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關門接兵(下)

把四百六十名降倭送到京城,是要擔巨大政治風險的。

在此之前,不是沒有降倭入關,但那都是以炮灰形式直接發往宣府、大同以及薊鎮的。

直接送往京師的也有,且還都是被俘的日軍軍官,人數有六十一人。這六十一人的命運是被皇帝交付所司正法,命砍頭顱傳送天下。

除這六十一名日軍有幸踏入大明帝都外,其餘被俘降倭及逃來倭人不是爲礦工苦役,就是爲炮灰,命運稍好的恐怕就是劉鋌帳下那幾百倭丁了。

劉鋌是私藏降倭,以家丁名義帶在身邊,並且這些降倭在西南平播戰事中表現傑出,才換得了明朝安身之所。

除此之外,大明內地再無任何降倭存在。

因而,冒然將降倭送到京師重地,還一次就四百多人,說實在的,即便楊鎬身爲遼撫,心裡也不免打鼓。

接到便宜學生書信時,他對答不答應還是很躊躇的。

答應吧,怕擔風險。

這種事可大可小,要是御史風聞往大了說,他楊鎬會很麻煩。

不答應吧,這便宜學生雖說舍人不幹了,但搖身一變成了太監,側面說明這便宜學生與宮裡關係更近一步。

如果皇帝和貴妃不看重他這便宜學生,豈能將出海重任交於他呢。

楊鎬可是走貴妃這條線方得起復的,他可不願因小失大。

再說,他那便宜學生也對得起他這老師,半個月前,皇帝已經允准麻貴調任遼東總兵。

只待麻貴一到,楊鎬便要發起土蠻之役,這是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醞釀了好一陣了。

事實上,麻貴調任和魏良臣沒有半點關係。

他倒是想替楊鎬幫忙,可剛一入京就慘痛“掉鳥”,土蠻炒花部和麻貴的事壓根沒顧得上說。

完全是萬曆本人的意思,或許萬曆也覺得遼東的將領是時候要換一批人了,要不然李成樑的影響太大。

寬甸六堡的事,萬曆還是有很大意見的。

選來選去,也就是和李成樑同樣資格老的麻貴能夠鎮得住遼東了。

楊鎬左右爲難時,在魏福記有一份大幹股的蔣方印出了主意,說不如讓魏良臣自到關門接人,這樣,就能兩全齊美了。

關門之外,是遼撫的事,出了事楊鎬兜。

關門之內,是魏良臣的事,或者說是宮裡的事,和他楊鎬又有什麼關係。

楊鎬採納了這個主意,一紙公文將本安置在瀋陽中衛的降倭調撥精壯,計得四百六十人發遣關內。

名義是備海。

原因是他的便宜學生是海事太監。

海事太監徵調降倭備海,自是再合適不過。

良臣很興奮,十分的高興,他等這一天可是等了好長了。

“快,隨咱家去關門!”

迫不及待就出了辦事處,讓小田他們趕緊隨他去山海關。

楊鎬這封信不是走的八百里加急,而是普通驛傳。因此時間上算起來,降倭這兩天也能趕到關門。

這些降倭可是魏公公做東亞海霸王的基礎,當真是看重的緊。

這會去山海關肯定趕不到的,一行在永平住了一夜,第二天才到達關門。

山海關是一點不陌生的,前後經過兩次。

一次是關門軍變那晚隻身入城,另一次則是打建州回來大張旗鼓入關。

上次關門軍變的領導者,山海關參政王邦才和參將李獲陽等人已經調離,雖然沒有對他們進行任何處置,但良臣認爲他們的仕途大概也就到此爲止了,尤其是他們的靠山李成樑歸京養老。

