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八章 招安

秦馳道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築於始皇二年也即是公元前22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翌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爲中心,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

這其中最著名的馳道共有九條,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出今商洛通東南的武關道、出秦嶺通四川的棧道、出今隴縣通寧夏、甘肅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而且,史書上記載秦始皇最爲著名的政績之一“書同文,車同軌”其中的“車同軌”,也是與馳道和軌路有着直接的關係,只是秦末天下大亂,且漢室得鼎後又刻意抹除秦始皇的此類政績,只是凸顯他的殘暴和苛政,是以這纔將其中玄機給埋沒了。

當然,黃傑那什麼祖師之事也是虛構,總不能與孫新說了實話,他這般見識全從奇夢中得來吧?

卻說孫新聽着懵懂,忍不住好奇問:“燕齊與吳楚往來翌日可達?俺……卻難信!知聽說那秦始皇殘暴不仁,驅了數十萬民伕修築長城,多有惡斃病死,屍首便投入城基爲料,有女子哀苦求其夫,致使崩了長城。還聽說……”

黃傑翻翻白眼,道:“二兄也是讀過書的人,不曾讀過《左傳》麼?那烈女哭城致使崩塌之事乃出自杞梁妻不弔,杞梁乃齊國將軍,戰死與野。齊莊公與野見其妻,欲弔慰之,其妻以禮不弔,使莊公赴其宅而吊。怎到了二兄口裡,卻是民伕斃死入城爲基,女子哭崩?”

孫新聽黃傑引經據典,言之有物,便也臉紅了,叉手道了一句:“大郎狀元之才,博聞強記,新謹受教!”

黃傑想了想,便拍拍手起了身道:“好了,本是想與二兄說這個馳道軌路,卻扯什麼姜女哭城,叫俺沒了興致。不信也好,過些日子待將那軌路和特製的馬車都製出來了,便也試與二兄一看就知真假。話說二兄這般來定然是安慶事了,大兄打算如何?”

孫新這也纔想起正事,便將他們一路從浠水追殺那王豹隊伍回了安慶的事情說了,也將孫立在安慶城前插旗之後,那破石軍首領王慶的反應詳細描述,最後纔將孫立決定領着幾人趕往廬江、桐城方向,準備尾隨官軍觀摩站陣的事情說了。

黃傑摸着微微冒出了些許鬍鬚茬子的下巴想了想道:“大兄想法是好,只是盯着官軍怕無甚用。前幾日邸報發來,朝中有大臣動議安撫,俺算着只怕已經派了安撫使南下,這一仗估計是打不起來了。”

孫新一聽便也笑道:“若要富,守定行在賣酒醋。若要官,殺人放火受招安。俺與兄長在安慶附近打聽得,這王慶家中本是富戶,只是因爲王慶愛使槍棒,人又爭強好鬥,家中才使錢與他謀了個弓手都頭的差使,如今做反又打下了府城,麾下賊軍已破萬人之中,若是招安的話,只怕也就是個七品武官的閒職,就不知他受也不受了。”

黃傑點頭笑道:“前朝有例,也不過就是什麼宣武郎、保義郎之類的武職,然後在與他個團練使之類的偏官,不肯倒是應該,就怕他肯啊!”

想了想,黃傑拍了拍手道:“二兄且回城休息,如今這四車道,修至麻城算作第一期,修成之後便可定爲範本,由胡教授或是堂舅姚榕接手,去做那麻城去往光州的二期,所以這幾日俺還放不開手。等修成了,俺也來做些謀劃,管教大兄二兄看成了這場好戲便是。”

孫新自然答應下來,便也打馬轉回了黃州。

過得差不多五日,便等來了黃傑轉回,而黃州通往麻城的八十二里四車官道也告全線貫通。這原先的官道是按照唐制寬一丈二尺(3.6米),也是繼承了先秦定下的“五尺道”規制,而拓寬後的道路實寬三丈二尺(9.6米),且路肩處還各往外延一尺挖出排水的陽溝,道路以夯土爲基,中間鋪三寸厚碎石,上層以黃土攪拌蒸過三合土夯實而成。

而翻修這條道路,黃州府共花費了不過八萬根工籌以及工具若干,折算成銀錢也不過才區區的六千多貫錢。而且沿途因道路擴展而被侵佔農田的農戶,也無一家出來爲難,卻是因爲都知道官府爲了以工代賑,不得不以拓寬道路的工程來安置流民,而且負責主持修葺工程的黃傑也是懂事,順路將沿線各個村莊接入官道的小路也拓寬修葺了一番,自然就不會有人發出怨言了。

