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

送走了三千敢戰士,並且正式開始了徙民,遼陽城內也一改之前的懶散模樣,在每日組織發送百姓南遷的同時,也開始城內的土工作業。

所謂的土工作業,大體上分爲三個部分:其一是修繕城牆,改造甕城和附屬防禦設施;其二是填埋護城河,挖掘深井並修建給排水設施;其三便是修建城內暗道系統。

先來說修繕城牆,改造甕城和附屬防禦設施這一條,倒也從字面上看出內容簡單,如今的遼陽城乃是遼國在神冊三年(918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攻佔遼東城,置遼陽府後修建。

當時是在襄平老城的基礎上,修葺遼陽故城,改爲東平郡,置防禦使,並“鑄鐵鳳以鎮之”,因故又稱鐵鳳城。

到了天顯三年(92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即帝即位,改遼陽府爲南京,作爲遼代的陪都,遷東丹國首都於遼陽,建東丹王宮(今遼陽市老城東北隅),徙耶律倍居之(遼天顯元年即公元926年,遼滅渤海,改其國爲東丹國—東契丹之意,立太子耶律倍爲人皇王)。

遼會同元年(938年),改南京爲東京,置遼陽府。設東京道,統轄四十州。其轄境西至今康平縣以西大淩河下游,東臨濱海(日本海),東南至今鴨綠江下游南岸,北至今鬆、嫩合流起點,東北直達黑龍江下游。

東京遼陽府轄遼陽、仙鄉、鶴野、析木、紫蒙、興遼、肅慎、歸仁、順化等九縣。遼聖宗太平九年(1029年),被遷徙至遼陽的渤海人,爲反抗遼朝當局加稅和虐待船工而起義。東京遼陽府軍事首領渤海人大延琳參加起義,取得領導地位並宣佈獨立,建立政權,定國號爲興遼,建元天慶。但一年之後,起義便告失敗。

遼天祚帝天慶六年(1116年),渤海人高永昌聯合漢人在東京(遼陽)起義,自稱大渤海皇帝,改元隆基,數月後失敗。

遼陽作爲遼國五京之一,在契丹、漢族、渤海、女真、高句麗等族人民的辛勤開發下,到遼末時期(也即大宋的政和年間)遼海地區已成爲“邊戶數十萬,耕墾千里”的富庶農業區。

可是,隨着阿骨打稱帝並定都會寧府(今阿城縣白城子),於政和六年(1116年)起兵攻克東京遼陽府(今遼陽市),作爲陪都之一。

而如今,當年據稱“邊戶數十萬,耕墾千里”的遼陽地區已然一片狼藉,原本鼎盛時總人口超過二十萬的遼陽府城如今僅剩下八千二百一十五戶,共計四萬三千五百五十人,由此可見金人的施政是如何的不得人心了。

話說回來,因爲城池本是遼人修建,所用的城建工藝自然是遼國的技術,也就是城牆磚石合築,內石外磚,牆心夯土的老辦法,加上建成已有百年,說是古董也不誇張,如今既然要據守城池跟金國打一場拉鋸戰,自然要好好修葺一番做些加固。

那麼修繕城牆,改造甕城和附屬防禦設施的部分倒也簡單,直接就是開挖牆基把構件槽整理出來,然後把建造菱堡的通用預製牆體部件拿來安裝,等於是給原有城牆的城牆再貼上一層牆體,並未爲了給金軍增加娛樂性和挑戰性,黃傑還準備把原本只有兩丈六不到的城牆給他加高到四丈。

此外,鑑於金軍已經在高麗動用了大型的攻城設施,可以判斷出金國應該已經得到和消化了遼國的戰爭科技,因此也就能夠預料到一旦全面開展,宗望軍方面勢必也會拿出大量的攻城戰具來攻,那麼這個時候遼陽城的護城河反而成爲了累贅,因爲一旦金軍攻城,他肯定要截斷水源填埋河道,而遼陽城這種並不靠近主要江河的城池,一旦被人截斷了水源就會出現斷水的危機,那麼既然如此,還不如自己搶先填埋護城河,然後明面上毀掉水源,但暗中將水源引入地下,再挖掘深井獲得水源,並修建城內可以自行循環的給排水設施,這就能夠不虞金軍圍困城池後斷絕水源的憂慮。

最後的修建城內暗道系統,也即在城池下面修建地道,一來是防禦金軍挖地道攻擊,二來也是加強了城池的防禦能力。遼東地區土層較厚,雖然如今天寒地凍,地面凍得硬梆也看不出什麼,可等到夏天地面軟得像是豆腐一樣,金軍又豈能會想不到挖掘地道攻擊的辦法。

