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康蘇密的絕境

聽到背後傳來的聲音,康蘇密本能地往後面望去,康蘇密定睛一看,原來此時火上澆油,彈劾自己的竟是自己的老對頭執失思力。

執失思力乃突厥執失部首領,在康蘇密爲頡利收權的過程中,兩人頗多齷齪,關係一向不恰。

若是放在往日,康蘇密仗着頡利的信任,康蘇密在突厥橫行無忌,執失思力自然不敢開罪於他,但是現在康蘇密已經已經落到如此境地,執失思力不介意再推康蘇密一把,讓他離懸崖的邊緣再近一些。

之前李恪去尋過執失思力,那時執失思力雖未鬆口,但執失思力也清楚,自打李恪從他的大帳中出去,在康蘇密的眼中,他就再難與李恪劃開來了。

這一次算計成功的是李恪,可如果這次成功的是康家父子的話,那康蘇密下一個要對付的一定是在他眼中,與李恪相交甚好的執失思力了。

康蘇密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執失思力和李恪之前的話雖然沒有說明,但李恪和執失思力之間也有着這種突來的默契。

康蘇密在突厥樹敵不少,有執失思力開了頭,願意痛打落水狗的大有人在。

執失思力話音一落,諸多部族首領紛紛站了出來,痛斥康蘇密之過,請求將康蘇密誅殺。

康蘇密本就是受頡利重用而異軍突起的新興勢力,畢竟這些世居草原的突厥貴族們自然顯得根基不足,一瞬間,只是風向稍稍一轉,康蘇密便成了被口誅筆伐的人物,宛如風暴中的木舟,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

今日之事都是因李恪而起,但李恪看着跪在地上的康蘇密,眼睛裡沒有絲毫的波動,面色也是同樣的冰冷,彷彿真的他就是個看客一般,眼前的一切與他無關。

李恪知道自己在突厥的位置,他雖然設計陷殺了康阿姆,但他不會傻乎乎地再去找康蘇密的麻煩,李恪是唐人,不是突厥的臣子,他遇刺,他只能向頡利要一個交代,但絕不會插手突厥政務。

面對眼前的一幕,康蘇密的後背已經被汗水浸地溼透了。他此前仗着頡利之勢作威作福,從不曾將這些突厥貴族看在眼中,可現在他才感覺到自己的無奈。

牆倒衆人推,康蘇密已經被逼到了如此境地,策馬立於康蘇密之前的頡利的臉色也難看到了極點。

頡利知道這些突厥貴族爲什麼想要康蘇密的命,這一點頡利很清楚。

他們想借此機會殺了康蘇密,這又何嘗不是他們對頡利的一種反抗?

頡利爲了爭霸天下,做海內共主,想要效仿大唐,一統突厥上下的所有勢力,將原本零散的各部盡數收歸己用,但這些突厥部落首領們又豈會甘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成爲頡利的傀儡?

現在,這場關於康蘇密生死的定奪竟不知不覺間成了可汗頡利和各部首領之間的紛爭,他們想要藉助此次的機會打破眼下的局面。

頡利看着請誅康蘇密的人越來越多,心中原本的憤怒反倒變作了煩躁。

康蘇密死不足惜,可眼下突厥的局勢是頡利辛苦經營多年纔得到的成果,頡利不想因爲一個康蘇密便將自己的努力徹底作廢。

頡利看了眼死魚一樣跪倒在地上的康蘇密,對身旁的趙德言問道:“先生以爲該如何處置?”

趙德言看着跪倒在地上,已經丟了半條命的康蘇密,心中竟有一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康蘇密如此,難道他趙德言不也是一般嗎?這些突厥部落首領們對他的憎恨還要高於康蘇密。

正是兔死狐悲,誰知道這樣的悲劇將來會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到了那個時候,他又該如何自處?

其實對趙德言來說,,現在不止是在處置康蘇密了,趙德言甚至從康蘇密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未來的影子,彷彿是在處置他自己。

康蘇密與趙德言爭權,趙德言固然想要康蘇密死,但康蘇密決不能死在這個時候若是因爲這些部落首領的逼迫,便處死了康蘇密,那他將來又該會是怎樣的結局。

這些首領若是這次沾到了便宜,嚐到了甜頭,誰能保證他們下次會不會如法炮製,用同樣的方法來對付他?

趙德言光是想想就覺得心中一慌。

趙德言想了想,對頡利道:“康蘇密縱子行兇,竟然伏殺豁真和三皇子,罪該萬死,但眼下形勢關係到可汗的威望,不要操之過急。”

死一個康蘇密自然無關大局,可若是因爲康蘇密之死導致頡利的威信受損,這對頡利來說便是天大的損失,趙德言的話正說中了頡利的心窩。

“先生的意思是?”頡利接着問道。

趙德言回道:“康蘇密死不足惜,但他決不能死在此時,此時有否其他人牽涉其中尚需查證,不如將康蘇密暫且關押,待查證清楚後再殺不遲。”

趙德言欲行緩兵之計,先穩住各部首領,待風聲稍稍平靜之後再行處理康蘇密,這雖算不上什麼妙計,但也是解決眼下困境的唯一辦法了。

頡利點了點頭,指着康蘇密對衆人道:“豁真和質子遇刺,此事非同小可,本汗以爲此事背後或尚有同謀,且先將康蘇密人頭暫寄,待查驗清楚後再取其性命。”

跪在地上的康蘇密萬萬沒有想到,今日叫他緩死的竟是一直以來與他明爭暗鬥的趙德言,這世事也當真是無常了。

對於眼前的一幕李恪雖早未預料,但也樂見其成。

李恪原本的目標只是康家父子,如今因爲康蘇密的生死問題有牽扯出了突厥各部與頡利之間的糾紛,這倒也是李恪願意看到的。

今日的春獵註定成了一場鬧劇,頡利非但沒能如願地正壓鐵勒九部,反倒自己的威信都受到了挑戰。

今日最大的贏家反倒是原本準備作壁上觀的李恪,既除了勁敵,又引出了突厥內部的矛盾。

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十一章 擇師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五十八章 月下心事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十五章 渤海郡王第五十九章 入宮釋疑第三十九章 兵部郎中第二十五章 民望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六十七章 狄仁傑第三章 自請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八十一章 失望的長孫衝第十一章 奉茶第四十章 子罪連父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二十一章 彈劾第七十章 空歡喜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章 敲打第三十五章 敗亡在即第七章 武家女第十三章 誤會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十七章 仙娘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七十章 雍王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三十四章 題字第十七章 威逼侯君集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十章 年號貞觀第二十八章 頡利病危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十五章 定親第二十六章 請帖第二十九章 平亂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三章 奏對第四十六章 大雨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五十八章 水急破堤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二十七章 賠罪第六十三章 長孫設宴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六十三章 薛延陀佈陣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第三十章 長安樂第二十九章 納吾肉孜節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二十八章 釋懷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六十五章 伏擊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十四章 求親第七章 楚王大婚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四十四章 擷玉樓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四十一章 斷腿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二十四章 密謀第三章 奏對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十七章 兵困盧山第二十七章 出兵與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