢輕犯大唐天威,這纔有了今日的被動。

武媚娘道:“省臺那邊倒還好說,畢竟房相和杜相都還賣三郎幾分面子,壞就壞在兵部,長孫無忌不比尋常臣子,官拜兵部尚書,就算是尚書省對他也頗多忍讓,他不重視,房相和杜相也不便強令。”

李恪道:“長孫老賊一向與本王不和,本王的話他能聽得進去纔是怪事,此番因他之過至鬆洲之危,本王倒要看他如何向父皇交代。”

武媚娘擔憂道:“此番長孫無忌自是難辭其咎,只是不知此事是否會牽連至三郎,屆時要三郎掛帥出征西南。”

李恪搖了搖頭道:“這倒不會,本王已是幷州大都督,掌兵河東,又豈會再掌西南川蜀,這般安排,就是父皇準了,朝中百官也都不會同意的。”

李恪在北地三載經營,早已在河東和太原紮下根基,而河東邊軍三載多厲兵秣馬,論戰力直追禁軍,已成氣候,在這個時候誰會允許李恪再去西南掌軍?

武媚娘道:“我也是不欲三郎在此時遠行,這倒是我糊塗了,在這個節骨眼上也確是如此。”

李恪道:“媚娘在此稍待,本王先進宮一趟。”

——————————————————————

李恪的府邸相距宮中極近,他得到的消息又早,而且李恪進宮又不比尋常臣子那邊幾番覈驗,故而李恪入宮極早,當李恪趕到甘露殿時,整個殿中除了長孫無忌和三省要員之外,李恪算是到得較早的一批了,只是李恪卻未見到近在東宮的太子李承乾。

唐初不比後世那般嚴謹的尊卑之分,羣臣,尤其是朝中宰相和皇帝言政大多是坐而論道,如今的李恪早已不比從前,身爲嫡子,又是有大功於朝的親王,待李恪進殿時殿中本坐着的幾位宰相也微微半起身示意,這在以往可是隻有太子李承乾纔有的待遇。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李恪進殿,對李世民拜道。

李世民點了點頭對李恪道:“恪兒到了,先坐下吧,你雖爲幷州大都督,西南戰事本非你職責所在,但你身爲皇子,亦是國中名帥,朕也想聽聽你的意見。”

“兒臣領命,謝父皇垂青。”李恪應了一聲,在旁坐下。

李恪雖年少,但身上軍功卻不少,大唐雖良將如雲,但身負滅國之功的卻沒有幾人,李恪便是其中之一,諸將中若論排名李恪甚至可與李績上下相較,李世民稱李恪一聲名帥以李恪的年紀雖然早了些,但也無甚不妥。

李恪說完,便到了一旁,想要尋個位置坐下,李世民左側上首第一排的位置自然是太子李承乾的,這毋庸置疑,第二排和第三排分別坐着房、杜二相,第四排則是長孫無忌。

在李世民的右側還空着一個第一排的位置,和一個第三排的位置,而第二排的位置坐着的正是身掛相職的老帥李靖。

李恪也不多說,便到了右側第三排,也是李靖下首,左側杜如晦正對面的位置坐下。

依李恪的位分,本該是坐於右側上首第一排的,這個位置也是衆人刻意爲他留着的,但李恪上來便坐在了第三排,李靖的下首,着實是叫衆人一驚,畢竟李恪親王之尊,又豈能居於李靖之下。

掌管大殿禮儀的殿中侍御史見狀,連忙對李恪道:“殿下坐差了位置了,殿下坐着的是吏部尚書高儉的位置。”

李恪這般坐也着實是驚到了李靖,李靖也連忙起身爲李恪讓道,示意要李恪上前。

不過李恪搖了搖頭,恭謙道:“此次乃是朝議,李恪不過旁聽爲主,更何況李恪得藥師公傳書,算是藥師公半個弟子,有前輩藥師公在,李恪豈敢居上。”

李恪之言一出,朝中衆人看着李恪的眼神頓時多了許多好感,李恪身爲皇子,新得立嫡,又有大功在身,但李恪在朝堂之上卻能謙遜依舊,尊奉師長,豈不正是儒學所長,謙謙君子。

就連一向看李恪不順眼,幾番彈劾過李恪的侍中魏徵都看着李恪微微點頭露笑,顯然是頗爲讚許。

李恪得李靖兵書學兵法,也算是李恪半個師長,但李恪想要尊奉師長,自無不妥,但李靖卻在李恪的上首坐着很是不適。

李靖道:“殿下這是折煞末將了,末將豈敢居於殿下之上,更何況這位置若是殿下不坐,誰又能坐,豈不就空着了。”

一旁的李世民見狀,對李恪之行也很是滿意,李世民笑道:“無妨,這位置便空着吧,空座尊師,也是一時美談,可傳令史官,記於史冊。至於士廉,讓他再退一位便是。”

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七十六章 杜相南下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四十二章 冊封大禮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五十四章 姑蘇府統軍第十六章 殺機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三十一章 漢王李元昌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一章 定帥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十章 頡利求和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三十一章 不過芻狗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四章 揚威右驍衛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三十五章 李泰遭拒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七十一章 之官洛陽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第三十八章 向充設宴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一章 玄武門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四十一章 再入東宮第七十九章 巧取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章 圈套第三十六章 一靜一動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章 獻俘大典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三十七章 陌刀營第五章 射花燈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四十三章 狄知遜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十三章 拜師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十九章 蜀王壯哉第二十章 回京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三十一章 留命第二十六章 東宮偶遇第六十八章 心機第三十一章 涼州隱患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十八章 捷報入京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十三章 盛會第三章 結好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七十三章 中眷裴氏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二十一章 自請爲質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五十七章 漕行北擴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