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樞密院出來的時候,已經是二更時分,大致上也算是將御車軍的創建一事基本談妥。
首先在兵員上,除一早就說好的捧日軍右廂一部(虛編兩萬二,實際在編九千二)之外,又從天武、神衛、龍衛三軍各抽掉五千弓弩手,以及從其餘十五路禁軍中再抽掉出精銳射手,補足五萬差額。
至於駐地,按照童貫的意思自然該是在東京城外,不過黃傑卻提出戰車兵操練時動靜頗大,若駐地設在東京城外只怕難以保密,因此也就聽從黃傑建議將御車軍的駐地選在了東京城南四十里外的朱仙鎮牛頭山。
至於說爲什麼選朱仙鎮這個地方,這也不用細說了吧?
軍官方面,今日高俅和种師中帶來的包括關勝在內的十六人黃傑自然照單全收,此外林沖也順利調入,直接與了他一個左廂左軍都指揮的官職。
此外,還有一人的去留卻是叫黃傑爲難,便是如今已經在武學備考的岳飛。
這裡自然要多說一句,這大宋的武舉也分解試、省試、殿試的三級考試製度。宋武舉一改唐武舉只重武藝,不問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舉子的軍事理論素養,欲選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將。宋朝雖然歷經坎坷,但終將武學制度化,並編訂了教材——《武經七書》,而朝廷頒佈《補官差注格法》,又將武舉授官與軍隊建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解試一般都是每年的六月底於行在兵部報名,八月考試。此外解試前要有一個資格試,由各路地方官直接考覈,其不限人數,只要弓馬合格,即可參加解試,解試由行在兵部主持,所取名額有一定的限制,一般是七十人左右。
而岳飛之前得了王黼具保,也即是可以免去解試前的資格試,直接進入武學學習備考。
解試之後的省試則由兵部主持,是真正的“兵部試”,時間在解試後第二年的一月或二月。待通過省試之後,便可正式入武學研讀等待殿試,因爲武舉的殿試周期多爲三年一次,亦有四年一次,殿試雖由皇帝親試,但基本上只是一個形式,目的是顯示皇帝的恩典,只要不出大問題,只要完成了武學裡的所有學業,所有參加者基本上都能通過,而武狀元也大多是根據考生的成績與皇帝的好惡而產生出來的。
所以,擺在黃傑眼前的選擇也就是:一、讓岳飛繼續在武學深造;二、將他直接編入御車軍做將領。
在徵求了童貫和高俅的意見後,都認爲能夠在武學深造機會難得,再說岳飛的年紀也還小,未來的前途遠大,萬萬不可耽誤了。
話說黃傑出了樞密院,自然要回駙馬府,回到府中之後竟也發現趙福金還在等他,便也高興的與趙福金一道吃了個宵夜,只是當黃傑準備完成昨夜的“未盡之事”時,卻叫陪嫁的老媽子給攔住了,道是今夜時辰不好,不是合房受孕的吉時,並且也還特意報了此後五六日的吉時所在,居然都特麼的是上午。
不得已,黃傑只能一個人睡了。
此後一連兩日,宋廷都是罷朝,待三日之期到時,趙官家突然偶感風寒,又歇朝五日。直到七月初一的這日大朝,一臉病怏怏的趙官家也才露了面,與遼國使節簽訂了迎娶遼國長公主的和親之約,不過卻推辭說經過欽天監的測算,今年年底到明年的年中都沒有黃道吉日,因此迎娶公主一事只能推到明年的年末,不過宋廷許諾的價值一百萬貫的聘禮(歲幣),將會在今年年底陸續撥付遼朝。
此外,有關通商和罷兵之事也是圓滿解決,通商方面除遼國要求的榷場外,宋廷還大度的在宋遼邊界沿線另外增開二十三個榷場,並且解開對遼國的鐵器、皮革、油脂等戰略物資的禁榷,甚至允許遼國商人以實際的商貨價值繳納實物稅,而不是以前那般強制要求換購大宋的各種錢引、官引和錢鈔紙緡用以課稅。
至於罷兵一事,遼國許諾的是十年不犯,大宋則許諾絕不增兵,雙方都是言之諄諄,恨不得指天畫地賭咒發誓,至於私底下各自的算盤又是如何,也就不足與人道哉了!
待送走了遼使之後,趙官家再次昇平樓擺宴款待金使,也與金國簽下了密約。
首先就是,這金國三個公主肯定是不要白不要,因此允諾太子趙恆娶金國長公主爲貴妃(寡婦不可能爲儲妃),三皇子鄆王趙楷娶次長公主爲側王妃(趙楷已有正妃)、五皇子肅王趙樞娶三公主爲正妃。
至於爲什麼會是一三五,是因爲趙官家膝下的老二和老四早殤,所以只能是他們順位頂缸了。
此外,聘禮方面宋廷也是下了血本,首先便是金三十萬斤(銅錢),金器三千兩,銀三萬兩,還有糧食五萬石、鹽茶五千擔、布絹十萬匹。另外,宋廷還答應了制甲(皮甲)一萬具、重甲(鐵甲)三千具、戰弓三千把、箭矢三十萬支、戰刀一萬把的軍事裝備支援。
當然了,這其中宋廷還玩了個花頭,當時高俅直接領着李善慶去了軍器監,然後讓人當着他的面,從庫房裡拿出嶄新的宋制步人甲和仿製的遼軍重甲,現場拆卸做舊,將一副嶄新的鎧甲很快弄得鏽跡斑斑,甚至還找來腐爛鏽蝕的麻索和破舊的皮革部件重新編綴甲片,將新甲弄成了舊甲。
然後告訴李善慶,這麼做目的是摘除大宋的嫌疑,免得引來遼國不快惹出事端。對此李善慶當然表示支持,先別說這些東西可是白拿到手的,就是做舊也是當着他的面完成,不好看怕什麼,只要好用就行了。
然後等李善慶一走,高俅忙也從各地甲仗庫裡翻出真正壓箱底的老貨給他湊足了數。
等打發走了金使,最後就剩下了西夏使者,這時宋廷擺出的態度是:俘虜,一個不放!歲幣,一文不給!宋軍主將的首級,你自己來取就是了!
當然,餘地還是有的,給出的另外一個選擇就是:李乾順自己親自來東京汴梁認罪稱臣,從此改土歸流,將西夏並於大宋之版圖!
對此,李東鄭不發一言,告辭離去了!
只是在他離京之前,特來求見了一次黃傑,不過黃傑自然沒敢見他!