不管出發點是好還是壞,身爲領導約束不了部下,還參與在內,光這兩條,王邦才和李獲陽也得完。

二人能夠只落得調離,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

亦或,背後有什麼說不得的交易。

恐怕,當初這二人挑頭,是得到了什麼保證及利益的。

現在負責山海關防務的是遼東副總兵祖承訓,此人隨李如鬆參加過援朝之役,立下不少戰功。

祖承訓的父親是曾爲鎮守寧遠的援剿總兵祖仁,不過其從軍以來,一直是隨李氏父子征戰,因而可以說是李氏將門的一員。

良臣對祖承訓一點也不陌生,知道此人不但是抗倭之役中的勇將,還有一個叫祖大壽的兒子。

換言之,萬曆以後的祖氏將門其實是李氏將門的延續。更準確說,是遼東地方軍頭勢力的延續。

無論是誰做皇帝,無論誰來當督師、經略,最後實際駐守及指揮遼東軍隊的都是李成樑一系的將領。

包括日後的吳三桂。

長期駐守必然導致地方利益崛起,從李成樑的養寇自重到祖大壽坐觀客軍覆沒,及至吳三桂“開門請兵”,無一不是建立在保護自身利益基礎上的。

良臣沒有見到祖大壽,聽祖承訓說他這兒子如今二十一歲,在靖東營任守備。

對待這位從京裡過來接倭的魏公公,祖承訓態度十分恭敬,事事都給予方便。

其實,這也是應有之意。

李成樑歸京養老註定李家這一系的將領都是人人自危,李如梅遼東總兵一職由麻貴取代之後,祖承訓這遼東副總兵的壓力更是可想而知。

祖承訓很擔心楊鎬也將自己撤換,因而對楊鎬頗是有些巴結。表現在最近不管遼東巡撫衙門有什麼公文差遣,他都小心對待。能幹成八分,他定要幹到十分,唯恐給藉口讓楊鎬罷免於他。

接收移交降倭這件事,祖承訓裡外安排得讓良臣十分滿意。

在山海關住了一天後,四百六十名降倭終是在遼東都司派遣的兵馬押送下,出現在關門之下。

撥來這批降倭有良臣當舍人徵召時的老部下,如第二軍的的旗奉行山本幸二、兵糧奉行安國寺、獨眼龍久木等。

成員也從原先的第一軍和第二軍增至第三軍、第四軍,一個個都是魏福記的股東蔣方印親自選出來的,看着都是精銳。

拿着花名冊,要小田和真田還有原飛虎兵的大島等人去接收,良臣則和祖承訓在那閒聊。

“不知魏公公要這些降倭做什麼?”祖承訓對此實是有些不解。

良臣笑了笑,然後正色告訴祖承訓,這些降倭是他的衛隊。

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璫的搖籃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源鑫居第三百一十九章 誰在朝廷支持誰第八百四十二章 六根清淨的好第七百八十五章 實彈演習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在日本那些年第二百四十二章 明使借刀殺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福晉不錯第二百三十一章 葉赫的同志第二十九章 御馬監的李大傻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太子妃是可以內定的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王安第九百四十二章 留都防亂公揭第一百三十章 大哥,來新人了第九十六章 良臣聲明第三百二十六章 萬曆維新天下詔第三百三十八章 賞,得賞!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貝勒瘋了第九十六章 公公一令,地動山搖第四百九十五章 親朋好友來當兵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太爺不糊塗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郎,朝廷有任務給你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太爺發話第一百九十九章 公公,娘娘叫你第五百九十四章 此乃鄭家大女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黑臉老漢第五百六十五章 李大相公成了李相公第五百五十八章 娘娘,你別這樣看我啊!第三百九十七章 西李,我來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詔獄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第一百二十九章 陛下身體如何?第二百七十八章 混蛋,你們這是叛國!第七十四章 二叔的情敵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一百零九章 請生祠第七百八十七章 天有龍虎像,意聖人出第三百三十一章 亂命不受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纔是得道之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殺人越貨 菩薩心腸第三百一十四章 又要奪門了?第一百零八章 我的好公公第四百九十六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二百五十章 關東大演習第二百九十五章 凡事要提前準備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埔殲擊戰(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其實是閹黨第一百六十八章 司禮掌印太監第八章 強者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寧遠伯第四百四十八章 公主委屈了第三十八章 進退兩難的三阿哥第七百二十章 蝨子多了不癢第八十九章 要廣泛發動建州人民第五百一十三章 天行健,我是君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上坊橋事變(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東林強硬派第四百一十七章 廠衛火拼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禮逼宮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妃娘娘駕到第三百章 還是和明軍談談吧第十九章 批評朝廷不殺頭第三百一十章 帝國興盛全在今朝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虎軍第十一章 此去京城尋富貴第一百二十九章 就憑我是父母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浣衣局(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龐麥臣大主教第五百一十章 洗洗才能睡第六百七十二章 你怕咱家沒錢賭?第三百零五章 內臣調度以建奇功疏第十三章 使壞第三百一十六章 人道主義的災難第七百一十八章 你一塊,我一塊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埔殲擊戰(六)第二百七十一章 背信棄義者,人人得而誅之第七百九十二章 咱很快樂,你們快樂麼?第六百零五章 我是有根之人第二百七十章 乾清宮第七百零一章 關咱個屁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太子維新第三百三十六章 有了新人忘舊人第五十一章 男兒當自強第三百六十章 母舅提過你第二百五十九章 阿布達裡崗大戰第八百四十一章 警世通言第一百三十四章 這纔是得道之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大明只有死將軍,無降總兵第一百章 你那狗拿耗子的女婿第四百三十八章 老鄉最可靠第一百九十章 老師掛帥,學生出力第五十章 以前叫人家大人,現在叫人家混蛋第一百零五章 只有你親爹能救我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是,陛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處決第二百九十二章 嫡庶之分大於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變法走不能,那就維新嘛第四百章 喔?第四百七十八章 不入棺材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