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辦學

第184章 辦學

這次回到楊家莊,除了參加楊石頭孩子的滿月酒,還有就是看看這雜交玉米的種植情況。

現在看來,這種輪作的方式,非常適合現在的狀況。

楊家莊的收穫不比去年少,而且畝產也有所提高,這種情況下,楊家莊的日子會逐漸好起來。

周圍的村子也能帶動起來,但問題就再次回到原點,那就是種糧的產出問題。

經過一番思索後,楊小濤覺得可以了將原本的計劃提前了。

原本的計劃是,楊小濤將雜交玉米的技術交給國家,由國家出手,組織人力進行育種,然後迅速推廣開,惠及千家萬戶。

但現在看來,上面明顯沒有重視。

退而求其次,就是等待。

等這***的風過去,理性的看待問題後,再由楊家莊作爲典型示例,說服上面,從而繼續推廣開。

但這最少還得兩年。

楊小濤等得起,楊家莊也等得起,但其他村子,未必等的起。

所以,臨時的計劃就提出來了,那就是大規模育種。

楊小濤在心裡想到這個計劃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首先,春玉米不再是必須的,村裡在這時節可以種植其他作物。

這時候育種,不用擔心“受到污染”。

其次,這次楊家莊在南山開墾了不少新地,周圍都是林子,也給育種提供了場地。

最後,就是人員了。

這點,正是楊小濤找來兩人商量的事。

來到楊小濤家,楊大壯兩人坐在炕上,桌前放着一盤花生米,上面撒着細鹽,旁邊楊太爺抽着菸袋鍋子,臉上都是笑容。

又是一個豐收年,心裡自然暢快。

楊小濤把兩人送到炕上,又從揹包裡拿出幾個午餐肉罐頭,幾人就坐在桌前說起話來。

楊大壯來時,已經和楊石頭交流過了,若是因爲秦家村的事,他們倆的意見就是站在楊小濤一邊。

至於最後結果如何,有楊太爺兜底,應該不會有大事。

楊石頭自然點頭,不論親疏,還是道理,他都支持楊小濤。

哪知,兩人坐下在楊小濤招呼吃點東西后,就爆出一個大雷。

“太爺,大壯叔,這次找你們來是有件事和你們商量。”

楊小濤將嘴裡的花生嘎嘣咬碎,在從懷裡掏出一疊錢,拍在桌子上。

桌前,楊太爺三人都是一愣。

這一疊錢可不少,打眼一看最少四五百啊。

三人還在震驚中,楊小濤再次開口。

“我打算在村子裡蓋一所學校!”

“學校?”

“什麼東西?”

楊大壯和楊石頭立馬驚呼起來,唯有楊太爺拿着煙桿的手顫抖片刻,隨後再次恢復神情,只是看向楊小濤的目光更加欣慰。

“對,建一所學校。”

“到時候,讓咱們村的孩子,都去學習,都識字認字!”

楊小濤斬釘截鐵的說着。

在去年回到楊家莊的時候,他就發現村子裡的孩子完全是散養放養的模式。

家裡孩子多的,更是讓七八歲的哥哥姐姐帶着在街上瘋玩。

或許,這是一段美好的童年。

但絕不是楊小濤希望看到的樣子。

這些孩子,應該在教室裡讀書,寫字,接受知識的薰陶。

楊小濤說完,楊大壯和楊石頭齊齊看向楊太爺。

這種事,涉及到方方面面,還是讓他老人家拍板的好。

“看我幹啥?”

楊太爺沒好氣的說了句,末了對楊小濤擡擡手,“你們聽他怎麼說!”

兩人又看向楊小濤。

但就剛纔楊太爺的態度,倆人心裡明白,這事他是贊成的。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

楊小濤只是簡單的兩句話,就讓兩人心裡一顫。

隨後,楊小濤將先前的打算說出來。

這次,三人聽了,面色比建立學校更加震撼。

“小濤,伱是說,要把玉米推廣開?”

楊石頭最先沉不住氣,開口問道。

楊小濤點頭,“對,只要有合適的場地和人手,我覺得應該可以。”

“幹!這事必須幹!”

一旁楊大壯捶着桌子,臉上因爲興奮有些潮紅。

若是能夠大規模種植,不僅楊家莊跟着收益,就是周圍的村子,也能獲得好處。

更重要的是,他呢爲這個新生的國家,貢獻出自己力量。

“學校要蓋,但這錢,你拿回去!村子裡還用不着這些。”

楊大壯又開口,將錢推到楊小濤跟前。

“大壯叔,你說這就見外了。”

楊小濤又推回來,“這辦學可不容易,不僅要房子,還要有桌子,凳子,課本,紙筆以及請老師。”

“這裡面的花費可不少。”

“您要是拿我當楊家莊的人,就別推辭!”

