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300_4();老倌雖然也是面帶笑容,可卻是低聲咕噥道:“好事!好事!是個小娘子便是大好事!”
黃傑只顧着興奮,自然沒聽出話裡的意思,忙點頭道:“是好事,爹說該起個什麼名字好些?”
老倌橫了黃傑一眼,笑道:“你的娃兒,自然該你自個兒起名,這女娃兒倒也不要起什麼好名,先起個賤名看看能不能養活再說。”
黃傑聽着有理,便也開始琢磨起來,倒是院子裡跟開了過一般,下人們都自忙碌起來,好一會後還是福壽來問,說是萬春奴準備了十兩銀子的紅賞,問夠是不夠。這要說起來給周燕奴正胎位的可是黃傑自己,且又生的是女兒,兩人能得個三五兩銀子的紅賞也就差不多,只是萬春奴見着黃傑欣喜若狂,便懂事的將紅賞提高了許多,可黃傑一聽卻道:“一人五兩如何使得,再說日後也還要勞煩,讓萬姨娘一人賞十兩就是。”
如今黃家有錢,再說萬春奴拿出的又是黃傑的私房錢,倒也沒有二話,兩個穩婆一人得了十兩銀子的紅賞之後也是喜不自禁,連連道謝之後這才離開了。
等房中都侍弄好了,黃傑又進了偏房去看了會小人兒,實在睏倦之後便也就在偏房睡了,待再睜眼時已經是翌日的正午時分。
起來洗漱之後又去看了周燕奴和小人兒,而後覺得腹中飢餓便讓廚房弄來碗小米粥果腹,正吃着的時候門子卻是通報說胡玉胡押司來了。
胡玉與黃家也算是熟絡,徑直入了飯廳後,瞧着桌上的小米粥和小食,便嚥着口水道:“快!大郎也給俺盛一碗來!”
黃傑乾脆將盛米粥的食盆推到胡玉面前,又將自己的筷子遞上,便笑道:“胡教授可是餓慘了,俺舅父竟是連朝食也剋扣?”
胡玉稀里呼嚕喝了大口米粥,這才拍着胸口道:“去去!也敢編排主薄大人,朝食自然不曾剋扣,只是與流民一視同仁,不過一人一碗稠粥。可憐俺從辰時至今來回跑了不下二十里,那些許稠粥早化作了汗水。”
黃傑忙讓福壽又盛了粥和小食來,與胡玉痛快吃了,飯後胡玉便摸出了一本賬簿來笑道:“昨夜今晨,又有一萬五千多流民抵達,多虧用了大郎的法子,如今都分類安置妥當,這是新到流民的那啥統計數據。”
黃傑接來隨意翻看了幾眼,便將賬簿收好,想了想便讓福壽去書房取來一物,交與胡玉道:“胡教授,你瞧此物如何?”
黃傑交與胡玉的東西,看起來是一節三寸直徑的青竹筒,唯一奇特之處便是這竹筒似乎做成了盒子,面上用極細的筆墨勾勒了一首蘇軾的《詠茶》: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加;爭新買寵各出意,今年鬥品充貢茶。吾君所乏豈此物,致養口體何陋耶?洛陽相君忠孝家,可憐亦進姚黃花。
胡玉拿來仔細瞧了,自然認出字跡是黃傑所留,又查實這竹筒果然是個筒具,可以開合存物,便對黃傑道:“此物瞧着不錯,只是有何用處?”
黃傑便點道:“存物如何?”
胡玉想來點頭道:“存物……倒也風雅,卻與俺何干?”
黃傑笑道:“俺請胡教授收集這些統計數據,胡教授便不好奇俺要這些數據來做何用?”
胡玉倒是揚眉道:“如何不知,主薄大人早說想要將流民收攏,轉爲茶戶。”
黃傑便拍了拍竹筒道:“不錯!若此事可行,茶戶種出了茶葉之後,卻不知這制好的茶葉是否需要風雅的物件來存?”
胡玉聽了瞪眼,便問:“咦!大郎此話何意?若是用此物來存茶葉,倒也真是不錯啊!”
黃傑將竹筒與了胡玉後,這才道:“俺知胡教授家中有個蔑器鋪子,不妨試做些此類的竹筒竹器,請開黃州茶榷乃是俺舅父多年夙願,如今天賜良機就在眼前,若能將流民轉成茶戶,便能爲黃州帶來一年數十萬貫的錢財,因此俺把這等竹器的想法贈與胡叔叔,便是希望叔叔能夠盡力幫襯俺舅父。”
胡玉聽了之後眼珠瞪得老大,看手中的青竹筒,便想着如果此物要自己掏錢買的話,花個五文十文也是小錢,因此細細想來也覺得有理,不過卻是道:“大郎這想法倒也不錯,可這等粗糙之物,便是尋常農人也可做得,真要能賣上錢,只怕值錢之物乃是這上面的字,俺老胡的字只怕一文都難值。”
對於胡玉怕自己的字不值錢的想法,黃傑讓福壽又送上了幾個物件,其一是一掛卷軸,打開一看,竟然是蘇軾《詠茶》的書法真跡;其二卻是一塊彎曲的薄銅板,板上有許多鏤空的空洞,但一時間瞧不明白有什麼用處;其三卻是一枚沒有題字的青竹筒。
就瞧見黃傑先與胡玉展示了蘇軾的書法真跡,然後將銅板套在竹筒上,隨後用沾了濃墨的毛筆在板上來回畫了幾下,揭開一看,便瞧着青竹筒上赫然出現了《詠茶》字跡,且細看那字跡與卷軸上的真跡至少有九分神似。
胡玉瞧得目瞪口呆,但也迅速醒過神來,忙道:“好大郎,果真是好法子,這理兒與印書一般,若非大郎點醒,俺卻是如何都想不到的!”
胡玉忙接過銅板仔細看了,又試着自己刷了一下,發現這字跡瞧着果然如拓印下來的真跡一般,連聲叫好。
想想看若是一枚青竹筒上有蘇軾的真跡,且就算是拓印的真跡,那也是真跡啊!
瞧看了好一會,胡玉覺得這事可行之後,聽黃傑又提幫襯之事,忙不迭道:“好說,幫襯主薄乃是俺老胡分內之事,大郎怎地如此見外?”
黃傑也直言道:“叔叔也莫誆騙,前日曹知州墮城,俺才瞧出那通判大人與俺舅父不睦,賑濟事宜多有掣肘,多虧了叔叔支應幫襯纔將前日情勢轉圜。”
胡玉倒是聽了點頭,這守州郡的官員,官名爲“權知軍、州事”,而這“權”有臨時之意,意謂隨時可以罷去。而爲了防止州郡官尾大不掉,大宋朝廷特地在州郡設通判官員作爲副職,與權知軍、州事共同處理政事,其職責爲:“凡兵民、錢穀、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籤書施行。”
並且通判還有一個職責:“所部官有善否及職事修廢,得剌舉以聞。”
****
先祝書友們元宵節快樂哈!過了元宵就算是把年節給過完了,自然俺的更新速度也會恢復到基礎兩更的狀態,如今已經發文四十餘萬字,還請廣大書友多多支持,多給推薦和收藏,不然上不了架,就算是打賞俺也拿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