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三章 【稀遠爲貴】

今日這天下一論,對於受邀前來聽法論道的衆人而言,似乎都是沒有什麼準備。

畢竟自打趙官家崇道以來,從各地紛至沓來求名問利的道士真人,爲了給自己揚名立萬,可謂是手段盡出,而往往弄出的都是些怪力亂神之事,開壇說法多以符籙、神力爲基礎,丹藥、道術爲進階,便是林靈素這等有名的道士,最多也就是把一些天上人間的神怪傳說,以俗講(類似脫口秀)的形勢拿出來掰扯,如黃傑這般上來便與大夥說什麼“世界很大”的,如今自然還是頭一遭。

只是今日來人之中,有一早便走到今日要說之事的,聽來震撼之餘,自然早就謀算在心。也有渾然摸不着頭腦的,卻對這般說法有些嗤之以鼻,當下便見一個身着員外袍服的老者嗤笑一聲,便也揚言道:“這後生說的那般笑話,要說北胡倒也聽聞過,再往西去說有大秦,也只是前朝聽聞,那什麼法蘭西、英格蘭和極西諸國卻是聞所未聞,不會是信口胡謅吧?”

黃傑聞言一笑,卻與臺下使了手勢,當下便見有一隊人緩緩行來,領頭之人是個深目高鼻的胡人,穿的卻是英式貴族長袍,腰間以寬大飾帶束緊,後背披着一件天鵝絨的斗篷,正是亨利。在他之後,卻還跟着身穿德式貴族服色的紅髮胡人、穿法式袍服的褐發胡人等等,整隊二、三十人便也穿着二十來國服色各異的服裝,黃傑便來將衆人與他引薦道:“諸位,這幾位便是來極西諸國之人,如有不解之處,不妨問之。”

誰知跟亨利他們一出場,梨園之中便也議論聲四起,其中最爲響徹的私語,便是碧眼奴三字,也就在衆人議論紛紛的時候,但聽最前排有一老者咳嗽一聲,頓時便也靜了下來,那老者也不是別人正是蔡京,就聽他撫掌笑道:“老夫昔日曾居杭州,得見番人蹈海自番邦來我大宋博易,偶遇一豪爽海客,與老夫言談極西各國風貌,當時聽來直道是海客吹噓自誇自語,畢竟這極西之地若真有這般廣袤疆域,何物不可得之,還需數萬裡跋涉,竟使金銀、玳瑁、硨磲、琥珀、寶石等物,來換我大宋絲綢、茶葉、瓷器、鐵器等物。當時老夫以爲,這極西之國自然是有的,只是疆域之說不可信也!但今日得見通玄先生以圖示爲實例,叫老夫細細追憶起來,竟與昔日那海客所說嚴絲合縫,便也叫老夫驚奇不已,卻想來問先生一句,若是極西之地真有這般廣闊疆域,物產自然也該豐沛,何故要來我大宋博易?”

蔡京一番話說得極是有條理,順帶也是將許多人心裡的疑問一道也說了出來。

只不過他這問題其實更像是捧哏之引言,黃傑便也拱手爲禮,笑道:“太師此問,甚是易解矣!貧道敢問一句,太師家鄉所產之茶,比之蜀茶如何?”

這蔡京的家鄉,乃是興化軍仙遊縣慈孝裡赤嶺(今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東宅村),自古便是出好茶之地,因此蔡京聞言便也笑道:“蜀茶澀口燎燥,不如老夫鄉茶矣!”

黃傑哈哈一笑,又道:“太師博聞強記,當知宋錦,比之蜀錦又如何?”

這蜀地所產之錦謂之蜀錦,而宋錦是在唐代蜀錦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晉朝末時,因五胡亂華導致漢人衣冠南渡。南朝宋郡守山謙之從蜀地引用織錦工匠在丹陽(與南朝劉宋都城南京相鄰)建立東晉南朝官府織錦作坊鬥場錦署,使蜀錦技藝傳到江南。

五代時吳越王錢鏐在杭州設立一手工業作坊,網羅了技藝高超的織錦工三百餘人,至北宋初年,都城汴京開設了“綾錦院”,集織機四百餘架,並移來了衆多技藝髙超的川蜀錦工作爲骨幹,另在成都設“轉運司錦院”,不斷往汴京輸送織錦人才。

而黃傑如此一問,蔡京想了想,突然伸手一拍自己膝蓋,笑道:“哎呀!老夫悟也!哈哈哈!”

待蔡京好好笑了一通,便也解說道:“老夫曾在成都提點過司錦院,便也知道這每歲,成都需向東京轉運染色絲線數萬束之多,問其緣由,非是北地所產生絲不敷使用,而是北絲細脆,不如蜀地所產生絲韌實,且繅絲染色之後,蜀絲折損比更優。因此,雖宋錦產自東京,所用之料還是蜀料,織工亦是蜀人,與蜀錦別無二致,可在這街市之上,蜀錦之價,卻始終還是要比宋錦高上三成,不過是物以稀、遠爲貴矣!”