楊小濤這麼一說,楊大壯兩人的熱情消散許多,他們沒有細想,現在聽楊小濤說了才知道辦理學校有多難。

但看向楊小濤,更加認同。

這時,楊太爺開口說道。

“房子好找。咱們村東邊以前有個破窯,只要收拾收拾就能用。”

楊大壯自然知道是哪,“缺少房樑啥的,各家各戶都出點,不是問題。”

“桌凳也好說,咱們村就走木匠,趁着農閒個把月就能搞定。”

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將條條框框列出來,建立學校的事也有了雛形。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就是找老師了。

“這事,我們可以和鎮上彙報,相信鎮上會給些幫助的。”

楊太爺最後插了一嘴,末了又說,“實在不行,我們幾個能動彈的,先教字和簡單的算術。”

“我看行,太爺您出馬。那村子的猴崽子感不聽話?我看要不您當個校長,管起來也方便。”

楊大壯開口,楊太爺便笑起來,這校長他還真想試試。

隨後幾人又是商量一番,具體章程交給楊小濤負責,學校的建設村裡負責,至於其他的,還要等學校建好,跟村裡人說清楚才行。

第二天,楊小濤便起程回四九城,準備忙活建立學校的事。

楊小濤走後半個月,村裡的事情忙活完了,糧食上交,村裡也有了閒人,楊大壯就開始召集人,將建立學校的事情說出來。

有楊太爺坐鎮,加上這事對他們孩子來說都是一條出路,村裡人大都同意。

就是不同意的,有楊太爺這權威、地位的存在,也不敢多說。

而且衆人也聽說了,這事是楊小濤提出的,爲此還拿出五百塊錢,這絕對是一筆鉅款啊。

人家能夠爲了村子付出這麼多,他們這些享受實惠的哪還有臉拒絕?

於是,楊家莊衆人有力的出力,沒多久就將破窯收拾起來,一根根梁木從家裡搬出來,沙土瓦磚也去鎮上買來,在一所瓦工的努力下,三間房子的地基打好。

而後又是買玻璃,做窗戶,做門……

村子裡的木匠也活動起來,家裡每天都是鋸子斧頭的聲音,來幫忙的人絡繹不絕。

一張張長木桌子快速做好,然後又是凳子椅子的,堆在一起,就等學校蓋好搬進去。

楊家莊這樣大的動作,周圍村子也都打聽清楚,在知道是辦學校後,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他們這些村子可沒有那份能力辦學校,這裡面不僅需要物資上的支持,還得有老師。

而且,這年頭在農村裡可沒童工一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這半大小子也是一份勞力,可以跟着下地幹活了,大點的女孩已經幫着照料家務,這要是去上學了,丟下的活誰管?

時代的侷限性讓他們難以取捨,甚至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但在有心人的指引下,總歸是會走上正路的。

楊家村建立學校的事在周圍村子裡傳播,尤其是楊小濤捐的五百塊錢,在各個村子裡流傳起來後,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不少人對楊小濤這種無私的行爲感到震撼,而後就是感慨自己村子裡咋就沒有這樣的人?

五百塊錢啊!

當然,有人誇讚的,自然也就有人罵他傻的。

尤其是秦家村人,聽說這件事後,喜歡的和說閒話的都不在少數。

而秦淮茹家卻是人們話題的焦點。

這些天,秦家人出門都是低着頭,沾親帶故的也沒臉說這事。

若是當初秦淮茹和楊小濤在一起,他們秦家村未必沾不得好處。

哪像現在,唉!

村東頭的小姑娘,雙手把玩着兩根過肩小辮子,聽着周圍人說起楊小濤的事,眼睛不時看向外面的馬路,心裡暗暗下了決定。

不提周圍村子的反應,爲了學校的事,楊大壯沒少往鎮上跑。

鎮上的領導在聽說這事後,也是震驚。

而後,就沒有而後了。

他們現在也是教育資源匱乏,國家大力建設工業,有限額知識分子都向着城市聚集,他們鎮上的那些人能夠當老師的也沒幾個啊。

而且這些老師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讓他們去楊家莊,這不是強人所難嗎?