反正只要不使流民過境,能讓黃州百姓保住農田裡大部分農作物得以收穫,這可就是天大的恩情了。如若不然,黃州府若是真不賑濟流民,流民們大隊人馬過境時,一人只要捋一束田裡的粟子,便能使左近數千畝的農田顆粒無收,孰輕孰重大家都還是能算這個賬的。

因此,黃傑入城之日,不少附近村莊的百姓都扶老攜幼,壺漿簞食的前來迎他,孫新擠在人羣之中,自然也沒少聽了有關黃秀才“單人隻手賑流民”的故事,且與黃傑一同行了此事的曹知州家衙內曹寶也被說成了是一個威武雄壯、武藝過人,一人一弓一紮槍,三天三夜駐守城頭,衣不卸甲震懾宵小的大英雄。

若非黃傑如今沒有官身,且還是弱冠之年,他這般主持賑濟流民又主持修葺拓寬道路的功勞,便夠得上百姓送他萬民傘、萬民旗了。當初寇準也不過是在鄉里做了幾年的清知縣,就能得了萬民傘來充門面,黃傑如何比他差了。

待入了城,黃傑便先去了知州衙門繳了差事,又去縣學跟學政消了假,這纔回到家中。不過才坐定便取出一份邸報與隨來的孫新,沉聲道:“五月十五,官家遣童貫、譚稹爲宣撫制置使,率禁旅五萬沿潁昌府、蔡州、光州南下,要與無爲軍東西合圍安慶府,一舉剿滅破石軍。”

孫新聽了大驚,卻還問道:“不是說要招安麼?爲何改撫爲剿?”

黃傑卻是苦笑一聲道:“二兄,卻還瞧不出這童貫是衝着黃州來了麼?只怕他是要假道伐虢,剿滅破石軍是假,招安俺黃傑纔是真!”

第一千零七十章 【快慢】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三六章 【老矣】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四章 【福有多至】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二章 【笑納】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十章 【美男計】第九百九八章 【立約】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三章 【入蜀】第一百五七章 【脆骨症】第一千零三一章 【會盟】第七十八章 【喝破】第二十一章 【好算計】第一百四七章 【戰長街】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三章 【得失】第一百十一章 【插旗】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六章 【鬥將】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六十章 【氣機】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五章 【起底】第二百三一章 【變數】第四十九章 【走私】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一章 【白溝】第三十八章 【食匯街】第一百九一章 青青第六十二章 【北行】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七十章 【還家】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八章 【瞎話】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四章 【開府建牙】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九章 【官道使】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十章 【狂狷】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章 【買一贈二】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五章 【算賬】第一千零八章 【反叛】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四章 【大爆發】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二三章 【展護衛】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八六章 【有緣】第八十七章 【激鬥】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一一章 【上朝】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八七章 【定策】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二章 【護法】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太極旗飄揚】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七章 【國事艱難】第一千零二六章 【妙計】第一百二四章 【憂惱】第九百九九章 【欺惱】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七章 【淵源】第十三章 【秘法】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四章 【天經地義】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二二章 【送上門來】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二章 【死磕】第九十五章 【富貴】第一百七一章 【王慶上山】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章 【入道】第五十八章 【鐵板燒】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四章 【開府建牙】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五章 【怒不可遏】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二十章 【狂狷】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七章 【奪情】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四章 【彩虹】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七九章 【還陽湯】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七章 【美差】第一千零四三章 【射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二七章 【反目】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四章 【金主崩逝】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九章 【躲貓貓】第四十八章 【種樹】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一十章 【挽天之傾】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零九章 【憶舊遊】第七十三章 【入學】卷五 東京寒 第四百四六章 【何以滅】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三章 【看門狗】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七章 【妙法】第一百零五章 【談心】第一百五九章 【做局】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八九章 【容是不容】第四十三章 【收服】第一千零五一章 【閒議】第八十五章 【霸王槍】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三章 【僰巫】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二章 【爲了誰】第一千零十八章 【備戰】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二六章 【重寶】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五章 【加盟】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六章 【分堂】第一千零三十章 【知己】第二十八章 【回城】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第九百四七章 【亡國滅種】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一章 【開工】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五章 【警訊】卷十二 金甌全 第九百九五章 【相見】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六一章 【拿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八章 【撮合】第二百一二章 【亂點鴛鴦】第二十三章 【一清】第九百七三章 【大坑】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一八章 【瞎話】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七一章 【踏春】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十章 【約個會】第三十一章 重賞第一百六九章 【討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