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背井離鄉

“着火了!”莊子遠處,看着原本不算美麗卻安詳寧靜的莊子漸漸化作了一片火海,在逐漸黯淡下來的天色下,那般醒目,大郎有些失神的站在土坡上。

“二狗哥……”阿呆茫然的靠在陳默身邊,他們此刻在休息,但看着這一幕,仍舊讓人難受:“嬸嬸還有叔伯們會如何?”

“他們……應該不會濫殺吧?”陳默猶豫着說道,只是這話說出口,不知怎的,他自己都不相信,風中依稀能夠聽到傳來的哀嚎聲,張叔和張嬸也沒出來,他們會如何?年幼的陳默無法想象,但最重要的是……家沒了。

“那我們爲何要逃?他們爲何要燒我們的莊子?”阿呆問道,說到最後,眼中的淚水已經控制不住的往下流。

“……”陳默不知道該如何接,一天的時間裡,他殺了人,看着一起長大的朋友死在自己眼前,到最後連家都沒了,這不該是一個不滿十歲的孩子應該經歷的事情,但世上的事,本就沒有什麼應不應該。

人羣中,傳來了低低地哭泣聲,陳默本能的看向自己的母親,這是他在世間唯一的依靠:“娘,我們接下來要去何處?”

陳母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陳默的問題,她一個婦道人家,這種時候能有什麼主意?或許有,但那個地方,她不想去,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面對兒子的詢問,她只能默默地搖了搖頭,夜風中,瘦弱的身子有些單薄,也有些無助。

要去哪?該如何生計?

原本陳默已經覺得自己足夠成熟,已經可以如同那些長輩們一般擔起一個家的重擔,但當這一刻來臨,家突然沒了的時候,陳默突然有些茫然了,未來該怎麼生活?現在的他們,也算是流民吧?

流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以往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但現在,看着在寒風中面色發白的母親,陳默突然覺得,自己該認真想想這個問題了。

“走吧,這裡不太安全。”片刻的休息之後,楊叔站起來,看着衆人,動了動嘴,想要安慰或是鼓勵一下,只是話到嘴邊,變成了有些刻板的話語,他想不出什麼鼓勵的語言,對於他們這樣的升斗小民來說,家沒了,天也就塌了,再多的鼓勵都是廢話,路還要繼續走,走到安全的地方。

陳默背起了行囊,又抱起了黑子,弓箭背在背上,木棍被他扔了,他發現這東西似乎沒什麼用。

今夜要住哪裡?這是個問題,他們似乎沒有地方去住,最好能趕到周圍的鄉里借宿一宿,不過附近的鄉莊不能去,太危險,更遠些的,並不比去夏丘縣遠,黑夜徹底降臨之後,便看不到東西了,陳母緊緊地拽着陳默的手,生怕他走丟,其他人也是一樣。

這一夜雖然在趕路,但走的很慢,一夜也只是走出十多里路,等到清晨天亮的時候,一夜挨凍受餓的人羣這才停下來歇腳。

“楊叔,爲何要夜裡趕路白天休息?”陳默趁着衆人燒水的空檔,湊到在警戒的楊茂身邊詢問道。

“現在是個什麼情況,我等也不知道。”楊茂扭頭看了陳默一眼,其他孩子已經呼呼大睡,陳默卻是跟衆人一起找尋柴火,有些寵溺的摸了摸他的腦袋,低聲道:“畢竟我等知道了太平教造反的事情,那些人恐怕不會放過我等,若是白天趕路,很容易被他們察覺,但夜間趕路的話,雖然慢,但他們也不可能晚上出來找人。”

陳默恍然:“楊叔真厲害。”

“這算不得本事。”楊茂摸着陳默的頭嘆道:“還有啊,這天氣夜間寒冷,我等又尋不到遮蔽之物,若是在荒野睡着,這一夜不知會凍死幾個?白天會暖和一些,就算沒有住宿之處,也能熬過去。”

“那我們現在是去何處?”陳默點點頭,覺得在理,隨即問道。

“去蕭縣,里正之子便在蕭縣擔任縣令,去了那邊,將事情說明,相信他一定會收留我等。”楊叔看着遠處出神道。

“蕭縣遠麼?”陳默小聲道。

“現在往東走上一段再往北走,到了下相再往西走,若走對的話,大概四百吧,至少也得走一個月。”楊茂笑道。

四百里?

陳默咋舌,那是多遠他根本想象不到,這輩子走的最遠的距離也不過是從莊子走到夏丘,那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我們要一直這搬走麼?”陳默不解道。

“去下相之前是這般,到了下相我去打聽打聽,若是無太平教衆的話,我們便可在下相報官,若下相願意收留我等,自是最好,若不願,也只能去蕭縣投奔了。”楊茂搖了搖頭道。

“下相距此又有多遠?”陳默舔了舔有些乾燥的舌頭。

“百里吧。”楊茂想了想道。

“哦~”陳默有些希望到了下相能夠停下來,蕭縣對於他來說,太遠了些。

“你身上的傷如何了?”楊茂摸着陳默的頭笑問道。

“不礙事,傷的不深,昨日孃親已經幫我上了藥,很快便能好。”陳默咧嘴一笑,那一刀砍的不深,沒有傷到骨頭更別說內臟了,不過這樣的傷勢應該很快便能好。

“多吃些東西,先去好好睡一覺,接下來這般日子還得熬好久,你年幼,怕吃不消。”楊茂笑道。

“我不怕吃苦的。”陳默搖了搖頭道。

“我知道,但你的身子怕是吃不住,快去睡吧。”楊茂笑道。

“嗯。”陳母點點頭,靠着樹幹爲兒子擋住風,見陳默睡去,也緩緩地閉上了眼睛,這一夜他們太累,的確需要好好休息。

第五十章 大雪第二百一十八章 謀合縱曹操陳兵第三十七章 變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真定第九十章 董卓得遺詔第一百九十四章 暗濤第六十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第八十七章 長安初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三百七十八章 宗族第四百三十九章 多事之年第四十四章 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審配論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論雄第三百四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四百六十一章 舌辯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三百零八章 退兵的條件第二百九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三十六章 出關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五章 出遊第三百七十二章 只降朝廷第一百五十七章 落幕第三百三十五章 割須棄袍第五十二章 打仗了第一百二十四章 豐年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二十五章 曉之以理第三百三十八章 劍走偏鋒第七十五章 故人來投第四百一十四章 暗訪第二百一十六章 方外異士第一百零九章 後知後覺第四百五十六章 蜀地之爭第一百一十一章 劉備入兗州第四百七十五章 蜀中定局第一百一十九章 袁紹的煩惱第八十章 夢中戰場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第三百三十二章 虛實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四百五十五章 疑惑第一百六十七章 聯手的意向第三百五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里第十六章 設宴第六十章 人心第二百八十九章 吏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二十章 人命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債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七十章 推薦第二百二十五章 回洛陽禰衡攔路,思子切昭姬垂淚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二十四章 氣運妙用第二百九十七章 敘舊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劉之爭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十六章 西園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招第四十六章 聚散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高順的請求第九十三章 變心之始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一百三十二章 序幕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三百八十章 兵力優勢第二百九十二章 呂布的煩惱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四百零七章 梟雄末路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四十六章 天子籌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鼓作氣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四百九十四章 幽居第四十九章 袁紹的目的第二百一十五章 舍江夏皇叔立足,思故里溫侯決斷第七十章 推薦第二十章 人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換將第四百三十七章 告老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二百七十九章 曹操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