最後,老師的事情只能讓楊家莊自己解決,鎮上的領導被楊大壯磨的沒脾氣,只能支援一批教學物資,也就是粉筆、書本之類的,而且還是一次性的,以後就不管了那種。

楊大壯有些失望,卻也沒辦法,只能等楊小濤的信息。

時間來到十二月,天氣變涼,學校已經蓋起來,桌子凳子也都擺放進去。

接下來,就等明天開春,開始正式掛牌了。

楊小濤打從村子裡回到四九城後,就一直爲學校的事奔波着,最近終於有了結果。

學校暫時以教語文和數學爲主,至於教學的內容,楊小濤去了趟紅星小學,找到小學的校長。

紅星小學的校長是一名五十多歲的老教育家,爲教育事業奉獻了大半輩子,最想看到的就是讓教育在華夏大地上開花,讓新生代沐浴在知識中,成爲建設祖國的中堅。

尤其是經歷過戰火後,滿目瘡痍的大地,更加需要人才的修補,重新煥發生機。

對他來說,教育後代成才,就是自己的人生目標。

當楊小濤以楊家莊建立小學的名義找來時,老校長是激動的。

這年頭,公立小學建起來都不容易,更何況是這種村辦小學?

找來楊小濤,老校長親自詢問一番,瞭解到楊家莊的情況,也知道了建立學校的決心。

對此,老校長對這種利國利民的壯舉感動,心裡面願意幫忙,卻也無法給予實質性的幫助。

畢竟,現在的情況,一張紙一支筆都要精打細算。

楊小濤也知道這種情況,他來此只是想通過學校的渠道,向上級彙報後獲得購買教材用具的權力。

以後以購買的方式獲得其他學年的課本教材。

老校長略一沉思,便同意了。

對他來說,不過是寫份報告罷了。

時間就在等待中過去,直到年後,纔有了消息。

(本章完)

第177章 誤會第35章 不得人心的賈家第638章 甜蜜第32章 新年第一次全院大會第1118章 壓軸上場第483章 婁曉娥的改變第1474章 中醫的機會第1362章 明天是個好天第1001章 老楊飄了第347章 主犯從犯第378章 秦姐你是最好的(月票加更)第1229章 挑事,我在行第161章 科學的盡頭第633章 捐款第1577章 五百座大棚第772章 達者爲先第1489章 秦淮茹的證明第1569章 是我們成功了第1488章 我要證據第421章 先進個人第1161章 上億不是問題第697章 採購第745章 獎勵第1001章 老楊飄了第1094章 臉面掙回來了第594章 情報第40章 有後臺的人第1043章 閉口不談第308章 出身也就是層皮第1605章 玉只需要一個第598章 滿月第1513章 種因得果第1352章 訓練方法第503章 卑賤者最聰明第522章 爆炸第206章 恢復考覈第1156章 升一級第408章 壓水井第273章 挖牆腳的啊第1290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780章 值了第598章 滿月第944章 雙管齊下第207章 八級鉗工第1164章 是我們的,誰也拿不走第639章 二傻掉糞坑了第1168章 正視歷史第1122章 神秘大獎揭曉第404章 刁難許大茂第751章 副廠長第1282章 入住四合院第56章 劉海中退場第1427章 簡單的數學題第205章 冉秋葉VS秦淮茹第578章 生一個就行了第314章 走形式的思想教育第276章 傳家寶,有了第409章 拜訪高主任第1177章 我們也可以第491章 秦京茹進城第448章 成功第488章 搞定設計第396章 九級工程師第615章 不再畏懼第1260章 聯合之星研究所第314章 走形式的思想教育第1053章 那一抹淺藍第346章 各自盤算第1387章 狗大戶第1364章 特殊的山谷第498章 受不了了第333章 見不得我們好啊第130章 過年第960章 銑牀成第1312章 大不了從頭再來第1275章 同行是冤家第906章 金剛鑽第1439章 我有個辦法第932章 一箭雙鵰第965章 總設計師第228章 於海棠第232章 幸好沒成第122章 不配做鄰居第968章 觀禮邀請第181章 丁胖子暈了第96章 婁曉娥的心事第1299章 遏制華夏人口增長第536章 搶風頭的胖子第1557章 其心可誅第22章 吵鬧的四合院第945章 那是人家的本事第242章 三年前的稿子第843章 出發前的安排第1296章 還得自己來第1033章 安仲生第1300章 斷腸草第742章 都是榮譽啊第1316章 白撿個功勞第399章 賴上賈家第39章 楊家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