黃傑忙也道:“太師所言便是正理,正是這物以稀、遠爲貴!我大宋的絲綢、茶葉、瓷器,乃至鐵器,對於極西諸國而言,正是稀遠爲貴的寶貨,自然引得逐利之商賈,不遠萬里蹈海而來。只是,此處便有一個疑問,想來諸位之中,當有博學之士,或曾與古籍之中瞧見,這前唐之時,番邦胡商多自西域以駝、馬載貨,由陸路經西域都護府所轄之地遠行而來,以長安西市爲聚。爲何時至今日,胡商卻都改爲蹈海而來,卻不走陸路了?要知道比起陸路,海路風險更甚,若是遇着風高浪急,輕易便會船毀人亡,落個身死貨沒,血本無歸的下場。”

這話問來,自然引人思考,不過真也有廣博之人,便也來問道:“莫非不是因爲西夏、回鶻從中作梗?”

黃傑便也笑道:“西夏盛產良馬、鐵兵,回鶻亦有諸般寶貨,百姓也需我大宋的茶葉、瓷器過活,如今與大宋商貿交通也是緊密,若有胡商要來大宋博易,與它等也有裨益,別事不說,僅是商稅便是一筆大進項,只怕堪比我朝歲賜,從中作梗豈不愚蠢?”

便有人來問:“若非此邦從中作梗,胡商卻是爲何不走陸路來宋了?”

黃傑便伸手一招,從一旁侍立的小道童手裡取來一杆長竹,便指着巨幕之上寫着塞爾柱國的大片疆域,道:“便是這塞爾柱國,生生斷絕了東西往來之陸路!此國之人,皆是突厥後裔,因被前唐所敗,西遷至此後,只爲獨佔東西往來之利,西阻胡商、東擾道路,卻從回鶻、吐蕃收買我大宋諸般貨物,而後轉手高價倒賣與極西諸國。最兇殘時,我大宋也不過值幾十文錢的一塊茶磚,就敢叫價十兩黃金!就算如今,胡商改轅易轍換行海路,但一塊茶磚至少也得要價一兩黃金!”

這話說來,就聽衆人又是齊齊抽了一口冷氣!

第一百九四章 插旗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八章 【護僑】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八三章 【禍從天降】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五二章 【議計】第三十二章 喜事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一章 【上朝】第一千零六八章 【要價】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六章 【明日開戰】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七章 【三合土】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五十章 【籌備】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六章 【行路】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十章 【造車】卷七 燕雲急 第六百零六章 【巡按】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四章 【衝鋒】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一十章 【要逃】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十章 【顯聖】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三章 【放生】第二百三二章 【黑白奴】第五十六章 【拜師宴】第六十三章 【三關】第一百六十章 【三驚】第一千零四五章 【盤龍陣】第一百八八章 爲人父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零九章 【民憤】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四二章 【狄昊】第一百五七章 【脆骨症】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七章 【又是大捷】第一百五五章 【謬論】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十章 【薦召】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八九章 【王虎】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五十章 【福薄】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第一百二四章 【憂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四五章 【徒勞】第一千零七章 【蛇狗貓】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三四章 【虎豹嶺】第一百三一章 【太湖石】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章 【昇平樓】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九四章 【如臨大敵】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五八章 【馳援】第一百四二章 【稀爲貴】第九十三章 【好漢子】第九百三二章 【擾亂朝綱】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六八章 【戰略轉移】第一百零九章 【連環計】卷九 挽天傾 第八百零一章 【見識】第二百一五章 城隍司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三章 【邊將戍朝】第一百十九章 【十八彩】第一百六三章 【年關近】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九一章 【耀武揚威】第七十五章 【駒過隙】第九百七四章 【錯愕】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七章 【約戰】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六六章 【會寧府】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二章 【相國寺】卷五 蜀道難 第三百六十四章 【青雲觀】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五八章 【審時度勢】卷十一 射天鷓 第九百零六章 【嫁禍之計】第九百八七章 【混戰】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一五章 【加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三八章 【猖狂】卷三 江南蕩 第二百六八章 【福星】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十章 【北上】第九百五四章 【湯池堡】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七五章 【監國長帝姬】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五十章 【喜訊】第九百九二章 【誤國】第二百零三章 反正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九四章 【時機未到】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六五章 【岳家小郎】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三四章 【開張】第六十一章 【東坡肉】第二百零五章 心意卷五 東京寒 第三百七八章 【世兄】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四章 【塞爾柱】卷八 靖康變 第六百五三章 【地龍翻身】卷四 蜀道難 第二百九一章 【請教】第九百二九章 【鎮國神器】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七七章 【奪情】卷八 靖康變 第七百一十章 【送行】第一百零四章 【面具】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八章 【揭破】第二十五章 【黃花蕩】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六五章 【徐徐抵京】第一百五三章 【千萬貫】第三十四章 【打算】卷六 梁山泊 第四百五六章 【燕青】卷九 挽天傾 第七百四七章 【約戰】卷七 燕雲急 第五百四九章 【非禮也】第二百二七章 安慶城下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四八章 【傳國玉璽】第七十二章 【糖精】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零一章 【大捷】第九百二四章 【可有良策】卷十 向北行 第八百八九章 【兵發高麗】卷四 蜀道難 第三百四六章 【便宜行事】卷六 梁山破 第五百二五章 【********】第一百八十章 花石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