所以,從初八開始,城中的宋軍便也活動起來,不分白天黑夜的幹得熱火朝天,也就瞧着遼陽城的城牆一天一天往上漲,差不多也就是正月十五前後,便也把整個北面城牆加高了整整一丈,完成了在城牆之外再貼上一曾城牆的壯舉。

而隨着從初八開始,每天將近三千人的大徙民一直進行下來,到了正月十五遼陽城中的百姓便也遷走了差不多三萬,僅上下萬餘青壯留了下來。這當然是在黃傑有選擇性的操作結果,他在徙民的時候優先“照顧”老弱婦孺,遼陽百姓瞧在眼裡倒也真不好多說什麼。

待到城中的婦孺老弱都遷徙完畢後,黃傑也才露出了真面目,對城中等待遷徙的青壯貼出了告示,問他們當中有沒有人願意賺每天五十文宋錢的人工。

而拿了這每天五十文錢的人工之後,所要乾的活倒也簡單,便是將城南大片的民戶房子拆除之後將地面平整搞出了近百畝大小的土地,又從去城外挖了田土入城造田,準備開春以後就在城內種植蔬菜,以補充城內宋軍對新鮮瓜菜的需求。

雖然宋軍很有錢,糧秣補缺,罐肉管夠,可要把新鮮蔬菜從河北送到遼東來,也太過費事了不是?

卻也說,瞧着宋軍從初八開始就宛如活了過來一般大搞建設也頗爲好奇,不過宗望始終耐着性子,直到正月十六這天早上也才點了整整十萬大軍(四萬精銳加六萬籤軍)來到遼陽城前,卻發現城上居然還掛着免戰牌。

當下宗望便也命人去城前通報,詢問爲何黃傑言而無信,不是說好過了十五就開打的,結果得回來的消息卻是:大宋郡王黃傑昨夜睡晚了有些落枕,所以請金國元帥明日再來!

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第一百八三章 賑濟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八章 【佳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二章 【智闖】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七章 【淵源】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五章 【解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八章 【賞格】第一百五六章 【高俅】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二章 【議計】第九百三十章 【驅魔部隊】第一百二三章 【紅月】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三章 【好官】第九百三六章 【元帥烏朱】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五章 【壞菜】第一千零六章 【武襄】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三章 【俘獲】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五章 【入彀】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十一章 【神器】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四章 【千味譜】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七章 【畢業】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二章 【黃白朮】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十章 【天書】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十章 【金兀朮】第九百八四章 【大捷】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四章 【黃州衛】第一千零四章 【僵持】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第一千零五三章 【佈陣】第五十二章 【試營業】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十章 【毒殺】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五章 【上樊樓】第一百十八章 【喜郎】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七章 【打虎】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六章 【何以滅】第一千零五章 【不答應】第八十三章 【表態】第一百二九章 【管賬】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九章 【變化】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八章 【暫借待還】第九百七二章 【啞謎】第一千零二五章 【取捨】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三章 【說法】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二章 【笑納】第四十七章 【美食】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七章 【金玉盟約】第八十八章 【接戰】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四章 【靖康變】第一千零四三章 【射馬】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八九章 【雙刃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二章 【狄昊】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一十章 【盜馬賊】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八章 【驚世之學】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六章 【賤人】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九章 【大有圖謀】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六章 【不稱職】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五章 【良機】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六章 【機會】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九章 【驃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二章 【該走了】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三章 【入蜀】第九百九十章 【大好】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二章 【琉球】第七章 【喜事】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一章 【密諜】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六章 【情義】第七十五章 【駒過隙】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九章 【但行好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五章 【加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七十章 【出戰】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十章 【飛霜】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三九章 【賞月】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八章 【包工頭】第一千零十六章 【獠牙】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三章 【僰巫】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三五章 【亂鬥】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八章 【連襟兄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六章 【鴆毒】第七十七章 【機鋒】第九百七一章 【壞事】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五章 【大機緣】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二十章 【鎮院之寶】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三章 【誓約】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零三章 【譁然】第一千零七九章 【塵埃落定】第九百二三章 【特殊部隊】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十章 【找事】第二百三四章 【說陣】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九九章 【蕞爾之國】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七章 【決堤】第八十章 【過節】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四章 【奧援】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二章 【盡人事】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二章 【坐班】第六十三章 【三關】第一章 【爹孃】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九章 【再博一鋪】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五章 【撥亂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